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纜纖膏填充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纜纖膏填充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光纜生產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生產環節就是光纖套塑,光纖套塑是指將多根光纖重疊在一起,然后在外面套上一層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中間填充纖膏,纖膏是一種透明的膏狀物質,能夠對光纖起到阻水和保護的作用。光纖套塑過程中,光纖在重疊之前要在每根光纖表面涂覆一層纖膏,然后再將光纖重疊在一起,這樣可以使光纖之間的潤滑性較好。一般采用纖膏填充裝置將纖膏涂覆在光纖表面,纖膏填充裝置具有盛放纖膏的箱體,光纖穿過纖膏時依靠纖膏的自重和粘性,使纖膏粘附在光纖上。
[0003]申請號為201120141675.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纖膏涂覆機,包括機架,固定在機架上容納纖膏的涂覆箱,所述的涂覆箱側壁底部開設有多對相對的孔,每對所述的孔上分別設置有水平方向設置的進纜管和出纜管,每個纜芯穿設在各對相對的進纜管和出纜管中,所述出纜管下方且位于機架上安裝有收集出纜管中溢出的纖膏的回收盤。
[0004]現有技術提供的這種纖膏涂覆機出纜管的下方設有回收盤,將從出纜管中漏出的纖膏收集,等收集到一定量再倒回涂覆箱內,不僅保持機架的干凈,還能有效減少纖膏的浪費,節約了生產成本。但是現有技術提供的這種纖膏涂覆機是將纖膏注入纜管中進行涂覆的,這樣注入纖膏的流量較大,難以控制,從而影響纖膏的涂覆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纜纖膏填充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填充纖膏的效果較好。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纜纖膏填充裝置,包括:過油腔、回油腔和儲油腔;
[0007]所述過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集線模;所述回油腔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側方,所述回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過油模,使光纖依次從所述集線模和過油模中穿出;
[0008]所述儲油腔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和回油腔下方,所述回油腔和儲油腔連通,使所述回油腔中的纖膏流入到所述儲油腔中;
[0009]所述過油腔底部與儲油腔上部之間設置有分隔裝置,所述分隔裝置將所述過油腔和儲油腔連通,使纖膏從所述過油腔中流入到所述儲油腔中;或所述分隔裝置將所述過油腔和儲油腔隔開,使纖膏從所述儲油腔中輸送至所述過油腔中。
[0010]優選的,所述光纜纖膏填充裝置還包括匯線模,所述匯線模設置于所述過油腔的另一側壁上,與所述集線模相對,所述匯線模用于使多根光纖成松散分布。
[0011]優選的,所述匯線模由圓形排布的多個管組成。
[0012]優選的,所述光纜纖膏填充裝置還包括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設置于所述儲油腔的內部。
[0013]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為U型加熱管。
[0014]優選的,所述光纜纖膏填充裝置還包括纖膏輸送裝置,所述纖膏輸送裝置用于將所述儲油腔中的纖膏輸送至所述過油腔中。
[0015]優選的,所述過油腔內壁上設置有纖膏進口,用于從外部向所述過油腔內輸送纖膏。
[0016]優選的,所述光纜纖膏填充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回油腔和儲油腔外部的導纖針管和機頭;
[0017]所述機頭、導纖針管、回油腔和過油腔呈直線依次排列,所述機頭用于固定從導纖針管中穿出的光纖束。
[0018]優選的,所述分隔裝置為閥門,當所述閥門從所述過油腔的底部抽出時,所述過油腔和所述儲油腔連通;當所述閥門從外部推入到所述過油腔的底部時,所述過油腔和所述儲油腔被隔開。
[0019]優選的,所述儲油腔的形狀為漏斗型。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纜纖膏填充裝置,包括:過油腔、回油腔和儲油腔;所述過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集線模;所述回油腔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側方,所述回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過油模,使光纖依次從所述集線模和過油模中穿出;所述儲油腔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和回油腔下方,所述回油腔和儲油腔連通,使所述回油腔中的纖膏流入到所述儲油腔中;所述過油腔底部與儲油腔上部之間設置有分隔裝置,所述分隔裝置將所述過油腔和儲油腔連通,使纖膏從所述過油腔中流入到所述儲油腔中;或所述分隔裝置將所述過油腔和儲油腔隔開,使纖膏從所述儲油腔中輸送至所述過油腔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纖膏的工作過程為:纖膏填充之前,先將分隔裝置打開,使過油腔中的纖膏泄入到儲油腔中,以防光纖穿入的過程中粘到纖膏后發滑,不易進行穿纖;將光纖通過集線模和過油模穿入,形成光纖束;在填充纖膏的過程中,將分隔裝置關閉,將儲油腔中的纖膏輸送至過油腔中,使過油腔中的光纖全部浸入到纖膏中,然后將光纖束在束管內進行連續生產,光纖通過過油模后,過油模將光纖表面多余的纖膏刮到回油腔中后流入到儲油腔內;當停止生產時,先將分隔裝置打開,將過油腔中的纖膏泄入到儲油腔中,然后剪斷光纖,停止生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無需將纖膏注入到導纖針管內進行填充,能夠較好地控制填充到光纖表面的纖膏流量,實現較好地填充效果。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在光纖通過過油模時將光纖上多余的纖膏刮到回油腔中最終注入到儲油腔內,儲油腔再將纖膏輸送至過油腔中進行纖膏填充,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能夠連續供給填充纖膏,填充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匯線模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過油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纜纖膏填充裝置,包括:過油腔、回油腔和儲油腔;
