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秸稈壓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質素等,木質素纖維素雖不能為豬、雞所利用,但卻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在收獲秸稈時通常采用壓緊機或粉碎機將其壓緊或粉碎,以便后期的儲存、運輸或制作成飼料等,現有的用于秸稈壓縮的壓緊機用于壓縮的秸稈的量多為固定的,無法調節壓頭的壓縮面積,使用不靈活,對于不同直徑的秸稈無法調節壓縮的面積,尤其對于玉米或甘蔗等桿徑較大的一類秸稈,工作效率相對不高,故而,我們提出一種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具備可對壓緊塊壓縮秸稈的面積進行調節,使其更加靈活,便于使用,隨時通過旋鈕改變內卡環和外卡環之間的面積,方便對于不同直徑的秸稈進行調節,尤其對于玉米或甘蔗等桿徑較大的一類秸稈,增加壓縮面積,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利用通槽對旋鈕進行調節,使用方便,操作便捷,構思巧妙合理,結構簡單明了以及便于攜帶等優點,解決了現有的用于秸稈壓縮的壓緊機用于壓縮的秸稈的量多為固定的,無法調節壓頭的壓縮面積,使用不靈活,對于不同直徑的秸稈無法調節壓縮的面積,尤其對于玉米或甘蔗等桿徑較大的一類秸稈,工作效率相對不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外部底端的四角均通過支件活動安裝有車輪,所述殼體內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工作臺,工作臺的側面且在殼體內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的頂部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一內,驅動裝置上套接有支撐塊,支撐塊的側面與橫桿的一端固定安裝,橫桿的另一端無縫連接有內部中空的豎桿。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殼體內腔底部的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絲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絲桿的另一端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一內,絲桿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支撐塊。
所述豎桿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內部中空的壓緊塊,壓緊塊內腔的上下兩端通過連接柱固定連接在一起,壓緊塊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壓緊裝置,壓緊裝置的中部活動安裝有調節裝置,調節裝置的頂部貫穿壓緊塊并延伸至豎桿的外部,調節裝置的側面與橫桿上表面活動安裝的卡緊裝置卡接。
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活動安裝在壓緊塊內的內卡環,內卡環的一側卡接在外卡環內,內卡環和外卡環均通過調節裝置活動安裝在壓緊塊內。
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端分別固定安裝在內卡環和外卡環側面的鋼絲,鋼絲的另一端貫穿連接柱與旋轉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旋轉桿的底端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二內,旋轉桿的頂端貫穿依次壓緊塊和豎桿并與旋鈕的底部固定連接,旋鈕的側面開設有卡槽,卡槽內卡接有卡緊裝置。
所述卡緊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橫桿內部頂端的固定塊,固定塊的側面與拉伸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拉伸彈簧的另一端彈性連接有支桿,支桿頂端貫穿橫桿并卡接在卡槽內,橫桿的上表面開設有與支桿相適配的滑槽。
優選的,所述支桿的形狀為倒L形,拉伸彈簧的伸長量與滑槽所在橫桿上的長度相匹配,拉伸彈簧自然伸展時支桿的頂端卡接在卡槽內。
優選的,所述鋼絲以旋轉桿的豎向中心軸呈發散狀分布在內卡環和外卡環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卡槽等距離開設在旋鈕的側面。
優選的,所述殼體遠離伺服電機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
優選的,所述旋鈕的上方且在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通槽,通槽所在殼體上的直徑大于旋鈕的直徑且小于壓緊塊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伺服電機的外部且在殼體內固定安裝有保護殼,絲桿的頂端貫穿保護殼并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一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該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通過設置壓緊裝置、調節裝置和卡緊裝置之間的相互配合使用,即可對壓緊塊壓縮秸稈的面積進行調節,使其更加靈活,便于使用,隨時通過旋鈕改變內卡環和外卡環之間的面積,方便對于不同直徑的秸稈進行調節,尤其對于玉米或甘蔗等桿徑較大的一類秸稈,增加壓縮面積,提高工作效率。
