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壓泵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
背景技術:
液壓泵殼體包括左右殼體和中間殼體,在液壓泵左右殼體的頂面、反面、上面和兩側面均需要加工各種內孔。現在一般的方法是:第一道工序利用數控加工中心加工頂面的各種內孔,將液壓泵左右殼體流轉到下一工序利用數控加工中心加工反面的各種內孔,以此類推每道工序僅加工液壓泵左右殼體同一面上的各種內孔。此種加工方式,需要多個工序進行加工,液壓泵左右殼體的流轉占用大量時間,導致整體生產時間的增加;同時,需要進行多次夾緊定位,液壓泵左右殼體各個面上的內孔相對位置精度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液壓泵左右殼體的流轉占用大量時間,液壓泵左右殼體各個面上的內孔相對位置精度難以保證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側設有用于與四軸加工中心第四軸連接的連接部的兩塊側板、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側板內側的底板以及連接于所述底板頂面的定位壓緊結構;
所述定位壓緊結構包括:連接于所述底板頂面的定位芯軸、連接于所述底板頂面且位于所述定位芯軸一側的定位結構、連接于所述底板頂面且位于所述定位芯軸周圍的支撐板、連接于所述定位芯軸頂部且伸縮端設有連接結構伸縮機構以及設有被連接結構的壓板;所述被連接結構與所述連接結構配合。
進一步的,兩塊所述側板相互平行;兩個所述連接部為同軸設置且分別垂直于所述連接板的兩個連接軸。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同軸設置且相互連接的定位桿和連接桿以及連接于所述連接桿頂端的卡塊;所述定位桿的直徑大于所述連接桿的直徑,所述卡塊在所述連接桿頂面正投影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連接桿頂面外。
進一步的,所述卡塊呈長條形且兩端為曲面,所述卡塊的中部連接于所述連接桿的頂端且兩端突出于所述連接桿的側面。
進一步的,所述被連接結構包括貫穿所述壓板的卡孔;所述卡孔包括卡接段和截面呈圓形的定位段,所述定位段端面的一部分表述不清位于所述卡接段在所述定位段端面上的正投影外。
進一步的,所述卡接段橫截面呈長條形且兩端為曲面。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側面設有把手,所述壓板連通所述卡接段的前端面設有限位凸桿。
進一步的,兩組所述壓緊結構分別位于所述底板的兩端,所述定位結構包括位于一組位于所述壓緊結構一側的定位銷和位于兩組所述壓緊結構之間的定位塊。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塊頂部設有連通所述定位塊內側和外側的凹槽,所述定位塊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設有連通所述凹槽且用于安裝夾緊螺栓的螺栓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可以安裝在四軸加工中心上的第四軸上,伸縮機構和壓板配合的將液壓泵左右殼體壓緊在底板上,操作方便,壓緊力均勻。加工中心將液壓泵左右殼體一次夾緊定位,即可連續加工液壓泵左右殼體的多個面,減少了工序,保證了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圖3的b處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壓板的剖視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圖7為圖5的仰視圖;
圖8為本發明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定位塊的主視圖。
圖中:01-側板、011-連接軸、02-底板、03-支撐板、04-定位芯軸、05-伸縮機構、06-連接結構、061-定位桿、062-連接桿、063-卡塊、07-卡孔、071-卡接段、072-定位段、08-壓板、081-把手、082-限位凸桿、09-定位塊、091-凹槽、092-螺栓孔、10-定位銷、11-液壓泵左右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現對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進行說明。
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側設有用于與四軸加工中心第四軸連接的連接部的兩塊側板01、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側板01內側的底板02以及連接于所述底板02頂面的定位壓緊結構;
所述定位壓緊結構包括:連接于所述底板02頂面的定位芯軸04、連接于所述底板02頂面且位于所述定位芯軸04一側的定位結構、連接于所述底板02頂面且位于所述定位芯軸04周圍的支撐板03、連接于所述定位芯軸04頂部且伸縮端設有連接結構06伸縮機構05以及設有被連接結構06的壓板08;所述被連接結構06與所述連接結構06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可以安裝在四軸加工中心上的第四軸上,伸縮機構05和壓板08配合的將液壓泵左右殼體11壓緊在底板02上,操作方便,壓緊力均勻。加工中心將液壓泵左右殼體11一次夾緊定位,即可連續加工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多個面,減少了工序,保證了精度。
具體的,兩塊側板01平行相對設置,底板02位于兩塊側板01之間,底板02的兩端連接在兩側板01的底端。兩塊側板01的外側設置連接部,連接部的形式根據所使用的四軸加工中心的第四軸的卡具決定。例如,第四軸的卡具采用卡盤結構,對應的連接部采用垂直于外側的連接軸011形式;若第四軸設置轉盤,則對應的連接部采用多個連接螺栓孔092,通過螺栓孔092將側板01與第四軸連接。伸縮機構05可以采用液壓油缸,液壓油缸的伸縮桿頂部設置連接結構06;壓板08的中間位置設置被連接結構06。連接結構06和被連接結構06可拆裝的配合,例如:連接結構06可以采用卡塊063,被連接結構06采用卡孔07;連接結構06也可以采用螺紋孔,被連接結構06采用通孔,通過螺栓連接。定位結構與定位芯軸04共同對液壓泵左右殼體11進行定位,具體的可以采用定位銷10、定位塊09或者定位銷10和定位塊09組合的結構等。使用時,將本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通過連接部安裝在四軸加工中心的第四軸上,底板02位于水平位置;將壓板08取下,將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軸孔對準定位芯軸04,其他定位孔或定位基準與定位結構相對,將定位芯軸04和伸縮機構05穿入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軸孔內,然后將壓板08安裝在伸縮機構05上;之后,伸縮機構05收縮,通過壓板08將液壓泵左右殼體11壓緊在支撐板03上;最后加工中心運動,對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各個面進行加工。
