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16044閱讀:459來源:國知局
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及科技發展,平板顯示的代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已經成為當今顯示領域的主流產品,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TFT-LCD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以及設置于二者之間的液晶層,并通過模組框架和邊框(Bezel)得以固定。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像素,在陣列基板中,通過各層金屬、非金屬薄膜沉積并形成一定的圖形而構成薄膜晶體管,并配合驅動電路對薄膜晶體管施加控制信號驅動每一像素對應的液晶旋轉,以實現顯示。現有技術中,像素與驅動電路之間的邦定電路板(Bonding Pad)一直處于陣列基板側,因此陣列基板的尺寸始終比彩膜基板的尺寸大,而且陣列基板自身不設遮光作用;同時,為避免外界電場的干擾,彩膜基板具有遮光作用的黑矩陣并未采用與陣列基板齊邊的方式,由此導致顯示面板(panel)中彩膜基板的黑矩陣相較陣列基板短而產生漏光。

顯示面板除了自身漏光外,與背光源搭配也存在漏光。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顯示面板與背光源搭配的示意圖,由于光在作為面板襯底的玻璃與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產生折射、反射或散射;同時,由于邊框與面板邊緣搭配有縫隙,而常規的面板中陣列基板的玻璃比彩膜基板的玻璃長,故光在陣列基板玻璃中折射與反射而能在玻璃中傳播,并到達面板與邊框邊緣從縫隙射出,導致產生閃縫漏光;另外,邊框對面板起支撐作用,支撐點位置由于力的作用使得面板在對應位置有變形,距支撐點位置越遠變形量越小,由于邊框距離顯示區(AA區)較近,會引起彩膜基板的玻璃較大的形變,對顯示區內液晶的偏轉產生影響,導致顯示區該部分像素(pixel)的亮度比其他像素高,導致L0漏光。其中,ADS(全稱為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高級超維場轉換)模式的顯示面板,受應力變形影響尤其較大。

目前,改善顯示面板漏光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在邊框上增加遮光膠帶或在面板上做齊邊黑矩陣,例如將遮光用的膠帶(rubber)加寬、采用UV(Ultraviolet)膠+黑矩陣(Black Matrix,簡稱BM)齊邊涂黑等方式,然而這些增加遮光作用的改善方式,改善L0漏光的效果并不佳,還會增加顯示系統成本和組裝難度。

可見,設計一種能有效緩解顯示面板漏光的方法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能至少部分解決顯示面板的漏光問題。

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以及驅動電路,所述彩膜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相離、重疊設置,其中,在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陣列基板的一面設置有轉接電路圖案,所述轉接電路圖案分別與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驅動電路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的驅動信號通過所述轉接電路圖案傳輸到所述陣列基板。

優選的是,所述彩膜基板的一側的邊沿相對所述陣列基板對應側的邊沿外延伸并平面突出,所述轉接電路圖案位于所述彩膜基板突出于所述陣列基板的區域和所述彩膜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部分重疊的區域。

優選的是,所述陣列基板包括多個薄膜晶體管以及與所述薄膜晶體管連接的信號線,所述轉接電路圖案包括中心軸線互相平行設置的多個條狀的導電條,所述導電條在對應著突出于所述陣列基板的區域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電路相適配且與所述驅動電路連接,在對應著所述陣列基板部分重疊的區域的一端與所述陣列基板的信號線相適配且與所述陣列基板的信號線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導電條在對應著突出于所述陣列基板的區域的一端的截面與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出引線的截面形狀相似、且面積相當;

所述陣列基板中根據所述信號線的排列位置劃分為多個扇區,所述導電條在對應著所述陣列基板部分重疊的區域的一端的截面與所述陣列基板對應扇區的信號線的截面形狀相似、且面積相當。

優選的是,所述導電條的中心線在對應著突出于所述陣列基板的區域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出引線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所述導電條的中心線在對應著所述陣列基板部分重疊的區域的一端與所述陣列基板對應扇區的信號線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優選的是,所述轉接電路圖案與所述驅動電路和所述陣列基板的信號線之間,分別通過異方性導電膠膜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導電條的數量與所述驅動電路的輸出引線的數量和所述陣列基板對應扇區的信號線的數量相同。

優選的是,所述轉接電路圖案采用構圖工藝形成在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陣列基板的一面,所述轉接電路圖案采用透明導電材料形成。

優選的是,所述彩膜基板中包括黑矩陣,所述彩膜基板上與所述轉接電路圖案對應的區域及周邊區域均設置有所述黑矩陣。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顯示面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顯示面板通過將彩膜基板的一側長度設置為大于陣列基板對應側的長度,并通過轉接電路圖案將驅動電路邦定在彩膜基板側,從而使得黑矩陣能夠完全擋住陣列基板,在保證不增加工藝難度的情況下,可以解決顯示面板本身由于黑矩陣短導致的漏光等問題,有效改善顯示面板的漏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顯示裝置的漏光情況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A和圖3B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轉接電路圖案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顯示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附圖標示中:

1-彩膜基板;11-黑矩陣;

2-陣列基板;21-扇區;

3-驅動電路;31-驅動芯片;

4-轉接電路圖案;41-突出區域;42-重疊區域;43-導電條;

5-異方性導電膠膜;

6-模組框架;

7-邊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通過將驅動電路邦定(bonding)在彩膜基板側,從而能有效的緩解顯示面板的漏光問題。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以及驅動電路,其中,彩膜基板與陣列基板相離、重疊設置,在彩膜基板朝向陣列基板的一面設置有轉接電路圖案,轉接電路圖案分別與陣列基板和驅動電路連接,驅動電路的驅動信號通過轉接電路圖案傳輸到陣列基板。這里的驅動電路通常包括印制電路板或驅動芯片(例如COF,即Chip On Flex或Chip On Film的簡稱,中文名稱為覆晶薄膜),該顯示面板可以解決顯示面板(Panel)自身漏光、與背光源搭配后產生的閃縫漏光,以及因框架形變引起的L0漏光等問題。

如圖2所示,彩膜基板1的一側的邊沿相對陣列基板2對應側的邊沿外延伸并平面突出,轉接電路圖案4位于彩膜基板1突出于陣列基板2的區域和彩膜基板1與陣列基板2部分重疊的區域。即圖2中的轉接電路圖案4包括突出區域41和重疊區域42(重疊區域42為對合的陣列基板2與彩膜基板1的邊沿區域,實質上對應著陣列基板2的扇區21中的一部分)。通過使得彩膜基板1的長度大于陣列基板2的長度與驅動電路板預邦定電路部分尺寸的長度之和,并使得轉接電路圖案4位于彩膜基板1朝向陣列基板2的一面,相當于在彩膜基板1側增加邦定過渡圖案(Bonding Pattern),使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

其中,陣列基板2包括多個薄膜晶體管以及與薄膜晶體管連接的信號線,薄膜晶體管和信號線均位于顯示區,每一信號線至少與一個薄膜晶體管的一個電極端連接,在由顯示區過渡至非顯示區后,根據信號線的排列位置以及信號線與驅動芯片的連接關系劃分為多個扇區21(扇區21通常為顯示區之外的非顯示區,多根信號線延伸至非顯示區的一端向驅動電路或驅動芯片聚攏并與驅動電路或驅動芯片連接,通過信號線向薄膜晶體管引入驅動信號,圖2中未具體示出信號線)。

參考圖3A和圖3B所示的轉接電路圖案的示意圖,轉接電路圖案4包括中心軸線互相平行設置的多個條狀的導電條43,導電條43在對應著突出于陣列基板2的區域的一端與驅動電路3相適配且與驅動電路3連接,在對應著陣列基板2部分重疊的區域的一端與陣列基板2的信號線相適配且與陣列基板2的信號線連接。根據轉接電路圖案4在對應著陣列基板2不同扇區,使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實現一一對應傳輸。

優選的是,導電條43的數量與驅動電路3的輸出引線的數量和陣列基板2對應扇區的信號線的數量相同。這里,通過數量匹配保證信號的分離和正確分配,使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

如圖3A和圖3B所示的轉接電路圖案4的示意圖,轉接電路圖案4中的導電條43可以如圖3A所示為交錯排布,即互相錯開端部面積較大的一端,以節省排布空間;也可以如圖3B所示為并排整齊排布,簡化排布線路。不管采用何種排布方式,其中的每一根導電條43均對應一個驅動電路3(例如COF)上驅動芯片31的一條金手指,對應一個信號輸出。

根據轉接電路圖案4尺寸與驅動電路3或扇區電路圖案的尺寸匹配,導電條43在對應著突出于陣列基板2的區域的一端的截面與驅動電路3的輸出引線的截面形狀相似、且面積相當;導電條43在對應著陣列基板2部分重疊的區域的一端的截面與陣列基板2對應扇區的信號線的截面形狀相似、且面積相當。轉接電路圖案4中的導電條43通過面積匹配保證信號的穩定傳輸,使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這里應該理解的是,形狀相似指的是導電條43的各邊與輸出引線的各邊長度成比例,其相鄰邊之間的夾角角度是相等的;而面積相當指的是導電條43的面積與輸出引線的面積接近,導電條43的面積稍大于輸出引線的面積,或者導電條43的面積稍小于輸出引線的面積,即只要能保證轉接電路圖案4中導電條43與驅動電路或扇區電路分別接觸即可,轉接電路圖案4尺寸與導電條43的尺寸可稍大或稍小,這里不做限定。

