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和多芯光纖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494289閱讀:742來源:國知局
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和多芯光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設置有用于精確對準固定在連接器上的一個或多個MCF的芯部布局方向的結構的MCF等。各個MCF設置有指示所述MCF的旋轉位置的標記。通過在使用CCD攝像機等監測所述MCF上的標記的位置的同時旋轉各個MCF的端部,將各個MCF的芯部布局方向對準至特定方向。
【專利說明】
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和多芯光纖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多芯光纖(在下文中稱為“MCF”)以及多芯光纖連接器(在下文中稱為“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MCF由沿著光纖軸線方向(與MCF的縱向一致且沿著經過與縱向垂直的MCF橫截面的中心的光纖軸線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多個芯部以及覆蓋這些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的共同包層組成。各個芯部在光學上用作光波導。由于MCF的每單位橫截面面積的芯部數量多于單芯光纖的每單位橫截面面積的芯部數量,因此MCF適于傳輸大容量的信息。
[0003]作為兩個MCF之間的熔接方法,專利文獻I公開了通過利用設置在各個MCF中的標記部分來實現MCF之間的光軸對準的實例。具體而言,在熔接操作中,首先,在監測作為熔接對象的兩個MCF的側面的同時,圍繞光纖軸線旋轉各個MCF,并且在隨著旋轉而變化的芯部和標記部分的旋轉之后核查兩個MCF的位置(在下文中稱為“旋轉位置”)。當確認兩個MCF的監測圖案(或者在監測它們的側面期間顯示在監視器畫面上的MCF中的均由芯部和標記部分組成的布置)之間相匹配時,通過在保持兩個MCF的端面面向彼此的同時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移動芯部位置來執行對準作業。在對準之后,對作為熔接對象的兩個MCF的端面進行熔接。
[0004]引用列表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待審公開N0.2013-50695

【發明內容】

[0007]技術問題
[0008]發明人對現有MCF等進行了研究并且發現下述問題。具體而言,在兩個MCF的監測圖案之間進行比較的情況下執行以上專利文獻I所述的熔接方法,可以認為,各個MCF中的芯部的位置可能是未指定的位置。為了實現側面的監測,需要將標記定位在任意線對稱軸以外的位置,以在MCF的橫截面中限定芯部布置的線對稱性。在其中一維地布置的多個MCF的旋轉位置均被對準的諸如陣列等連接器部件的情況下,這些MCF的熔接對象并不確定。在制造部件(在部件中,通過利用均具有與陣列類似的一維地布置的芯部布置位置的多個MCF,將這些MCF中的芯部的布置方向(在下文中稱為“芯部布置方向”)分別與特定方向對準)時,需要一種允許我們容易且精確地指定各個MCF的布置方向的方法。
[0009]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而完成了本發明,并且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形成連接器部件(例如,MCF連接器)的一個或多個MCF的芯部布置方向被精確地對準的結構的MCF、以及提供一個或多個MCF的芯部布置方向均被對準的連接器部件的制造方法。
[0010]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0011 ] (I)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具有一個或多個MCF和連接器的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且各個MCF包括多個芯部、標記和共同包層。多個芯部布置在光纖橫截面上的第一直線上。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標記包括設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橫截面的中心的第二直線上的第一位置處的元件(第一標記元件)或者設置在相對于第二直線對稱的兩個第二位置處的元件(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均旋轉地對準的MCF被固定在連接器上。在布置步驟中,各個MCF被布置在連接器的預定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在監測標記的同時,旋轉各個MCF,使得標記的旋轉位置變為與特定位置一致(通過圍繞MCF的光纖軸線(與縱向一致)的旋轉)。隨著使用標記作為指標旋轉地對準各個MCF,在布置在連接器中的各個MCF中,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
[0012](2)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具有一個或多個MCF和連接器的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且各個MCF包括多個芯部、標記和共同包層。多個芯部布置在光纖橫截面上的第一直線上。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標記被設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的第三直線上的第三位置。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均旋轉地對準的MCF可以被固定在連接器上。在布置步驟中,各個MCF被布置在連接器的預定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監測各個MCF的橫截面中的標記。在以這種方式執行橫截面監測的同時,旋轉各個MCF,使得標記的旋轉位置變為與特定位置一致。具體而言,旋轉各個MCF,以便使標記與相鄰MCF之間的距離、相鄰MCF中的特定芯部之間的距離、相鄰MCF中的第一直線之間的距離中的每一個距離最小。結果,在布置在連接器中的各個MCF中,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相鄰MCF中的第一直線之間的距離被定義為在一個MCF中布置在第一直線上的芯部中的最靠近另一 MCF的芯部與在另一MCF中布置在第一直線上的芯部中的最靠近一個MCF的芯部之間的中心至中心距離。
[0013](3)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具有一個或多個MCF和連接器的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且各個MCF包括多個芯部、標記和共同包層。多個芯部布置在光纖橫截面上的第一直線上。在各個MCF中,當沿著與第一直線垂直的方向監測MCF的側面時,標記設置在標記與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重疊的視場上的第四位置。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均旋轉地對準的MCF被固定在連接器上。在布置步驟中,各個MCF被布置在連接器的預定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從各個MCF的側面監測標記。在執行此類側面監測的同時,旋轉各個MCF,使得標記的旋轉位置變為與特定位置一致。具體而言,當在側面監測中進行監測時,旋轉各個MCF,以便在顯示各個MCF的側面的監測器畫面上,使標記和特定芯部的監測器上的位置彼此匹配。結果,在布置在連接器中的各個MCF中,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
