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絲網印花機的烘烤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絲網印花機(或稱印花機)的烘烤裝置多為對單片承印物的短時間烘烤方式(亦稱閃烘方式),為達到烘干目的,往往需要較大加熱功率,提高烘烤溫度;這將導致印花機能耗增大,同時,烘烤溫度過高,還會造成承印物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絲網印花多烘干裝置,可以安裝在絲網印花機上,該烘烤裝置使用時具有節約電能、烘烤效果好等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烘箱機架16、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水平移動裝置、 加熱裝置10 ;烘箱機架16內設有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水平移動裝置和加熱裝置10,第一上下移動裝置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左部,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右部,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的兩側設有加熱裝置10,烘箱的左部為加熱區間,烘箱的右部為冷卻區間,水平移動裝置位于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和第二上下移動裝置 18的下端。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包括有前托起機構20、后托起機構21、動力機構;后托起機構21的結構與前托起機構20的結構相同;前托起機構20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前部,后托起機構21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后部;前托起機構20包括有托起裝置2、下傳動輪I、傳送體3、上傳動輪22、下軸19、上軸23,上軸23位于烘箱機架16的上端部,下軸19位于烘箱機架16的下端部,上軸23位于下軸19的正上方,下軸19、上軸23的兩端部分別由軸承與烘箱機架16相連,下軸19的一端與動力機構相連;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下軸19上設有下傳動輪1,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上軸23設有上傳動輪22,下傳動輪I與上傳動輪22由傳送體3相連,傳送體3的外側面上設有多個(如2個、3個,…,或10個等)托起裝置2。 下傳動輪I和上傳動輪22與傳送體3是鏈輪與鏈條、帶輪與帶、輪與繩或纜。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有第一從動傳動輪4、張緊輪5、傳動體6、電機底座7、電機
11、主動傳動輪24、第二從動傳動輪25 ;電機11固定在電機底座7上,電機底座7固定在烘箱機架16上,電機11的輸出軸上設有主動傳動輪24,張緊輪5設置在烘箱機架16上,第一從動傳動輪4固定在后托起機構21的下軸上,第二從動傳動輪25固定在前托起機構20的下軸19上;主動傳動輪24、張緊輪5、第一從動傳動輪4、第二從動傳動輪25由傳動體6連接。傳動體6是帶、繩、纜或鏈條。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的結構與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的結構相同。水平移動裝置包括有電磁鐵9、導軌13、滑座12、驅動缸14、底座15 ;2條導軌13 穿過滑座12的導軌孔,2條導軌13的兩端分別與底座15固定連接,底座15固定在烘箱機架16上;驅動缸14固定在底座15上,驅動缸14的活塞桿與滑座12連接;電磁鐵9與滑座固定連接。驅動缸14及其活塞桿也可換成電機與絲桿或者液壓缸及其活塞桿等直線移動機構。驅動缸14及其活塞桿可以是氣缸及其活塞桿、液壓缸及其活塞桿,或者是電機與絲桿等直線移動機構。加熱裝置可采用現有的電加熱器(提供恒定的烘烤溫度,并帶有一定的保溫、隔熱功能)。烘箱機架16為箱式結構,上端為開口端。臺板8上安裝有磁力吸附鋼鐵塊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I)本發明比以前的閃烘方式相比具有明顯的節約電能的特點;(2)本發明降低烘烤溫度,避免過高的烘烤溫度對承印物的破壞;增加烘烤時間,使色漿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凝固。實現漿料的完全烘干,且不會對承印物造成破壞以及不會影響工作效率。
圖I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I的左視圖。