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印刷裝置及印刷裝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公知根據本裝置在印刷介質上的移動而在印刷介質上對印刷對象的圖像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
例如,日本特開平10-35034號公報公開了一種通過以手動在記錄介質上而在記錄介質上進行打印的手動型打印裝置。
具體地說明的話,上述文獻所公開的手動型打印裝置,在裝置向通常的打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的情況下,進行對已經打印完的字符進行裝飾的打印。
上述的手動方式的印刷裝置,能夠自由且輕松地在各種各樣的印刷介質上的各種各樣的位置進行印刷。相反,由于用戶以手動使裝置主體移動,故容易產生摩擦、飛白或者變形等印刷錯誤。
為此,期望提高操作性,以使得即便印刷錯誤產生,輕松程度也盡量不被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即能夠提供一種在根據本裝置相對于印刷介質的移動而對印刷介質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中能夠使產生了印刷錯誤時的操作性提高的印刷裝置及印刷裝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用于獲得上述優點的本發明的印刷裝置,具備:
移動檢測部,檢測所述印刷裝置相對于印刷介質的相對移動的朝向;
印刷部,將圖像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質;和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使得
在由所述移動檢測部檢測到所述印刷裝置相對于所述印刷介質的向第1朝向的移動時,由所述印刷部將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質,
在由所述印刷部對所述印刷介質進行了所述印刷對象的圖像的印刷后,由所述移動檢測部檢測到所述印刷裝置相對于所述印刷介質的向與所述第1朝向不同的第2朝向的移動時,執行表示基于所述印刷部的所述印刷對象的圖像向所述印刷介質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
用于獲得上述優點的本發明的印刷裝置的印刷控制方法,包括:
移動檢測步驟,檢測所述印刷裝置相對于印刷介質的相對移動量及移動的朝向;
印刷步驟,在通過所述移動檢測步驟檢測到所述印刷裝置相對于所述印刷介質的向第1朝向的移動時,將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質;和
訂正處理步驟,在通過所述印刷步驟將所述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至所述印刷介質后,在通過所述移動檢測步驟檢測到所述印刷裝置相對于所述印刷介質的、朝與所述第1朝向不同的第2朝向的移動時,執行表示所述印刷對象的圖像向所述印刷介質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裝置的外觀的圖。
圖2是印刷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表示基于印刷裝置的印刷例子的第1圖。
圖4是表示印刷裝置的電氣構成的框圖。
圖5是表示印刷裝置的功能構成的框圖。
圖6是表示基于印刷裝置的印刷例子的第2圖。
圖7是表示基于印刷裝置的印刷例子的第3圖。
圖8是表示基于印刷裝置的印刷例子的第4圖。
圖9是表示基于印刷裝置的印刷例子的第5圖。
圖10是表示基于印刷裝置的印刷例子的第6圖。
圖11是表示印刷裝置中執行的印刷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表示附圖,由此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涉及的印刷裝置及印刷控制方法的實施方式。
另外,圖中對相同或者相應的部分賦予相同符號。
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裝置1如圖1及圖2所示地構成。
印刷裝置1是用戶用手拿著并使底面8按照在紙或者箱子等印刷介質上滑動的方式移動(掃描),由此能夠在印刷介質上對印刷對象的圖像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
這種方式的印刷裝置被稱為手動掃描型的印刷裝置、手持打印機或者直接式打印機等。
在此,印刷介質例如指的是印刷紙張、標簽或者瓦楞紙等。印刷介質也稱為記錄介質或者印刷對象物等。印刷介質的材質未限于紙,例如只要是薄膜狀或者纖維狀等能夠使墨水附著的材料,也可以是任何材料。
印刷介質的形狀未限于薄片狀或者膠帶狀等的平面性的形狀,也可以是箱子狀或者瓶狀等的立體性的形狀。換言之,由于無需如臺式型的印刷裝置那樣搬運印刷介質,故手動掃描型的印刷裝置1對任何形狀的印刷介質都能夠進行印刷。
印刷對象的圖像是印刷時被描繪于印刷介質的圖像,例如是字符、圖形、記號、圖案、圖畫或者這些的組合等。印刷對象的圖像也稱為印刷圖像或者印刷圖案等。
如圖1所示,印刷裝置1具備:在印刷時等被用戶把持的抓握部2;受理印刷開始的指示的印刷開始按鈕3;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的移動檢測部4;以及執行印刷的印刷部5。
包括抓握部2的印刷裝置1的殼體形成為四棱柱狀,以使得用戶用手容易抓握。
印刷開始按鈕3是被設置在印刷裝置1的側面的按壓按鈕,自用戶處受理印刷開始的指示。
用戶在按壓印刷開始按鈕3后使印刷裝置1在所期望的印刷介質上移動(掃描)。由此,能執行對印刷介質的印刷。
另外,在不按壓印刷開始按鈕3就使印刷裝置1在印刷介質上移動的情況下,不執行印刷。