[0014](4)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包括多個芯部、標記以及將這些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的共同包層的MCF。在MCF的橫截面中,多個芯部沿著第一直線布置。在MCF的橫截面中,標記包括設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橫截面的中心的第二直線上的第一位置處的第一標記元件或者設置在相對于第二直線對稱的兩個相應第二位置處的第二標記元件。
[0015](5)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包括多個芯部、標記以及將這些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的共同包層的MCF。在MCF的橫截面中,多個芯部沿著第一直線布置。在MCF的橫截面中,標記被設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多個芯部中的兩個相鄰芯部之間的中點的第三直線上的第三位置。
[0016](6)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包括多個芯部、標記以及將這些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的共同包層的MCF。在MCF的橫截面中,多個芯部沿著第一直線布置。當沿著與第一直線垂直的方向監測MCF的側面時,標記設置在標記與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重疊的視場上的第四位置。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8]本發明能夠提供具有允許保持在連接器中的MCF的芯部布置方向被精確地對準的結構的MCF以及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MCF的剖視圖。
[0020]圖2是布置第一實施例的MCF的情況的視圖。
[0021]圖3中的(a)和圖3中的(b)是用于示出旋轉對準步驟的各種實例的視圖。
[0022]圖4中的(a)和圖4中的(b)是用于示出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各種實例的視圖。
[0023]圖5是從側面監測第一實施例的MCF的情況的視圖(監視器畫面)。
[0024]圖6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MCF的剖視圖。
[0025]圖7是從側面監測第二實施例的MCF的情況的視圖(監視器畫面)。
[0026]圖8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MCF的剖視圖。
[0027]圖9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MCF的剖視圖。
[0028]圖10中的(A)和圖10中的(B)是根據變型例的MCF的截面圖。
[0029]圖11是對旋轉角度偏差與熔接損耗之間的對應關系的評估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各方面的描述]
[0031]如下文所例舉的那樣,將首先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各方面。
[0032](I)第一方面涉及一種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且MCF連接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多芯光纖;以及連接器,其具有MCF的端部均被保持的安裝面以及與安裝面相反的底面。根據第一方面的制造方法包括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將MCF結合成固定在連接器上(固定步驟)。在布置步驟中,MCF的各個端部被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的預定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MCF的縱向旋轉各個MCF,以調節垂直于縱向的各個MCF的橫截面的旋轉位置。各個MCF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縱向延伸;以共同包層,其將多個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由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標記包括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橫截面的中心的第二直線上的至少一個第一標記元件(位于第一位置處)或者相對于第二直線對稱地布置的至少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第二位置處)。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縱向旋轉各個MCF,以便在監測標記的同時將標記定位在特定位置處。通過這種旋轉對準,將MCF中的直線布置元件的各個延伸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
[0033]在第一方面中,如上所述,在監測第一標記元件或第二標記元件的同時,將MCF中的各個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對于各個MCF而言,這有助于旋轉方向周圍縱向(光纖軸線)的定位。
[0034](2)作為適用于以上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旋轉對準步驟可以構造為執行橫截面監測,以監測MCF的橫截面中的各個標記。在該橫截面監測中,當MCF的各個標記包括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時并且當一個第一標記元件的位置用相對于連接器的底面的高度表示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一個第一標記元件位于最高位置處,或者,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一個第一標記元件位于最低位置處。另一方面,在橫截面監測中,當MCF的各個標記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時并且當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中的每一者的位置用相對于連接器的底面的高度表示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其平均高度為最大的位置處,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其平均高度為最小的位置處,或者,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其高度相等的位置處。根據該第二方面,在監測各個MCF的橫截面的同時執行旋轉對準。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各個MCF的外徑等沿著縱向的變化不會造成影響,因此有助于各個MCF的旋轉對準。
