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523464閱讀:731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水平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沿傳送帶依次設有磁芯上料模組、點膠模組、磁芯扣合模組、固化模組、治具拆分模組、卸料模組。本發明可以實現變壓器的裝配,全過程自動進行,無需人工操作,可以極大的降低對人力的需求,有效的減少企業成本;生產效率高,不良率低。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裝配流水線。
【背景技術】
[0002]常用的變壓器包括有磁芯、線圈等部件,在其整個生產流程中需要經過磁芯上料、線圈上料、磁芯粘合、固化等多道工序。現有技術中上述工序一般是由工人在不同設備上完成,為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這在人力成本日益上漲的今天,將會顯著增加企業的成本;同時,由于半成品需要在不同工位間轉運,還需要設置物料的存儲與管理環節,進一步增加企業的成本;此外,人工裝配還存在效率低、不良率高的情況,因此人們亟需一種可以實現全自動裝配的流水線。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可以實現變壓器的裝配,全過程自動進行,無需人工操作,可以極大的降低對人力的需求,有效的減少企業成本;生產效率高,不良率低。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水平的傳送帶,沿傳送帶依次設有磁芯上料模組、點膠模組、磁芯扣合模組、固化模組、治具拆分模組、卸料模組。
[000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磁芯上料模組包括上料支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取料裝置、料盒與頂升裝置,取料裝置可相對上料支架沿Z軸與X軸方向往復運動,并通過該運動對料盒中的物料進行轉移,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06]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取料裝置包括取料底座、取料桿與套筒,取料桿可相對取料底座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其具有一由導磁材料制成的下端,套筒可相對取料底座發生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且取料桿插接在套筒內并能相對其運動。
[000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對應設于取料桿后方的分料桿,分料桿與取料桿平行,可相對取料底座發生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對應設于取料桿后方的撥料桿,撥料桿可相對取料底座發生沿Z軸方向的往復運動以及繞Y軸的旋轉。
[0009]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點膠模組包括第一點膠模組與第二點膠模組,二者沿傳送帶的運動方向依次設置。
[0010]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第一點膠模組包括點膠支架、點膠底座、點膠頭與頂升裝置,點膠底座安裝在點膠支架上并能通過其沿X軸、Y軸與Z軸往復運動,點膠頭安裝在點膠底座上并可相對其沿X軸往復運動,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11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第二點膠模組包括點膠支架、點膠底座、點膠頭、質量檢測裝置、不良品回收裝置與頂升裝置,點膠底座安裝在點膠支架上并能通過其沿X軸、Y軸與Z軸往復運動,點膠頭安裝在點膠底座上并可相對其沿X軸往復運動,不良品回收裝置包括可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的第一夾爪、第二夾爪與第三夾爪,其中,第三夾爪相對第一夾爪、第二夾爪獨立運動,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磁芯扣合模組包括扣合支架、主動旋轉裝置、從動旋轉裝置與頂升裝置,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通過扣合支架沿Z軸、X軸與Y軸往復運動,其中,主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主動桿,從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從動桿,主動桿與從動桿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且保持同軸,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13]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主動桿端部的中心設有一矩形的插接槽,從動桿具有一錐形的端部。
