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06288閱讀:3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校直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工業的迅速發展,大批量軸桿類產品被廣泛應用,手工校直便應運而生,手工校直的出現滿足了當時軸桿類的校直工藝要求,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工業的發展,隨著機械工業的進步,特別是現代汽車、紡織、石油鉆探等工業日益蓬勃的發展,手工校直在校直方面的不足日益凸顯,手動校直方式不但人工成本高、校直速度慢,滿足不了大批量生產加工的需要,而且產品的精度等級低,無法實現高精度軸類的工藝要求,容易斷軸及產生裂紋,無法實現自動流水線作業,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的軸桿類產品例如汽車空調壓縮機軸系列產品,由于軸身熱處理后產生熱變形,振擺值O. 2左右,手工校直無法滿足對振擺O. 04的要求,急需結合產品特點計一種能替代傳統手工校直的方式,在校正產品變形量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需求,而且結構簡單緊湊,制作維修方便,體積小,重量輕,油耗少,能較好的適應生產需要的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本發明主要包括機架、支撐梁、橫梁、液壓組件、氣壓組件、工件支撐架、定位板、定位螺栓、表座以及百分表,其中氣壓組件有兩組,這兩組分別設在機架頂面長度方向的兩偵牝設在機架頂面一側的一組氣壓組件I是由滑軌座I、滑軌I、滑塊I、頂尖座I、頂尖
I、氣缸座I以及氣缸I組成的,其中滑軌座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的上端面,滑軌座I上設有水平的滑軌I,滑軌I上設有滑塊I,滑塊I的上端面連接頂尖座I,該頂尖座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滑塊I上,頂尖座I中部并且靠近機架中部一側設有一根水平的頂尖I,該頂尖I的尖〗而朝向機架的中部,頂尖I的非尖〗而固定在頂尖座I上,所述頂尖I通過貫穿于頂尖座I的一根末端與頂尖I內部的螺紋沉孔相連的螺栓固定在頂尖座I上,最好頂尖I的軸線與機架長度方向的中線位于同一徑向切面上;上述位于頂尖座I的一側即與頂尖I相對一側設氣缸座I,該氣缸座I的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滑軌座I的側面,位于氣缸座I的一側即與頂尖座I相對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氣缸I,氣缸I的活塞桿I穿過氣缸座I與頂尖座I連接在一起;另一組氣壓組件II設在機架頂面與氣壓組件I相對一側,所述氣壓組件II是由滑軌座II、滑軌II、滑塊II、頂尖座II、頂尖II、氣缸座II以及氣缸II組成的,其中滑軌座I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的上端面,滑軌座II上設有水平的滑軌II,滑軌II上設有滑塊II,滑塊II的上端面連接頂尖座II,該頂尖座I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滑塊II上,頂尖座II中部并且靠近機架中部一側設有一根與頂尖I同軸的水平頂尖II,該頂尖II的尖〗而朝向機架的中部并且與頂尖I的尖〗而相對,頂尖II的非尖〗而固定在頂尖座II上,所述頂尖II通過貫穿于頂尖座II的一根末端與頂尖II內部的螺紋沉孔相連的螺栓固定在頂尖座II上;上述位于頂尖座II的一側即與頂尖II相對一側設氣缸座II,該氣缸座II的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滑軌座II的側面,位于氣缸座II的一側即與頂尖座II相對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氣缸II,氣缸II的活塞桿II穿過氣缸座II與頂尖座II連接在一起;上述滑軌座I和滑軌座II之間設兩個對應的工件支撐座,所述工件支撐座是由“丄”型的底臺以及方形支臺組成的,底