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維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底盤維修用平板車。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汽車,汽車讓人類的出行更加方便。我們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汽車的保有量已經位居世界的前列;汽車的發展,給汽車維修業也帶來了巨大商機,每天汽車維修廠都會有大量的汽車等待維修,由于汽車的底盤比較低,維修時,工人往往需要鉆進車底進行維修,這樣的維修方法效率比較低,因此創造一種汽車底盤維修用板車成為了現代汽車維修行業的一大問題。
傳統的汽車底盤維修平板車是一塊躺板,在躺板的地下設置滾輪,工人維修時,躺在躺板上,靠著滾輪滑進汽車底部。
本方案雖能方便工人進入車底,但是由于現代汽車的底盤有高有低。對于一些底板比較低的汽車,工人進入車底后難以伸展手臂,維修極其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汽車底盤維修用平板車,包括車輪和躺板,還包括架塊一和架塊二;所述架塊一的右側面上設有一個水平的滑條一;所述架塊二的左側面上具有一個水平的滑槽一;所述滑條一為T形,且所述滑槽一與所述滑條一相適配;所述躺板左端面上設有一個滑槽二,且所述滑槽二與所述滑條一相適配;所述躺板的右端面上設有一個滑條二,且所述滑條二與所述滑槽一相適配;所述車輪設于所述架塊二的右側面上。
優選的,所述架塊一和架塊二的前端均為斜坡結構;且所述架塊一和架塊二的上端均具有一個水平凹槽。
優選的,所述斜坡結構的坡角為30度。
優選的,所述滑條一的上端到地面的距離與所述滑槽一上端到地面的距離相等。
優選的,所述車輪數量為4個,且兩兩對稱設于所述架塊二的右側面上。
優選的,所述滑條一與所述滑槽一的長度相等,且所述躺板的長度小于所述滑條一的長度。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設置架塊一個架塊二,可以很好的適應底盤較低的汽車;而且,本實用新型在閑置時可以將架塊一和架塊二組合在一起,極大的解決了占地空間,同時設置滾輪,可以方便移動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架塊一和架塊二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架塊一;11、滑條一;2、架塊二;21、滑槽一;3、躺板;31、滑槽二;32、滑條二;4、車輪;5、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并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2所示,一種汽車底盤維修用平板車,包括車輪4和躺板3,還包括架塊一1和架塊二2;架塊一1的右側面上設有一個水平的滑條一11;架塊二2的左側面上具有一個水平的滑槽一21;滑條一11為T形,且滑槽一21與滑條一11相適配;躺板3左端面上設有一個滑槽二31,且滑槽二31與滑條一11相適配;躺板3的右端面上設有一個滑條二32,且滑條二32與滑槽一21相適配;車輪4設于架塊二2的右側面上。
架塊一1和架塊二2的前端均為斜坡結構;且架塊一1和架塊二2的上端均具有一個水平凹槽5。
斜坡結構的坡角為30度。方便將汽車推上架塊一1和架塊二2上
滑條一11的上端到地面的距離與滑槽一21上端到地面的距離相等。如此保持躺板3平衡。
車輪4數量為4個,且兩兩對稱設于架塊二2的右側面上。方便移動組合后的裝置。
滑條一11與滑槽一21的長度相等,且躺板3的長度小于滑條一11的長度。如此設置,為了更好的將架塊一1和架塊二2組合在一起。
工作原理:維修時,首先將汽車通過斜坡結構推上架塊一1和架塊二2上;然后工人躺在躺板3上,利用腳蹬地,可以前后滑動躺板3;到達維修位置后停止滑動,即可開始維修工作;維修結束后,抽下躺板3,再將架塊二2翻轉過開,再通過滑條一11和滑槽一21將架塊一1和架塊二2組合在一起,推走即可;占用空間小。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