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及其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85961閱讀:2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及其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CD)已廣泛地使用于信息顯示領域。由于液晶材料本身的光學異向性(anisotropy),于不同方向觀看時,造成入射光看到不同的有效雙折射(birefringence)。因此,傳統的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并不如自發光顯示器,例如陰極射線管(CRT)、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及電漿顯示器(PDP)的視角廣。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的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一液晶顯不裝置100包含一液晶面板110具有一第一基板112、一第二基板116以及一液晶層115配置于第一基板112與第二基板116之間;一第一偏光板160配置于液晶面板110的外側,一第二偏光板170配置于液晶面板110的外側;一負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20配置于第一偏光板160與液晶面板110之間;一正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30配置于第二偏光板170與液晶面板110之間;一四分之一波板(QWP) 140以及一二分之一波板(HWP) 145配置于第一偏光板160與負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20之間;一二分之一波板150配置于第二偏光板170與正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30之間。上述現有技術中具有兩片不同極性雙折射的光學補償膜,該兩片不同極性雙折射的光學補償膜彼此之間可相互補償,更明確地說,一入射光LI,例如源自背光模塊(BLU),依序穿過第一偏光板160、二分之一波板145、四分之一波板140、負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20、液晶面板110、正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30、二分之一波板150以及第二偏光板170后,而到達觀看者,在液晶面板Iio中,具有一液晶層115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 controlbirefringence ;ECB)液晶,上述液晶面板110中更包括兩配向層(未圖示),分別位于液晶層115與第一基板112以及第二基板116的界面處,液晶分子依配向層而排列,使其具一連續的預傾角(pre-tilt angle),介于范圍大約在5度至10度之間,液晶層的間隙厚度范圍大約為4.15微米(μ m)。第一光學補償膜,例如具負極性雙折射(Λn〈0)的補償膜,包含碟狀(disk-like)液晶分子125,較佳的負極性雙折射(Λ η〈0)補償膜的光軸范圍大約介于24度至79度之間;第二光學補償膜,例如具正極性雙折射(Λη>0)的補償膜,包含棍狀(rod-like)液晶分子135,較佳的正極性雙折射(Λ η>0)補償膜的光軸范圍大約介于2度至52度之間。圖2為現有技術中各補償膜與液晶層間的極性關系圖;經補償后的液晶顯示裝置100利用不同極性的雙折射補償膜120與130補償液晶面板110中液晶層的雙折射變化,由于負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20與正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30具不同的雙折射補償效果,因此雙折射補償膜120與130之間的雙折射變化亦得以補償,進而使得該液晶顯示器于白底模式(normally white)下,得到較寬廣的視角。然而,上述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的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補償架構使用上下兩組二分之一波板、一組四分之一波板以及不同極性的雙折射補償膜,其制造成本較聞。圖3A及3B為現有技術中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的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分解圖,該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上下偏光板60、80,上下兩組二分之一波板(HWP) 50、70,上下兩組四分之一波板(QWP) 52、72及一液晶層40 ;圖3A顯示當未施加一電壓于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的液晶層40時,光線無法由內而外通過上偏光板60,以呈現黑暗畫面;圖38顯示當施加一電壓于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的液晶層40時,光線可由內而外通過上偏光板60,以呈現明亮畫面;然而,上述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的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補償架構使用上下兩組二分之一波板50、70及上下兩組四分之一波板52、72,其制造成本仍高。因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液晶面板,能夠解決前述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架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 control 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液晶面板,包
含:
一彩色濾光基板及一薄膜晶體管基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為一上基板,該薄膜晶體管基板為一下基板;
一液晶層,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其中該液晶層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液晶,且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相反且平行;一第一相位差補償膜,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位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
一第一偏光板,其中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且該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較佳地,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為二分之一波板。較佳地,該彩色濾光基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及一透明共同電極,該透明共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該薄膜晶體管基板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及復數個像素電極,該些像素電極配置于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且每一像素電極只包含一反射電極。較佳地,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90度,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270度,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的慢軸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且該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軸與X軸之間夾有60度。較佳地,還包含有:
一第二相位差補償膜,其中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位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