臺的兩側設用于與機架相連的螺紋孔,底臺的頂面中心位置設長度與底臺中間部分相同的支臺,支臺的上端中線位置設用于放置工件的V型槽,所述兩個工件支撐座的底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并且每個工件支撐座寬度方向的中線與頂尖I的軸線處在同一徑向切面上,上述兩個工件支撐座的V型槽的高度由上述頂尖I和頂尖II的高度確定,保證工件放在兩個V型槽內時,頂尖I和頂尖II分別頂在工件的兩端;上述滑軌座I與靠近滑軌座I的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I,該定位板I的下端由螺栓在固定在機架上,定位板I的中上部設有一根可為頂尖I限位的水平定位螺栓I ;上述滑軌座II與靠近滑軌座II的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II,該定位板II的下端由螺栓在固定在機架上,定位板II的中上部設有一根可為頂尖II限位的水平定位螺栓II ;上述滑軌座I和滑軌座II之間設表座I,表座I設在靠近機架長度方向一個側邊位置處,表座I長度方向的中線平行于頂尖I的軸線,表座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表座I的上端面靠近長度方向一側邊位置通過螺栓固定一個與表座I垂直的表座II,表座II的中上部通過螺栓連接表座III,表座III朝向工件支撐座的側面上通過螺栓連接三個百分表,這三個百分表分別通過夾持架設在表座III的兩側以及中間位置,百分表的測針位置根據工件的位置確定,通過夾持架調整百分表測針的位置,保證工件被兩頂尖夾持時,三個百分表的測針接觸在工件的外圓周面上;上述機架的上端面兩側分別設有一根垂直的支撐梁,兩支撐梁之間連接一根橫梁,該 橫梁設在支撐梁的頂端,在所述橫梁的中部設有液壓組件,所述液壓組件是由液壓缸座、液壓缸、壓桿以及桿墊,其中液壓缸座上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橫梁的下端面,液壓缸座的下端面通過螺栓連接液壓缸,該液壓缸為偏心活塞式液壓缸,其是由缸體、活塞、彈簧、缸蓋以及密封圈組成的,其中圓柱形的缸體內部設可供活塞運動的腔體,即缸體的內部中上方開設一個圓形的內腔,即上內腔,該上內腔的軸線平行于缸體的軸線并且靠近缸體一側,缸體的內部并且位于上內腔的下方設與上內腔連通的圓形內腔,即下內腔,該下內腔的軸線與缸體的軸線處在同一直線上并且直徑大于上內腔的直徑,所述下內腔的上端端口與上內腔的下端端口相連,下內腔的下端端口設在缸體的下端面上,所述下內腔的下端端口通過螺栓連接缸蓋,該缸蓋為上開口的槽形殼體,缸蓋的底板上設可供活塞運動的孔,即缸孔;上述缸體內部腔體內設活塞,活塞是由上、中、下三段組成的,這三段均為實心的圓柱體,并且這三段連為一體,其中上段和下段的直徑分別小于中段的直徑,并且上段的軸線平行于中段的軸線,中段與下段同軸線,所述上段與所述上內腔同軸線并且可在上內腔內上下運動,所述中段、下段均與下內腔同軸線并且可在下內腔內上下運動,中段的外圓周面設密封圈,所述下段的直徑基本等于上述缸孔的直徑;上述活塞的下段外套接彈簧,彈簧的頂端與活塞中段的下端面相連,彈簧的底端與上述缸蓋的底板相連;上述缸體的上內腔一側設用于進油和回油的油口 I,下內腔頂端設用于進油和回油的油口 II,油口 I和油口 II分別通過管道與設在活塞一側的錐形管道相連通,錐形管道的進出口設在活塞側面上;錐形管道的進出口通過管道與工作油泵相連,工作時,液壓缸的進油和出油是動作通過油泵的換向閥控制,進油時,油泵內的油經過錐形管道分配至油口 I和油口 II,然后分別進入上內腔和下內腔,完成活塞的向下運動,回油時,油分別通過油路I和油口 II進入錐形管道,再由錐形管道返回油泵;在上述活塞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壓桿,即在所述活塞的下段下端內部設螺紋沉孔,壓桿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連接桿,壓桿的上端連接桿上設與活塞下段內部的螺紋沉孔對應的外螺紋,壓桿的上端與活塞相連,壓桿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與其同軸的桿墊,即在壓桿的下端連接桿內部設螺紋沉孔,桿墊的上端設有連接桿,桿墊的上端連接桿外設與壓桿下端連接桿的內部螺紋沉孔對應的外螺紋,上述壓桿的硬度HB〈229,桿墊的硬度是HB207 255 ;上述桿墊的位置根據工件的位置確定,保證壓桿下壓時,桿墊的下端面可壓在工件的外圓周面上。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