[0014]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的壓板。
[001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固化模組包括固化支架、料桶、入料裝置、移料裝置與出料裝置,其中料桶包括豎直的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入料裝置用于將傳送帶上待固化的產品自第一腔體底部依次送入并堆疊在第一腔體內,移料裝置用于在第一腔體內的產品達到一設定數量后將位于頂部的產品轉移至第二腔體內,出料裝置用于在第二腔體內的產品達到一設定數量后將位于底部的產品轉移至傳送帶上。
[0016]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入料裝置包括入料頂升裝置與成對設置的單向板,單向板位于第一腔體的底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分設在傳送帶的兩側,單向板水平的鉸接在機架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朝向第一腔體內部的旋轉運動,入料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1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出料裝置包括出料頂升裝置與成對設置的承接板,承接板位于第二腔體的底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分設在傳送帶的兩側,承接板可沿水平方向往復運動,從而具有聚攏的第一狀態與分離的第二狀態,其在處于第一狀態時,可將產品限制在第二腔體內;其在處于第二狀態時,產品可自承接板間通過,出料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18]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移料裝置包括真空吸盤,真空吸盤設于第一腔體頂部,并可沿Z軸與Y軸方向往復運動。
[0019]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治具拆分模組包括拆分支架、主動旋轉裝置、從動旋轉裝置與頂升裝置,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可通過拆分支架沿Z軸、X軸與Y軸往復運動,其中,主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主動桿,從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從動桿,主動桿與從動桿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且保持同軸,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20]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的壓板,壓板的下表面上設有定位桿,定位桿的端部設于插入桿。
[0021]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卸料模組包括頂升裝置、卸料支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卸料裝置,卸料裝置可相對卸料支架沿Z軸與X軸方向往復運動,并通過該運動對裝配完成的產品進行轉移,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22]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卸料裝置包括卸料底座、卸料桿與套筒,卸料桿可相對卸料底座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其具有一由導磁材料制成的下端,套筒與卸料底座固接,卸料桿插接在套筒內并能相對其運動。
[0023]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設于磁芯上料模組與點膠模組之間的校準模組,該校準模組包括頂升裝置、校準支架以及安裝在校準支架上的水平校準桿、第一豎直校準桿與第二豎直校準桿,水平校準桿可沿X軸方向往復運動,第二豎直校準桿可發生沿X軸方向的往復運動以及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水平校準桿、第一豎直校準桿與第二豎直校準桿頂端設有水平的校準面,第二豎直校準桿的校準面上伸出有豎直的插入桿,該插入桿的直徑小于第二豎直校準桿的直徑,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