進一步的,如圖1、3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兩塊所述側板01相互平行;兩個所述連接部為同軸設置且分別垂直于所述連接板的兩個連接軸011。多數四軸加工中心的第四軸采用卡盤結構。連接部采用連接軸011,能夠適用于大多數四軸加工中心,同時使得與四軸加工中心的連接準確快速。
進一步的,如圖1至圖4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連接結構06包括同軸設置且相互連接的定位桿061和連接桿062以及連接于所述連接桿062頂端的卡塊063;所述定位桿061的直徑大于所述連接桿062的直徑,所述卡塊063在所述連接桿062頂面正投影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連接桿062頂面外。定位桿061與卡孔07配合限定壓板08的徑向位置;卡塊063穿過卡孔07后,旋轉壓板08,通過卡塊063將卡孔07卡在連接桿062位置,伸縮機構05收縮,驅動壓板08壓緊液壓泵左右殼體11。
進一步的,如圖1至圖4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卡塊063呈長條形且兩端為曲面,所述卡塊063的中部連接于所述連接桿062的頂端且兩端突出于所述連接桿062的側面。具體的,連接桿062呈圓柱形連接在伸縮機構05的頂部;卡塊063為長條形,兩端曲面的截面為圓弧。卡塊063的中部連接在連接桿062的頂端,卡塊063的兩端突出于連接桿062的側面。
進一步的,如圖3至圖7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被連接結構06包括貫穿所述壓板08的卡孔07;所述卡孔07包括卡接段071和截面呈圓形的定位段072,所述定位段072端面的一部分表述不清位于所述卡接段071在所述定位段072端面上的正投影外。定位段072與定位桿061配合,保證壓板08旋轉,限制壓板08的徑向位置。卡接段071能過穿過卡塊063,且在壓板08旋轉后,卡塊063卡在卡接段071的端部。具體的,定位段072垂直于壓板08的后端面,卡接段071垂直于壓板08的前端面,定位段072和卡接段071連通,將壓板08貫穿。
進一步的,如圖3至圖7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卡接段071橫截面呈長條形且兩端為曲面。所述卡接段071的兩端面由所述定位段072的側壁軸向延伸形成。卡接段071橫截面成長條形,兩端曲面的截面形狀呈圓弧形。卡接段071兩端的最大長度等于定位段072的直徑,卡接段071的兩端面由定位段072的側壁軸向延伸形成。卡塊063的截面形狀和卡接段071的截面形狀相同。
進一步的,如圖5至圖7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壓板08側面設有把手081,所述壓板08連通所述卡接段071的前端面設有限位凸桿082。壓板08側面設有把手081方便旋動,限位凸桿082限定壓板08轉動位置,旋轉壓板08時,限位凸桿082與卡塊063側壁接觸則旋轉到位,一定程度上防止壓板08加工過程中旋動。
進一步的,如圖1、3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兩組所述壓緊結構分別位于所述底板02的兩端,所述定位結構包括位于一組位于所述壓緊結構一側的定位銷10和位于兩組所述壓緊結構之間的定位塊09。在底板02上設置雙工位,實現利用一臺四軸加工中心對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五個面進行加工。定位銷10和定位塊09的位置設置,使得液壓泵左右殼體11在第一工位的定位芯軸04呈橫向定位,液壓泵左右殼體11在第二工位的定位芯軸04呈縱向定位。第一工位通過定位芯軸04與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軸孔配合,輔以定位塊09卡緊液壓泵左右殼體11外側壁,實現利用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外形定位,快速操作方便,更適于對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反面和兩側面進行加工。第二工位通過定位芯軸04與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軸孔配合,輔以定位銷10與液壓泵左右殼體11上預留的定位孔配合進行定位,定位精度更高,更適于對液壓泵左右殼體11精度要求較高的正面和頂面進行加工。
進一步的,如圖1、3、8所示,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液壓泵左右殼體鉆孔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定位塊09頂部設有連通所述定位塊09內側和外側的凹槽091,所述定位塊09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設有連通所述凹槽091且用于安裝夾緊螺栓的螺栓孔092。使用時,液壓泵左右殼體11的頂端放置于凹槽091中,定位塊09前端面和后端面上的螺栓孔092安裝夾緊螺,頂緊凹槽091內的液壓泵左右殼體11頂端。
上述各具體實施方式中未作具體說明的技術特征,可以與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技術特征相同。
上述各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所提及的“上方”、“下方”等相對位置概念,應當理解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常規狀態下的位置關系,其僅僅用于對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清楚的說明,并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