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車輛焊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懸架安裝板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車身零部件在焊接過程中,需要利用輔助工裝用以保證零部件的定位精度。輔助機構中的定位設計決定了零部件總成焊接后的總體精度。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對被定位件2a的夾緊通過夾緊機構1a實現,夾緊后,通過定位銷3a實現對其一個面的定位。實現對被定位件2a整體的定位。
現有技術中,零件的定位依靠兩個定位銷實現對平面自由度的限制,依靠壓緊機構和底部的支撐機構來實現垂直自由度的限制,其中,夾緊面與定位面重合設置,夾緊面受到夾緊力作用,導致定位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架安裝板定位結構,以期解決現有技術中夾緊面與定位面重合設置,夾緊面受到夾緊力作用,導致定位效果較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懸架安裝板定位結構,包括:底座;安裝板,其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用于放置懸架安裝板的開口,所述開口內設有一組底部支撐塊;驅動氣缸,其豎直的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一側,所述驅動氣缸的頂桿向上伸出;旋轉臂,其水平安放在安裝板的頂部,所述旋轉臂的一端與所述頂桿鉸接,另一端的底部設有一組頂部支撐塊;在所述安裝板上還橫向的固定有一組轉接塊,所述轉接塊位于所述開口的底側,各所述轉接塊遠離所述安裝板的一側分別固定有一定位銷;所述轉接塊橫向可伸縮的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
優選地,所述安裝板上固定有一橫推氣缸,所述橫推氣缸的作用端與所述轉接塊的內端固定相連。
優選地,所述轉接塊為L型結構,其水平段為其固定部,其彎折段為其壓緊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橫推氣缸相連,所述定位銷固定在所述壓緊部上。
優選地,在所述開口內水平固定一轉接板,所述頂部支撐塊安裝在所述轉接板上。
優選地,在所述轉接板上還固定有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為正六邊形結構。
優選地,沿所述定位柱的底面對半的向上切削形成一卡接口;還包括固定在所述轉接板上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的頂部設有一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一端為橫向伸出所述固定座的固定段,所述卡接口卡合在所述固定段上。
優選地,所述定位柱的底面與所述轉接板頂面間具有間隙。
優選地,在所述卡接口相對的定位柱側面上,朝向卡接口方向開設有多個固定孔。
優選地,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與旋轉臂遠離頂部支撐塊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安裝板鉸接,所述連接板位于所述驅動氣缸與所述開口間。
本發明的效果在于:方案通過采用定位柱配合橫向可伸縮的定位銷實現選件安裝板的整體定位,其定位面與夾持面不共面,定位更精確;可伸縮形式使得其可適應不同的零部件夾持定位,適應性較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的定位機構軸測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懸架安裝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懸架安裝板定位結構與懸架安裝板的裝配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定位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定位結構的主視圖。
圖6為定位柱的安裝示意圖。
現有技術圖中:1a-壓緊機構 2a-被定位件 3a-定位銷
本發明圖中:1-底座 2-安裝板 21-底部支撐塊 3-驅動氣缸 4-旋轉臂41-頂部支撐塊 5-轉接塊 51-固定部 52-壓緊部 6-定位銷 7-橫推氣缸8-轉接板 9-定位柱 91-卡接口 92-固定孔 10-連接板 11-固定座 12-定位塊 100-懸架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參見圖2到圖5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懸架安裝板定位結構,其包括:底座1;底座1安裝到地面上,起到對本裝置的支撐作用。安裝板2,其安裝在底座1上,安裝板2上設置有用于放置懸架安裝板100的開口,開口內設有一組底部支撐塊21;驅動氣缸3,其豎直的固定在安裝板2的一側,驅動氣缸3的頂桿向上伸出;旋轉臂4,其水平安放在安裝板2的頂部,旋轉臂4的一端與頂桿鉸接,另一端的底部設有一組頂部支撐塊41;通過驅動氣缸3驅動旋轉臂4旋轉,從而使得頂部支撐塊41與底部支撐塊21對懸架安裝板100的頂面夾持限位。本實施例中,其定位主要依靠底部可伸縮的一組定位銷6實現,其中,在安裝板2上還橫向的固定有一組轉接塊5,轉接塊5位于安裝板2開口的底側,其用于固定定位銷6,各轉接塊5遠離安裝板2的一側分別固定有一定位銷6;轉接塊5橫向可伸縮的固定在安裝板2上。實現與懸架安裝板100側面相應孔位配合定位,進而完成對懸架安裝板的整體定位。本實施例中,對被測零件的夾持定位不共面,定位更精確。
上述方案中定位銷6的的橫向可伸縮在本實施例中,采用氣缸驅動來實現,其中,在安裝板2上固定有一橫推氣缸7,橫推氣缸7的作用端分別與轉接塊5的內端固定相連。通過橫推氣缸7驅動實現定位銷6的伸縮運動。另外,用于固定定位銷6的轉接塊5在本實施例中為L型結構,其水平段為其固定部51,其彎折段52為其壓緊部;固定部51與橫推氣缸7相連,定位銷6固定在壓緊部52上,采用彎折設置的壓緊部,使得定位銷6與相應孔位配合時,壓緊部52與懸架安裝板100的側壁接觸,提高了定位銷6定位處的強度。
另外,在安裝板2的開口內還可水平固定一轉接板8,其中,頂部支撐塊21安裝在所述轉接板8上。采用轉接板8提高了頂部支撐塊21的可布置面積,使得其能較充分與底部支撐塊41配合實現對懸架安裝板頂部的夾緊。由于通常來說,懸架安裝板100的頂面中部均開設有一圓形過孔;因此,在定位時,本方案另采用一定位柱9實現對懸架安裝板頂面的定位。其中,本實施例中,定位柱9固定在轉接板8上,定位柱9為正六邊形結構,采用正六邊形結構使得其能與懸架安裝板的頂部圓形過孔接觸定位,同時,其相鄰的兩面與圓形過孔存在一定間隙,方便取出,其配合底部的橫向定位的定位銷6實現對裝置的整體定位。
上述方案中的定位柱9安裝時,采用卡接方式實現,如圖6所示,其中,沿定位柱9的底面對半的向上切削形成一卡接口91;在轉接板8上固定有一固定座11,在固定座11的頂部設有一定位塊12,定位塊的一端為橫向伸出所述固定座11的固定段,卡接口91卡合在所述固定段上,卡接方式便于安裝,其內側與定位塊抵靠即可實現,同時,還可在卡接口91相對的定位柱側面上,朝向卡接口方向開設有多個固定孔92,采用銷配合螺栓形式實現定位柱與固定段的進一步固定連接,其實現只需在固定段上對應的開設安裝孔即可。其中,定位柱9的底面與轉接板8頂面間具有間隙,如圖4所示,以方便定位柱的安裝拆卸。
結合圖3和圖4所示,懸架安裝板的頂面通過驅動氣缸3驅動壓緊,在驅動氣缸3及安裝板的開口間還設置一連接板10,連接板10的作用實現旋轉臂4與安裝板2的連接固定;其中,連接板10的一端與旋轉臂4遠離頂部支撐塊41的一端鉸接,連接板10的另一端與所述安裝2板鉸接,以使得其不影響旋轉臂的轉動。
綜上所述,本方案通過采用定位柱配合橫向可伸縮的定位銷實現選件安裝板的整體定位,其定位面與夾持面不共面,定位更精確;可伸縮形式使得其可適應不同的零部件夾持定位,適應性較廣。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