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持翻轉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帶動夾具張合及旋轉的結構技術,特別有關一種夾持翻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夾具一般都是由兩夾爪構成,所述夾爪通常都是制成臂爪形式,且兩臂爪之間形成有夾口,經由外力的驅動,使兩臂爪之間的夾口產生相對的閉合及張離動作,進而于夾口閉合時夾持物件,并于夾口張離時釋放物件。
[0003]且知,一般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可經常見到上述夾具的應用;舉例而言,例如像在微細鉆頭的研磨、檢測、上環及校位等自動化加工設備中,經常見到使用自動夾具來夾持、移動及釋放微細鉆頭至某一特定的基準位置。進一步的說,夾具除了必須能夾持及釋放微細鉆頭之外,還必須在夾持后、釋放前能移動微細鉆頭,這種移動包含了三維坐標上的直性位移及特定轉角的翻轉,以便于能在最有效率的傳輸路徑上移動微細鉆頭到達光感測器可判讀的基準位置。
[0004]但是,傳統所見的夾具,在控制兩臂爪相對夾持及釋放夾口的動作上,通常是單獨設計一套夾爪張合控制機構,且在控制兩臂爪翻轉物件(例如是微細鉆頭)時還須單獨設計另一套不相同的夾爪翻轉機構;更為常見的是,將夾爪張合控制機構與夾爪翻轉機構分離配置于兩套不為相同的夾具上,造成物件(例如是微細鉆頭)必須通過多套夾具機構的交接傳遞,才能完成夾持、翻轉及釋放至基準位置的工作,乃至于影響物件的傳輸速率及效率,為其缺失所在。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改善傳統夾具的傳動機構技術,難以在簡化配置空間的基礎上,使同一組夾具能兼備夾持、翻轉及釋放物件的機能。
[0006]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翻轉裝置,其技術手段包括:一推桿,沿一驅動軸線同軸配置一直線驅動器;一轉動件,同軸樞設于推桿的外圍,該轉動件一端形成兩樞接部,且轉動件旁側配置一旋轉驅動器;兩臂爪,以旋擺方式對稱樞接于兩樞接部,使兩臂爪的一端對應形成一夾口,兩臂爪的另一端分別形成一跨分于驅動軸線雙側的施力部;其中,該直線驅動器驅動推桿沿驅動軸線推移,該推桿沿驅動軸線推觸兩施力部,進而帶動兩臂爪夾縮夾口,該旋轉驅動器帶動轉動件轉動,進而帶動夾縮夾口的兩臂爪翻轉。
[0007]在進一步實施上,該直線驅動器是一直線氣壓缸。其中,該轉動件與推桿之間配置有一第一螺旋壓簧,該直線驅動器能釋放推桿,使該第一螺旋壓簧驅動推桿復位,并且釋放兩施力部。其中,所述的兩臂爪之間配置有一第二螺旋壓簧,所述兩施力部接受釋放時,經由該第二螺旋壓簧帶動兩臂爪張開夾口。其中,該夾口于夾縮時夾持一微細鉆頭,該夾口于張開時釋放微細鉆頭。
[0008]在進一步實施上,該轉動件經由一止推軸承而樞設于推桿的外圍。其中,該旋轉驅動器包含一直線氣壓缸及一皮帶,該直線氣壓缸配置于轉動件的旁側,該轉動件的外壁固設有一帶輪,該皮帶套設于帶輪上,且皮帶上固置有一夾持件,該直線氣壓缸帶動夾持件而驅動皮帶,使轉動件往復翻轉。其中,該夾持件是滑設于一滑軌上的滑座。
[0009]在進一步實施上,該推桿的端部形成為一球錐狀桿頭,所述兩施力部由樞接于兩臂爪的端部的兩自由轉子構成,該推桿經由球錐狀桿頭推觸兩自由轉子而帶動兩臂爪夾縮夾口。
[0010]在進一步實施上,該轉動件的外壁配置有至少一滾珠軸承,該轉動件經由滾珠軸承而樞設于一作為固定端使用的機臺上,該直線驅動器及旋轉驅動器分別以該機臺作為固定端而相應配置。
[0011]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所能貢獻的技術效果在于:
[0012]1.以同一驅動軸線為中心,同軸配置能使兩臂爪執行夾持及釋放物件動作的機構(包括直線驅動器、推桿、轉動件、第一螺旋壓簧、兩臂爪),以及能使兩臂爪執行翻轉物件的機構(包括旋轉驅動器、轉動件、第二螺旋壓簧、兩臂爪),乃至于使同一組夾具能兼備夾持、翻轉及釋放物件的機能。
[0013]2.經由推桿及轉動件的同軸居間配置,而使兩臂爪能執行夾口的張合動作的情況下,還能直行夾口的翻轉動作,并且能夠精簡整體結構的配置空間。
[0014]3.將推桿的驅動端部制成球錐狀桿頭,有助于在兩施力部跟隨兩臂爪翻轉的同時,還能傳達推觸作用力至兩施力部,而使夾口緊閉。
[0015]4.以自由轉子作為施力部,能滑順的在球錐狀桿頭表面滾動,以減小磨擦阻力。
[0016]為了能夠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細節,請繼續參閱【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如后述: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配置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的另一向角的立體配置示意圖。
[0019]圖3是圖1的剖示圖。
[0020]圖4是圖3的動作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10機臺;20推桿;21桿頭;30轉動件;31桿孔;32止推軸承;33、34樞接部;35滾珠軸承;40夾口 ;41、42臂爪;43、44施力部;45第二螺旋壓簧;50直線驅動器;51缸桿;52驅動軸線;53第一螺旋壓簧;60旋轉驅動器;61直線氣壓缸;61a缸桿;62皮帶;63第一帶輪;64第二帶輪;65夾持件;66滑軌;70物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2]首先,請合并參閱圖1及圖2,其中圖1揭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配置,圖2揭示圖1的另一向角的立體配置示意圖,如圖所示,說明本發明提供的夾持翻轉裝置,包括于一作為固定端使用的機臺10上配置一推桿20、一轉動件30及兩臂爪41、42。
[0023]進一步的,請搭配圖3,揭示圖1的剖示圖,說明該機臺10上固置有一例如是直線氣壓缸制成的直線驅動器50,其缸桿51具有一驅動軸線52,且缸桿51可沿驅動軸線52產生直線的往復移動。該推桿20并沿驅動軸線52而同軸配置于直線驅動器50的出力端;更具體的說,直線驅動器50驅動其推桿20朝外推移時,能推動推桿20共線推移。
[0024]在圖3中揭示出該轉動件30是同軸樞設于推桿20的外圍;進一步的說,推桿20是由圓柱形的階狀桿體構成,轉動件30是制成桿套狀而具有一桿孔31,使轉動件30的桿孔31能經由一止推軸承32的配置,而將轉動件30樞設于推桿20的外圍,而且,轉動件30的外壁還可配置兩個或至少一個滾珠軸承35,使轉動件30能經由滾珠軸承35而樞設所述機臺10上。經此配置,必須使直線驅動器50的缸桿51出力端能推觸推桿20沿驅動軸線52移動;其中,該止推軸承32能使推桿20在沿驅動軸線52移動時,不影響推桿20外圍的轉動件30產生自轉。再者,該推桿20遠離直線驅動器50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球錐狀的桿頭21,而且轉動件30與推桿20之間還可配置一第一螺旋壓簧53,使第一螺旋壓簧53能于推桿20沿驅動軸線52移動時受壓于轉動件30與推桿20之間,進而蓄積推動推桿20復位的彈性能。
[0025]在圖3中還揭示出該轉動件30的一端形成有兩樞接部33、34 ;進一步的說,兩樞接部33、34是由轉動件30的端部延伸形成如耳狀;所述的延伸形成,包含利用模塊固接的零件裝配手法,而使兩樞接部33、34與轉動件30形成為一體。此外,轉動件30旁側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