一第二偏光板,其中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且該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較佳地,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為二分之一波板。較佳地,該彩色濾光基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及一透明共同電極,該透明共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該薄膜晶體管基板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及復數個像素電極,該些像素電極配置于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且每一像素電極只包含一透明電極。較佳地,該彩色濾光基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及一透明共同電極,該透明共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該薄膜晶體管基板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及復數個像素電極,該些像素電極配置于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且每一像素電極包含一反射電極及一透明電極。較佳地,在該反射電極位置的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隙為一第一間隙,在該透明電極位置的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隙為一第二間隙,該第二間隙大體上為該第一間隙的兩倍。較佳地,單一像素的穿透區和反射區只需單一薄膜晶體管驅動。較佳地,定義有一 XYZ坐標軸,該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軸與X軸之間夾有60度,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的慢軸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90度,該液晶層240的上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270度,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的慢軸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且該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軸與X軸之間夾有60度。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electrical control 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液晶面板,該液晶面板包含:
一彩色濾光基板及一薄膜晶體管基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為一上基板,該薄膜晶體管基板為一下基板;
一液晶層,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其中該液晶層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且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相反且平行;以及
一第一相位差補償膜,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的第一表面,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位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
一第一偏光板,其中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且該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
以及一背光模塊,配置于該液晶面板下方。較佳地,該液晶面板另包含:
一第二相位差補償膜,其中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位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
一第二偏光板,其中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且該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
由于本發明的液晶面板只需該相位差補償膜這種最簡單的補償架構,即可達到所需的廣視角的光學表現,相較于現有技術的補償架構,本發明的制造成本較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 圖2為現有技術中各補償膜與液晶層間的極性關系 圖3A及3B為現有技術中電場控制雙折射(ECB)模式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分解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 圖5為本發明相位差補償膜的nx、ny及nz的關系;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部分立體示意 圖7為穿透區(T)施加電壓與穿透率和反射區(R)施加電壓與反射率的曲線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具有該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穿透區(T)及反射區(R)的視角 圖9為沒有具有該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之穿透區(T)及反射區(R)的視角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
圖1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40 液晶層50 二分之一波板
52 四分之一波板60偏光板
70 二分之一波板
72 四分之一波板80偏光板
100液晶顯示裝置110 液晶面板
112第一基板115液晶層
116第二基板120負極性雙折射補償膜
125碟狀液晶分子135 棍狀液晶分子
130正極性雙折射補償膜140 四分之一波板
145 二分之一波板150 二分之一波板
160第一偏光板 170第二偏光板
200液晶顯示裝置210 液晶面板
220彩色濾光基板222 透明基板
224透明共同電極226 表面
230薄膜晶體管基板232透明基板
234 畫素電極236表面 234a透明電極234b反射電極
240液晶層242上配向方向
244下配向方向250相位差補償膜 252表面 260偏光板 264吸收軸 266慢軸 270相位差補償膜 272表面 280偏光板
284吸收軸286慢軸 290背光模塊
300液晶顯示裝置310 液晶面板 320彩色濾光基板330 薄膜晶體管基板 334畫素電極334b反射電極
340液晶層350相位差補償膜 360偏光板
400液晶顯示裝置410 液晶面板 420彩色濾光基板430 薄膜晶體管基板 434畫素電極434a透明電極
440液晶層450相位差補償膜
460偏光板470相位差補償膜
480偏光板490背光模塊 Dl 第一間隙 D2第二間隙 d厚度 LI 入射光 P畫素 R反射區 T穿透區。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考圖4,其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場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 control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200 ;該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不裝置200包含一液晶面板210及一背光模塊290,該液晶面板210包含一彩色濾光基板220、一薄膜晶體管基板230、一液晶層240、一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及一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該液晶層240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220與薄膜晶體管基板230之間,該液晶層240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液晶,該彩色濾光基板220可為一上基板,該薄膜晶體管基板230可為一下基板。就半穿透半反射型式而言,該彩色濾光基板220包含一透明基板222及一透明共同電極224,該透明共同電極224配置于該透明基板222與該液晶層240之間,該薄膜晶體管基板230包含一透明基板232及復數個像素電極234,該些像素電極234配置于該透明基板232與該液晶層240之間,每一像素電極234可定義一像素(pixel ;P),并包含一透明電極234a及一反射電極234b,分別定義穿透區(T)及反射區(R);換言之,單一像素可分成兩個次像素(sub-pixel),分別為穿透區(T)及反射區(R),該背光模塊290配置于該液晶面板210下方,用以提供光源通過該液晶面板的穿透區(T)。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220的表面226,其中該表面226背對于該液晶層240,該彩色濾光基板220位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與該液晶層240之間;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配置于該薄膜晶體管基板230的表面236,其中該表面236背對于該液晶層240,該薄膜晶體管基板230位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與該液晶層240之間。一第一偏光板(polarizer) 260配置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的表面252,其中該表面252背對于該彩色濾光基板220,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位于第一偏光板260與該彩色濾光基板220之間;一第二偏光板(polarizer) 280配置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的表面272,其中該表面272背對于該薄膜晶體管基板230,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位于第二偏光板280與該薄膜 晶體管基板230之間;另外,為了方便該穿透區(T)內的該第二偏光板280及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的制造,該第二偏光板280及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亦可延伸至該反射區(R)內。應注意的是,該第一偏光板260與該彩色濾光基板220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 ;而該第二偏光板280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230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厚度為d的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的公式如下:
Re = (nx - ny) X d
Rth = [(nx + ny)/2 - n J X d
其中:「nx」為面內的折射率為最大方向(即,慢軸(slow axis)方向)的折射率,「ny」為于面內與慢軸垂直方向(即,快軸(fast axis)方向)的折射率,「nz」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假設可見光波長介于380nm與760nm之間,則該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50、270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較佳地,該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50、270可為二分之一波板。請參考圖6,其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200的部分立體示意圖,并定義有一 XYZ坐標軸。就該穿透區(T)而言,沿Z軸正方向依序排列有該第二偏光板280、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該液晶層240、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及該第一偏光板260 ;該第二偏光板280的吸收軸284與X軸之間夾有60度,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的慢軸(slow axis) 286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該液晶層240的下配向方向244與X軸之間夾有90度,該液晶層240的上配向方向242與X軸之間夾有270度(亦即,該液晶層240的上配向方向242與下配向方向244相反且平行),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的慢軸(slow axis) 266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亦即,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與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以相同方向而平行配置),且該第一偏光板260的吸收軸264與X軸之間夾有60度。就該反射區(R)而言,沿Z軸正方向依序排列有該反射電極234b、該液晶層240、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及該第一偏光板260,同樣地,該液晶層240的下配向方向244與X軸之間夾有90度,該液晶層240的上配向方向242與X軸之間夾有270度(亦即,該液晶層240的上配向方向242與下配向方向244相反且平行),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的慢軸(slow axis) 266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且該第一偏光板260的吸收軸264與X軸之間夾有60度。請再參考圖4,在該反射區(R)(亦即該反射電極位置)的該彩色濾光基板220與薄膜晶體管基板230的間隙為一第一間隙D1,在該穿透區(T)(亦即該透明電極位置)的該彩色濾光基板220與薄膜晶體管基板230的間隙為一第二間隙D2,較佳地,可藉由模擬計算,先假設該第二間隙D2與該第一間隙Dl的比例數據關系,計算出該穿透區(T)的電壓與穿透率的曲線和該反射區(R)的電壓與反射率的曲線須相吻合(match),再反推知該第二間隙D2與該第一間隙Dl的比例關系,例如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間隙D2可為該第一間隙Dl的兩倍。請參考圖7,其顯示穿透區⑴的施加電壓(applied voltage)與穿透率(Transmittance)和反射區(R)的施加電壓(applied voltage)與反射率(Reflectance)的曲線圖,由于該穿透區⑴的施加電壓與穿透率的曲線和該反射區(R)的施加電壓與反射率的曲線相吻合(match),因此該穿透區(T)和該反射區(R)不需由兩個薄膜晶體管分別驅動,而只需單一薄膜晶體管驅動即可,進而可降低成本。請參考圖8,其顯示本實施例具有該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穿透區(T-mode)及反射區(R-mode)的視角圖,其顯示在液晶面板條件(穿透區的第一間隙Dl為3.8 μ m,反射區的第二間隙D2為1.9 μ m,液晶的預傾角為4度,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50、270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皆為270nm,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皆為135nm)下的模擬結果;請參考圖9,其顯示沒有具有相位差補償膜的穿透區(T)及反射區(R)的視角圖;相較于圖9,圖8確實顯示本發明的視角增大。由于本發明的液晶面板只需該第一及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最簡單補償架構,即可達到所需的廣視角的光學表現,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的補償架構,本發明的制造成本較低。請參考圖10,其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場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 control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300,該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300包含一液晶面板310,該液晶面板310包含一彩色濾光基板320、一薄膜晶體管基板330、一液晶層340及一相位差補償膜350。就反射型式而言,單一像素(pixel ;P)只有反射區(R),亦即每一像素電極334只包含一反射電極334b,定義一反射區(R);該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300的反射區(R)內的兀件(例如反射電極334b、液晶層340、相位差補償膜350及偏光板360)配置大體上類似于該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200的反射區(R)內的元件配置,類似的元件標示類似標號,該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300之反射區(R)內的元件(例如反射電極334b、液晶層340、相位差補償膜350及偏光板360)功能及整體功效大體上類似于該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200的反射區(R)內的元件功能及整體功效,相同說明毋庸贅述。請參考圖11,其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場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 control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400,該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400包含一液晶面板410及一背光模塊490,該液晶面板410包含一彩色濾光基板420、一薄膜晶體管基板430、一液晶層440、一第一相位差補償膜450及一第二相位差補償膜470。就穿透型式而言,單一像素(pixel ;P)只有穿透區(T),亦即每一像素電極434只包含一透明電極434a,定義一穿透區(T),該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400的穿透區(T)內的兀件(例如第二偏光板480、第二相位差補償膜470、液晶層440、第一相位差補償膜450及第一偏光板460)配置大體上類似于該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200的穿透區(T)內的元件配置,類似的元件標示相同標號,再者,該穿透型式液晶顯示裝置400的穿透區(T)內的兀件(例如第二偏光板480、第二相位差補償膜470、液晶層440、第一相位差補償膜450及第一偏光板460)功能及整體功效大體上類似于該半穿透半反射型式液晶顯示裝置200的穿透區(T)內的元件功能及整體功效,相同說明毋庸贅述。 