[0024]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設于固化模組與治具拆分模組之間的檢測模組,其包括電感檢測裝置以及設于傳送帶下方的接電裝置,接電裝置包括可沿Z軸方向獨立運動的第一頂板與第二頂板,第二頂板上伸出有若干接頭,接頭與電感檢測裝置連通。
[002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設于固化模組與治具拆分模組之間的導線去皮模組,其包括激光發生器與旋轉平臺,旋轉平臺設于激光發生器的下方,可繞位于其中部的旋轉軸轉動。
[00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實現變壓器的裝配,全過程自動進行,無需人工操作,可以極大的降低對人力的需求,有效的減少企業成本;生產效率高,不良率低。
【附圖說明】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8]圖1是本發明流水線前半段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流水線后半段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治具的整體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磁芯A固定座的不意圖;
圖5是本發明磁芯B固定座的不意圖;
圖6是本發明磁芯上料模組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取料裝置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校準模組一個方向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校準模組另一個方向的示意圖(隱藏部分支架);
圖10是本發明第一點膠模組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一點膠模組點膠頭裝置的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二點膠模組的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二點膠模組點膠頭裝置的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磁芯扣合模組一個方向的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磁芯扣合模組另一個方向的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固化模組的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料桶的不意圖;
圖18是檢測模組的示意圖(隱藏檢測裝置);
圖19是本發明導線去皮模組的示意圖(隱藏支架);
圖20是本發明導線去皮模組旋轉平臺與鎖止機構的示意圖; 圖21是本發明所裝配的變壓器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0]需要說明的是,如無特殊說明,當某一特征被稱為“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上,也可以間接地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上。此外,本發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僅僅是相對于附圖中本發明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系來說的。
[0031]此外,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組合。
[0032]參照圖21,示出了本發明流水線所生產的變壓器的分解示意圖,所述的變壓器包括磁芯A、磁芯B與線圈,磁芯A與磁芯B均包括有一殼體以及固定在殼體上的固定桿,二者扣合并粘接形成一安裝腔。線圈上設有內孔、若干針腳與伸出的導線,其置于安裝腔內,通過固定桿插入內孔的方式進行定位。
[0033]參照圖1與圖2,流水線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水平的傳送帶,用于持續的輸送治具。沿傳送帶依次設有磁芯上料模組1、校準模組2、點膠模組3、磁芯扣合模組4、固化模組
5、檢測模組6、導線去皮模組7、治具拆分模組8與卸料模組9,其中磁芯上料模組I用于將磁芯轉移至治具上,校準模組2用于調整磁芯的姿態,便于后續的點膠操作;點膠模組3與磁芯扣合模組4用于磁芯A、B的點膠與扣合,使之固接為一個整體;固化模組5用于點膠之后的固化;檢測模組6用于進行變壓器的電感檢測;導線去皮模組7用于在去除導線預定位置的外皮;治具拆分模組8與卸料模組9用于實現產品與治具之間的分離。
