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撐板;設置在支撐板的一表面上的定位座和中心軸;活動套置在中心軸上的定位圓盤;設置在中心軸的端面上的連接柱;與連接柱螺紋連接的用于將機殼軸向鎖緊在定位圓盤上的鎖緊盤;設置在定位圓盤上方的用于機殼進行打孔的鉆頭,定位圓盤可轉動的設置在定位座上,機殼加工時套置在定位圓盤上,機殼的內壁、機殼內的底座的端面分別與定位圓盤相抵來使得機殼定位。本實用新型使得所加工的機殼上的散熱孔的位置精確。
【專利說明】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在生產電機機殼時,需要在機殼上加工散熱孔,如圖1、圖2所示,在機殼7的開口 端的端面上設置有環形缺口 704,在機殼7的底面的中心位置設置有一通孔705和一底座 703,在機殼7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貫穿機殼7的底面的定位孔702,所需加工的散熱孔701 位于機殼7的周壁上,散熱孔701有若干個且要求所有散熱孔701的中心在同一平面上,同 時要求任意兩個相鄰的散熱孔701的中心與機殼7的中軸線的垂直連線的夾角均是相等 的。
[0003] 目前在機殼上加工散熱孔時,一般將機殼的開口端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作 為定位面,也就是說將機殼的開口端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抵在一凸環的端面上,來 使得機殼被定位,然后對機殼進行鉆孔操作。上述對機殼的加工過程中,定位面僅一個,使 得機殼固定不牢固,機殼在鉆孔時容易因為受力而發生偏斜,而且環形缺口的底面的面積 較小,機殼固定后容易因為受力發生偏斜而使凸環從環形缺口上滑落,將會使得在機殼上 加工的散熱孔偏離預定位置,將會使得若干個散熱孔的中心不在同一平面上,將會使得機 殼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使得所加工的機殼上的散熱孔的位置精 確的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
[0005]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包括:
[0006] 堅直設置的支撐板;
[0007] 設置在支撐板的一表面上的定位座和中心軸;
[0008] 活動套置在中心軸上的定位圓盤,所述的定位圓盤包括軸向排列的第一盤體、第 二盤體和第三盤體,第一盤體位于定位座內,第一盤體和定位座上設置有用于在定位圓盤 每轉動一固定角度后使定位圓盤定位的第一定位機構,第三盤體位于定位座外且用于套置 待加工的機殼,第三盤體上設置有用于使機殼與定位圓盤同步轉動的第二定位機構,第三 盤體的外端面上設置有活動套置在中心軸上且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上時與機殼 內的底座的端面相抵的定位套,第二盤體位于第一盤體和第三盤體之間,第二盤體的一表 面與定位座的端面相抵;
[0009] 所述的散熱孔加工裝置還包括:
[0010] 設置在中心軸的端面上的連接柱;
[0011] 與連接柱螺紋連接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上后將機殼軸向鎖緊在定位 圓盤上的鎖緊盤;
[0012] 設置在定位圓盤上方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上后對機殼進行打孔的鉆 頭。
[0013]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盤體的另一表面設置有一軸向延伸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 第三盤體上時與機殼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相抵的凸環。
[0014]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定位座的外周壁上的安裝座,安裝座 內設置有一沿著定位座的徑向方向延伸且貫穿定位座的周壁的定位銷,定位銷的靠近第一 盤體的一端的端部為半球形,定位銷上套置有一壓簧,壓簧的一端與定位銷連接,壓簧的另 一端與安裝座的遠離定位座的一端相抵,第一盤體的外周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周向均勻分布 且均與定位銷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半球形凹槽。
[0015]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三盤體的端面上的徑向延伸的用于 與機殼上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0016]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
[0017] 本實用新型中,將機殼的內壁作為第一定位面,將機殼的底座的端面作為第二定 位面,加工機殼時,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上,此時,第三盤體的端面和第三盤體的圓周壁 的交匯處與機殼的內壁相抵,定位套的端面與機殼的底座的端面相抵,這樣,機殼就通過第 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被定位,然后通過鎖緊盤將機殼鎖緊固定,然后即可通過鉆頭對機 殼進行鉆孔,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定位面來對機殼進行定位,使得機殼定位穩固,而且用機 殼的內壁作為第一定位面,使得第一定位面的面積較大,使得機殼在鉆孔時不容易因為受 力而發生偏斜,以避免機殼上加工的散熱孔偏離預定位置,使得機殼上的散熱孔的位置精 確,保證加工后的機殼的正常使用。