[0035](3)作為適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三方面,旋轉對準步驟可以構造為執行偵靦監測,以從各個MCF的側面監測標記。在該側面監測中,當MCF的各個標記包括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一個第一標記元件與包括第一標記元件的MCF的中心軸線(光纖軸線)一致。另一方面,在側面監測中,當MCF的各個標記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MCF的中心軸線(光纖軸線)與連接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中心的線段的中點一致,或者,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從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中的每一者到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MCF的中心軸線(光纖軸線)的距離相等。根據該第三方面,在監測各個MCF的側面的同時執行旋轉對準。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各個MCF的外徑等沿著縱向的變化不會造成影響,因此有助于各個MCF的旋轉對準。
[0036](4)作為適用于以上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任一方面的第四方面,各個MCF還可以包括沿著縱向延伸且在橫截面中的第二直線上布置在與標記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處的參考標記。在該第四方面中,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監測MCF的側面中的各個標記。在該側面監測中,當MCF的各個標記包括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參考標記與標記一致。另一方面,當MCF的各個標記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使得對于所有MCF而言參考標記與連接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中心的線段的中點一致。通過該第四方面,各個MCF的外徑等沿著縱向的變化不會造成影響,因此有助于各個MCF的旋轉對準。
[0037](5)第五方面涉及一種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且MCF連接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多芯光纖;以及連接器,其具有MCF的端部均被保持的安裝面以及與安裝面相反的底面。根據第一方面的制造方法包括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將MCF結合成固定在連接器上(固定步驟)。在布置步驟中,MCF的各個端部被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的預定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MCF的縱向旋轉各個MCF,以調節垂直于縱向的MCF的橫截面的旋轉位置。各個MCF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縱向延伸;以共同包層,其將多個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由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標記被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多個芯部中的特定芯部的第二直線上。換言之,標記被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多個芯部中的特定芯部的第三直線上的第三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縱向旋轉各個MCF,以便在監測橫截面中的標記的同時將標記定位在特定位置處。具體而言,旋轉地對準各個MCF,以便使布置在安裝面上的MCF中的相鄰MCF中的標記之間的距離、在相鄰MCF中的特定芯部之間的距離、在相鄰MCF中的直線布置元件之間的距離(第一直線之間的距離)中的每一個距離最小。通過這種旋轉對準,將MCF中的直線布置元件的各個延伸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
[0038](6)第六方面涉及一種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且MCF連接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多芯光纖;以及連接器,其具有MCF的端部均被保持的安裝面以及與安裝面相反的底面。根據第一方面的制造方法包括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將MCF結合成固定在連接器上(固定步驟)。在布置步驟中,MCF的各個端部被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的預定位置。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MCF的縱向旋轉各個MCF,以調節垂直于縱向的各個MCF的橫截面的旋轉位置。各個MCF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縱向延伸;以共同包層,其將多個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由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在各個MCF的橫截面中,標記被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多個芯部中的特定芯部的第二直線上。換言之,標記被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多個芯部中的特定芯部的第三直線上的第三位置。當沿著與第一直線垂直的線監測MCF的各個側面時,在各個MCF中,標記布置在標記與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重疊的位置(第四位置)處。在該側面監測中,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以圍繞縱向旋轉各個MCF,以便在從側面監測標記和特定芯部的同時使標記與特定芯部重疊(優選地,以便使它們彼此一致)。可以在監測器畫面上確認標記與特定芯部之間的位置關系。通過這種旋轉對準,將MCF中的直線布置元件的各個延伸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
[0039](7)作為適用于第六方面的第七方面,優選地,在各個MCF中,從側面監測時的標記的最大寬度不大于特定芯部的最大寬度。在這種情況下,改善了標記的可視性,并由此可以提高對準精度。作為適用于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至少任一方面的方面,各個MCF優選地包括設置在包層的外周表面上的樹脂涂層。在根據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所述的制造方法中,MCF的被部分移除了樹脂涂層的端部均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
[0040]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是應用了下述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MCF。[0041 ] (8)根據第八方面所述的MCF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MCF的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多個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在MCF的與縱向垂直的橫截面中,由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在多芯光纖的橫截面中,標記包括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橫截面的中心的第二直線上的至少一個第一標記元件(位于第一位置處)或者相對于第二直線對稱地布置的至少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第二位置處)。