[0034]參照圖3至圖5,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用于磁芯定位與固定的治具,該治具包括一治具底座101,該治具底座101上可拆卸的設有磁芯固定座,以上述待裝配的變壓器為例,所述的磁芯固定座優選為兩處,分為磁芯A固定座102與磁芯B固定座103,二者并列的設于治具底座101的上表面,用于容納相對應的磁芯,其中磁芯B固定座103上還用于固定線圈。
[0035]其中,在磁芯A固定座102與磁芯B固定座103上設有若干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狀與磁芯的外型適配,磁芯與凹槽底壁之間設有彈簧。為了限制磁芯的運動,治具設有磁芯鎖止塊104,具體的,磁芯鎖止塊104通過一彈簧可發生水平方向上的彈性運動,在初始狀態下,鎖止塊從凹槽的側壁伸出,將磁芯抵持在凹槽的對側側壁上,通過摩擦力便可以完成磁芯的固定;而需要將磁芯從固定座上分離時,只需施加外力使鎖止塊縮回至側壁內即可。
[0036]治具還設有固定座鎖止結構,所述固定座鎖止結構包括設于所述磁芯A固定座102上方的插銷1021,插銷1021為圓柱狀,其中部設有環槽,治具底座101及磁芯B固定座103上設有通孔1031,該通孔1031的直徑略大于插銷1021的直徑。此外,在磁芯B固定座103與底座之間還設有鎖止滑塊,所述鎖止滑塊可相對治具底座101滑動,其上設有與通孔1031等徑的過孔,以及與該過孔連通的U型孔,其中U形孔的直徑略大于環槽的直徑而小于插銷1021的直徑,這樣,當鎖止滑塊上的過孔與通孔1031同心時,插銷1021可以插入至通孔1031內,此時再移動鎖止滑塊,使得U形孔嵌入環槽內,便可將磁芯A固定座102鎖止在磁芯B固定座103上。
[0037]磁芯A固定座102的兩端還設有插接頭1022與插接孔1023。
[0038]治具上還設有彈簧105,其與磁芯B固定座103平行設置,線圈伸出的導線可以夾持的彈簧上,用于使導線保持為直線狀態。
[0039]參照圖6、圖7,示出了磁芯上料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包括上料支架11、取料裝置12、料盒13、撥爪(未示出)與頂升裝置(未示出),其中取料裝置12可滑動的安裝在上料支架11上,并可通過其發生沿Z軸方向與X軸方向的往復滑動。具體的,上料支架11包括X軸滑軌、X軸滑塊、Z軸滑軌與Z軸滑塊,Z軸滑軌與X軸滑塊固接,取料裝置12與Z軸滑塊固接。
[0040]取料裝置12包括取料底座120,其通過該取料底座實現與Z軸滑塊的連接。取料底座120上設有滑軌121以及滑塊122,滑塊122的底部固接有一取料桿123,在氣缸的驅動下,取料桿123可與滑塊122—體的發生沿Z軸方向的往復運動,取料桿123的下端由導磁材料制成,用于吸附待移動的磁芯。此外,取料裝置12還包括滑塊124以及固接在滑塊124上的套筒125,取料桿123可自套筒125中滑動。滑塊124與取料底座120之間設有彈簧,從而可以使套筒125可發生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
[0041]在本發明中,取料裝置12為并列設置的兩處,分別用于磁芯A與磁芯B的上料,優選的,取料裝置沿傳送帶的運動方向設置,即首先進行磁芯A的上料,然后進行磁芯B的上料。
[0042]頂升裝置與撥爪分別設于傳送帶的下方與上方,其中頂升裝置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運動的頂板,頂板上設有定位柱;撥爪可發生沿X軸方向的往復運動。
[0043]以磁芯A的上料為例,磁芯上料模組的取料過程如下:當治具通過傳送帶運動至上料模組處時,頂升裝置通過頂板將治具從傳送帶上頂起并定位,撥爪撥動治具上的磁芯鎖止塊104使其縮回至凹槽側壁內。取料裝置12首先運動至料盒13第一行磁芯的上方,然后沿Z軸下降使得套筒125與磁芯的上表面抵持,因為套筒125可以發生彈性運動,故能避免其在下壓的過程中損壞磁芯。取料桿在氣缸的作用下沿套筒下移直至將磁芯吸附在其上,取料裝置在吸附完成后整體上移,帶著磁芯移動至治具的上方,并將磁芯放入在對應磁芯固定座上的凹槽內,然后撥爪釋放磁芯鎖止塊104,鎖止塊復位將磁芯固定在凹槽內,同時取料桿123上移與磁芯脫離,最后取料裝置整體上移復位,完成取料步驟。
[0044]磁芯B的上料步驟與之類似,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0045]優選的,滑塊124上還設有可發生Z軸方向彈性運動的分料桿126,其對應設于套筒125的后方,可以在取料桿123吸附磁芯時壓住相鄰的磁芯,防止取料桿一次吸附多個物料。
[0046]進一步的,還設有傳感器127,用于檢測料盒13中的上料位置(在本實施例中,上料位置即料盒的第一行)是否存在磁芯。
[0047]進一步的,還設有撥料桿128,其設于取料底座120上并可發生沿Z軸運動以及繞Y軸的轉動,當第一行的磁芯被取走后,撥料桿128可以通過Z軸運動至最后一行的磁芯處,通過繞Y軸的轉動迫使磁芯整體前移,以保證第一行始終存在待轉移的磁芯。
[0048]為了增加上料效率,取料裝置12上并列設有多個取料桿及相應的驅動機構、分料桿、傳感器與撥料桿,在本實施例中取料桿為8處。
[0049]在磁芯A、B均裝入對應的磁芯固定座后,還包括將線圈安裝在磁芯B上的裝配工位,此動作可由人工或者機械自動完成。