將工件放在工件支撐座上,啟動兩側的氣壓組件,頂尖I和頂尖II沿滑軌順勢將工件夾持懸空,然后將百分表的測針對準工件測量點處,旋轉工件,通過百分表檢測出工件實際跳動值,并判斷工件最大彎曲位置和方向,然后調整工件位置,使工件的需校直處位于壓桿的正下方,再啟動液壓組件,壓桿施力于工件,將工件校直。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制活塞在缸體中的旋轉進而實現壓桿單純的上下運動,實現機械效率的最大化,采用兩個油路設計,充分利用了活塞的受壓面積,油耗最小化;
2、結構簡單緊湊,制作維修方便,體積小,重量輕,機械效率提高,油耗降低,能較好的適應生產需要;
3、與原本使用手動校直方式校直該產品相比,效率提高(一人一機每天可加工成品3000件左右),加工成本降低。


圖I為本發明的工作狀態主視示意圖。圖2為圖I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頂尖I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頂尖II局部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工件支撐座左視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工件支撐座俯視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的表座I、表座II以及表座III連接狀態主視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的表座I、表座II以及表座III連接狀態俯視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的液壓缸主視剖面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的活塞主視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的壓桿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的桿墊局部剖面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的液壓缸、壓桿以及桿墊連接狀態局部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圖3以及圖4所示,滑軌座1-1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2上的上端面,滑軌座1-1上設有水平的滑軌3-1,滑軌3-1上設有滑塊4-1,滑塊4-1的上端面連接頂尖座5-1,該頂尖座5-1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滑塊4-1上,頂尖座5-1中部并且靠近機架中部一側設有一根水平的頂尖6-1,該頂尖6-1的尖端朝向機架的中部,頂尖6-1的非尖纟而固定在頂尖座5-1上,所述頂尖6-1通過貫芽于頂尖座5-1的一根末纟而與頂尖6-1內部的螺紋沉孔7-1相連的螺栓固定在頂尖座5-1上,頂尖6-1的軸線與機架長度方向的中線位于同一徑向切面上;位于頂尖座5-1的一側即與頂尖6-1相對一側設氣缸座8-1,該氣缸座8-1的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滑軌座1-1的側面,位于氣缸座8-1的一側即與頂尖座5-1相對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氣缸9-1,氣缸9-1的活塞桿10-1穿過氣缸座8-1與頂尖座5-1連接在一起;滑軌座1-2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的上端面,滑軌座1-2上設有水平的滑軌3-2,滑軌3-2上設有滑塊4-2,滑塊4-2的上端面連接頂尖座5_2,該頂尖座5-2的下 