[0042](9)根據第九方面所述的MCF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MCF的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多個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在MCF的與縱向垂直的橫截面中,由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在MCF的橫截面中,標記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屬于直線布置元件中的一者的芯部中的兩個相鄰芯部之間的中點的第二直線上。換言之,標記布置在與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屬于直線布置元件中的一者的芯部中的兩個相鄰芯部之間的中點的第三直線上的第三位置處。
[0043](10)根據第十方面所述的MCF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MCF的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多個芯部和標記個別地包圍。在MCF的與縱向垂直的橫截面中,由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當沿著與第一直線垂直的方向監測MCF的側面時,標記布置在標記與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重疊的位置(第四位置)處。
[0044][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細節]
[0045]下面將參考附圖對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多芯光纖)和MCF連接器(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的具體實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注意的是,本發明決不旨在限于由舉例說明的方式給出的這些實例,而是旨在如權利要求的范圍所描述的那樣,包括在與權利要求的范圍等同的含義和范圍內所有的變化。
[0046](第一實施例)
[0047]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MCFIA的剖視圖。圖1示出了與光纖軸線AX(與MCF的縱向一致)垂直的橫截面。第一實施例的MCFlA具有:八個芯部11至18,其均沿著光纖軸線AX延伸;標記21,其沿著光纖軸線AX延伸;共同包層30,其分別圍繞這些芯部11-18和標記21;以及樹脂涂層100,其設置在包層30的外周表面上。芯部11-18和標記21沿著光纖軸線AX延伸。各個芯部11-18的折射率高于包層30的折射率。標記21的折射率與包層30的折射率不同。在圖1中,各個芯部11-18和標記21的橫截面形狀是圓形,但對各個芯部11-18和標記21的橫截面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芯部的數量不必限于8,而是也可以為9以上或6以下。樹脂涂層100可以由多個樹脂層組成。
[0048]各個芯部11-18、標記21和包層30主要由石英玻璃組成并且根據需要摻雜有用于調節折射率的雜質。例如,各個芯部11-18和標記21由摻雜有GeO2的石英玻璃制成,而包層30由純石英玻璃制成。或者,例如,各個芯部11-18和標記21由純石英玻璃制成,而包層30由摻雜有元素F的石英玻璃制成。各個芯部11-18的芯部直徑可以相等或不相等。各個芯部11-18的折射率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0049]在圖1所示的MCF IA的與光纖軸線AX垂直的橫截面中,芯部11至14沿著未經過MCFIA的中心的直線LI以等間隔布置。這些芯部11-14構成了第一直線布置元件。芯部15至18沿著未經過MCF IA的橫截面中心(橫截面上的與光纖軸線AX相交的位置)的直線L2以等間隔布置。這些芯部15-18構成了第二直線布置元件。直線LI和直線L2彼此平行。芯部11-14的間隔和芯部15-18的間隔被適當地調節為不在它們之間產生串擾,而各組芯部12和13、芯部11和14布置為與經過MCF IA的中心且垂直于線L1(L2)的直線L3(第一直線)相距相等距離。類似地,各組芯部16和17、芯部15和18布置為與直線L3相距相等距離。標記21布置在光纖中的線LI的外側且在線L3上的位置(第一位置)。用于布置芯部的直線的數量不必限于2,而是也可以為I或3以上。
[0050]下面將描述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在MCF連接器中,圖1所示的MCFIA以陣列形式布置在連接器50的安裝面上。如圖2所示,該制造方法包括在以陣列形式布置多個MCF IA的操作中的布置步驟和旋轉對準步驟,在旋轉對準之后,各個MCF IA被結合并固定在連接器50的安裝面上(固定步驟)。圖2示出了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在MCF連接器中,MCF IA的端部以陣列形式布置在連接器50的安裝面上,并且應注意的是,該圖2所示的構造的一部分與僅有一個MCF IA安裝在連接器50的安裝面上的構造對應。旋轉對準步驟的實例包括在監測MCF IA的端面的同時執行旋轉對準的方法(橫截面監測)以及在監測MCF IA的側面的同時執行對準的方法(側面監測)。
[0051]首先描述在監測各個MCFIA的端面的同時執行各個MCF IA的旋轉對準的方法。圖2是示出了作為用于一維布置多個MCF IA的方法將各個MCF IA附接在連接器50(其在與底面52相反的安裝面上設置有V形凹槽51)上的步驟的視圖。圖3中的(a)是示出了用于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執行橫截面監測的監測裝置的構造的視圖。圖3中的(a)所示的監測裝置由作為成像裝置的CCD攝像機510和用于顯示CCD攝像機510所拍攝的圖像的監測器520構成。圖3中的(a)中的連接器50周圍的構造與圖2所示的構造一致;也就是說,MCF IA的被部分移除了樹脂涂層100的端部布置在連接器50的各個V形凹槽51上。
[0052]如圖2所示,多個V形凹槽51以陣列的形式形成在連接器50的表面(安裝面)上,并且MCF IA的端部(移除了樹脂涂層100的部分)被安裝在各個V形凹槽51上(布置步驟)。這里,通過壓板500將由此安裝的MCF IA的端部壓靠在各個V形凹槽51上。MCF IA的端面被切成與光纖軸線AX大致垂直,并且MCF IA的端面均被CCD攝像機510監測。在核查顯示在監測器520的畫面(監測器畫面)上的橫截面中的標記21的位置的同時,調節各個MCF IA的旋轉位置(旋轉對準步驟)ο這里,在V形凹槽51上旋轉各個MCF IA,以便使標記21與連接器50的底面52之間的距離A(標記21相對于底面52的高度)最大。具體而言,各個MCF IA圍繞光纖軸線AX旋轉,以實現這樣的對準:各個MCF IA的橫截面上的標記21位于相同的旋轉位置。連接器50不必限于使用V形凹槽51的陣列,而可以是具有用于布置MCF且數量與光纖數量一樣多的孔的連接器(參見圖4中的(b))。連接器中的MCF的布置(直線布置)不必限于一列,而可以是兩列或更多列。
[0053]就此而言,各個MCFIA的外徑的光纖間偏差優選地為小于Ιμπι,并且芯部布置位置誤差(即,距光纖中心的芯部位置偏差)優選地為:水平布置方向(線L1、L2的方向)與設置有標記21且為水平布置方向的垂線(線L3)之間的角度在相對于90°不偏離超過1°的范圍內。
[0054]以上方法允許僅通過核查標記21的位置便可將MCFIA的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出于這個原因,可以容易地實現芯部位置的調節。由于在監測MCF的各個切斷端面的同時執行調節(橫截面監測),因此可以容易地實現端面觀察和芯部位置調節。如果各個MCF的切斷端面的位置沿縱向(沿著光纖軸線AX的方向)偏離,則可以認為因與焦點位置存在偏差而變得難以用CCD攝像機510執行監測以及以高精度執行芯部位置調節。
