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激光雕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旋轉雕刻的激光雕刻機。
背景技術:
目前,激光旋轉雕刻裝置,其結構各種各樣,其中不乏有結構先進的雕刻裝置,如1995年胡文棠先生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的《同軸雕刻裝置》,其專利號為95210245.5。但這種同軸雕刻裝置不適用于加工物為圓柱形的物料。另查中國專利,其中專利號為94192004.6,名稱為《雕刻機的輥筒支承裝置及支承方法》的國際申請中,公開了如下內容“一種用于帶頭架和尾架的雕刻機的輥筒操縱系統,頭架和尾架在所說的雕刻機的雕刻工位處共同可旋轉地支承輥筒,該操縱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支架,用于在所說的頭架和尾架之間支承輥筒工作;一種與所說的至少一個支架相耦聯的驅動器,用于驅動所說的至少一個支架朝向和背向所說的雕刻工位運動。”。這種雕刻機的輥筒支承裝置是靠驅動器即電機驅動的。雕刻時要把被雕刻的圓柱形滾筒安裝在支承裝置上,操作較為麻煩。目前在市場上出現的激光旋轉雕刻裝置,基本上也是由一個主支承機構和副支承機構構成,但是這種副支承機構是由兩根相互鉸接的支桿構成,其鉸接點在支桿的中心,在支桿的下段安裝一個帶螺孔的銷軸,該銷軸置于支承機構殼體的滑槽中,其帶螺孔的銷軸與一螺桿匹配,在支桿的上端安裝升降臺,從動摩擦輪也安裝在升降臺上。這種結構的副支承機構,由于其底部沒有采用嚙合結構,在升降臺上升或下降時,中心會出現偏移;并在上升或下降過程中,出現搖擺現象,其穩定性極差。由此導致被加工件的雕刻位置會出現誤差,并很容易導致提高廢品的發生率。另外,這種雕刻機的被雕刻物一般都為柱形體,在雕刻時都是把柱形體放置在主動摩擦輪和從動摩擦輪上,沒有任何物件將其壓住,一旦遇到被雕刻柱形體存在不圓度、不柱度或者不直度時,會存在摩擦力不足的現象,往往導致柱形體在摩擦輪上滑動,旋轉時無法控制其旋轉精度,也會導致激光雕刻位置的偏差。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定性能好,使雕刻位置精度高的旋轉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種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包括有主支承機構、副支承機構和滑動導軌,所述主支承機構和副支承機構安裝在滑動導軌上,所述主支承機構上具有傳動輪和主動摩擦輪,主動摩擦輪與傳動輪連接,所述傳動輪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副支承機構具有從動摩擦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承機構包括有第一上支桿、第二上支桿、第一下支桿、第二下支桿、升降臺和螺桿,所述第一上支桿與第一下支桿以及第二上支桿與第二下支桿通過帶螺孔的銷軸鉸接,所述升降臺安裝在第一上支桿和第二上支桿上,從動摩擦輪安裝在升降臺上,所述第一上支桿與第二上支桿以及第一下支桿與第二下支桿相接觸的端部具有齒部,并相互嚙合,所述螺桿與帶螺孔的銷軸匹配。
所述螺桿的端部連接有手柄。
所述主支承機構上設置有壓緊裝置。
所述壓緊裝置為一橡皮筋,在橡皮筋上設置有微型軸承。
采用本發明的副支承機構后其結構簡單,升降臺穩定性能好,而使雕刻的精度提高,減少了廢品的產生率。而在主支承機構上設置壓緊裝置后,增加了被加工物體對摩擦輪的摩擦力,使被加工的不規則柱形體都能正常地在主動摩擦輪和從動摩擦輪上旋轉,使得雕刻工作能夠正常進行。
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有關細節。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副支承機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附圖,該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包括有主支承機構8、副支承機構2和滑動導軌1,所述主支承機構8和副支承機構2安裝在滑動導軌1上,所述主支承機構8上具有傳動輪7和主動摩擦輪6,主動摩擦輪6與傳動輪7連接,所述傳動輪7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該傳動機構為一傳動電機(圖中未示出),所述副支承機構2具有從動摩擦輪4,所述副支承機構2包括有第一上支桿9、第二上支桿10、第一下支桿11、第二下支桿12、升降臺3和螺桿13,所述第一上支桿9與第一下支桿11以及第二上支桿10與第二下支桿12通過帶螺孔的銷軸16鉸接,所述升降臺3安裝在第一上支桿9和第二上支桿10上,從動摩擦輪4安裝在升降臺3上,所述第一上支桿9與第二上支桿10以及第一下支桿11與第二下支桿12相接觸的端部具有齒部18、19,并相互嚙合,所述螺桿13與帶螺孔的銷軸16匹配。所述螺桿13與帶螺孔的銷軸16匹配。所述螺桿13的端部連接有手柄17。所述主支承機構2上設置有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為一橡皮筋15,在橡皮筋15上設置有多組微型軸承14。