圖中1_下傳動輪,2-托起裝置(或稱托起塊),3-傳送體,4-第一從動傳動輪, 5-張緊輪,6-傳動體,7-電機底座,8-臺板,9-電磁鐵,10-加熱裝置,11-電機,12-滑座, 13-導軌,14-驅動缸,15-底座,16-烘箱機架,17-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8-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9-下軸,20-前托起機構,21-后托起機構,22-上傳動輪,23-上軸,24-主動皮帶輪, 25-第二從動傳動輪,26-磁力吸附鋼鐵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如圖I、圖2、圖3所示,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它包括有烘箱機架16、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水平移動裝置、加熱裝置10 ;烘箱機架16內設有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水平移動裝置和加熱裝置10,第一上下移動裝置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左部(圖2中的左邊為左,右邊為右;圖I中的上方為上),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右部,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的兩側設有加熱裝置10,水平移動裝置位于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和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的下端。其中,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包括有前托起機構20、后托起機構21、動力機構;后托起機構21的結構與前托起機構20的結構相同(圖2的上方為后,下方為前);前托起機構20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前部,后托起機構21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后部;前托起機構20 包括有托起裝置(或稱托起塊)2、下傳動輪I、傳送體3、上傳動輪22、下軸19、上軸23,上軸23位于烘箱機架16的上端部,下軸19位于烘箱機架16的下端部,上軸23位于下軸19 的正上方,下軸19、上軸23的兩端部分別由軸承與烘箱機架16相連(即下軸19、上軸23 可旋轉),下軸19的一端與動力機構相連(提供旋轉的動力);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下軸 19上設有下傳動輪I (本實施例采用2個,傳送體3為相應2個),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上軸23設有上傳動輪22 (本實施例采用2個),下傳動輪I與上傳動輪22由傳送體3相連,傳送體3的外側面上設有多個(如4-100個)托起裝置(或稱托起塊)2。下傳動輪I和上傳動輪22與傳送體3是鏈輪與鏈條、帶輪與帶、輪與繩或纜。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有第一從動傳動輪4、張緊輪5、傳動體6、電機底座7、電機
11、主動傳動輪24、第二從動傳動輪25;電機11固定在電機底座7上,電機底座7固定在烘箱機架16上,電機11的輸出軸上設有主動傳動輪24,張緊輪5設置在烘箱機架16上(張緊輪5可旋轉),第一從動傳動輪4固定在后托起機構21的下軸上,第二從動傳動輪25固定在前托起機構20的下軸19上;主動傳動輪24、張緊輪5、第一從動傳動輪4、第二從動傳動輪25由傳動體6連接(帶動后托起機構21的下軸、前托起機構20的下軸19旋轉)。傳動體6是帶、或繩、纜、鏈條。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的結構與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的結構相同。水平移動裝置包括有電磁鐵9、導軌13、滑座12、驅動缸14、底座15 ;2條導軌13 穿過滑座12的導軌孔(2個導軌孔,兩導軌相互平行,滑座12可沿導軌13移動),2條導軌 13的兩端分別底座15固定連接,底座15固定在烘箱機架16上;驅動缸14固定在底座15 上,驅動缸14的活塞桿與滑座12連接(將滑座12從一端推向另一端,滑座12承載臺板8, 將臺板8從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送對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電磁鐵9與滑座固定連接。 驅動缸14及其活塞桿也可換成電機與絲桿或者液壓缸及其活塞桿等直線移動機構。驅動缸14及其活塞桿可以是氣缸及其活塞桿、液壓缸及其活塞桿,或者是電機與絲桿等直線移動機構。加熱裝置可采用現有的電加熱器(提供恒定的烘烤溫度,并帶有一定的保溫、隔熱功能)。烘箱機架16為箱式結構,上端為開口端。臺板8上安裝有磁力吸附鋼鐵塊26。圖I、圖2中的烘烤、冷卻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當印花機印制工位的動作完成以后,臺板8被送到烘烤工位(即本發明的第一上下移動裝置部位處)的頂部,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將臺板8慢慢從烘烤箱的頂部移動到底部,在此過程中,臺板8上面的衣片被烘烤;然后臺板8通過水平移動裝置被送至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的底部,再由第二上下移動裝置將臺板8從底部移送到頂部(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復位),進而被印花機傳送至其他工位(在此過程中臺板上的承印物得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冷卻)。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將臺板8移動到烘烤箱底部時,電磁鐵9通電,利用電磁吸附吸住處于烘烤工位底部的臺板8,驅動缸14啟動,帶動滑座