[0050]參照圖8、圖9,示出了校準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包括一校準支架21與頂升裝置24,所述校準支架21上設有磁芯A校準裝置與磁芯B校準裝置。其中,磁芯A校準裝置包括水平校準桿22與第一豎直校準桿23,磁芯B校準裝置包括第二豎直校準桿25,上述校準桿的頂端設有水平的校準面,第二豎直校準桿25的校準面上伸出有豎直的插入桿,該插入桿的直徑小于第二豎直校準桿的直徑。水平校準桿22以及第二豎直校準桿25可在氣缸的作用下發生沿X軸方向的往復運動,此外,第二豎直校準桿25還可發生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
[0051]當磁芯A、B與線圈裝配完成后,傳送帶將治具輸送至校準模組處,頂升裝置將治具頂起并定位,使磁芯A的校準面與第一豎直校準桿23接觸,線圈的上端面與第二豎直校準桿25的校準面接觸,從而限制磁芯A以及磁芯B、線圈在Z軸方向上的自由度,第二豎直校準桿25通過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減少施加在線圈上的作用力,避免損壞線圈。同時,水平校準桿22從磁芯A固定座102上凹槽的缺口伸入,將磁芯A抵持在凹槽的側壁上,限制磁芯A在X軸方向上的自由度;第二豎直校準桿25頂端的插入桿插入至線圈的內孔中,一方面可以對線圈進行定位,另一方面通過第二豎直校準桿25沿X軸的運動將磁芯B抵持在相應凹槽的側壁上,限制磁芯B在X軸方向上的自由度,結合磁芯鎖止塊104對Y軸自由度的限制,使得磁芯牢牢的固定在相應的固定座上,從而可以矯正磁芯與線圈在放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平、歪斜等不良姿態。
[0052]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點膠模組包括沿傳送帶運動方向設置的第一點膠模組31、第二點膠模組32與對應第一、第二模組的頂升裝置。參照圖10與圖11,第一點膠模組31包括點膠支架311與點膠頭裝置312,所述點膠頭裝置312可通過點膠支架311發生沿X、Y、Z軸方向上的往復移動(點膠支架的結構與上述的上料支架類似,即在其基礎上增加Y軸導軌與Y軸滑塊)。參照圖11,點膠頭裝置312包括一點膠底座3121,以及安裝在點膠底座上的點膠頭3122,所述點膠頭通過三軸運動在磁芯的上表面涂敷膠液。優選的,點膠頭3122為并列設置的兩處,二者可以通過固定在點膠底座3121上的水平導軌相互獨立的沿X軸運動。
[0053]參照圖12、圖13,示出了第二點膠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類似的,第二點膠模組32包括點膠支架321與點膠頭裝置322,所述點膠頭裝置322可通過點膠支架321發生沿X、Υ、Ζ軸方向上的往復移動,參照圖13,點膠頭裝置322包括一點膠底座3221,以及安裝在點膠底座上的點膠頭3222,所述點膠頭通過三軸運動在磁芯的上表面涂敷膠液。優選的,點膠頭3222為并列設置的兩處。第二點膠模組與第一點膠模組的區別還在于包括質量檢測裝置323與不良品回收裝置324,具體的,質量檢測裝置323包括一CCD檢測裝置,其用于在點膠步驟全部完成后對磁芯進行檢測,以判別其是否符合要求,若發現不良品,則由不良品回收裝置324進行剔除。
[0054]不良品回收裝置324包括第一夾爪3241、第二夾爪3242與第三夾爪3243,其中第一夾爪3241、第二夾爪3242對應磁芯Α、磁芯B設置,通過沿Z軸方向的運動以及夾爪的夾持運動將點膠不良的磁芯從治具上分離。第三夾爪3243對應線圈設置,用于線圈與治具的分離。第三夾爪3243可相對第一、第二夾爪獨立的沿Z向升降,其上還設有一卡勾3244,當需要分離線圈時,首先通過卡扣3244將線圈上的導線從固定該導線的彈簧上拔出,然后第三夾爪夾住導線,帶動線圈脫離治具。
[0055]點膠模組的工作流程為:當治具輸送至點膠模組處時,被頂升裝置從傳送帶上頂起后首先由第一點膠模組進行膠液的涂敷,然后再通過傳送帶輸送至第二點膠模組處進行第二次點膠,直至當前治具上的磁芯均完成了點膠操作;隨后進行CCD不良品檢測,如果沒有不良品,治具輸送至下一工位,如果檢測出不良品磁芯,回收裝置啟動將該磁芯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磁芯、線圈回收。
[0056]參照圖14、圖15,示出了磁芯扣合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磁芯A、B經過點膠操作后,需要及時的扣合以完成二者的對接。磁芯扣合模組包括扣合支架41、主動旋轉裝置42、從動旋轉裝置43與頂升裝置(未示出),主動旋轉裝置42與從動旋轉裝置43安裝在一底板上,該底板可相對扣合支架41發生沿Z軸與X軸方向上的運動。主動旋轉裝置42包括水平放置的旋轉電機421與固接在旋轉電機轉動軸上的主動桿422,主動桿422的端部設有插接槽4211,從動旋轉裝置43包括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從動桿431,從動桿431具有一錐形的端部,其與所述主動桿422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且保持同軸,此外,主動旋轉裝置42與從動旋轉裝置43還可通過底板上的水平滑軌沿Y軸運動。