[0018]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方案中,將機殼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作為第三定 位面,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上時,凸環的端面與機殼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相抵,這 樣,機殼在加工時,就通過三個定位面被定位,使得機殼定位更加穩固。
[0019]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優選方案中,定位銷沿著定位座和第一盤體的徑向方向延 伸,使得定位銷沿著第一盤體的徑向方向對第一盤體施力,這樣可以避免定位圓盤產生軸 向移位,可以避免因定位圓盤產生軸向移位而使得機殼的位置發生移動,這樣,使得在機殼 上加工的散熱孔的位置更加精確。
[0020]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優選方案中,通過定位柱來使得機殼與定位圓盤同步轉動, 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上時,將定位柱穿過機殼上的定位孔,這樣就使得機殼與定位圓 盤同步轉動,第二定位機構結構簡單,使用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機殼的結構示意圖;
[0022] 圖2是機殼的剖面圖;
[0023] 圖3是本實用新型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 圖4是圖3中A-A向視圖;
[0025] 圖5是定位圓盤轉動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其中,1、支撐板;2、定位座;201、安裝座;202、定位銷;203、壓簧;3、中心軸;301、 連接柱;4、定位圓盤;401、第一盤體;4011、半球形凹槽;402、第二盤體;403、第三盤體; 4031、定位柱;404、定位套;405、凸環;5、鎖緊盤;6、鉆頭;7、機殼;701、散熱孔;702、定位 孔;703、底座;704、環形缺口;705、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28] 由圖3、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包括堅直設置的支撐板 1、設置在支撐板1的一表面上的定位座2和中心軸3、活動套置在中心軸3上的定位圓盤 4,定位座2的周壁為圓周壁,中心軸3設置在定位座2的中心位置,定位座2的周壁沿水平 方向延伸,中心軸3沿水平方向延伸。
[0029] 所述的定位圓盤4包括軸向排列的第一盤體401、第二盤體402和第三盤體403, 第一盤體401、第二盤體402和第三盤體403 -體成型,第一盤體401位于定位座2內,第 一盤體401的外壁與定位座2的內壁貼合,第一盤體401和定位座2上設置有用于在定位 圓盤4每轉動一固定角度后使定位圓盤4定位的第一定位機構,第三盤體403位于定位座 2外且用于套置待加工的機殼,當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時,第三盤體403的端面和第 三盤體403的圓周壁的交匯處與機殼的內壁相抵,第三盤體403上設置有用于在將機殼套 置在第三盤體403上后使機殼與定位圓盤4同步轉動的第二定位機構,第三盤體403的外 端面上設置有活動套置在中心軸3上且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時與機殼內的 底座的端面相抵的定位套404,第二盤體402位于第一盤體401和第三盤體403之間,第二 盤體402的一表面與定位座2的端面相抵,所述的第二盤體402的另一表面設置有一軸向 延伸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時與機殼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相抵的 凸環405。
[0030] 所述的散熱孔加工裝置還包括連接柱301、鎖緊盤5和鉆頭6。
[0031] 連接柱301設置在中心軸3的端面上的,連接柱301沿著中心軸3的軸線方向延 伸。
[0032] 鎖緊盤5用于與連接柱301螺紋連接,鎖緊盤5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 上后將機殼軸向鎖緊在定位圓盤4上。
[0033] 鉆頭6設置在定位圓盤4上方,鉆頭6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后對 機殼進行打孔,鉆頭6安裝在鉆床上由鉆床驅動工作。
[0034] 圖2中所示,B'為第一定位面,即機殼的內壁,C'為第二定位面,即機殼的底座的 端面,D'為第三定位面,即機殼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B為第三盤體403的端面和第 三盤體403的圓周壁的交匯處,其交匯處形成一圓圈,C為定位套404的端面,D為凸環405 的端面,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時,將連接柱301穿過機殼的中心位置的通孔,將B 抵在B'上,C抵在C'上,D抵在D'上,這樣通過三個定位面使得機殼被穩固定位在定位圓 盤4上,然后將鎖緊盤5旋緊在連接柱301上,通過鎖緊盤5將機殼軸向鎖緊在定位圓盤4 上。