12、電磁鐵9向冷卻區間移動,移動到冷卻區間底部的中間位置后,臺板被冷卻區間底部的托起裝置2托住,電磁鐵9斷電,驅動缸14反向充氣,機構復位。烘烤工位電機11啟動,帶動第一從動傳動輪4、第二從動傳動輪25旋轉,從而帶動下傳動輪旋轉,帶動傳送體3向下運動,托起裝置2托著臺板8隨傳送體3向下移動一段距離(等于兩個托起裝置之間的距離),電機11停止,等待下一個臺板被移動到烘烤工位。同一時間第二上下移動裝置的電機11啟動,帶動傳送體向上運動,傳送體3帶動托起裝置2將處于冷卻區間的每塊臺板8向上移動一段距離(等于兩個托起裝置之間的距離),電機11停止,等待下一個臺板被移出冷卻區間。
權利要求
1.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烘箱機架(16)、第一上下移動裝置 (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水平移動裝置、加熱裝置(10);烘箱機架(16)內設有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水平移動裝置和加熱裝置(10),第一上下移動裝置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左部,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右部, 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的兩側設有加熱裝置(10),水平移動裝置位于第一上下移動裝置 (17)和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的下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包括有前托起機構(20)、后托起機構(21)、動力機構;后托起機構(21)的結構與前托起機構(20)的結構相同;前托起機構(20)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前部,后托起機構 (21)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后部;前托起機構(20)包括有托起裝置(2)、下傳動輪(I)、 傳送體(3)、上傳動輪(22)、下軸(19)、上軸(23),上軸(23)位于烘箱機架(16)的上端部, 下軸(19)位于烘箱機架(16)的下端部,上軸(23)位于下軸(19)的正上方,下軸(19)、上軸(23)的兩端部分別由軸承與烘箱機架(16)相連,下軸(19)的一端與動力機構相連;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下軸(19)上設有下傳動輪(I),位于烘箱機架(16)內的上軸(23)設有上傳動輪(22),下傳動輪(I)與上傳動輪(22)由傳送體(3)相連,傳送體(3)的外側面上設有多個托起裝置(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有第一從動傳動輪(4)、張緊輪(5)、傳動體(6)、電機底座(7)、伺服電機(11)、主動皮帶輪(24)、第二從動傳動輪(25);伺服電機(11)固定在電機底座(7)上,電機底座(7)固定在烘箱機架(16)上,伺服電機(11)的輸出軸上設有主動皮帶輪(24),張緊輪(5)設置在烘箱機架(16)上,第一從動傳動輪(4)固定在后托起機構(21)的下軸上,第二從動傳動輪 (25)固定在前托起機構(20)的下軸(19)上;主動皮帶輪(24)、張緊輪(5)、第一從動傳動輪(4)、第二從動傳動輪(25)由傳動體(6)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上下移動裝置(18)的結構與第一上下移動裝置(17)的結構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移動裝置包括有 電磁鐵(9)、導軌(13)、滑座(12)、驅動缸(14)、底座(15) ;2條導軌(13)穿過滑座(12)的導軌孔,2條導軌(13)的兩端分別底座(15)固定連接,底座(15)固定在烘箱機架(16)上; 驅動缸(14)固定在底座(15)上,驅動缸(14)的活塞桿與滑座(12)連接;電磁鐵(9)與滑座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下傳動輪(I)和上傳動輪(22)與傳送體(3)是鏈輪與鏈條、帶輪與帶、輪與繩或纜。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傳動體(6)是帶、繩、 纜或鏈條。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移動裝置中的驅動缸(14)及其活塞桿是氣缸及其活塞桿、液壓缸及其活塞桿,或者是電機與絲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絲網印花機的烘烤裝置。絲網印花多層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機架、第一上下移動裝置、第二上下移動裝置、水平移動裝置、加熱裝置;機架內設有第一上下移動裝置、第二上下移動裝置、水平移動裝置和加熱裝置,第一上下移動裝置位于機架內的左部,第二上下移動裝置位于機架內的右部,第一上下移動裝置的兩側設有加熱裝置,水平移動裝置位于第一上下移動裝置和第二上下移動裝置的下端。該烘烤裝置使用時具有節約電能的特點。
文檔編號B41F23/04GK102582238SQ20121004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但丁, 席程琳, 朱貴儒, 柳威, 梅順齊, 滕爽, 王健偉, 王宏建, 程芬, 鄒可權, 郝瑞欣 申請人:武漢紡織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