移動檢測部4設置成露出于印刷裝置1的底面8,具備對印刷裝置1的底面8在印刷介質上移動之際的印刷裝置1的移動進行檢測的光學傳感器。
具體地說明的話,移動檢測部4通過光學傳感器來讀取基于從led(lightemittingdiode)向印刷介質發射且由印刷介質反射的光的圖像,基于讀取到的圖像的變化來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量與移動的朝向。
印刷部5設置成露出于印刷裝置1的底面8,作為根據本裝置在印刷介質上的移動而將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到印刷介質的印刷單元起作用。
印刷部5將墨水微滴化,以對印刷介質直接噴吹的噴墨方式,將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至印刷介質。
如圖2所示,印刷部5具備填充了墨水的墨水罐6、和將被填充于墨水罐6的墨水噴出的印刷頭(噴墨頭)7。將墨水罐6與印刷頭7合在一起稱為墨盒。
墨盒能由用戶進行更換,在沒有了墨水的情況下或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印刷的情況下等,根據需要適宜地進行更換。
印刷頭7是將被填充于墨水罐6的墨水噴出而對印刷介質執行印刷的印刷機構。
多個噴嘴沿著主掃描方向及副掃描方向而排列在印刷頭7內。
印刷頭7,例如具有熱敏方式,通過加熱器對多個噴嘴內的墨水進行加熱來產生氣泡,利用所產生的氣泡,從多個噴嘴各自朝向印刷介質て(朝鉛垂下方)噴出墨水。由此,印刷頭7將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至印刷介質。另外,印刷頭7也可以是具有壓電方式且使用壓電元件噴出墨水、由此在印刷介質上對印刷對象的圖像進行印刷的機構。
圖3表示用印刷裝置1將“樣品001”的字符串印刷于印刷介質p的情況下的例子。
如圖3所示,印刷之際,用戶把持抓握部2,使印刷裝置1的底面8接觸印刷介質p,同時使其朝著圖1中箭頭所示的副掃描方向移動。
如此,能夠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并根據所檢測到的移動從印刷部5的印刷頭7噴出墨水。
結果,印刷對象的印刷圖像ps(例如圖3所示的“樣品001”的字符串)被印刷至印刷介質p。
圖4表示印刷裝置1的電氣構成。
如圖4所示,印刷裝置1具備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控制部)11、rom(readonlymemory)12、ram(randomaccessmemory)13、用戶接口部14、通信部15、印刷控制部16和電源部18。
cpu(處理器)11例如是微型處理器等,是執行各種各樣的處理及運算的中央運算處理部。
cpu11也被稱為中央處理裝置、中央運算裝置或者處理器。
cpu11經由用于傳輸命令及數據的傳輸路徑即系統總線19而與印刷裝置1的各部連接,對印刷裝置1整體進行總括控制。
rom12保存著cpu11為了執行各種處理而使用的各種程序及數據。
rom12例如保存著字符、記號及圖畫字符等顯示用及印刷用的數據。
進而,rom12保存有決定印刷中的各種設定的表格。
cpu11依據于rom12所保存的程序及數據而動作。
ram13作為cpu11的工作區域起作用。
ram13存儲cpu11執行各種處理而生成或者取得的數據。
cpu11將程序或者數據暫時性地寫入ram13,并適宜參照所寫入的程序或者數據,同時執行各種處理。
印刷裝置1具備閃存等的非易失性存儲器る。將這種非易失性存儲器、rom12及ram13合并,也稱為存儲部或者存儲器等。
用戶接口部14例如具備輸入按鍵、按鈕、開關、觸摸墊或者觸摸面板等的輸入受理部、以及lcd(liquidcrystaldisplay)面板或者led等的顯示部。
用戶接口部14經由輸入受理部而從用戶受理各種操作指示,并將已受理的操作指示發送給cpu11。
再有,用戶接口部14從cpu11取得各種信息并將表示所取得的信息的圖像顯示于顯示部。
通信部15具備印刷裝置1用于與pc(personalcomputer)或者智能手機等外部設備(以下稱為“pc等”。)進行通信的通信接口。
通信部15例如經由usb(universalserialbus)而與pc等進行通信。
或者,通信部15例如經由wi-fi(wirelessfidelity)等無線lan(localareanetwork)或者bluetooth(注冊商標)等的無線通信而與pc等進行通信。
還有,通信部15在cpu11的控制之下,經由usb、無線lan或者bluetooth(注冊商標)等而從pc等取得包括印刷數據的各種數據。
印刷控制部16對印刷時的來自印刷頭7的墨水的噴出進行控制。
具體地說明的話,印刷控制部16在通過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裝置1的移動后,根據所檢測到的移動向印刷頭7輸出ram13所保存的印刷數據的內容。而且,印刷控制部16通過設置在內部的驅動器ic(integratedcircuit)來控制印刷頭7的通電墨點,使墨水自印刷頭7噴出。由此,印刷被執行。
其中,將包括墨水罐6、印刷頭7及印刷控制部16的構成稱為印刷部5。
電源部18具備蓄電池及電壓檢測器等,產生并供給各部所需的電源。
電源部18例如被設置于抓握部2的內部。
印刷裝置1具備在電源斷開的期間內也繼續計時的rtc(realtimeclock)等的計時部。
圖5表示印刷裝置1的功能構成。
如圖5所示,印刷裝置1在功能上具備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和訂正執行部130。
cpu(處理器)11將rom12所存儲的程序讀出至ram13,執行并控制該程序,由此作為上述各部起作用。
以下,參照圖5~圖9來說明印刷裝置1的各功能。
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在印刷介質p進行印刷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數據。
