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輥鍛移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308192閱讀:408來源:國知局
輥鍛移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輥鍛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將輥鍛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機械結構,尤其涉及一種輥鍛移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輥鍛加工過程中,通常有輸送、加熱、成型等工序。在成型工序在,最常用的反向輥鍛方式是將坯料的一端用夾鉗夾緊,在扇形模的第一道孔型的輥壓下變形(初成形)并退出,然后在下道孔型的無模空間處送進,再次輥壓變形(預成形)并退出,根據變形的需要,經多道輥壓而逐漸成形,得到所需的成形工件(終成形)。
[0003]上述采用人工進料的方式進行進料,不易于實現輥鍛加工自動化生產,效率較低。而要實現輥鍛加工自動化,則需要有相應的機構能將需要加工的輥鍛或坯料送入到成型設備中,從而使坯料在成型設備中被輥壓變形。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種分體式自動棍鍛機[公告號:CN201921964U],它包括棍鍛機主體和棍鍛機械手,其中輥鍛機主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設置有左右立柱,所述左右立柱內架設有軋輥,所述軋輥通過變速機構連接飛輪,所述飛輪通過皮帶輪連接電機;所述輥鍛機械手包括橫向傳動機構、大臂旋轉機構、托料機構和縱向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機構與飛輪連接處設置有卸荷套;所述橫向傳動機構的橫向傳動軌道上設置有位移傳感器和液壓比例閥控制系統,所述的縱向傳動機構的縱向傳動小車上設置有伺服電機,由伺服電機帶動齒輪、齒條做縱向運動;所述的大臂旋轉機構的回轉臂由伺服電機驅動做回轉運動,回轉臂上安裝有托料機構。
[0005]上述方案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緊湊、定位精度高、使用壽命久的特點。上述方案的機械手部分結構主要設置有橫向傳動、大臂旋轉機構、托料機構和縱向傳動(縱向傳動包括小車),其中橫向傳動移動軌道上設置有位移傳感器,驅動為液壓比例閥驅動,縱向傳動小車上設置有伺服電機,由伺服電機帶動齒輪、齒條做縱向運動;大臂旋轉機構的回轉臂由伺服電機驅動做回轉運動,回轉臂上安裝有托料機構,用于夾鉗對長鍛件的夾持,從而防止其變形。但該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高,不易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的輥鍛移位機構。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輥鍛移位機構,包括機座,所述的機座上設置有一條送料槽,送料槽底部設置有滾輪組,在機座上且靠近送料槽的端部設有輥鍛擋塊,送料槽靠近輥鍛擋塊的兩側分別設有能放置輥鍛的移位平臺和能將輥鍛從送料槽推送到移位平臺上的推送機構,所述的推送機構能向移位平臺的方向沿直線往復移動。加熱后的輥鍛放置在滾輪組上,被滾輪組輸送到輥鍛擋塊處,輥鍛觸碰輥鍛擋塊后不再前行,推送機構向前運動,將輥鍛推到移位平臺后再回位,實現輥鍛移位,推送機構往復移動,從而實現輥鍛連續的移位。
[0008]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推送機構包括與機座固接的推送機架,在推送機架上連接有一個輸出端能夠沿直線往復移動的驅動器,所述的驅動器的端部連接有一塊推料板。
[0009]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驅動器為氣缸、油缸。
[0010]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推送機架上還設置有導桿和導套,其中導套與推送機架固接,導桿插入到導套中并與導套活動連接,所述的導桿的端部還固接條狀的推料板。
[0011]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推送機構包括與機座固接的推送機架,所述的推送機架上螺接有一根螺桿,螺桿的端部連接有能驅動螺桿旋轉的電機。
[0012]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螺桿遠離電機的端部連接有一塊推料板。
[0013]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輥鍛擋塊上設有紅外接觸儀,所述的移位平臺遠離推送機構的一側設有接料機構,所述的接料機構能夠放置推送機構從送料槽中移出的輥鍛。
[0014]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接料機構包括靠近移位平臺設置的接料槽。
[0015]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接料機構還包括固定在機座上且能把接料槽中的輥鍛往前推送的針形氣缸。
[0016]在上述的輥鍛移位機構中,所述的接料槽遠離推送機構的一側的側壁上設有一塊高度高于接料槽的安全擋板,所述的送料槽的兩側各設有一塊延伸出送料槽槽面的側部擋板,且兩塊側部擋板的端部分別延伸至推送機構和移位平臺處。
[0017]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可靠,工作過程穩定性高,可以實現對輥鍛加工工序的連接,提供了實現輥鍛自動化加工的可靠保障,易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機座10、送料槽20、滾輪組21、側部擋板22、輥鍛擋塊30、紅外接觸儀31、移位平臺40、推送機構50、推送機架51、驅動器52、推料板53、導桿54、導套55、接料機構60、接料槽61、針形氣缸62、安全擋板63。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和圖3所示,一種輥鍛移位機構,包括機座10,所述的機座10上設置有一條送料槽20,送料槽20底部設置有滾輪組21,輥鍛放置在滾輪組21上,滾輪組21轉動,輥鍛則向前移動,在機座10上且靠近送料槽20的端部設有輥鍛擋塊30,優選地,輥鍛擋塊30上設有紅外接觸儀31,送料槽20靠近輥鍛擋塊30的兩側分別設有能放置輥鍛的移位平臺40和能將輥鍛從送料槽20推送到移位平臺40上的推送機構50,所述的推送機構50能向移位平臺40的方向沿直線往復移動。
[0025]再結合如圖2所示,推送機構50包括與機座10固接的推送機架51,在推送機架51上連接有一個輸出端能夠沿直線往復移動的驅動器52,驅動器52為氣缸、油缸,紅外接觸儀31可以電連接氣缸或油缸,實現聯動,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度,驅動器52的端部連接有一塊推料板53。在本實施例中,推送機架51上還設置有導桿54和導套55,其中導套55與推送機架51固接,導桿54插入到導套55中并與導套55活動連接,起到導向作用,所述的導桿54的端部還固接條狀的推料板53,推料板53的形狀和大小可以根據輥鍛的尺寸來設計,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