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生產設備,特別是一種注塑取件夾具。
背景技術:
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后筒的注塑取件時,需要人工將注塑后的后筒取下,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種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來代替人工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注塑取件夾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注塑取件夾具,包括主框架、設于主框架上的夾取裝置、與夾取裝置連接的驅動裝置;所述主框架上固定有導軌安裝板,所述導軌安裝板上下兩側安裝有導軌,所述導軌上設有滑塊;所述夾取裝置包括設于主框架左右兩端的夾緊板、固定于夾緊板上的夾緊爪、用于連接夾緊板的“Z”字形鉸臂,所述夾緊板通過滑塊連接碼與滑塊連接,所述“Z”字形鉸臂包括與夾緊板連接的鉸拉臂、連接鉸拉臂的鉸支臂,所述鉸支臂通過軸銷固定與導軌安裝板;所述夾緊板與驅動裝置連接。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夾緊爪橫截面為直角梯形。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主框架背側側邊設有水口剪除機構,所述水口剪除機構包括與主框架連接的固定板、安裝于固定板上的水口剪、與水口剪連接的氣缸。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導軌安裝板背側設有軸承座抓取機構,所述軸承座抓取機構包括“L”形夾爪、氣缸、連接板,所述“L”形夾爪底部設有十字形滑塊,所述“L”形夾爪至少為3個;所述連接板上設有與十字形滑塊配合的十字形滑槽,所述連接板底部設有氣缸;所述氣缸底部固定有固定板。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固定板與導軌安裝板間設有緩沖彈簧。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夾緊爪上設有防滑橡膠。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驅動裝置采用氣動氣缸。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主框架一側設有機器人連接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夾具適用于后筒的夾取,利用夾取爪將后筒夾緊,且在夾取爪上固定防滑橡膠,可增加接觸物體時的摩擦力,防止滑落,在實踐操作中,該夾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上部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底部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部俯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側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右端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后側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6,一種注塑取件夾具,包括主框架1、設于主框架1上的夾取裝置2、與夾取裝置2連接的驅動裝置3;所述主框架1上固定有導軌安裝板4,所述導軌安裝板4上下兩側安裝有導軌41,所述導軌41上設有滑塊42;所述夾取裝置2包括設于主框架1左右兩端的夾緊板21、固定于夾緊板21上的夾緊爪22、用于連接夾緊板21的“Z”字形鉸臂23,所述夾緊板21通過滑塊連接碼24與滑塊42連接,使夾緊板21能夠通過滑塊42在導軌41上移動,所述“Z”字形鉸臂23包括與夾緊板21連接的鉸拉臂231、連接鉸拉臂231的鉸支臂232,所述鉸支臂232通過軸銷233固定與導軌安裝板4,使鉸拉臂231以鉸支臂232為軸心拉動夾緊板21,使夾緊板21實現夾緊與放松的動作;所述夾緊板21與驅動裝置3連接,提供拉動動力。
所述夾緊爪22橫截面為直角梯形,斜面朝向內側給夾緊爪提供更高的抓緊力并能更好的適應后筒上的曲面;所述主框架1背側側邊設有水口剪除機構5,所述水口剪除機構5包括與主框架1連接的固定板51、安裝于固定板51上的水口剪52、與水口剪52連接的水口剪氣缸53,用于剪除注塑后留存的水口,提高零件的表面的整潔度,同時減少人工剪除的工序;所述導軌安裝板4背側設有軸承座抓取機構6,所述軸承座抓取機構6包括“L”形夾爪61、氣缸62、連接板63,所述“L”形夾爪61底部設有十字形滑塊64,所述“L”形夾爪61至少為3個;所述連接板63上設有與十字形滑塊64配合的十字形滑槽65,所述連接板63底部設有氣缸62;所述氣缸62底部固定有固定板51,當“L”形夾爪61垂直段插入軸承座中后,“L”形夾爪61向外側移動,使“L”形夾爪61垂直段抵緊軸承座內壁,完成對軸承座的抓取;所述固定板51與導軌安裝板4間設有緩沖彈簧66;緩沖在抓取過程中的震動;所述夾緊爪22上設有防滑橡膠25;增加夾緊爪22的防滑;所述驅動裝置3采用氣動氣缸;所述主框架1一側設有機器人連接座7,用于連接機器人手臂。
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