印刷數據是構成在印刷介質p的表面進行描繪的印刷圖像ps的圖像數據、及包括印刷圖像ps的印刷尺寸等信息的數據。
印刷圖像ps的印刷數據,例如在pc等中經由預先已被安裝的打印機驅動器來受理來自用戶的操作指示而生成。
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每當進行印刷時印刷圖像ps未改變的第1種印刷數據、或者印刷圖像ps的至少一部分每當進行印刷時改變的第2種印刷數據,以作為印刷數據。
用戶在pc等中能夠生成這2種印刷數據的任一方或者雙方并向印刷裝置1發送。
第1種印刷數據是所謂的通常的印刷數據。
用戶利用pc等生成第1種印刷數據,并一次發送給印刷裝置1。
印刷裝置1能夠基于所發送的印刷數據,反復執行相同的內容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
相對于此,第2種印刷數據是用于實現所謂的自動編號功能的印刷數據。
自動編號功能指的是:使應該印刷的印刷圖像ps所包含的號碼、字符串或者時刻等中的數值每當進行印刷時變化,并進行印刷的功能。
通過自動編號功能,例如能夠容易地進行在工廠或者倉庫等使批號或者制造號碼等連續地改變、或對多個文件分派序列號并進行印刷等。
在使用自動編號功能的情況下,用戶在pc等中生成印刷圖像ps中的、包括不變部分的數據和可變部分的數據的第2種印刷數據,并向印刷裝置1發送。可變部分的數據內容例如是可變部分的初始值、每次印刷的變化值、及印刷范圍內的坐標等。
例如,在將圖3示出的印刷對象的印刷圖像ps的字符串“樣品001”之中“樣品”的字符串設定為不變部分,將“001”的字符串設定為可變部分的情況下,每當進行印刷,就如“樣品001”、“樣品002”、“樣品003”、…這樣使可變部分(序列號部分)的數值依次增加。
印刷數據取得部110經由通信部15從pc等取得這種第1種印刷數據或者第2種印刷數據。
或者,用戶也能經由用戶接口部14的輸入受理部而將印刷數據的內容直接輸入印刷裝置1。
印刷數據也可以預先被存儲于印刷裝置1的rom12等存儲部中。
這些情況下,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從用戶接口部14或者rom12取得印刷數據。
這樣,印刷數據取得部110的功能能通過使cpu11與通信部15、用戶接口部14或者rom12等聯動來實現。
此時,印刷數據取得部110作為印刷數據取得單元起作用。
印刷數據取得部110若取得印刷數據,則將所取得的印刷數據發送給圖像數據設定部120。
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基于由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的印刷數據來設定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圖像數據設定部120的功能是通過cpu11與rom12及ram13等聯動來實現的。
此時,圖像數據設定部120作為圖像數據設定單元起作用。
具體地進行說明,在通過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了每當印刷時印刷圖像ps未改變的第1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將所取得的印刷數據所包含的印刷圖像ps的圖像數據直接設定為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相對于此,在通過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了每當進行印刷時印刷圖像ps的至少一部分改變的第2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將所取的印刷數據所包含的可變部分的數值設定為初始值。
圖像數據設定部120,例如如果可變部分的數值的初始值是“001”,那么將可變部分的數值設定為“001”。
而且,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對將數值已設定為初始值的可變部分的圖像數據和不變部分的圖像數據進行合成。
由此,圖像數據設定部120生成例如如圖3所示出的“樣品001”的圖像數據,并將所生成的圖像數據設定為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移動檢測部4對印刷介質p上的本裝置(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進行檢測。
在此,第1朝向指的是印刷裝置1用于印刷的預先確定的朝向,是印刷裝置1的副掃描方向中的一個朝向。
圖3的例子中,第1朝向是以虛線的箭頭d1表示的、附圖上的從左向右移動的朝向。
檢測本裝置的移動包括對本裝置的移動量及移動的朝向進行檢測的動作。
具體地進行說明,作為用于開始印刷的順序,用戶按下印刷開始按鈕3。
而且,如圖3所示出,用戶在使印刷裝置1的底面8與印刷介質p接觸的同時使印刷裝置1滑動。
這樣,若印刷裝置1在印刷介質p上移動,則移動檢測部4通過光學傳感器來檢測其移動量及移動的朝向。此時,移動檢測部4作為移動檢測單元起作用。
若通過移動檢測部4來檢測移動,則印刷部5根據檢測到的移動將印刷對象的圖像印刷于印刷介質p。
具體地說明的話,若由移動檢測部4來檢測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則印刷部5依據于圖像數據設定部120所設定的圖像數據,對印刷對象的圖像進行印刷。
例如,如圖3所示出的,印刷部5根據印刷裝置1的移動量使墨水從印刷頭7噴出,將“樣品001”的印刷圖像ps印刷至印刷介質p。
印刷部5在一次的印刷完成后,將表示印刷已完成的意思通知給圖像數據設定部120。
