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的膜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貼合機切刀模塊。
背景技術:
分切是薄膜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1、得到所需規格的產品;2、使復卷獲得良好的表觀和內部品質;3、糾正母卷跑偏或母卷在收卷過程中造成的端部缺陷;4、對母卷質量進行再次檢驗,確保為下游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
目前薄膜分切過程中常見的缺陷主要為條紋、跑偏、翹邊、褶皺、劃傷等,其中翹邊現象在電子產品的膜材料分切工藝中最為常見,造成材料大量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的一種貼合機切刀模塊,通過設置橫向受力的彈性組件,使切刀模塊在生產過程中根據母材的特性變化自動調整切刀體的橫向位置,減少薄膜的翹邊現象,降低了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貼合機切刀模塊,包括基體、切刀體和彈性組件;所述基體上設有卡合槽,所述切刀體位于卡合槽內,所述彈性組件位于切刀體和基體之間;所述彈性組件包括環狀彈簧,該環狀彈簧是受力方向與基體的軸心線平行。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基體包括可拆分的左板體、右半體和用于固定左半體和右半體的連接螺栓;所述左半體的卡合槽內設有彈簧固定凸臺。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右半體的卡合槽內設有切刀固定凸臺。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切刀體包括本體、外圍刃口和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位于本體的內圓面上,所述外圍刃口固定在本體的外圓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外圍刃口的傾角為2?~3?。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方案的一種貼合機切刀模塊,通過設置橫向受力的彈性組件,使切刀模塊在生產過程中根據母材的特性變化自動調整切刀體的橫向位置,減少薄膜的翹邊現象,降低了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貼合機切刀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貼合機切刀模塊的彈性組件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貼合機切刀模塊的切刀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貼合機切刀模塊的右半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半體;2、右半體;3、切刀體;4、彈性組件;5、連接螺栓;6、外圍刃口;7、本體;8、固定卡槽;9、卡合槽;10、切刀固定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貼合機切刀模塊,包括基體、切刀體3和彈性組件4;基體上設有卡合槽9,基體包括可拆分的左板體1、右半體2和用于固定左半體1和右半體2的連接螺栓5;卡合槽9分別位于左板體1和右半體2上,使用時形成一個完成的環。
左半體1的卡合槽9內設有彈簧固定凸臺,該彈簧固定凸臺與彈性組件的凹槽配合,具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切刀體3位于卡合槽9內,彈性組件4位于切刀體3和卡合槽9的側壁之間。
切刀體3的固定卡槽8安裝時直接卡至切刀固定凸臺10上,安裝順序為:首先將彈簧組件卡入右半體2或左板體1的卡合槽9內,然后將切刀體3卡入卡合槽9內,再將另右半體2或左板體1裝入,然后使用連接螺栓5固定即可。
進一步的,彈性組件4包括環狀彈簧,該環狀彈簧是受力方向與基體的軸心線平行。
進一步的,切刀體包括本體7、外圍刃口6和固定卡槽8;固定卡槽8位于本體7的內圓面上,外圍刃口6固定在本體7的外圓面上.
進一步的,外圍刃口的傾角為2?~3?,防止出現翹邊現象。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