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滑塊4-2上,頂尖座5-2中部并且靠近機架中部一側設有一根與頂尖6-1冋軸的水平頂尖6-2,該頂尖6-2的尖〗而朝向機架的中部并且與頂尖6-1的尖端相對,頂尖6-2的非尖端固定在頂尖座5-2上,頂尖6-2通過貫穿于頂尖座5-2的一根末端與頂尖6-2內部的螺紋沉孔7-2相連的螺栓固定在頂尖座5-2上;位于頂尖座5-2的一側即與頂尖6-2相對一側設氣缸座8-2,該氣缸座8-2的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滑軌座1-2的側面,位于氣缸座8-2的一側即與頂尖座5-2相對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氣缸9-2,氣缸9-2的活塞桿10-2穿過氣缸9-2與頂尖座5-2連接在一起;滑軌座1-1和滑軌座1_2之間設兩個對應的工件支撐座11,兩個工件支撐座的底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并且每個工件支撐座寬度方向的中線與頂尖6-1的軸線處在同一徑向切面上;滑軌座1-1與靠近滑軌座1-1的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12-1,該定位板12-1的下端由螺栓在固定在機架上,定位板12-1的中上部設有一根可為頂尖6-1限位的水平定位螺栓13-1 ;上述滑軌座1-2與靠近滑軌座1-2的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12-2,該定位板12-2的下端由螺栓在固定在機架上,定位板12-2的中上部設有一根可為頂尖6-2限位的水平定位螺栓13-2 ;滑軌座1_1和滑軌座1-2之間設表座14-1,表座14-1設在靠近機架長度方向一個側邊位置處,表座14-1長度方向的中線平行于頂尖6-1的軸線,表座14-1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表座14-1的上端面靠近長度方向一側邊位置通過螺栓固定一個與表座14-1垂直的表座14-2,表座14-2的中上部通過螺栓連接表座14-3,表座14-3朝向工件支撐座的側面上通過螺栓連接三個百分表15,這三個百分表分別通過夾持架16設在表座14-3的兩側以及中間位置;機架的上端面兩側分別設有一根垂直的支撐梁17,兩支撐梁之間連接一根橫梁18,該橫梁設在支撐梁的頂端,液壓缸座19上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橫梁的下端面,液壓缸座的下端面通過螺栓連接偏心活塞式液壓缸20,在液壓缸的活塞下端通過螺紋連接壓桿21,壓桿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與其同軸的桿墊22。如圖5以及圖6所示,工件支撐座是由“丄”型的底臺23以及方形支臺24組成的,底臺的兩側設用于與機架相連的螺紋孔25,底臺的頂面中心位置設長度與底臺中間部分相同的支臺,支臺的上端中線位置設用于放置工件的V型槽26。如圖7和圖8所示,表座14-1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表座14_1的上端面靠近長度方向一側邊位置通過螺栓固定一個與表座14-1垂直的表座14-2,表座14-2的中上部通過螺栓連接表座14-3。如圖9、圖10、圖11、圖12以及圖13所示,液壓缸是由缸體27、活塞28、彈簧29、缸蓋30以及密封圈31組成的,其中圓柱形的缸體內部設可供活塞運動的腔體,即缸體的內部中上方開設一個圓形的內腔,即上內腔32,該上內腔的軸線平行于缸體的軸線并且靠近缸體一側,缸體的內部并且位于上內腔的下方設與上內腔連通的圓形內腔,即下內腔33,該下內腔的軸線與缸體的軸線處在同一直線上并且直徑大于上內腔的直徑,所述下內腔的上端端口與上內腔的下端端口相連,下內腔的下端端口設在缸體的下端面上,所述下內腔的下端端口通過螺栓連接缸蓋,該缸蓋為上開口的槽形殼體,缸蓋的底板上設可供活塞運動的孔,即缸孔34 ;上述缸體內部腔體內設活塞,活塞是由上、中、下三段組成的,這三段均為實心的圓柱體,并且這三段連為一體,其中上段28-1和下段28-2的直徑分別小于中段28-3的直徑,并且上段的軸線平行于中段的軸線,中段與下段同軸線,所述上段與所述上內腔同軸線并且可在上內腔內上下運動,所述中段、下段均與下內腔同軸線并且可在下內腔內上下運動,中段的外圓周面設密封圈,所述下段的直徑基本等于上述缸孔的直徑;上述活塞的下段外套接彈簧,彈簧的頂端與活塞中段的下端面相連,彈簧的底端與上述缸蓋的底板相連;上述缸體的上內腔一側設用于進油和回油的油口 