更詳細地說明的話,在通過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的印刷數據是每當印刷時印刷圖像ps未改變的第1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印刷部5每當印刷時作為印刷對象的圖像而印刷相同的圖像。
換言之,印刷部5每當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就印刷相同的印刷圖像ps。
圖6表示依據于第1種印刷數據來印刷“abcde”的字符串即印刷圖像ps的情況下的例子。
在通過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了第1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即便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完成,也不變更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為此,印刷完成后,印刷裝置1接著依據于相同的圖像數據而保持能印刷的狀態。
結果,如圖6所示,在取得了第1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印刷部5每當檢測到印刷裝置1的移動就將“abcde”的字符串即相同的印刷圖像ps印刷于印刷介質p。
另一方面,在由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的印刷數據是印刷圖像ps的至少一部分每當進行印刷改變的第2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印刷部5每次進行印刷,作為印刷圖像ps而印刷相互不同的圖像。
換言之,印刷部5在作為印刷圖像ps而印刷了第1圖像后,若進一步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向第1朝向的移動,而未檢測印刷裝置1的朝相對于第1朝向為相反方向的第2朝向的移動,則根據向該第1朝向的移動,作為印刷圖像ps,在印刷介質p印刷與第1圖像不同的第2圖像。
然后,印刷部5每當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時就按序印刷第3圖像、第4圖像…。
圖7表示依據于第2種印刷數據對包括序列號部分的字符串進行印刷的情況下的例子。
在由印刷數據取得部110取得了第2種印刷數據的情況下,圖像數據設定部120進行了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后,生成對第2種印刷數據之中的可變部分的內容進行了變更的新的圖像數據。
例如,如“樣品001”那樣在進行了將稱為“001”的序列號部分作為可變部分而包含的圖像數據的印刷的情況下,生成使序列號部分的數值增加而得的“樣品002”的圖像數據,并設定為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結果,如圖7所示,印刷部5每當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作為印刷圖像ps,將如“樣品001”、“樣品002”、“樣品003”、…那樣序列號部分的數值1個1個地增加的字符串的圖像印刷于印刷介質p。
另外,執行多次印刷的情況下,既能對如圖6及圖7所示出的1個印刷介質p多次印刷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圖像,也能對多個不同的印刷介質印刷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圖像。
例如,在對多個產品各自印刷相同的名字或者日期等的情況下,用戶每當進行印刷時就改變使印刷裝置1移動的印刷介質,由此能夠在相互不同的印刷介質印刷相同內容的圖像。
例如,在將不同的管理號碼或者產品號碼等印刷至多個產品的每一個的情況下,在每次進行印刷時將用戶使印刷裝置1移動的印刷介質改變,由此能夠在相互不同的印刷介質印刷相互不同的內容的圖像。
返回圖5示出的印刷裝置1的功能構成的說明。
訂正執行部130在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中產生了印刷錯誤的情況下執行預先已確定的處理。
具體地說明的話,在印刷部5進行了圖像的印刷后,若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裝置1的朝相對于印刷介質p上的第1朝向為相反方向的第2朝向的移動,則訂正執行部130執行表示印刷部5進行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
訂正執行部130的功能是通過cpu11與印刷控制部16、印刷部5及移動檢測部4等聯動來實現的。此時,訂正執行部130作為訂正執行單元起作用。
圖8及圖9表示產生了印刷錯誤的情況下的例子。
以下,如圖8所示,在進行了“樣品004”的字符串的印刷之際,例如對因為已被印刷的面的摩擦、印刷時的飛白、使印刷裝置1移動之際的移動路徑的變形、彎曲等而產生了字符未能正常地被印刷的印刷錯誤(即、印刷的失敗)的情況進行說明。
在產生了這種印刷錯誤時,用戶使印刷裝置1接觸于印刷介質p地把持印刷裝置1,并保持該狀態不變地使該印刷裝置向與第1朝向相反的第2朝向移動。在此,第2朝向指的是預先已被設定的印刷裝置1的印刷的朝向,是印刷裝置1的副掃描方向且相對于印刷裝置1用于印刷的預先已被確定的第1朝向為反向的方向。
圖9的例子中,第2朝向是用虛線的箭頭d2來表示的、附圖上的從右向左移動的朝向。
若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的移動,則訂正執行部130執行使訂正用圖像cp根據向第2朝向的移動而由印刷部5進行印刷的印刷處理,以作為表示之前的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
該訂正用圖像cp是具有用戶能容易地目視辨認出已被印刷的圖像并非正確的印刷圖像的形狀或圖案的圖像。
訂正用圖像cp例如是由雙線組成的訂正線。