綜上所述,乃僅記載本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的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專利實施的范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明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范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 control 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彩色濾光基板及一薄膜晶體管基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為一上基板,該薄膜晶體管基板為一下基板; 一液晶層,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其中該液晶層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液晶,且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相反且平行;一第一相位差補償膜,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位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 一第一偏光板,其中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位于該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且該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為二分之一波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該彩色濾光基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及一透明共同電極,該透明共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該薄膜晶體管基板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及復數個像素電極,該些像素電極配置于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且每一像素電極只包含一反射電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90度,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270度,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的慢軸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且該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軸與X軸之間夾有60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 一第二相位差補償膜,其中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位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 一第二偏光板,其中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且該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為二分之一波板。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該彩色濾光基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及一透明共同電極,該透明共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該薄膜晶體管基板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及復數個像素電極,該些像素電極配置于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且每一像素電極只包含一透明電極。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該彩色濾光基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及一透明共同電極,該透明共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該薄膜晶體管基板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及復數個像素電極,該些像素電極配置于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且每一像素電極包含一反射電極及一透明電極。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該反射電極位置的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隙為一第一間隙,在該透明電極位置的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隙為一第二間隙,該第二間隙大體上為該第一間隙的兩倍。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單一像素的穿透區和反射區只需單一薄膜晶體管驅動。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定義有一XYZ坐標軸,該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軸與X軸之間夾有60度,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270的慢軸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90度,該液晶層240的上配向方向與X軸之間夾有270度,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250的慢軸與X軸之間夾有130度,且該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軸與X軸之間夾有60度。
12.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electrical control birefringence ;ECB)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該液晶面板包含: 一彩色濾光基板及一薄膜晶體管基板,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為一上基板,該薄膜晶體管基板為一下基板; 一液晶層,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其中該液晶層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且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該液晶層的下配向方向相反且平行;以及 一第一相位差補償膜,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的第一表面,其中該彩色濾光基板位于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 一第一偏光板,其中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且該第一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一相位差補償膜; 以及一背光模塊,配置于該液晶面板下方。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液晶面板另包含: 一第二相位差補償膜,其中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位于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與該液晶層之間,且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的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 一第二偏光板,其中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位于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且該第二偏光板與該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第二相位差補償膜。
全文摘要
一種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的液晶面板包含一彩色濾光基板及一薄膜晶體管基板;一液晶層,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其中該液晶層包含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液晶,且該液晶層的上配向方向與該液晶層下配向方向相反且平行;一相位差補償膜,配置于該彩色濾光基板的第一表面,其中該相位差補償膜之面內相位延遲值Re須介于190nm與380nm之間,而厚度方向相位延遲值Rth須介于95nm與190nm之間;以及一偏光板,配置于該相位差補償膜的第二表面,其中該偏光板與該彩色濾光基板之間只插置有該相位差補償膜。
文檔編號G02F1/13363GK103207478SQ2012101630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7日
發明者簡立晁, 吳昭慧, 胡憲堂 申請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