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8313閱讀:1134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切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圓管由于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及便捷的使用工藝,現已作為標標準件在工業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圓管一般軋制成一根長管后根據實際需要再裁切成一段段的短管,現有的切割方式往往采用直接由上至下的整體切割方式,這種切割方式容易造成大量毛刺、以及壓下形變和不能實現自動定長度夾持切割的現象;而現有技術中常用的管道切割機不便于運送至施工現場使用,而僅靠人工切割又難以一次性符合要求,往往需要多次修整,既費時又費力。

在公開號為CN 103223677 B中公開了用于切割PVC 管材的環形切割機,包括:機架,在機架中活動支承有能讓管材通過的安裝支架,安裝支架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旋轉,在安裝支架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通過連接軸與安裝支架相鉸接;在第一支架上活動支承有轉盤,轉盤在安裝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電機的驅動下旋轉,連桿的一端通過銷軸鉸接于轉盤的外壁,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架的驅動端相鉸接,在第二支架上活動支承有切割片,切割片在安裝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電機的驅動下旋轉,當連桿在轉盤的帶動下沿轉盤徑向移動時,連桿能同步帶動第二支架繞連接軸向內轉動至切割片能切割管材;但是其結構復雜,不能適用于鋼管的切割,因此需要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管件切斷時,由于直接從一點向下切割造成出現大量毛刺、形變、以及不能實現自動化切斷的現象,而公開了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第一側的上料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第二側的下料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設置在所述上料機構與下料機構之間的切斷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機架側面且與所述上料機構、切斷機構和下料機構信號互聯的控制機構;

所述上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上料固定輥組,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相配合的上料壓緊輥組;

所述下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下料固定輥組,與所述下料固定輥組相配合的下料壓緊輥組;

所述切斷機構包括環形軌道,設置在所述環形軌道上的環型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上的切割模塊,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外表面的外齒輪,以及與所述外齒輪相配合的驅動電機;

所述控制機構為微型計算機或單片機。

所述上料固定輥組側面設置鏈輪,所述鏈輪通過鏈條與設置在機架上的上料電機相連接,所述上料壓緊輥組通過壓縮彈簧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相配合。

所述下料固定輥組末端設置位置傳感器,且所述下料固定輥組側面設置下料鏈輪,所述下料鏈輪通過下料鏈條與設置在機架上的下料電機相連接,所述下料壓緊輥組通過壓縮彈簧與所述下料固定輥組相配合。

所述切斷機構兩側設置用于固定管件的夾緊模塊,所述夾緊模塊包括固定夾,和用于與所述固定夾相配合的活動夾,所述活動夾通過伸縮桿與所述機架相連接。

所述切割模塊包括切割機,所述切割機通過液壓伸縮桿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上。

所述位置傳感器設置在具有刻度的伸縮桿上。

所述下料機構末端設置用于清理毛刺的清理機構,所述清理機構包括切面呈W型的圓盤型盤刷,所述圓盤型盤刷的中心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伸縮桿設置在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管件切斷時,由于直接從一點向下切割造成出現大量毛刺,形變,以及不能實現自動化切斷的現象,而公開了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通過上料機構將管件放入其中然后通過控制機構控制上料電機驅動上料固定輥組使得管件進入其中,當觸碰到位置傳感器時則停止并通過控制機構使得夾緊模塊將管件夾緊,然后使得切斷機構開始先向下切割,然后繞圓周切割,在繞一周后復位,且在切割的同時通過清理機構對管件的端部進行毛刺清理,在切割完畢后毛刺也清理完畢,然后通過下料電機控制其想外運出,且上料電機驅動帶切割管件進入至合適位置,重復上述動作即可完成切割。

另外,采用的上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上料固定輥組,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相配合的上料壓緊輥組;而下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下料固定輥組,與所述下料固定輥組相配合的下料壓緊輥組;其結構相同且在上料固定輥組側面設置鏈輪,所述鏈輪通過鏈條與設置在機架上的上料電機相連接,所述上料壓緊輥組通過壓縮彈簧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相配合;且采用下料機構結構與其相同,區別在于在下料固定輥組末端設置位置傳感器,且位置傳感器設置在具有刻度的伸縮桿上;能夠通過伸縮桿長度的調節實現對不同長度管件的切割。

另外,采用的切斷機構包括環形軌道,設置在所述環形軌道上的環型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上的切割模塊,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外表面的外齒輪,以及與所述外齒輪相配合的驅動電機;這種結構方式能夠確保切割機圍繞管件做圓周切割,避免直接切割造成的形變與毛刺現象,同時也可減少切割片的尺寸,為了增強切割時的穩定性,在切斷機構兩側設置用于固定管件的夾緊模塊,所述夾緊模塊包括固定夾,和用于與所述固定夾相配合的活動夾,所述活動夾通過伸縮桿與所述機架相連接,通過對管件直徑來調整固定夾的位置,然后通過活動夾來實現自動夾緊;采用的切割模塊包括切割機,所述切割機通過液壓伸縮桿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上;實現了切割機對側壁的切割。