具體地,如圖9所示,訂正執行部130執行使作為訂正用圖像cp的、基于雙線的訂正線重疊于印刷完的圖像上并由印刷部5進行印刷的印刷處理。
即,訂正執行部130根據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的移動量而使墨水從印刷頭7噴出,在已經印刷完的“樣品004”的印刷圖像ps上重疊作為訂正用圖像cp的雙線并進行印刷。
這樣,通過將訂正線作為訂正用圖像cp來進行印刷,從而用戶能夠容易地識別印刷了該訂正線的部位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
訂正執行部130在訂正用圖像cp的印刷完成后,將表示訂正用圖像cp的印刷已完成的意思通知給圖像數據設定部120。
圖像數據設定部120在從訂正執行部130接受訂正完成的通知后,將在此之前印刷過的印刷圖像ps的圖像數據設定為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換言之,圖像數據設定部120使印刷數據之中的可變部分的內容與在此之前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時相同地設定印刷用的圖像數據,以使得能再次印刷與之前印刷過的印刷圖像ps相同的圖像。
進行了訂正用圖像cp的印刷后,若印刷裝置1進一步向第1朝向移動,則印刷部5印刷與上一次的印刷圖像ps相同的圖像。
換言之,對于印刷部5而言,作為印刷圖像ps而印刷了第1圖像后,在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的移動之后,若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進一步向第1朝向的移動,則根據向第1朝向的移動而再次將第1圖像印刷至印刷介質p。
圖10表示作為訂正用圖像cp而進行了訂正線的印刷后印刷裝置1再次向第1朝向移動的情況下的例子。
如圖10所示,在印刷了“樣品004”的字符串之際產生了印刷錯誤,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移動,訂正線被印刷后若印刷裝置1再次向第1朝向移動,則印刷部5再次將“樣品004”的字符串作為印刷圖像ps而進行印刷。
換言之,印刷部5不變更序列號部分的數值,而是重新印刷與作為訂正用圖像cp的訂正線被印刷前相同的內容的印刷圖像ps。
由此,用戶無需花費重新設定序列號的工夫,就能再次執行與產生了錯誤的印刷相同內容的印刷。
相對于此,對于印刷部5而言,作為印刷圖像ps而印刷了第1圖像后,若移動檢測部4未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的移動而是再次檢測到向第1朝向的移動,則根據向該第1朝向的移動,將與第1圖像不同的第2圖像作為印刷圖像ps而印刷至印刷介質p。
換言之,在未印刷作為訂正用圖像cp的訂正線的情況下,印刷部5如通常那樣變更印刷數據的可變部分,印刷接下來應該印刷的圖像。
具體地進行說明,例如如圖7示出的“樣品001”、“樣品002”、“樣品003”、…那樣,每當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移動時,作為印刷圖像ps,印刷部5就將序列號部分的數值1個1個地增加的字符串印刷于印刷介質p。
這樣,在未產生印刷錯誤的情況下,能夠連續地執行序列號部分的數值自動地被遞增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
參照圖11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以上的手動掃描型的印刷裝置1中執行的印刷處理的流程。
在印刷裝置1于能印刷的狀態下待機的情況下,若cpu11從pc等取得印刷圖像ps的印刷數據,則開始圖11的流程圖所示的印刷處理(步驟s101)。
步驟s101中,cpu11作為印刷數據取得部110起作用。
若取得印刷數據,則cpu11判定所取得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是否包含序列號部分(步驟s102)。
具體地說明的話,cpu11判定所取得的印刷數據是每次進行印刷時印刷圖像ps未改變的第1種印刷數據、或者還是每次進行印刷時印刷圖像ps的至少一部分的序列號部分的數值變化的第2種印刷數據。
在cpu11判定為所取得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包含序列號部分的情況下(步驟s102;是),cpu11對序列號部分的數值進行初始化(步驟s103)。
例如,如果序列號的數值的初始值為“001”,那么cpu11將序列號的數值設為“001”。如果序列號的數值的初始值為其他值,那么將序列號部分的數值設定為該值。
在對序列號部分的數值進行初始化后,cpu11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和序列號部分進行合成(步驟s104)。
具體地說明的話,cpu11對將數值初始化后的序列號部分的圖像數據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的圖像數據進行合成。
由此,cpu11生成例如圖3如所示出的“樣品001”的圖像數據,并將所生成的圖像數據設定為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在步驟s102~步驟s104中,cpu11作為圖像數據設定部120起作用。
相對于此,在判定為所取得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未包含序列號部分的情況下(步驟s102;否),無需將序列號部分的圖像數據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的圖像數據進行合成。
為此,cpu11省略步驟s103及步驟s104的處理,將所取得的印刷數據所包含的圖像數據直接設定為印刷用的圖像數據。