[0055]圖2示出了各個MCFIA旋轉對準至標記21與連接器50的底面52之間的距離A為最大的位置的實例,但類似地也可以通過將各個MCF IA旋轉至距離A為最小的位置的方法來以高精度執行旋轉對準。作為對設置有V形凹槽的連接器的替代,也可以通過利用由插芯實施固定的連接器來實現相同的效果。
[0056]在上述實例中,在端部的切割之后執行布置在連接器50的安裝面上的MCFIA的旋轉對準,但也可以在完成各個MCF IA的旋轉對準步驟和MCF IA與連接器之間的固定步驟這兩者之后執行不必要端部的切割。
[0057]例如,圖4中的(a)所示的MCF連接器具有連接器50A和端部被固定在連接器50A上的多個MCF。連接器50A具有:支撐部件,其安裝面上形成有多個V形凹槽;以及壓板,其與支撐部件一起握持MCF的被部分移除了樹脂涂層的端部。在MCF的端部被支撐部件和壓板簡單握持的狀態下,MCF的端部被保持為均僅從連接器端面51A突出。即,MCF的各個端部被支撐部件和壓板保持為能旋轉。在從箭頭Pl的方向或箭頭P2的方向監測MCF從連接器端面51A突出的端部的同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從箭頭P I方向對MCF的各個端部執行的監測與橫截面監測對應,而從箭頭P2方向對MCF的各個端部執行的監測與側面監測對應。在完成旋轉對準步驟之后,支撐部件、壓板和旋轉對準之后的MCF的端部均被結合成固定在一起(固定步驟)。此后,通過切割MCF的端部中的從連接器端面51A露出的部分以及通過對連接器端面51A進行拋光來獲得MCF連接器。
[0058]圖4中的(b)所示的MCF連接器具有連接器50B和端部被固定在連接器50B上的多個MCF。連接器50B具有用于保持MCF的被部分移除了樹脂涂層的端部的多個孔,而端部貫穿該孔。多個孔不必限于一列,而是可以形成為兩列或更多列。僅貫穿連接器50B的孔的MCF的端部被保持為均從連接器端面51B簡單地突出。即,MCF的各個端部被連接器50B的孔保持為能旋轉。在從箭頭PI方向或箭頭P2方向監測MCF從連接器端面5IB突出的端部的同時執行旋轉對準步驟。從箭頭Pl方向對MCF的各個端部執行的監測與橫截面監測對應,而從箭頭P2方向對MCF的各個端部執行的監測與側面監測對應。在完成旋轉對準步驟之后,連接器50B和旋轉對準之后的MCF的端部均被結合成固定在一起(固定步驟)。此后,通過切割MCF的端部中的從連接器端面51B露出的部分以及通過對連接器端面51B進行拋光來獲得MCF連接器。
[0059]接下來,下面將描述在監測MCFIA的各個側面的同時執行各個MCF IA的旋轉對準的情況(側面監測)。圖3中的(b)是示出了用于在旋轉對準步驟中執行側面監測的監測裝置的構造的視圖。圖3中的(b)所示的監測裝置由作為成像裝置的CCD攝像機510和用于顯示C⑶攝像機510通過諸如顯微鏡等光學系統530所拍攝的圖像的監測器520構成。MCF IA的被部分移除了樹脂涂層100的端部被布置在連接器50的各個V形凹槽51上,并且這些MCF IA被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壓板500壓靠在V形凹槽51上。在圖3中的(a)和圖3中的(b)所示的監測裝置中未示出存在光源,但如果在監測時不能確保足夠的光量,則這些監測裝置也可以配備有光源。
[0060]具體而言,當監測MCFIA的各個側面時,在將MCF IA附接至連接器50的V形凹槽51或附接至插芯的情況下,調節各個MCF的旋轉位置,使得標記21與諸如顯微鏡等測量裝置之間的距離恒定不變。為了將MCF IA附接至連接器50的V形凹槽51,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手段:將MCF IA安裝在V形凹槽上,然后從上方通過透明壓板500將MCF IA壓靠在V形凹槽51上。
[0061 ] 對于安裝在連接器50的V形凹槽51上的各個MCF IA而言,在從MCF IA的側面監測標記21的同時執行旋轉對準。通過該旋轉對準步驟,MCF IA中的各個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此時,調節旋轉方向,使得標記21與相鄰芯部之間的距離變得相等,從而可以對準MCF的布置方向。具體而言,在從圖5中的箭頭B方向觀察MCF IA的側面的同時,執行MCFIA的旋轉對準,使得標記21與相鄰芯部12之間的距離S I變為等于標記21與芯部13之間的距離S2。
[0062]如上所述,在從MCFIA的側面監測標記21及其周圍的芯部(本文中為芯部12、13)的同時,旋轉對準步驟對各個MCF IA執行旋轉對準。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觀察標記21,而且還需要觀察相鄰芯部,但本實施例允許進行旋轉對準,以便將各個MCF IA調節至相同的旋轉位置。其原因在于:即使MCF的外徑沿著縱向變化,芯部與標記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角度關系中也不存在變化(而不受外徑沿著縱向變化的影響)。
[0063](第二實施例)
[0064]圖6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MCFIB的剖視圖。圖6示出了MCFlB的與光纖軸線AX垂直的橫截面。第二實施例的MCF IB在以下一點與MCF IA不同。即,不同點在于:設置有兩個標記22、23。
[0065]MCF IB中的標記22設置在當從圖6中的箭頭C方向觀察MCFlB的側面時標記22與芯部12重疊的位置處。類似地,MCF IB中的標記23設置在當從圖6中的箭頭C方向觀察MCF IB的側面時標記23與芯部13重疊的位置(第四位置)處。
[0066]通過與圖2所示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對具有該結構的多個MCFlB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例如,當在監測端面的同時執行對準時,以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旋轉各個MCF1B,以使標記22、23中的一個標記距連接器底面的距離A(標記相對于連接器底面的高度)最大。這使得將多個MCF IB中的每一個MCF IB對準至相同的旋轉位置,并由此適當地對準MCFIB中的芯部布置方向。也可以對各個MCF IB執行旋轉對準,以使距離A最小。
[0067]參考各個MCF 1B,可以旋轉MCF 1B,以在觀察MCF IB的端面時使標記22、23處于水平位置。通過將以這種方式旋轉的各個MCF IB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可以精確地執行MCF IB的旋轉對準。
[0068]例如,當在監測側面的同時執行對準時,可以旋轉各個MCF1B,使得當從預定方向(箭頭C方向)觀察MCF IB的側面時,MCF IB的兩個標記22、23分別與芯部12、13重疊。通過將以這種方式旋轉的各個MCF IB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可以精確地執行MCF IB的旋轉對準。
[0069]此外,當光纖設置有兩個標記時,可以在旋轉對準步驟中通過以下方法執行對準。即,如圖7所示,執行對準,使得兩個標記22、23中的每一個標記和與MCF IB的光纖軸線AX—致的線(圖7中的直線L4,其將在下文中稱為“光纖軸線”)之間的距離變為相等。當以這種方式執行對準時,標記22、23優選地位于相對于經過橫截面中心(光纖軸線)且與線LI垂直的直線(其與圖6中的線L3對應)對稱的位置。然而,應注意的是,在不具有這種構造的情況下,也可以基于兩個標記與光纖軸線之間的位置關系來執行MCF的旋轉對準。
[0070](第三實施例)
[0071]圖8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MCFIC的剖視圖。圖8示出了與光纖軸線AX垂直的橫截面。第三實施例的MCF IC在以下一點與MCFlA不同。即,不同點在于:光纖設置有兩個標記
24、25和參考標記26 ο
[0072]標記24、25優選地設置在相對于經過橫截面中心(橫截面中與光纖軸線AX相交的邊界位置)且與線LI垂直的直線L3對稱的位置。參考標記26設置在直線L3上。在根據本實施例的MCF IC中,參考標記26設置在MCF IC的中心處,但參考標記26也可以位于附圖中的芯部15-18的下方,或可以位于標記24、25的外側。
