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光學模塊,特別是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
背景技術:
一般監控系統為了要在夜間或光線不良的場所持續進行監控,大多會在攝影鏡頭周圍設置有光源投射系統,目前,一般投射系統逐漸使用發光二極體來作為光源,然而由于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線呈散射狀,因此無法照射到較遠的場所,使得離攝像鏡頭較遠的地方容易因光線不足而無法有效呈現真實的影像。另一方面,一般海防、邊境或監獄等場所往往需要可長距離朝遠方投射的照明設備,藉以提升安全等級,而發光二極體的光線呈散射狀的特性在進行長距離投射時,由于光 消耗大,因此需用高電力才能達到長距離投射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經由面射型激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的準直特性,可有效減少光消耗,從而具有降低電力成本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經由面射型激光元件與光學透鏡結構的組合,而得到一可朝長距離的遠方投射的面狀投射光源,其中面狀投射光源的區域可經由調整面射型激光元件的角度或與光學透鏡結構之間距而改變,具有使用彈性佳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中六角柱狀的固定座的設計使得使用者可依據所需的投射區域的大小,組合而成一蜂巢狀的大型光學模塊,具備有使用便利的優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包含一固定座,其包含一上開口 ;一面射型激光元件設置于固定座內部,面射型激光元件包含單一個或數個對稱排列的激光芯片,且激光芯片面向上開口 ;以及一光學透鏡結構安裝于固定座,覆蓋上開口且與面射型激光元件具有一間距,經由光學透鏡結構使激光芯片所發射的光線以平行光射出。
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的固定座分解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元件的應用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0014]10 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12固定座121上開口122中空機殼123下開口124腳架固定孔14面射型激光元件141激光芯片 142光軌跡16光學透鏡結構18下蓋181底面20驅動元件22、260 型環24 上蓋
具體實施方式
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I所示,一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10包含一固定座12,其包含一上開口 121 ;—面射型激光元件14,設置于固定座內部12,且面射型激光元件14面向上開口 121 ;以及一光學透鏡結構16,安裝于固定座12,如圖2所示,光學透鏡結構16覆蓋上開口 121且與面射型激光元件14具有一間距,經由光學透鏡結構16使面射型激光元件14所發射的光線以平行光射出。接續上述說明,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的固定座分解不意圖,如圖所不,固定座12包含一中空機殼122及一下蓋18,中空機殼122為塑膠材質,且中空機殼122具有前述的上開口 121(示于圖I)及一下開口 123,下蓋18鎖固于中空機殼122底部,以覆蓋下開口 123,其中下蓋18包含一底面181,以供設置面射型激光元件14及一用以驅動面射型激光元件14的驅動元件20,又下蓋18為金屬材質,較佳者為鋁,以提供面射型激光元件14的散熱用途。在一實施例中,中空機殼122呈六角柱狀,但不限于此,又下蓋18與中空機殼122之間并環設一防水的O型環22,以避免水氣滲入至中空機殼122內,影響面射型激光元件14的運作。另一方面,中空機殼122還形成有至少一腳架固定孔124,以供固定整個固定座12于一腳架(圖中未示)上。另一方面,請繼續參閱圖I及圖2所示,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還包括一上蓋24,其蓋設于光學透鏡結構16上,且與固定座12的中空機殼122固定在一起,以供固定光學透鏡結構16,并提供一保護光學透鏡結構16的功效,在一實施例中,上蓋24鎖固于中空機殼122,且上蓋24與光學透鏡結構16之間還設置一 O型環26,以加強防水效果。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元件的結構示意圖,面射型激光元件14為一單元件封裝模塊,其中面射型激光元件14包含數個對稱排列的激光芯片141,在一實施例中,面射型激光元件14上的數個激光芯片141為一正方形狀的矩陣對稱排列,但不限于此,數個激光芯片141亦可為一圓形矩陣排列;又每一激光芯片141可依據需求調整不同的光線射出角度,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面射型激光元件的應用示意圖,如圖5所示,面射型激光元件14投射一大致呈錐狀的光軌跡142至光學透鏡結構16,藉以使光線經過光學透鏡結構16后可獲得一較佳的平行光區域范圍。又在一實施例中,面射型激光元件14亦可僅包含單一個激光芯片。其中光學透鏡結構16為一菲涅爾(Fresnel)透鏡,蓋設于固定座12,但不限于此,光學透鏡結構16亦可為數個可調整距離及角度的透鏡陣列,或者為可移動及調整角度的單一透鏡,藉以調整與面射型激光元件之間的距離,而得到一均勻且射出距離遠的平行光。在本實用新型中,經由面射型激光元件具有數個對稱排列的激光芯片所發出的光線的準直特性,有效入射至光學透鏡結構,進而以大致平行光方式朝長距離的遠方投射的面狀投射光源,相對于已知發光二極體的使用而言,具備有光消耗低及降低電力成本的優點。再者,面狀投射光源的區域可經由調整激光芯片的角度或與光學透鏡結構之間距而調整,具有使用彈性佳的優點。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中經由固定座的的六角柱狀中空殼體的設計,使得使用者可依據所需的投射區域的大小,組合而成一蜂巢狀的大型光學模塊,具備有使用便利的優點。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面射型激光元件與光學透鏡結構的設計,有助于將激光芯片所發出的光線以大致平行光方式朝長距離的遠方投射,相對于已知發光二極體的使用而言,具備有光消耗低及降低電力成本的優點。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于使熟習此項技藝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即所有依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各種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座,其包含一上開口 ; 一面射型激光元件,設置于該固定座內部,該面射型激光元件包含單一個或數個激光芯片,且該激光芯片面向該上開口 ;以及 一光學透鏡結構,安裝于該固定座,覆蓋該上開口且與該面射型激光元件具有一間距,經由該光學透鏡結構使該些激光芯片所發射的光線以平行光射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座包含 一中空機殼,包含該上開口及一下開口 ;以及 一下蓋,覆蓋該下開口,該下蓋包含一底面,以供設置該面射型激光元件及一驅動元件用以驅動該面射型激光元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下蓋為金屬材質。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中空機殼呈六角柱狀。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中空機殼上形成有至少一腳架固定孔。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下蓋鎖固于該中空機殼,以覆蓋該下開口,且該下蓋及該中空機殼之間還設置一 O型環。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上蓋,蓋設于該光學透鏡結構上,且固定于該中空機殼。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上蓋鎖固于該中空機殼,以供安裝固定該光學透鏡結構,且該上蓋及該光學透鏡結構之間還設置一 O型環。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面射型激光元件的數個該些激光芯片為對稱排列。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面射型激光元件為一單元件封裝模塊。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光學透鏡結構包含一菲涅爾透鏡,蓋設于該固定座。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光學透鏡結構包含數個透鏡陣列。
專利摘要一種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包含一固定座具有一上開口;一面射型激光元件設置于固定座內部,面射型激光元件包含單一個或數個對稱排列的激光芯片,且該些激光芯片面向上開口;以及一光學透鏡結構安裝于固定座且覆蓋上開口,經由光學透鏡結構使激光芯片所發射的光線以平行光射出。此面射型激光光學模塊可有效減少光消耗,而具有降低電力成本的優點。
文檔編號G02B7/02GK202815386SQ20122010813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賴利弘, 賴利溫, 陳永泰, 許立民, 藍凱祺, 劉鋒彬, 張書聞, 魏傳篙 申請人:華立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