這樣一來,若設定印刷用的圖像數據,則cpu11等待印刷開始按鈕3的按下(步驟s105)。
而且,cpu11判定印刷是否已經開始(步驟s106)。
具體地進行說明,作為用于開始印刷的順序,用戶將印刷開始按鈕3按下,然后一邊使印刷裝置1的底面8與印刷介質p接觸、一邊使印刷裝置1在副掃描方向上移動。
為此,cpu11在印刷開始按鈕3已被按下后,在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介質p上的印刷裝置1的移動的情況下判定為印刷已經開始。
在判定為印刷并未開始的情況下(步驟s106;否),cpu11在步驟s105中接著等待印刷開始按鈕3的按下。
另一方面,在判定為印刷已經開始的情況下(步驟s106;是),cpu11判定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的印刷裝置1的移動的朝向是順向還是反向(步驟s107)。
順向指的是預先已被確定的、用于通常的印刷的第1朝向d1,在圖3等的例子中是從左向右的朝向。
反向指的是相對于用于通常的印刷的第1朝向d1為相反方向的第2朝向d2,在圖3等的例子中是從右向左的朝向。
在判定為印刷裝置1的移動的朝向是順向的情況下(步驟s107;順向),cpu11執行通常的印刷(步驟s108)。
具體地進行說明,cpu11向印刷控制部16發出指令,由此根據印刷裝置1的移動而使墨水自印刷頭7噴出。
印刷部5例如將圖3示出的“樣品001”的印刷圖像ps印刷于印刷介質p。
若印刷圖像ps的印刷完成,則cpu11判定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是否包含序列號部分(步驟s109)。
具體地說明的話,cpu11與步驟s102中印刷開始之前執行的判定處理同樣地再次判定印刷已完成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是否包含序列號部分。
另外,步驟s109中,cpu11能夠直接使用步驟s102中的判定處理的結果。
在判定為印刷已完成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包含序列號部分的情況下(步驟s109;是),cpu11將印刷圖像ps的序列號部分的數值加1(步驟s110)。
具體地進行說明,cpu11在完成包括序列號部分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后,將序列號部分的數值的當前設定的值遞增,由此將序列號部分的數值變更為下一印刷中應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合成的值。
若使序列號部分的數值遞增,則cpu11返回步驟s104,將數值已被遞增的新的序列號部分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進行合成。
而且,cpu11待機至下一印刷開始為止。
若下一印刷開始,則cpu11控制印刷部5,將合成了數值已被遞增的新的序列號部分的印刷圖像ps印刷至印刷介質p。
例如在印刷了圖7所示出的、上一次的印刷中“樣品001”的圖像的情況下,在本次印刷中,cpu11印刷“樣品002”的圖像。
若印刷圖像ps的印刷完成,則cpu11進一步使序列號部分的數值遞增并與印刷圖像進行合成,待機至下一印刷開始為止。
以后,反復進行步驟s104~步驟s110的處理。由此,能夠連續地執行序列號部分的數值被自動地依次遞增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換言之,能夠實現自動編號功能。
另一方面,步驟s107中,在判定為印刷裝置1的移動的朝向是反向的情況下(步驟s107;反向),cpu11印刷例如作為訂正線的訂正用圖像cp(步驟s111)。
具體地進行說明,cpu11向印刷控制部16發出指令,由此根據印刷裝置1的移動而使墨水自印刷頭7噴出。
印刷部5例如將比圖9示出的印刷圖像的橫幅稍長的程度的雙橫線作為訂正用圖像cp,重疊于已經印刷完的印刷圖像ps并進行印刷。
此時,步驟s111中cpu11作為訂正執行部130起作用。
若訂正用圖像cp的印刷完成,則cpu11判定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是否包含序列號部分(步驟s112)。
具體地進行說明,cpu11與步驟s102中印刷開始之前執行的判定處理同樣地,再次判定印刷已完成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是否包含序列號部分。另外,步驟s112中cpu11能夠直接使用步驟s102中的判定處理的結果。
在判定為印刷已完成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包含序列號部分的情況下(步驟s112;是),cpu11從序列號部分所設定的數值的值中減去1(步驟s113)。
具體地進行說明,cpu11在印刷了包括序列號部分的印刷圖像ps后印刷了訂正用圖像cp的情況下,通過使印刷圖像ps的序列號部分當前所設定的數值的值遞減,從而將印刷圖像ps的序列號部分當前所設定的數值返回至上一次印刷時的值。
若使序列號部分的數值的值遞減,則cpu11返回步驟s104,將數值已被遞減的新的序列號部分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進行合成。
而且,cpu11待機至下一印刷開始為止。
若下一印刷開始,則cpu11控制印刷部5,將具有已被設定為與前一次相同的值的數值的序列號部分的印刷圖像ps再次印刷于印刷介質p。
若印刷完成,則cpu11使序列號部分的數值的值遞增后與印刷圖像ps的不變部分進行合成,待機至下一印刷開始為止。
這樣,若對訂正用圖像cp進行印刷,則通過使序列號部分的數值的值遞減,從而用戶無需花費重新設定序列號部分的數值的值的工夫,就能再次執行與前一次相同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