加工柱形體的物體時,將被加工物體5的兩端放置在主動摩擦輪6和從動摩擦輪4上,然后用主支承機構8上的橡皮筋15壓住,增大被加工物5對摩擦輪的摩擦力,不會打滑,使其能夠正常的轉動,其橡皮筋15上的微型軸承14與柱形體加工物5接觸后,使被加工物能夠勻速的轉動,不會由于橡皮筋15壓得太緊,而使摩擦力太大導致無法轉動。升降被加工物5時,只需轉動手柄17,帶動螺桿13轉動,由于螺桿13與帶螺孔的銷軸16匹配,而使銷軸16在螺桿13上移動,銷軸13的移動帶動相互鉸接的第一上支桿9、第一下支桿11、第二上支桿10、第二下支桿12在垂直方向上移動,因而帶動升降臺3上下移動。而第一上支桿9、第一下支桿11、第二上支桿10、第二下支桿12的端部都設置有齒部18、19,并且相互嚙合,進一步增強了穩定性。采用這種結構來升降被加工物,其穩定性能極好,不會搖動,實現了中心升降而不偏心的目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副支承機構在升降過程中不穩定的難題。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包括有主支承機構(8)、副支承機構(2)和滑動導軌(1),所述主支承機構(8)和副支承機構(2)安裝在滑動導軌(1)上,所述主支承機構(8)上具有傳動輪(7)和主動摩擦輪(6),主動摩擦輪(6)與傳動輪(7)連接,所述傳動輪(7)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副支承機構(2)具有從動摩擦輪(4),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承機構(2)包括有第一上支桿(9)、第二上支桿(10)、第一下支桿(11)、第二下支桿(12)、升降臺(3)和螺桿(13),所述第一上支桿(9)與第一下支桿(11)以及第二上支桿(10)與第二下支桿(12)通過帶螺孔的銷軸(16)鉸接,所述升降臺(3)安裝在第一上支桿(9)和第二上支桿(10)上,從動摩擦輪(4)安裝在升降臺(3)上,所述第一上支桿(9)與第二上支桿(10)以及第一下支桿(11)與第二下支桿(12)相接觸的端部具有齒部(18,19),并相互嚙合,所述螺桿(13)與帶螺孔的銷軸(16)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13)的端部連接有手柄(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承機構(8)上設置有壓緊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裝置為一橡皮筋(15),在橡皮筋(15)上設置有微型軸承(1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激光雕刻的旋轉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承機構(2)包括有第一上支桿(9)、第二上支桿(10)、第一下支桿(11)、第二下支桿(12)、升降臺(3)和螺桿(13),所述第一上支桿與第一下支桿以及第二上支桿與第二下支桿通過帶螺孔的銷軸(16)鉸接,所述升降臺安裝在第一上支桿和第二上支桿上,從動摩擦輪(4)安裝在升降臺上,所述第一上支桿與第二上支桿以及第一下支桿與第二下支桿相接觸的端部具有齒部(18,19),并相互嚙合,所述螺桿與帶螺孔的銷軸匹配。本發明采用的這種副支承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其被加工物升降不穩定的難題,其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實現了中心升降不偏心的目的。
文檔編號B23K26/08GK101036960SQ20071006834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6日
發明者吳旭浩 申請人:瑞安市博業激光應用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