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自動化加工印刷版輥機【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版輥加工過程中在中間加入外部設施提高精車中的減震效果,需要人為參與,使減震效果降低,嚴重影響版輥表面質量的問題,提供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包括版輥、設于版輥一端的主機,主機端部連水管,版輥底部設儲水裝置,儲水裝置一側連水循環泵和水循環控制系統,另一側連水管。主機與版輥通過頂尖連接;主機與水管間連接旋轉接頭。水循環控制系統包括流量控制器以及中央水控制系統。儲水裝置為側壁開有進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進水口與水管相連。改善了整個機加工自動線的精車加工精度要求和自動化程度。既能滿足版輥加工質量,又能舍棄人為參與的因素,版輥加工實現無人化和自動化。
【專利說明】一種自動化減震版棍精加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加工印刷版輥機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
【背景技術】
[0002]上世紀90年代初,受國內包裝市場飛速發展和國際制版先進設備迅速更新的影響,制版設備與制版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制版企業逐年增多,制版市場急劇上升。90年代中后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性能提高和普及,制版質量大幅提高,制版周期不斷的縮短。經歷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凹版制版行業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0003]俗話說,印刷品的質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因此版輥的質量及產量成為了制版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0004]凹版印刷作為印刷工藝的一種,以其印制品墨層厚實,顏色鮮艷,飽和度高,印版具有耐印率高,印品質量穩定,印刷速度快等優點在印刷包裝領域內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從應用情況來看,凹版印刷廣泛應用于軟包裝印刷。隨著凹版技術的發展,也已經在紙張包裝、木紋裝飾、皮革材料、藥品包裝上得到廣泛應用。
[0005]印版基體的材料為卷管、焊管和無縫鋼管,也有少數采用鋁材料制作的。因為鋼管價格低、堅固牢實,大多數都采用鋼管。重量從10千克到幾百千克、鋼管厚度從6mm到12mm。大尺寸版輥則更厚。印版分為無軸和有軸類,一般小型軟包裝印刷機均用無軸空心版,大型印刷機用有軸印版。在制作前,首先會有印刷廠提供其印刷機所用的版輥圖紙,然后完全按照圖紙要求選取合適的無縫鋼管切割、焊接法蘭、車倒角、粗車、平端面、精車、研磨版輥表面,如果是帶軸類的還要在印版的軸上加熱封套,在經過必要的精度檢驗,達到圖紙技術要求。至此印版的基體加工就已完成。
[0006]在此特別要說明,無論做出的原版如何好或者電子雕刻的數據如何精確,若不能制出高精度的版輥,仍無法保證印刷品的質量。從這方面來說,凹版可以說是各種印刷版中要求最嚴格的,其制造過程中各種精密加工機械設備必須要保證版輥的精度要求。
[0007]在版輥基體的加工過程中,精車的環節又是整個版輥加工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精車既要保證版輥加工的跳動精度和直線精度,也要保證版輥的版面光潔度精度。這些精度的要求為以后制版的后期制作以及印刷打下了堅實的質量基礎。
[0008]過去的加工工藝主要是圍繞人工操作來完成和實現。比如在精車過程中,為了減震,有一個良好的版輥精度,往往采用的是在版輥中間加塞皮帶、減震夾,或者是在版輥加工過程中在其表面增加一些外部的設施,如減震鏈、木板等等。所有的這些提高加工精度的前提都是在人為參與的基礎之上。
[0009]鋼管在表面機加工時,由于鋼管管壁被加工時產生震動的原因,其管壁震動頻率與車刀的加工頻率發生共振,從而造成版輥加工過程中出現震紋,這種震紋嚴重的影響了版輥的表面質量。
【發明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版輥加工過程中在中間加入外部設施如減震鏈、木板、塞皮帶、減震夾等,提高精車過程中的減震效果,需要人為參與,使得減震效果降低,嚴重影響了版輥表面質量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
[0011]本實用新型由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包括版輥、設于版輥一端部的主機,所述主機端部連接水管,版輥底部設有儲水裝置,儲水裝置一側連接水循環泵和水循環控制系統,另一側連接水管;所述主機與版輥通過頂尖連接;主機端部與水管之間連接旋轉接頭。所述水循環控制系統包括設于水循環泵上的流量控制器以及與流量控制器通過控制電纜相連的中央水控制系統。所述儲水裝置為側壁開有進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進水口與水管相連。
[0012]在版輥精車之前,中央水控制系統設定版輥的內徑、版輥長度、注水量等相關數據,經過中央水控制系統中的數控系統的精確計算,根據版輥的內腔容積,換算成減震用水量,然后控制設于水循環泵上的流量控制器,啟動水循環泵,精確的把減震用水由儲水裝置內通過水管注入到被加工的版輥內腔當中,注水后的版輥開始進行精車加工。由于版輥內腔當中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在加工鋼管表面的過程中,鋼管管壁加工時產生的震動被注入的水吸收,因此無法產生震動,從而消除了鋼管表面機加工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震紋。旋轉接頭的安裝,使得水從靜止的管道輸送入旋轉的版輥內腔當中;版輥精車加工完成后,控制水循環泵,將版輥腔內的水通過水循環泵泵出版輥腔,注入儲水裝置。