[0073]同樣通過與圖2所示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對具有該結構的多個MCFIC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例如,當在監測端面的同時執行對準時,以與第二實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旋轉各個MCF 1C,以使標記24、25中的一個標記距連接器底面的距離A最大。這使得將多個MCF IC中的每一個MCF IC對準至相同的旋轉位置,并由此適當地對準MCF IC中的芯部布置方向。也可以對各個MCF IC執行旋轉對準,以使距離A最小。
[0074]參考各個MCF 1C,可以旋轉MCF 1C,以在觀察MCF IC的端面時使標記24、25處于水平位置。通過將以這種方式旋轉的各個MCF IC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可以精確地執行MCF IC的旋轉對準。
[0075]例如,當在監測側面的同時執行各個MCFIC的對準時,可以旋轉MCF 1C,使得當從預定方向(箭頭D方向)觀察MCF IC的側面時,參考標記26位于MCF IC的標記24、25之間的中點。通過將以這種方式旋轉的各個MCF IC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可以精確地執行MCFIC的旋轉對準。在多個MCF IC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對準多個MCFIC的芯部布置方向。
[0076](第四實施例)
[0077]圖9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MCFID的剖視圖。圖9示出了MCFlD的與光纖軸線AX垂直的橫截面。第四實施例的MCF ID在以下一點與MCF IA不同。即,不同點在于:在線L3上除了標記21之外還設置有參考標記27。
[0078]MCF ID中的參考標記27設置在線L3上。在根據本實施例的MCF ID中,參考標記27設置在MCF ID的中心處,但參考標記27也可以位于附圖中的芯部15-18的下方,或可以位于標記24、25的外側。
[0079]同樣通過與圖2所示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對具有該結構的多個MCFID執行旋轉對準步驟。例如,當在監測端面的同時執行對準時,以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旋轉各個MCF 1D,以使標記21與連接器底面的距離A最大。這使得將多個MCF ID中的每一個MCF ID對準至相同的旋轉位置,并由此適當地對準MCF ID中的芯部布置方向。也可以對各個MCFID執行旋轉對準,以使距離A最小。
[0080]參考各個MCF 1D,例如,當在監測側面的同時執行MCF ID的對準時,可以旋轉MCF1D,使得當從預定方向觀察MCF ID的側面時,MCF ID的標記21與參考標記27重疊。當將均以這種方式旋轉的MCF ID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時,可以精確地執行各個MCFlD的旋轉對準。當將均以這種方式旋轉的多個MCF IC布置在連接器的安裝面上時,可以精確地執行各個MCF IC的旋轉對準。
[0081]當如上文所述那樣在監測側面的同時執行對準時,即使光纖外徑變化,芯部、標記和參考標記之間也保持有恒定的幾何位置關系;因此,可以以較高精度對MCF ID執行對準。
[0082](變型例)
[0083 ]接下來,將參考圖1O中的(A)和圖1O中的(B)對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的變型例進行描述。在圖10中的(A)和圖10中的(B)所示的MCFlE的橫截面中,為均布置在線LI上的芯部11-14(或者11-15)設置了一個標記28。其中,在圖10中的(A)的MCFlE中,標記28設置在經過五個對準芯部11-15中的中心芯部13的直線L5上。該芯部13設置在MCF IE的中心。在圖10中的(B)的MCF IE中,當從側面觀察時,標記28設置在標記28與芯部12重疊的位置。其中,在圖10中的(A)所示的MCF IE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前述方法在監測橫截面的同時執行MCF IE的旋轉對準。對于圖1O中的(A)和圖1O中的(B)所示的各個MCF IE而言,可以在監測側面的同時通過將光纖旋轉成使標記28與特定芯部重疊來執行MCF IE的旋轉對準。如上所述,可以根據需要改變標記的位置。應注意的是,上述各個實施例中的標記的布置可以組合使用。
[0084]上文描述了多個MCF布置在MCF連接器中的各個V形凹槽上的構造,但也可以如圖4中的(b)所示那樣采用圓形通孔來替代V形凹槽。在V形凹槽的情況下,連接器可以構造為以下結構的陣列型連接器:MCF的芯部布置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并且從上方通過壓板500按壓MCF。以上實施例示出了內部布置有MCF(光纖布置部分)且其中通孔或V形凹槽一維地(直線地)布置的連接器的實例,但連接器也可以構造為具有多列直線狀通孔或者V形凹槽平行地存在。
[0085]MCF的橫截面形狀不必限于圓形形狀,待使用的MCF例如可以是具有D型橫截面形狀(其具有通過移除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直線部)的MCF。在D型橫截面形狀的MCF的情況下,當使直線部與芯部布置方向一致時,直線部用于在MCF中對準布置方向。這基于以下前提:移除面(直線部)與布置方向對準,并且保持直線部的形狀。
[0086]在使用多個具有這種非圓形橫截面的MCF來制造MCF連接器時,也可以通過向布置MCF的連接器提供正常的圓形孔或V形凹槽的陣列來適當地進行各個MCF的旋轉。
[0087]最后,下面將描述通過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中的旋轉對準獲得的位置精度。當在對準之后熔接MCF時,熔接損耗優選地為0.5dB以下。我們對保持熔接損耗為0.5dB以下的對準所需的精度進行了研究。本文假設包層直徑(光纖直徑)為250μπι,并且MCF是具有圖1所示的芯部布置的MCF。在芯部直徑為8μπι、線LI和L2上的芯部間距為47μπι以及線LI與線L2之間的間隔(例如,芯部11與芯部15之間的間距)為94μπι的條件下,評估旋轉角度偏差與熔接損耗之間的關系。圖11示出了該評估的結果。在圖11中,曲線G1210示出了外部芯部中的旋轉角度偏差與熔接損耗之間的關系,而曲線G1220示出了內部芯部中的旋轉角度偏差與熔接損耗之間的關系。外部芯部指的是作為位于外側的芯部的芯部11、14、15和18,內部芯部指的是位于中心側的芯部12、13、16和17。如圖11所示,為了將所有芯部中的熔接損耗保持為50dB以下,旋轉角度偏差優選地被保持為1°以下,并且旋轉角度偏差更優選地為0.5°以下。由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MCF和MCF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允許精確地進行旋轉位置的調節,因此MCF之間的熔接的熔接損耗可以被保持為0.5dB以下。
[0088]附圖標記列表
[0089]IA至IE多芯光纖;11至18芯部;21至28標記(標記和參考標記);30包層;100樹脂涂層;510CXD攝像機;520監測器;530光學系統(顯微鏡)。
【主權項】