[0057]扣合模組的工作流程如下:治具從傳送帶上頂起,解鎖機構推動鎖止滑塊運動,直至過孔對準治具底座101以及磁芯B固定座103上的通孔1031。主動旋轉裝置42與從動旋轉裝置43沿Y軸相互分離并沿Z軸下降,直至分別對準治具兩端的插接頭1022與插接孔1023后沿Y軸聚攏,使得插接頭1022插入至插接槽4211中,從動桿431的錐形端部插入插接孔1023中。待插接完成后,主動旋轉裝置42與從動旋轉裝置43帶動磁芯A固定座102從治具上脫離并移動至磁芯B固定座103的上方,在電機的驅動下,磁芯A固定座102旋轉180°,以磁芯A朝下的姿態與磁芯B固定座103貼合,從而實現磁芯A與磁芯B之間的粘接,最后,再次推動鎖止滑塊使U型孔嵌入在環槽中,完成整個扣合步驟。
[0058]優選的,還設有加壓裝置,其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運動的壓板44,當磁芯A固定座102放置在磁芯B固定座103上時,壓板44對磁芯A固定座102施加壓力,使磁芯之間的粘接更加緊固。
[0059]進一步的,為了保證磁芯A固定座102跟隨主動旋轉裝置42同步轉動,插接槽與插接頭1022均為矩形。
[0060]—般的,粘接后的治具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固化后才能具有較高的連接強度,因此在點膠模組后設置有固化模組,參照圖16與圖17,示出了固化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包括固化支架51、料桶52、入料裝置53、移料裝置54、出料裝置55與傳感器(未示出),其中,料桶52作為治具中轉放置的主要場所,包括豎直的第一腔體521與第二腔體522,所述腔體的底部與頂部設有開口,以供治具進入與移出。當治具隨傳送帶移動至第一腔體521的下方時,在入料裝置53的驅動下由所述第一腔體的底部開口進入并堆疊在腔體內部,隨著入料裝置53的持續工作,第一腔體521內治具的數量不斷增多,當治具的數量達到某一設定值時,移料裝置54開始將位于頂部的治具轉移至第二腔體522內,類似的,當第二腔體522內的治具數量達到一設定值時,出料裝置55開始工作,持續的將第二腔體522底部的治具逐件的轉移至傳送帶上,這樣便實現了治具自傳送帶-第一腔體-第二腔體-傳送帶的運動,既能保證治具不脫離流水線,又能給予其充足的固化時間。
[0061 ]具體的,入料裝置包括入料頂升裝置,所述入料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與所述第一腔體對應,可通過沿豎直方向的運動將傳送帶上的治具頂入第一腔體內。
[0062]入料裝置53還包括成對設置的單向板531,所述單向板位于第一腔體521的底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分設在傳送帶的兩側。單向板在初始狀態時水平的擱置在固化支架51上,用于承接第一腔體521內的治具,防止治具從腔體內掉落;此外,其還能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朝向第一腔體內部的旋轉運動,從而允許治具單向的進入腔體內部。
[0063]出料裝置包括出料頂升裝置與承接板551,其中所述出料頂升裝置設于傳送帶的下方,與第二腔體522對應,可通過沿豎直方向的運動頂升第二腔體內的治具。
[0064]承接板551成對設置,其設于所述第二腔體的底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分設在傳送帶的兩側。承接板551可沿水平方向往復運動,從而具有聚攏的第一狀態與分離的第二狀態,其在處于第一狀態時,用于承接第二腔體內的治具,即將其限制在第二腔體內;其在處于第二狀態時,治具可自承接板間通過。
[0065]本實施例中的出料流程如下所述:出料頂升裝置運動將腔體內的治具全部頂起,承接板551隨即分開,處于第二狀態,然后出料頂升裝置帶動治具下降,使承接板551對準位于最底層以及倒數第二層治具的結合部位,此時承接板551相對運動,插入兩層治具間的空隙內,最后出料頂升裝置再次下降,將最底層的治具放置在傳送帶上,倒數第二層及以上的治具繼續被承接板551限制在第二腔體內,重復上述過程,便能將第二腔體內的治具持續的轉移至傳送帶上。
[0066]移料裝置包括真空吸盤,真空吸盤設于第一腔體的頂部,可發生沿Z軸與Y軸的運動,當需要進行移料操作時,真空吸盤先沿Y軸方向運動至第一腔體的頂部,吸附位于頂層的治具,然后沿反向運動至第二腔體的上方,再沿Z軸方向運動將治具放置在第二腔體內。
[0067]傳感器優選設于料桶的頂部,通過檢測腔體內治具的高度來判定是否開始移料與出料步驟。
[0068]參照圖18,示出了檢測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包括設于上方的檢測儀器(未示出),在本方案中其為電感檢測儀器,還包括設于傳送帶下方的接電裝置,所述接電裝置包括第一頂板611與第二頂板612,所述第一頂板611與第二頂板612可以相互獨立的發生沿Z軸方向的運動。其中第一頂板用于頂升治具,使其與傳送帶分離;第二頂板上設有接頭613,所述接頭以兩個為一組,分別與線圈上的兩處針腳接觸,用于實現線圈與PCB之間的電連接。