35-1,下內腔頂端設用于進油和回油的油口 35-2,油口 I和油口 II分別通過管道與設在活塞一側的錐形管道35-3相連通,錐形管道的進出口設在活塞側面上;在上述活塞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壓桿21,即在所述活塞的下段下端內部設螺紋沉孔36,壓桿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連接桿,壓桿的上端連接桿37上設與活塞下段內部的螺紋沉孔對應的外螺紋38,壓桿的上端與活塞相連,壓桿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與其同軸的桿墊22,即在壓桿的下端連接桿39內部設螺紋沉孔40,桿墊的上端設有連接桿41,桿墊的上端連接桿外設與壓桿下端連接桿的內部螺紋沉孔對應的外螺紋42, 壓桿的硬度HB〈229,桿墊的硬度是HB207 255。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包括機架、支撐梁、橫梁、液壓組件、氣壓組件、工件支撐架、定位板、定位螺栓、表座以及百分表,其特征是氣壓組件有兩組,這兩組分別設在機架頂面長度方向的兩側,設在機架頂面一側的一組氣壓組件I是由滑軌座I、滑軌I、滑塊I、頂尖座I、頂尖I、氣缸座I以及氣缸I組成的,其中滑軌座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的上端面,滑軌座I上設有水平的滑軌I,滑軌I上設有滑塊I,滑塊I的上端面連接頂尖座I,該頂尖座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滑塊I上,頂尖座I中部并且靠近機架中部一側設有一根水平的頂尖I,該頂尖I的尖端朝向機架的中部,頂尖I的非尖端固定在頂尖座I上,所述頂尖I通過貫穿于頂尖座I的一根末端與頂尖I內部的螺紋沉孔相連的螺栓固定在頂尖座I上,上述位于頂尖座I的一側即與頂尖I相對一側設氣缸座I,該氣缸座I的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滑軌座I的側面,位于氣缸座I的一側即與頂尖座I相對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氣缸I,氣缸I的活塞桿I穿過氣缸座I與頂尖座I連接在一起;另一組氣壓組件II設在機架頂面與氣壓組件I相對一側,所述氣壓組件II是由滑軌座II、滑軌II、滑塊II、頂尖座II、頂尖II、氣缸座II以及氣缸II組成的,其中滑軌座I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的上端面,滑軌座II上設有水平的滑軌II,滑軌II上設有滑塊II,滑塊II的上端面連接頂尖座II,該頂尖座I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滑塊II上,頂尖座II中部并且靠近機架中部一側設有一根與頂尖I同軸的水平頂尖II,該頂尖II的尖端朝向機架的中部并且與頂尖I的尖端相對,頂尖II的非尖端固定在頂尖座II上,所述頂尖II通過貫穿于頂尖座II的一根末端與頂尖II內部的螺紋沉孔相連的螺栓固定在頂尖座II上;上述位于頂尖座II的一側即與頂尖II相對一側設氣缸座II,該氣缸座II的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滑軌座II的側面,位于氣缸座II的一側即與頂尖座II相對一側通過螺栓連接氣缸II,氣缸II的活塞桿II穿過氣缸座II與頂尖座II連接在一起;上述滑軌座I和滑軌座II之間設兩個對應的工件支撐座,兩個工件支撐座的底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并且每個工件支撐座寬度方向的中線與頂尖I的軸線處在同一徑向切面上;上述滑軌座I與靠近滑軌座I的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I,該定位板I的下端由螺栓在固定在機架上,定位板I的中上部設有一根水平定位螺栓I ;滑軌座II與靠近滑軌座II的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II,該定位板II的下端由螺栓在固定在機架上,定位板II的中上部設有一根水平定位螺栓II ;滑軌座I和滑軌座II之間設表座I,表座I設在靠近機架長度方向一個側邊位置處,表座I長度方向的中線平行于頂尖I的軸線,表座I的下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機架上,表座I的上端面靠近長度方向一側邊位置通過螺栓固定一個與表座I垂直的表座II,表座II的中上部通過螺栓連接表座III,表座III朝向工件支撐座的側面上通過螺栓連接三個百分表,這三個百分表分別通過夾持架設在表座III的兩側以及中間位置,機架的上端面兩側分別設有一根垂直的支撐梁,兩支撐梁之間連接一根橫梁,該橫梁設在支撐梁的頂端,在所述橫梁的中部設有液壓組件,所述液壓組件是由液壓缸座、液壓缸、壓桿以及桿墊,其中液壓缸座上端面由螺栓固定在橫梁的下端面,液壓缸座的下端面通過螺栓連接液壓缸,液壓缸為偏心活塞式液壓缸;在液壓缸活塞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壓桿,壓桿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與其同軸的桿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其特征是液壓缸由缸體、活塞、彈簧、缸蓋以及密封圈組成的,其中圓柱形的缸體內部設腔體,即缸體的內部中上方開設一個圓形的上內腔,該上內腔的軸線平行于缸體的軸線并且靠近缸體一側,缸體的內部并且位于上內腔的下方設與上內腔連通的圓形下內腔,該下內腔的軸線與缸體的軸線處在同一直線上并且直徑大于上內腔的直徑,所述下內腔的上端端口與上內腔的下端端口相連,下內腔的下端端口設在缸體的下端面上,所述下內腔的下端端口通過螺栓連接缸蓋,該缸蓋為上開口的槽形殼體,缸蓋的底板上設缸孔;上述缸體內部腔體內設活塞,活塞是由上、中、下三段組成的,這三段均為實心的圓柱體,并且這三段連為一體,其中上段和下段的直徑分別小于中段的直徑,并且上段的軸線平行于中段的軸線,中段與下段同軸線,所述上段與所述上內腔同軸線,所述中段、下段均與下內腔同軸線,中段的外圓周面設密封圈,所述下段的直徑基本等于上述缸孔的直徑;上述活塞的下段外套接彈簧,彈簧的頂端與活塞中段的下端面相連,彈簧的底端與上述缸蓋的底板相連;上述缸體的上內腔一側設用于進油和回油的油口 I,下內腔頂端設用于進油和回油的油口 II,油口 I和油口 II分別通過管道與設在活塞一側的錐形管道相連通,錐形管道的進出口設在活塞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其特征是工件支撐座是由“丄”型的底臺以及方形支臺組成的,底臺的兩側設螺紋孔,底臺的頂面中心位置設長度與底臺中間部分相同的支臺,支臺的上端中線位置設V型槽。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其特征是頂尖I的軸線與機架長度方向的中線位于同一徑向切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其特征是壓桿的硬度HB〈229。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其特征是桿墊的硬度是HB207 255。
全文摘要
一種液壓氣壓聯動校直機,氣壓組件有兩組,這兩組分別設在機架頂面長度方向的兩側,氣壓組件Ⅰ的滑軌座Ⅰ與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Ⅰ,定位板Ⅰ上設定位螺栓Ⅰ;氣壓組件Ⅱ的滑軌座Ⅱ與工件支撐座之間設定位板Ⅱ,定位板Ⅱ上定位螺栓Ⅱ;滑軌座Ⅰ和滑軌座Ⅱ之間設表座Ⅰ,表座Ⅰ的上固定表座Ⅱ,表座Ⅱ上連接表座Ⅲ,表座Ⅲ上連接三個百分表,液壓缸座固定在橫梁的下端面,液壓缸座的下端面通過螺栓連接液壓缸,液壓缸為偏心活塞式液壓缸;在液壓缸活塞的下端連接壓桿,壓桿的下端連接桿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需求,結構簡單緊湊,制作維修方便,體積小等優點。
文檔編號B21C51/00GK102861791SQ20121034004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任潔 申請人:大連德邁仕精密軸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