2、該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通過設置通槽,便于利用通槽對旋鈕進行調節,使用方便,操作便捷,構思巧妙合理,結構簡單明了,利用設置的車輪,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正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壓緊裝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結構中的A處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結構中的B處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1結構中的C處局部放大圖。
圖中:1殼體、2進料口、3工作臺、4驅動裝置、41伺服電機、42絲桿、5軸承座一、6支撐塊、7橫桿、8豎桿、9壓緊塊、10連接柱、11壓緊裝置、111內卡環、112外卡環、12調節裝置、121鋼絲、122旋轉桿、123軸承座二、124旋鈕、125卡槽、13卡緊裝置、131固定塊、132拉伸彈簧、133支桿、134滑槽、14通槽、15保護殼、16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1外部底端的四角均通過支件活動安裝有車輪16,殼體1遠離伺服電機41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2,殼體1內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工作臺3,工作臺3的側面且在殼體1內腔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驅動裝置4,驅動裝置4的頂部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一5內,驅動裝置4上套接有支撐塊6,支撐塊6的側面與橫桿7的一端固定安裝,橫桿7的另一端無縫連接有內部中空的豎桿8。
請參閱圖1,驅動裝置4包括固定安裝在殼體1內腔底部的伺服電機41,伺服電機41采用交流伺服電機,該伺服電機41的型號規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取,伺服電機41的外部且在殼體1內固定安裝有保護殼15,絲桿42的頂端貫穿保護殼15并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一5內,伺服電機41的輸出軸與絲桿42的一端固定連接,絲桿42的另一端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一5內,絲桿42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支撐塊6。
請參閱圖1,豎桿8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內部中空的壓緊塊9,壓緊塊9內腔的上下兩端通過連接柱10固定連接在一起,壓緊塊9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壓緊裝置11,壓緊裝置11的中部活動安裝有調節裝置12,調節裝置12的頂部貫穿壓緊塊9并延伸至豎桿8的外部,調節裝置12的側面與橫桿7上表面活動安裝的卡緊裝置13卡接。
請參閱圖2,壓緊裝置11包括活動安裝在壓緊塊9內的內卡環111,內卡環111的一側卡接在外卡環112內,內卡環111和外卡環112均通過調節裝置12活動安裝在壓緊塊9內。
請參閱圖2、圖3和圖4,調節裝置12包括一端分別固定安裝在內卡環111和外卡環112側面的鋼絲121,鋼絲121的另一端貫穿連接柱10與旋轉桿122的側面固定連接,鋼絲121以旋轉桿122的豎向中心軸呈發散狀分布在內卡環111和外卡環112的內側,旋轉桿122的底端活動安裝在軸承座二123內,旋轉桿122的頂端貫穿依次壓緊塊9和豎桿8并與旋鈕124的底部固定連接,旋鈕124的上方且在殼體1的頂部開設有通槽14,通槽14所在殼體1上的直徑大于旋鈕124的直徑且小于壓緊塊9的直徑,通過通槽14轉動旋鈕124,驅動旋轉桿122轉動將鋼絲121纏繞在旋轉桿122上,內卡環111和外卡環112將移動,從而改變壓縮秸稈的面積,調節范圍在壓緊塊9的面積到內卡環111和外卡環112外伸到最大時的面積之內,旋鈕124的側面開設有卡槽125,卡槽125等距離開設在旋鈕124的側面,卡槽125內卡接有卡緊裝置13。
請參閱圖4和圖5,卡緊裝置13包括固定安裝在橫桿7內部頂端的固定塊131,固定塊131的側面與拉伸彈簧132的一端固定連接,拉伸彈簧132的另一端彈性連接有支桿133,支桿133的形狀為倒L形,拉伸彈簧132的伸長量與滑槽134所在橫桿7上的長度相匹配,拉伸彈簧132自然伸展時支桿133的頂端卡接在卡槽125內,支桿133頂端貫穿橫桿7并卡接在卡槽125內,橫桿7的上表面開設有與支桿133相適配的滑槽134,移動支桿133,拉伸彈簧132被拉伸,支桿133將移出卡槽125,就能旋轉旋鈕124進行調節,調節好后,將支桿133重新卡接在卡槽125內即可。
該文中出現的電器元件均與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電電連接,并且主控器可為計算機等起到控制的常規已知設備。
綜上所述,該擠壓面積可調的便攜式秸稈壓緊裝置,通過設置壓緊裝置11、調節裝置12和卡緊裝置13之間的相互配合使用,即可對壓緊塊9壓縮秸稈的面積進行調節,使其更加靈活,便于使用,隨時通過旋鈕124改變內卡環111和外卡環112之間的面積,方便對于不同直徑的秸稈進行調節,尤其對于玉米或甘蔗等桿徑較大的一類秸稈,增加壓縮面積,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設置通槽14,便于利用通槽14對旋鈕124進行調節,使用方便,操作便捷,構思巧妙合理,結構簡單明了,利用設置的車輪16,便于攜帶;解決了現有的用于秸稈壓縮的壓緊機用于壓縮的秸稈的量多為固定的,無法調節壓頭的壓縮面積,使用不靈活,對于不同直徑的秸稈無法調節壓縮的面積,尤其對于玉米或甘蔗等桿徑較大的一類秸稈,工作效率相對不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