1.一種多芯光纖,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所述多芯光纖的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所述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所述多個芯部和所述標記個別地包圍, 其中,在所述多芯光纖的與所述縱向垂直的橫截面中,由所述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所述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并且 在所述多芯光纖的所述橫截面中,所述標記包括布置在與所述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所述橫截面的中心的第二直線上的至少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或者相對于所述第二直線對稱地布置的至少兩個第二標記元件。2.—種多芯光纖,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所述多芯光纖的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所述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所述多個芯部和所述標記個別地包圍, 其中,在所述多芯光纖的與所述縱向垂直的橫截面中,由所述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所述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并且 在所述多芯光纖的所述橫截面中,所述標記布置在與所述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屬于所述直線布置元件中的一者的所述芯部中的兩個相鄰芯部之間的中點的第二直線上。3.—種多芯光纖,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所述多芯光纖的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所述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所述多個芯部和所述標記個別地包圍, 其中,在所述多芯光纖的與所述縱向垂直的橫截面中,由所述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所述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并且 當沿著與所述第一直線垂直的方向監測所述多芯光纖的側面時,所述標記布置在所述標記與所述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重疊的位置處。4.一種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多芯光纖連接器包括:一根或多根多芯光纖;以及連接器,其具有所述多芯光纖的端部均被保持的安裝面以及與所述安裝面相反的底面,所述方法包括: 布置步驟,其將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端部布置在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安裝面上的預定位置處;以及 旋轉對準步驟,其圍繞所述多芯光纖的縱向旋轉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以調節垂直于所述縱向的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的各個旋轉位置, 其中,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所述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所述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所述多個芯部和所述標記個別地包圍, 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中,由所述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所述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 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中,所述標記包括布置在與所述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所述橫截面的中心的第二直線上的至少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或者相對于所述第二直線對稱地布置的至少兩個第二標記元件,并且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以便在監測所述標記的同時將所述標記定位在特定位置處,從而將所述多芯光纖中的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的各個延伸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監測所述多芯光纖的所述橫截面中的各個所述標記,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當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所述標記包括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時并且當所述一個第一標記元件的位置用相對于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底面的高度表示時,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地對準,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一個第一標記元件位于最高位置處,或者,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一個第一標記元件位于最低位置處,并且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當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所述標記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時并且當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中的每一者的位置用相對于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底面的高度表示時,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地對準,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其平均高度為最大的位置處,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其平均高度為最小的位置處,或者,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位于其高度相等的位置處。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監測所述多芯光纖的側面中的各個所述標記,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當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所述標記包括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時,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地對準,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一個第一標記元件與包括所述第一標記元件的所述多芯光纖的中心軸線一致,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當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所述標記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時,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地對準,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包括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所述多芯光纖的所述中心軸線與連接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中心的線段的中點一致,或者,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從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中的每一者到包括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所述多芯光纖的所述中心軸線的距離相等。