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沖壓倒角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58398閱讀:98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沖壓倒角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沖壓倒角用模具,屬于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沖壓產品中,有的零件需要對孔進行倒角處理,如墊圈類的沖壓件,要求對內孔進行1x45 的倒角處理,常采用機加倒角的方法。比如汽車減震器外結構件中的一種限位擋板,要求內孔兩端倒角45 。在傳統的加工中,該工序均是利用車床對孔進行倒角,不僅效率低,而且由于沖壓件的生產特點導致不容易保證內外園同心,在車工利用外圓裝夾倒角時,內孔由于不同心造成倒出來的角不均勻,產生倒角偏的現象,影響產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沖壓倒角用模具,解決用機加倒角方法容易造成倒角不均勻,影響產品外觀質量的技術問題,從而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沖壓倒角用模具包括模柄、上模座、上墊板、固定板、壓頭、卸料定位圈、下模和下模座,所述模柄與上模座上的孔過盈配合;所述上墊板設于上模座的下方,固定板設于上墊板的下方,模柄穿過上模座與上墊板接觸,所述上凸模的一端設于固定板中,另一端穿過卸料定位圈與下模滑動配合,且卸料定位圈與下模之間具有一環形空間間隙。作為一種優選方式,下模位于卸料定位圈的下方,所述下模與卸料定位圈螺紋連接,下模座位于下模的下方,所述下模座與下模通過緊固螺栓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卸料定位圈內具有臺階孔,下模的上端與臺階孔的下端對應配合。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上凸模的一端穿過固定板,且與固定板過盈配合。作為進一步優選方式,所述上凸模與固定板接觸的一端為圓臺面,與下模接觸的一端為球面。作為進一步優選方式,所述上墊板、固定板和上模座通過螺釘連接為一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是利用沖壓模具對零件進行倒角加工的倒角模具,利用產品孔本身的形狀尺寸定位,利用上壓頭在壓力機的作用下對零件孔口進行施壓,使孔口材料壓縮變形成為需要的形狀和尺寸,解決了用機加倒角方法容易造成倒角不均勻,影響產品外觀質量的技術問題,同時該模具的運用同機加倒角比較,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因此,該模具簡單、制造成本低、產品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容易保證、模具調試簡單、操作安全方便、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底,使用該模具加工過程中克服了倒角不均勻的現象,并且無鐵屑、加工效率高、勞動強度低,適合于大批量的生產。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模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圖1中上模座的結構示意圖4為本發明圖1中上模座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圖1中上墊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圖1中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圖1中固定板的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圖1中上凸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圖1中卸料定位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圖1中卸料定位圈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圖1中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圖1中下模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圖1中下模座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模柄2-上模座 3-上墊板 4-固定板5-上凸模 6-卸料定位圈 7-下模 8-下模座 9-螺釘 10-間隙 11-緊固螺栓 12-臺階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質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實施例而已。圖1-1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沖壓倒角用模具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沖壓倒角用模具包括模柄1、上模座2、上墊板3、固定板4、壓頭5、卸料定位圈6、下模7和下模座8,所述模柄1與上模座2上的孔過盈配合;所述上墊板3設于上模座2的下方,固定板4設于上墊板3的下方,模柄1穿過上模座2與上墊板3 接觸,所述上凸模5的一端設于固定板4中,另一端穿過卸料定位圈6與下模7滑動配合, 且卸料定位圈6與下模7之間具有一環形空間間隙10。下模7位于卸料定位圈6的下方, 所述下模7與卸料定位圈6螺紋連接,下模座8位于下模7的下方,所述下模座8與下模 7通過緊固螺栓11連接;所述卸料定位圈6內具有臺階孔12,下模7的上端與臺階孔12的下端對應配合。所述上凸模5的一端穿過固定板4,且與固定板4過盈配合,所述上凸模5與固定板4接觸的一端為圓臺面,與下模7接觸的一端為球面,所述上墊板3、固定板4和上模座2通過螺釘9連接為一體。其中,本發明的部分零部件的結構和作用如下