[0069]檢測模組的工作流程為:首先第一頂板將治具從傳送帶上頂起,然后第二頂板帶動接頭上移,與線圈的針腳接觸,接通線圈與檢測儀器。
[0070]參照圖19、圖20,示出了導線去皮模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包括一激光發生器71,所述激光發生器的下方設有一旋轉平臺72,該旋轉平臺72可繞位于其中部的旋轉軸轉動,此外還設有一鎖止機構73,用于將治具鎖止在旋轉平臺72上,使其可與旋轉平臺72—體的發生旋轉。具體的,鎖止機構73包括一具有錐形端部的鎖止桿731,該鎖止桿可在氣缸的推動下沿X軸方向運動,直接插入在治具外側壁的錐形孔內。去皮模組的操作流程為:治具擱置在旋轉平臺72上并由鎖止桿鎖死,激光首先對導線上半部分的外皮進行燒熔,然后旋轉平臺帶動治具旋轉180°,使導線殘留外皮的一面朝上,再次通過激光燒熔,直至外皮完全去除。
[0071]旋轉平臺72的中部設有開口,便于激光燒熔導線外皮與外皮燃燒廢料的回收。
[0072]為了便于激光去皮以及旋轉平臺的轉動,傳送帶未延伸至去皮模組處,為了將治具從傳送帶轉移至旋轉平臺上,還設有撥料裝置,所述撥料裝置包括可沿Y軸方向運動的撥料板,當治具運動至傳送帶的末端時,撥料板推動治具從傳送帶進入旋轉平臺上;同樣的,當完成去皮后,治具由撥料板推動重新進入后續的傳送帶上。為便于于治具的推入與推出,旋轉平臺的入口設有斜面。
[0073]本發明還包括治具拆分模組,其用于將磁芯A固定座102與磁芯B固定座103分離,與磁芯扣合模組類似的,治具拆分模組包括拆分支架、主動旋轉裝置、從動旋轉裝置與頂升裝置,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安裝在一底板上,該底板可相對拆分支架發生沿Z軸與X軸方向上的運動。主動旋轉裝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旋轉電機與固接在旋轉電機轉動軸上的主動桿,主動桿的端部設有插接槽,從動旋轉裝置包括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從動桿,從動桿具有一錐形的端部,其與所述插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且保持同軸,此外,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還可通過底板上的水平滑軌沿Y軸運動。
[0074]治具拆分的工作流程如下:治具從傳送帶上頂起,一方面解鎖機構推動鎖止滑塊運動,使得U型孔與環槽脫離,直至滑塊上的過孔對準治具底座101與磁芯B固定座103上的通孔1031,此時磁芯A固定座102可與磁芯B固定座103自由分離;另一方面,解鎖機構迫使磁芯A固定座102上的磁芯鎖止塊104縮回至凹槽的側壁內,解除對磁芯A的鎖止。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沿Y軸分離,再沿Z軸下降,直至分別對準治具兩端的插接頭1022與插接孔1023后沿Y軸聚攏,使得插接頭1022插入插接槽中,從動桿的錐形端部插入插接孔1023中。待插接完成后,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帶動磁芯A固定座從磁芯B固定座上脫離,在電機的驅動下,磁芯A固定座102旋轉180°,下移并重新固定在治具底座1I上。
[0075]此外,優選的,還設有輔助拆分裝置,其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運動的壓板,壓板上設有若干的拆分桿,其首端具有一插入桿。當需要進行拆分時,插入桿自磁芯A固定座102底部的孔內插入,與磁芯A的底面接觸并將磁芯A抵持在磁芯B上,這樣便能防止磁芯A跟隨磁芯A固定座102—起與磁芯B固定座103分離。
[0076]本發明還包括卸料模組,用于將產品與治具分離,類似于上料機構,包括卸料支架,其上設有卸料桿,在氣缸的驅動下,卸料桿相對卸料支架發生沿Z軸方向與X軸方向的往復運動,卸料桿的下端由導磁材料制成,用于吸附待移動的產品。此外,卸料模組還包括固接在卸料支架上的套筒,卸料桿可自套筒中滑動。
[0077]卸料模組的工作過程如下:治具由頂升裝置通過頂板將治具從傳送帶上頂起,解鎖機構撥動磁芯B固定座103上的磁芯鎖止塊104使其縮回至凹槽側壁內,解除對磁芯B的鎖止。卸料模組沿Z軸下降使得套筒與產品的上表面抵持。卸料桿在氣缸的作用下沿套筒下移直至將產品吸附在其上,卸料模組在吸附完成后整體上移,帶著裝配完成的產品從治具上分離,完成卸料步驟。
[0078]為了實現治具的重復利用,在機架的底部還設有回收傳送帶。當產品與治具完全分離后,治具移動至傳送帶的末端,通過一頂升裝置放置在回收傳送帶上并運送至流水線的開始位置,重新參與裝配。
[0079]在本發明中,坐標系的皆以豎直方向為Z軸,傳送帶運動的方向為Y軸,垂直與Y軸的方向為X軸。