另一方面,在步驟s109及步驟s112中,在判定為印刷已完成的印刷數據中的印刷圖像ps并不包含序列號部分的情況下(步驟s109;否、步驟s112;否),cpu11返回步驟s105,待機至下一印刷開始為止。
若下一印刷開始,則cpu11控制印刷部5,將與前一次相同的印刷圖像ps印刷于印刷介質p。
若印刷圖像ps的印刷完成,則cpu11進一步在步驟s105中待機至下一印刷開始為止。
以后,反復執行步驟s105~步驟s109的處理、及步驟s111、s112的處理。
由此,在不具有序列號部分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中,在產生了印刷錯誤的情況下,作為訂正用圖像cp,例如拉出訂正線,能夠反復執行相同的印刷圖像ps的印刷。
如以上所說明過的,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裝置1在根據本裝置(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而將印刷圖像ps印刷到印刷介質p后,若檢測到朝相對于第1朝向為相反方向的第2朝向的移動,則印刷表示之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訂正線。
為此,在產生了基于摩擦、飛白或者變形等的印刷錯誤的情況下,能夠輕松地對其進行訂正。
結果,在根據印刷裝置1的移動而被執行的印刷中操作性提高。
尤其,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裝置1在向第1朝向移動并印刷了第1圖像后,若印刷裝置1并未向第2朝向移動而是再次向第1朝向移動,則在印刷圖像具有序列號部分的情況下,印刷與第1圖像不同的第2圖像。
另一方面,若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移動后再次向第1朝向移動,則即便印刷圖像具有序列號部分,也再次印刷與第1圖像相同的圖像。
為此,在如自動編號功能的印刷那樣印刷數據的至少一部分每當進行印刷就變化的印刷中,每當產生印刷錯誤,無需重新設定印刷數據,能夠容易地再次執行與前一次相同的內容的印刷。
結果,即便印刷錯誤產生,也能盡量不損及作為手動掃描型的印刷裝置1的長處的輕松程度及操作性,能夠繼續連續的印刷。
(變形例)
以上雖然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上述實施方式只是一例,本發明的適用范圍未限于此。
即,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能夠實現各種應用,所有的實施方式都包含于本發明的范圍內。
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采取了以下形態:訂正執行部130在由印刷部5印刷了印刷圖像ps后,若印刷裝置1在印刷介質p上向與印刷的朝向反向地移動,則作為表示之前的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訂正用圖像cp,使印刷部5印刷圖9示出的訂正線。
然而,本發明中表示存在印刷錯誤的訂正用圖像cp未限于訂正線。訂正用圖像cp,只要是例如將印刷圖像ps涂黑的圖案、×標記等用戶能夠識別存在印刷錯誤的圖像即可。
作為表示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也可以執行報知表示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信息的報知處理。
例如,在由印刷部5印刷了印刷對象的圖像后,若印刷裝置1在印刷介質p上向與印刷時的朝向反向地移動,則作為報知處理,也可以執行使表示存在印刷錯誤的信息顯示于用戶接口部14的顯示部的處理、或者從揚聲器以聲音進行輸出的處理。
作為這種信息,例如在“樣品004”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情況下,通過顯示或聲音向用戶報知“因為產生了印刷錯誤,所以再一次印刷樣品004。”或“雖然產生了印刷錯誤,但接著繼續印刷樣品005。”等的信息。
也可以是在無印刷錯誤而結束了印刷時什么消息也不報知,僅在判斷為產生了印刷錯誤的情況下報知“再一次印刷樣品004。”等。后者的情況下,用戶也能識別存在印刷錯誤。
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的第2朝向雖然設為印刷裝置1的副掃描方向中的、與印刷裝置1用于印刷的預先已被確定的朝向(第1朝向)反向,但第2朝向只要是與第1朝向不同的朝向即可。
而且,若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的移動,則作為表示基于印刷部5的印刷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訂正執行部130也可以執行使印刷部5根據向與第1朝向不同的第2朝向的移動來印刷表示存在印刷錯誤的訂正用圖像cp的印刷處理。
訂正執行部130は、只要執行將表示存在印刷錯誤的訂正用圖像cp印刷在與印刷圖像ps對應的位置(例如近旁)的印刷處理即可,也可以并非一定要執行重疊于印刷對象的圖像并進行印刷的印刷處理。
每當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印刷部5就作為印刷對象的圖像而印刷相同的圖像的情況下,即基于上述第1種印刷數據來執行印刷的情況下,作為表示存在印刷錯誤的處理,也可以執行對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的移動的次數進行計測的計測處理。
具體地進行說明,例如在對多張紙張或者標簽等反復執行相同的名字或者日期等相同內容的印刷的情況下,每當產生印刷錯誤,用戶就使印刷裝置1向與印刷的朝向反向的朝向移動。
而且,計測向反向移動的次數、即產生了印刷錯誤的次數,并從顯示部或者揚聲器報知計測出的次數。