1 模柄作用是將本模具與壓力機上工作臺面連接為一體的零件,其中一端尺寸較大,大尺寸端與上模座上的孔過盈配合,小尺寸的端與壓力機上的安裝孔配合,用壓力機上的頂緊螺釘頂緊,保證模具的上半部分與壓力機的上工作臺面連接為一體。2 上模座作用是將模具上半部分零件均連接在一起的,其上平面與壓力機的上滑塊臺面貼合,使用螺釘將之與上墊板、固定板連接為一體,使模具上部分承受的力量通過上模座傳遞到壓力機上。3 墊板是給模柄起支撐作用,位于上模座的下方。4:固定板位于上墊板的下方,起作用是固定上凸模,與凸模采用過盈配合,保證上凸模不晃動,通過螺釘與上模座連接。5 凸模固定在固定板中,與固定板過盈配合,球面部分是保證倒角前對工件進行準確導向,保證倒角均勻,該零件是保證產品倒角完成的關鍵零件。6 卸料定位圈位于下模的上方,與下模螺紋連接,且間隙滑動配合,完成模具的導向,其中一階與下模端面形成一個環行空間,保證零件倒角前的定位,其中另一階與下模小間隙配合,保證定位部分與下模工作孔的中心在一條軸線上。7:下模位于卸料定位圈下方、下模座的上方,作用是為倒角時給工件提供支撐, 工件放在上端面與卸料定位圈形成的定位空間中,中間的孔是與凸模配合,保證模具上下部分中心在一條軸線上。8 下模座作用是將模具下半部分零件均連接在一起的,其上平面與壓力機的臺面貼合,使用螺釘將下模連接為一體,使模具下部分承受的力量通過下模座傳遞到壓力機工作臺面上。模具使用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該模具是利用上壓頭在壓力機的作用下對零件孔口進行施壓,使孔口材料壓縮變形成為需要的形狀和尺寸。具體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將模具裝配完成后,安裝在壓力機上,模具上半部分通過模柄與壓力機的滑塊連接,模具下半部分與壓力機的下工作臺面連接,模具的上下兩部分通過壓頭前端部分與下模孔配合,保證模具上下部分工作部分的中心重合;
安裝完成后,對壓力機的行程進行調試,調試到上壓頭倒角工作部分接觸工件深Imm 后即可進行沖壓;
先將工件放在下模和卸料定位圈中完成工件的初始預定位,壓力機下行,上壓頭的前端球頭部分首先進入工件的孔中將工件導正,導正后壓頭工作部分對零件進行倒角,倒角完成后壓力機回程,工件由于卡緊在壓頭上和壓頭一起往上移動,與卸料定位圈內臺階接觸后,卸料定位圈內臺階將工件從壓頭上刮下,取出工件,完成一個零件的沖壓倒角加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沖壓倒角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柄(1)、上模座(2)、上墊板(3)、固定板 (4)、壓頭(5)、卸料定位圈(6)、下模(7)和下模座(8),所述模柄(1)與上模座(2)上的孔過盈配合;所述上墊板(3)設于上模座(2)的下方,固定板(4)設于上墊板(3)的下方,模柄 (1)穿過上模座(2)與上墊板(3)接觸,所述上凸模(5)的一端設于固定板(4)中,另一端穿過卸料定位圈(6)與下模(7)滑動配合,且卸料定位圈(6)與下模(7)之間具有一環形空間間隙(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倒角用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7)位于卸料定位圈(6)的下方,所述下模(7)與卸料定位圈(6)螺紋連接,下模座(8)位于下模(7)的下方,所述下模座(8)與下模(7)通過緊固螺栓(11)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沖壓倒角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定位圈(6)內具有臺階孔(12),下模(7)的上端與臺階孔(12)的下端對應配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倒角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模(5)的一端穿過固定板(4),且與固定板(4)過盈配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沖壓倒角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模(5)與固定板(4)接觸的一端為圓臺面,與下模(7)接觸的一端為球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壓倒角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墊板(3)、固定板(4)和上模座(2)通過螺釘(9)連接為一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沖壓倒角用模具,包括模柄、上模座、上墊板、固定板、壓頭、卸料定位圈、下模和下模座,所述模柄與上模座上的孔過盈配合;所述上墊板設于上模座的下方,固定板設于上墊板的下方,模柄穿過上模座與上墊板接觸,所述上凸模的一端設于固定板中,另一端穿過卸料定位圈與下模滑動配合,且卸料定位圈與下模之間具有一環形空間間隙。本發明解決了用機加倒角方法容易造成倒角不均勻,影響產品外觀質量的技術問題,同時該模具的運用同機加倒角比較,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使用該模具加工過程中克服了倒角不均勻的現象,并且無鐵屑、加工效率高、勞動強度低,適合于大批量的生產。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2363181SQ201110347560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吳家文, 胡宏 申請人: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