另外,為了避免毛刺對操作人員的傷害,在下料機構末端設置用于清理毛刺的清理機構,所述清理機構包括切面呈W型的圓盤型盤刷,所述圓盤型盤刷的中心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伸縮桿設置在機架上;通過其對加工好的管件一端進行清理,從而對其一端進行高效的清理,減少操作人員受到傷害,也簡化了下一道工序的工藝。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料機構實現自動上料,環形設計的切斷機構實現了管件的切割,避免了切割造成的管件形變、毛刺現象,也縮小了切割機切割盤的直徑,減小了本裝置的尺寸,同時通過可以伸長的位置傳感器來實現不同長度管件的加工,并通過控制機構實現各個機構之間的相互協同加工,有效的實現了自動化切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橫切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位置傳感器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切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清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1-5,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自動管件切斷裝置,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1第一側的上料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1第二側的下料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且設置在所述上料機構與下料機構之間的切斷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機架1側面且與所述上料機構、切斷機構和下料機構信號互聯的控制機構17;

所述上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上料固定輥組12,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12相配合的上料壓緊輥組11;

所述下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22組成的下料固定輥組5,與所述下料固定輥組5相配合的下料壓緊輥組3;

所述切斷機構包括環形軌道20,設置在所述環形軌道20上的環型支撐架10,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10上的切割模塊,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10外表面的外齒輪24,以及與所述外齒輪24相配合的驅動電機15;

所述控制機構17為微型計算機。

所述上料固定輥組側面設置鏈輪,所述鏈輪通過鏈條與設置在機架1上的上料電機13相連接,所述上料壓緊輥組11通過壓縮彈簧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12相配合。

所述下料固定輥組5末端設置位置傳感器21,且所述下料固定輥組5側面設置下料鏈輪4,所述下料鏈輪4通過下料鏈條與設置在機架1上的下料電機18相連接,所述下料壓緊輥組3通過壓縮彈簧23與所述下料固定輥組5相配合。

所述切斷機構兩側設置用于固定管件14的夾緊模塊,所述夾緊模塊包括固定夾16,和用于與所述固定夾16相配合的活動夾7,所述活動夾7通過伸縮桿與所述機架1相連接。

所述切割模塊包括切割機8,所述切割機8通過液壓伸縮桿9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20上。

所述位置傳感器21設置在具有刻度的伸縮桿19上。

該實施例中采用的上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上料固定輥組,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相配合的上料壓緊輥組;而下料機構包括由多個輥輪組成的下料固定輥組,與所述下料固定輥組相配合的下料壓緊輥組;其結構相同且在上料固定輥組側面設置鏈輪,所述鏈輪通過鏈條與設置在機架上的上料電機相連接,所述上料壓緊輥組通過壓縮彈簧與所述上料固定輥組相配合;且采用下料機構結構與其相同,區別在于在下料固定輥組末端設置位置傳感器,且位置傳感器設置在具有刻度的伸縮桿上;能夠通過伸縮桿長度的調節實現對不同長度管件的切割;且采用的切斷機構通過其中的環形軌道上設置的固定桿與機架相連接。

另外,采用的切斷機構包括環形軌道,設置在所述環形軌道上的環型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上的切割模塊,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外表面的外齒輪,以及與所述外齒輪相配合的驅動電機;這種結構方式能夠確保切割機圍繞管件做圓周切割,避免直接切割造成的形變與毛刺現象,同時也可減少切割片的尺寸,為了增強切割時的穩定性,在切斷機構兩側設置用于固定管件的夾緊模塊,所述夾緊模塊包括固定夾,和用于與所述固定夾相配合的活動夾,所述活動夾通過伸縮桿與所述機架相連接,通過對管件直徑來調整固定夾的位置,然后通過活動夾來實現自動夾緊;采用的切割模塊包括切割機,所述切割機通過液壓伸縮桿設置在所述環型支撐架上;實現了切割機對側壁的切割。

實施例二

其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下料機構末端設置用于清理毛刺的清理機構2,所述清理機構2包括切面呈W型的圓盤型盤刷201,所述圓盤型盤刷201的中心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202上,所述驅動電機202通過伸縮桿203設置在機架1上。

該實施例中為了避免毛刺對操作人員的傷害,在下料機構末端設置用于清理毛刺的清理機構,所述清理機構包括切面呈W型的圓盤型盤刷,所述圓盤型盤刷的中心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伸縮桿設置在機架上;通過其對加工好的管件一端進行清理,從而對其一端進行高效的清理,減少操作人員受到傷害,也簡化了下一道工序的工藝。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通過上料機構將管件放入其中然后通過控制機構控制上料電機驅動上料固定輥組使得管件進入其中,當觸碰到位置傳感器時則停止并通過控制機構使得夾緊模塊將管件夾緊,然后使得切斷機構開始先向下切割,然后繞圓周切割,在繞一周后復位,且在切割的同時通過清理機構對管件的端部進行毛刺清理,在切割完畢后毛刺也清理完畢,然后通過下料電機控制其想外運出,且上料電機驅動帶切割管件進入至規定長度后,重復上述動作即可完成切割。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