[0013]對于空心鋼管的表面加工,其工藝參數非常重要。當版輥的轉速在100?200轉/分鐘加工鋼管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30?35% ;當轉速在200?300轉/分鐘加工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25?30% ;當轉速在300?400轉/分鐘加工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20?25% ;當轉速在400?550轉/分鐘加工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15 ?20%ο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在版輥底部設置儲水裝置,在版輥精車之前,用水管將水注入版輥內腔,由于版輥內腔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在加工鋼管表面的過程中,鋼管管壁被加工時產生震動被注入的水吸收,因此無法產生震動。從而消除了鋼管表面機加工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震紋,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和加工速度。使用的水形成循環水,環保且節約用水,注水量通過中央水控制系統的設定,自動精確進水,使得設備能夠完全滿足版輥機加工過程中精車加工消除震動的功能。大大的改善了整個機加工自動線的精車加工精度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既能滿足版輥的加工質量,又能舍棄人為參與的因素,保證了版輥加工可以實現無人化和自動化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旋轉接頭;2_水管;3_主機;4_頂尖I, 5_版棍;6_頂尖II, 7_中央控制系統;8_儲水裝置;9_水循環泵;10-流量控制器;11-控制電纜。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包括版輥5、設于版輥5 —端部的主機3,所述主機3端部連接水管2,版輥5底部設有儲水裝置8,儲水裝置8 —側連接水循環泵9和水循環控制系統,另一側連接水管2。
[0018]所述版輥5兩端部與主機3通過頂尖14和頂尖116連接;主機3端部與水管2之間連接旋轉接頭I。所述水循環控制系統包括設于水循環泵9 一側的流量控制器10以及與流量控制器10通過控制電纜11相連的中央水控制系統7。所述儲水裝置8為側壁開有進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進水口與水管2相連。
[0019]在版輥精車之前,中央水控制系統設定版輥的內徑、版輥長度、注水量等相關數據,經過中央水控制系統中的數控系統的精確計算,根據版輥的內腔容積,換算成減震用水量,然后控制設于水循環泵上的流量控制器,啟動水循環泵,精確的把減震用水注入到被加工的版輥內腔當中,注水后的版輥開始進行精車加工。由于版輥內腔當中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在加工鋼管表面的過程中,鋼管管壁被加工時產生震動被注入的水吸收,因此無法產生震動。從而消除了鋼管表面機加工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震紋。旋轉接頭的安裝,使得水從靜止的管道輸送入旋轉的版輥內腔當中;版輥精車加工完成后,控制水循環泵,將版輥腔內的水通過水循環泵泵出版輥腔,注入儲水裝置。
[0020]對于空心鋼管的表面加工,其工藝參數非常重要。當版輥的轉速在100?200轉/分鐘加工鋼管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30?35% ;當轉速在200?300轉/分鐘加工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25?30% ;當轉速在300?400轉/分鐘加工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20?25% ;當轉速在400?550轉/分鐘加工時,注水量為版輥內腔容積的15 ?20%ο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包括版輥(5)、設于版輥(5)—端部的主機(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3)端部連接水管(2),版輥(5)底部設有儲水裝置(8),儲水裝置(8)—側通過控制電纜(11)連接水循環泵(9)和水循環控制系統,另一側與水管(2)連接;所述版輥(5)兩端部與主機(3)通過頂尖I (4)和頂尖II (6)連接;主機(3)與水管(2)之間連接旋轉接頭(I);所述水循環控制系統包括設于水循環泵(9) 一側的流量控制器(10)以及與流量控制器(10 )通過控制電纜(11)相連的中央控制系統(7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減震版輥精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裝置(8)為側壁開有進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進水口與水管(2)相連。
【文檔編號】B41C1/00GK204077021SQ201420490250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蓋勝強 申請人:山西運城制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