為了保證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優選導電條43的中心線在對應著突出于陣列基板2的區域的一端與驅動電路3的輸出引線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導電條43的中心線在對應著陣列基板2部分重疊的區域的一端與陣列基板2對應扇區的信號線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在顯示面板的制備過程中,轉接電路圖案4與驅動電路3和陣列基板2的信號線之間,分別通過異方性導電膠膜5(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簡稱ACF)連接。通過異方性導電膠膜5使得電路轉換圖案4與陣列基板2和驅動電路3之間分別形成良好的連接,既使得陣列基板2的信號線與彩膜基板1上的轉接電路圖案4的邦定圖案對接,以及使得驅動電路3的驅動電路圖案邦定在轉接電路圖案4上,從而實現驅動電路3與陣列基板2的信號傳輸。保證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異方性導電膠膜5的設置可采用現有工藝來實現,并不會增加工藝難度。

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轉接電路圖案4采用構圖工藝形成在彩膜基板1朝向陣列基板2的一面,轉接電路圖案4的材料采用透明導電材料形成,例如采用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簡稱ITO)等材料形成。轉接電路圖案4采用透明導電材料形成,一方面使得驅動電路3的信號能順利轉接到陣列基板2中,另一方面不會影響顯示面板的成像區域。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顯示面板因彩膜基板1與陣列基板2不齊邊而導致的漏光,彩膜基板1中包括黑矩陣11,因此可以將轉接電路圖案4設置于黑矩陣11的上方,并使得彩膜基板上轉接電路圖案4對應的區域及周邊區域均設置有黑矩陣11。這里的周邊區域指的是以轉接電路圖案4覆蓋的區域為基準,各邊向外圍延伸至大于轉接電路圖案4的面積以外的區域。此時,彩膜基板1中的黑矩陣11完全覆蓋轉接電路圖案4對應的區域及周邊區域,并延伸至覆蓋陣列基板2與框架之間的縫隙(在組成為顯示裝置時),從而解決現有技術中顯示面板中陣列基板2和彩膜基板1由于黑矩陣11不齊邊導致的自身漏光問題。同時,為了避免因黑矩陣11干擾而造成顯示異常,黑矩陣11的長度可略短于彩膜基板1的玻璃的長度。黑矩陣11的設置可采用現有工藝來實現,并不會增加工藝難度。

本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通過將彩膜基板的一側長度設置為大于陣列基板對應側的長度,并通過在彩膜基板相對陣列基板突出的區域設置朝向陣列基板的轉接電路圖案用來邦定驅動電路,再輔以在轉接電路圖案的周邊設置黑矩陣,從而使得黑矩陣能夠完全擋住陣列基板,在保證不增加工藝難度的情況下,可以解決顯示面板本身由于黑矩陣短導致的漏光等問題,有效改善顯示面板的漏光問題。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實施例1中的顯示面板。

該顯示裝置中,在位于陣列基板的一側設置有背光源,由于其采用的顯示面板具有較好的邊沿遮光性能,因此背光源的光將全部被黑矩陣擋住,從而實現改善漏光的目的。本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由于彩膜基板的長度比陣列基板大,并且在彩膜基板側設置有能直接擋住試圖透射過陣列基板的光的黑矩陣,因此能有效防止光從透射出顯示面板。

如圖4所示,該顯示裝置在采用上述顯示面板的基礎上,顯示面板與模組框架6和邊框7完美搭配,由于彩膜基板1的長度大于陣列基板2側的長度,彩膜基板1中作為襯底的玻璃與邊框7接觸,即使光傳播到陣列基板2的玻璃邊緣,也距縫隙處較遠,從而避免閃縫漏光。

基于同樣的結構,彩膜基板1的玻璃與邊框7接觸形成支撐點,因此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顯示面板,支撐點距離AA區更遠,從而可以有效改善玻璃與邊框或支撐點接觸形變產生的應力,進而改善對AA區液晶偏轉的影響,從而有效改善L0漏光。

可見,該顯示裝置采用實施例1中的顯示面板,可以解決顯示面板相對模組框架6和邊框7搭配導致的漏光、顯示面板與背光源搭配后產生的閃縫漏光,以及因邊框7形變引起的L0漏光等問題,獲得較高的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

這里應該理解的是,圖4所示為顯示裝置在組裝過程中某一狀態的示意圖,其中的驅動電路3通常為柔性線路板,在最終組裝完畢后呈彎折狀態并全部包容在邊框7的內部,此為組裝過程通常的處理方式,這里不再詳述。

該顯示裝置可以為:液晶顯示面板、電子紙、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框、導航儀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

該顯示裝置具有較好的顯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