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其中,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包括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且在所述橫截面中的所述第二直線上布置在與所述標記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處的參考標記,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監測所述多芯光纖的側面中的各個所述標記,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當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所述標記包括一個第一標記元件時,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地對準,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參考標記與所述標記一致,并且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當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所述標記包括兩個第二標記元件時,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地對準,使得對于所有所述多芯光纖而言所述參考標記與連接所述兩個第二標記元件的中心的線段的中點一致。8.一種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多芯光纖連接器包括:一根或多根多芯光纖;以及連接器,其具有所述多芯光纖的端部均被保持的安裝面以及與所述安裝面相反的底面,所述方法包括: 布置步驟,其將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端部布置在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安裝面上的預定位置處;以及 旋轉對準步驟,其圍繞所述多芯光纖的縱向旋轉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以調節垂直于所述縱向的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的各個旋轉位置, 其中,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所述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所述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所述多個芯部和所述標記個別地包圍, 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中,由所述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所述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 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的所述橫截面中,所述標記布置在與所述第一直線垂直且經過所述多個芯部中的特定芯部的第二直線上,并且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以便在監測所述橫截面中的所述標記的同時將所述標記定位在特定位置,從而將所述多芯光纖中的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的各個延伸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以便使布置在所述安裝面上的所述多芯光纖中的相鄰多芯光纖中的所述標記之間的距離、在所述相鄰多芯光纖中的所述特定芯部之間的距離、在所述相鄰多芯光纖中的所述直線布置元件之間的距離中的每一個距離最小。9.一種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多芯光纖連接器包括:一根或多根多芯光纖;以及連接器,其具有所述多芯光纖的端部均被保持的安裝面以及與所述安裝面相反的底面,所述方法包括: 布置步驟,其將所述多芯光纖的各個端部布置在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安裝面上的預定位置處;以及 旋轉對準步驟,其圍繞所述多芯光纖的縱向旋轉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以調節垂直于所述縱向的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的各個旋轉位置, 其中,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包括:多個芯部,其沿著所述縱向延伸;標記,其在與所述多個芯部中的每一個芯部分離開的同時沿著所述縱向延伸;以及共同包層,其將所述多個芯部和所述標記個別地包圍, 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的橫截面中,由所述多個芯部組成的芯部布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直線布置元件,各個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由布置在第一直線上或與所述第一直線平行的直線上的兩個或更多個芯部組成, 當沿著與所述第一直線垂直的方向監測各個所述多芯光纖的側面時,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中,所述標記布置在所述標記與所述多個芯部中所包括的特定芯部重疊的位置處,并且 在所述旋轉對準步驟中,圍繞所述縱向旋轉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以便在從所述側面監測所述標記和所述特定芯部的同時使所述標記與所述特定芯部重疊,從而將所述多芯光纖中的所述直線布置元件的各個延伸方向與特定方向對準。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各個所述多芯光纖中,從所述側面監測時的所述標記的最大寬度不大于所述特定芯部的最大寬度。11.根據權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多芯光纖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其中,各個所述多芯光纖包括設置在所述包層的外周表面上的樹脂涂層,并且 所述多芯光纖的被部分移除了所述樹脂涂層的端部布置在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安裝面上。
【文檔編號】G02B6/36GK105849605SQ201480071001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2日
【發明人】佐佐木隆, 島川修, 中西哲也, 金內靖臣
【申請人】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