[0027]所述過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集線模;所述回油腔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側方,所述回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過油模,使光纖依次從所述集線模和過油模中穿出;
[0028]所述儲油腔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和回油腔下方,所述回油腔和儲油腔連通,使所述回油腔中的纖膏流入到所述儲油腔中;
[0029]所述過油腔底部與儲油腔上部之間設置有分隔裝置,所述分隔裝置將所述過油腔和儲油腔連通,使纖膏從所述過油腔中流入到所述儲油腔中;或所述分隔裝置將所述過油腔和儲油腔隔開,使纖膏從所述儲油腔中輸送至所述過油腔中。
[003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纖膏填充裝置包括過油腔。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用于盛放光纖和纖膏,使光纖浸入到纖膏中。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為長方體腔體。本實用新型對所述過油腔的尺寸沒有特殊的限制,滿足實際操作條件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的長為0.2米?0.5米,所述過油腔的寬為0.3米?0.5米,所述過油腔的高為0.2米?0.5米;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的長為0.3米?0.4米,所述過油腔的寬為0.4米,所述過油腔的高為0.3米?0.4米。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的材質可以為鋁合金、鎂合金、鐵合金或鈦合金;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的材質為不銹鋼。
[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過油腔的內壁上還設置有纖膏進口,所述纖膏進口可用于從外部向所述過油腔中注入纖膏。在本實用新型中,可通過纖膏進口向所述過油腔中注入不同種類的纖膏,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纖膏填充裝置操作簡便。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纖膏進口可以設置在所述過油腔內壁的上部。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纖膏進口的個數可以為2個?3個。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纖膏進口的孔徑可以為4分管(1/2英寸)。
[0032]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過油腔的側壁上設置有集線模。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集線模用于使多根光纖重疊在一起。本實用新型對所述集線模沒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集線模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集線模的形狀為管狀。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管狀集線模的內徑可以為0.8mm?1.5mm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管狀集線模的內徑可以為Imm?1.2mm。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管狀集線模的長度可以為1.5cm?3cm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管狀集線模的長度可以為2cm?2.5cm。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集線模的材質為不銹鋼。
[0033]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光纜纖膏填充裝置還包括匯線模,所述匯線模設置在所述過油腔的另一側壁上,與所述集線模相對,所述匯線模用于使光纖松散分布。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匯線模將光纖松散分布,便于光纖和所述過油腔中的纖膏完全接觸。如圖2所示,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匯線模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匯線模由圓形排布的多個管組成。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匯線模中管的個數可以為10個?12個。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匯線模中管的內徑可以為0.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