[0035] 所述的第一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定位座2的外周壁上的安裝座201,安裝座201 內設置有一沿著定位座2的徑向方向延伸且貫穿定位座2的周壁的定位銷202,定位銷202 的靠近第一盤體401的一端的端部為半球形,定位銷202上套置有一壓簧203,壓簧203的 一端與定位銷202連接,壓簧203的另一端與安裝座201的遠離定位座2的一端相抵,第一 盤體401的外周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周向均勻分布且均與定位銷202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半球 形凹槽4011,圖4、圖5中,半球形凹槽4011有五個,五個半球形凹槽4011的中心與定位銷 202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五個半球形凹槽4011周向均勻分布,從任意一個半球形凹槽 4011到相鄰的半球形凹槽4011所轉過的角度為30度,這樣在機殼上所加工出的五個散熱 孔周向均勻分布,且從任意一個散熱孔到相鄰的散熱孔所轉過的角度為30度。
[0036] 所述的第二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三盤體403的端面上的徑向延伸的用于與機 殼上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4031,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時,將定位柱4031穿過 機殼上的定位孔,這樣就使得機殼與定位圓盤4同步轉動。
[0037]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應用較佳的實例做出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 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以有其他變化,不局限于上述結構。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獨 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堅直設置的支撐板(1); 設置在支撐板(1)的一表面上的定位座(2)和中心軸(3); 活動套置在中心軸(3 )上的定位圓盤(4 ),所述的定位圓盤(4 )包括軸向排列的第一盤 體(401)、第二盤體(402)和第三盤體403),第一盤體(401)位于定位座(2)內,第一盤體 (401)和定位座(2)上設置有用于在定位圓盤(4)每轉動一固定角度后使定位圓盤(4)定 位的第一定位機構,第三盤體(403)位于定位座(2)外且用于套置待加工的機殼,第三盤體 (403)上設置有用于使機殼與定位圓盤(4)同步轉動的第二定位機構,第三盤體(403)的 外端面上設置有活動套置在中心軸(3)上且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時與機 殼內的底座的端面相抵的定位套(404),第二盤體(402)位于第一盤體(401)和第三盤體 (403)之間,第二盤體(402)的一表面與定位座(2)的端面相抵; 所述的散熱孔加工裝置還包括: 設置在中心軸(3)的端面上的連接柱(301); 與連接柱(301)螺紋連接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后將機殼軸向鎖緊 在定位圓盤(4)上的鎖緊盤(5); 設置在定位圓盤(4)上方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403)上后對機殼進行打孔 的鉆頭(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盤體(402)的另一表面設置有一軸向延伸的用于在將機殼套置在第三盤體 (403)上時與機殼的端面上的環形缺口的底面相抵的凸環(405)。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定位座(2)的外周壁上的安裝座(201),安裝座(201) 內設置有一沿著定位座(2)的徑向方向延伸且貫穿定位座(2)的周壁的定位銷(202),定 位銷(202)的靠近第一盤體(401)的一端的端部為半球形,定位銷(202)上套置有一壓簧 (203),壓簧(203)的一端與定位銷(202)連接,壓簧(203)的另一端與安裝座(201)的遠離 定位座(2)的一端相抵,第一盤體(401)的外周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周向均勻分布且均與定 位銷(202)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半球形凹槽(4011)。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殼散熱孔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三盤體(403)的端面上的徑向延伸的用于與機殼上 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4031)。
【文檔編號】B23B47/00GK203900553SQ20142035162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王海艇, 謝國壽, 陳國龍, 張建洪, 冉興碧 申請人:寧波獅球通風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