由此,在將相同內容的印刷反復執行預先決定的次數的情況下,用戶能夠容易地把握重新印刷幾次最佳。
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每當進行印刷就使印刷內容之中的至少一部分改變的第2種印刷數據,印刷部5依據于具有序列號部分的印刷數據而執行了印刷。
然而,本發明中,未限于如序列號部分那樣僅一部分變化的印刷數據,印刷部5也可以基于獨立的多個印刷數據來執行上述的處理。
具體地進行說明,印刷部5反復執行:最初在檢測到向第1朝向的移動的情況下,依據于第1印刷數據對第1圖像進行印刷,接著在檢測到向第1朝向的移動的情況下依據于第2印刷數據來印刷第2圖像…的處理。
這樣,每當檢測到印刷裝置1向第1朝向的移動,就從多個印刷數據之中按序選擇印刷對象的數據來執行印刷。
此時,在檢測到向第2朝向的移動的情況下,印刷部5利用此前印刷完的印刷數據,再次執行相同內容的印刷。
由此,即便印刷錯誤產生,也能不重新設定印刷數據就再次執行與前一次相同的內容的印刷。
上述實施方式中,印刷部5在印刷了第1圖像后,若印刷裝置1向第2朝向移動后再次向第1朝向移動,則印刷了與第1圖像相同的圖像。
然而,本發明中,印刷部5在印刷了第1圖像后,作為向第2朝向的移動而檢測到與印刷了第1圖像之際的移動的距離相同的、或者較之長的距離的移動后由移動檢測部4再次檢測到向第1朝向的移動的情況下,也可以印刷第1圖像。
該情況下,印刷部5將之前的印刷時由移動檢測部4檢測到的移動量預先存儲于ram13。
而且,印刷部5在由訂正執行部130印刷訂正用圖像cp的同時,判定印刷裝置1的移動量是否已達到ram13所存儲的移動量,由此判定印刷裝置1是否向反向移動了與印刷了此前圖像的之際移動過的距離至少相同的距離。
這樣,印刷裝置1向反向移動與印刷之前的圖像之際移動過的距離至少相同的距離后,執行下一印刷,由此能夠在完成印刷訂正線到產生了印刷錯誤的圖像的端到端為止后移至下一印刷。
上述實施方式中,第1朝向是從左至右的朝向、第2朝向是從右至左的朝向,但相反,即也可以是第1朝向是從右至左的朝向、第2朝向是從左至右的朝向。
或者,也可以是第1朝向為從上向下的朝向、第2朝向為從下向上的朝向。這樣,只要至少第1朝向與第2朝向相互不同即可,或者無論第1朝向具體地朝向何方,只要第1朝向與第2朝向相互不同即可。
例如,在印刷阿拉伯字符那樣以從右至左的朝向被讀取的字符的情況下,對于上述實施方式的第1種印刷數據、或者第2種印刷數據而言,印刷裝置1可以在朝從右至左的朝向(第1朝向)移動時對印刷圖像ps進行印刷,且在印刷裝置1朝從左至右的朝向(第2朝向)移動時印刷訂正用圖像cp。
也可以是如果想要印刷的字符是在從左至右的朝向被讀取的字符,那么將從左至右的朝向自動地設定為第1朝向,如果想要印刷的字符是在從右至左的朝向被讀取的字符,那么將從右至左的朝向自動地設定為第1朝向。或者,也可以由用戶手動地進行第1朝向的設定。
上述實施方式中,移動檢測部4具有led,且通過光學傳感器來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
然而,移動檢測部4也可以具有激光光線源,利用光學傳感器來讀取基于被印刷介質反射的激光光線的圖像,并基于所讀取的圖像的變化來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
或者,移動檢測部4也可以通過旋轉式編碼器來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該情況下,旋轉式編碼器例如能夠固定于伴隨著印刷裝置1的運行而旋轉的輥的軸上,通過檢測輥的轉速來檢測印刷裝置1的移動量。
上述實施方式中,印刷部5以噴墨方式進行印刷。然而,本發明中印刷部5并未限于噴墨方式,只要能夠根據本裝置在印刷介質上的移動進行印刷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以熱敏方式或者熱轉印方式進行印刷的結構。
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印刷裝置1中cpu11通過執行rom12所存儲的程序而作為印刷數據取得單元、圖像數據設定單元及訂正執行單元的每一個發揮作用。
然而,本發明中印刷裝置1也可以取代cpu11而具備例如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或者各種控制電路等的專用的硬件,專用的硬件作為印刷數據取得單元、圖像數據設定單元及訂正執行單元的每一個而發揮功能。
該情況下,既可以通過單個的硬件來實現各部的功能的每一個,也可以將各部的功能集合而通過單一的硬件來實現。
各部的功能之中,也可以將一部分通過專用的硬件來實現,另一部分通過軟件或者固件來實現。
另外,不僅可以將用于實現本發明涉及的功能的構成作為預先具備的印刷裝置來提供,通過程序的適用,也能使既存的信息處理裝置等作為本發明涉及的印刷裝置起作用。
即,進行適用,以便使控制既存的信息處理裝置等的cpu來執行用于實現上述實施方式例示的基于印刷裝置1的各功能構成的程序等,由此能夠作為本發明涉及的印刷裝置來起作用。
這種程序的適用方法是任意的。
可以將程序保存于例如軟盤、cd(compactdisc)-rom、dvd(digitalversatiledisc)-rom、存儲器卡等的計算機可讀取的存儲介質并加以應用。
進而,也能將程序疊加于載波并經由因特網等通信介質而加以應用。例如,也可以程序公告并發布于通信網絡上的公告板(bbs:bulletinboardsystem)。
而且,也可以構成為啟動該程序并在os(operatingsystem)的控制下與其他應用程序同樣地執行,由此來執行上述處理。
以上,雖然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未限定于涉及的特定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包含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發明及與其均等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