[0080]以上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水平的傳送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傳送帶依次設有磁芯上料模組、點膠模組、磁芯扣合模組、固化模組、治具拆分模組、卸料模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上料模組包括上料支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取料裝置、料盒與頂升裝置,所述取料裝置可相對所述上料支架沿Z軸與X軸方向往復運動,并通過該運動對料盒中的物料進行轉移,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裝置包括取料底座、取料桿與套筒,所述取料桿可相對所述取料底座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其具有一由導磁材料制成的下端,所述套筒可相對所述取料底座發生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且所述取料桿插接在所述套筒內并能相對其運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應設于所述取料桿后方的分料桿,所述分料桿與取料桿平行,可相對所述取料底座發生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應設于所述取料桿后方的撥料桿,所述撥料桿可相對所述取料底座發生沿Z軸方向的往復運動以及繞Y軸的旋轉。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點膠模組包括第一點膠模組與第二點膠模組,二者沿所述傳送帶的運動方向依次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點膠模組包括點膠支架、點膠底座、點膠頭與頂升裝置,所述點膠底座安裝在所述點膠支架上并能通過其沿X軸、Y軸與Z軸往復運動,所述點膠頭安裝在所述點膠底座上并可相對其沿X軸往復運動,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點膠模組包括點膠支架、點膠底座、點膠頭、質量檢測裝置、不良品回收裝置與頂升裝置,所述點膠底座安裝在所述點膠支架上并能通過其沿X軸、Y軸與Z軸往復運動,所述點膠頭安裝在所述點膠底座上并可相對其沿X軸往復運動,所述不良品回收裝置包括可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的第一夾爪、第二夾爪與第三夾爪,其中,所述第三夾爪相對第一夾爪、第二夾爪獨立運動,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扣合模組包括扣合支架、主動旋轉裝置、從動旋轉裝置與頂升裝置,所述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通過所述扣合支架沿Z軸、X軸與Y軸往復運動,其中,所述主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主動桿,所述從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從動桿,所述主動桿與從動桿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且保持同軸,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桿端部的中心設有一矩形的插接槽,所述從動桿具有一錐形的端部。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的壓板。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固化模組包括固化支架、料桶、入料裝置、移料裝置與出料裝置,其中料桶包括豎直的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所述入料裝置用于將所述傳送帶上待固化的產品自所述第一腔體底部依次送入并堆疊在第一腔體內,所述移料裝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腔體內的產品達到一設定數量后將位于頂部的產品轉移至第二腔體內,所述出料裝置用于在所述第二腔體內的產品達到一設定數量后將位于底部的產品轉移至傳送帶上。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裝置包括入料頂升裝置與成對設置的單向板,所述單向板位于所述第一腔體的底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分設在傳送帶的兩側,所述單向板水平的鉸接在所述機架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朝向第一腔體內部的旋轉運動,所述入料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裝置包括出料頂升裝置與成對設置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位于所述第二腔體的底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且分設在傳送帶的兩側,所述承接板可沿水平方向往復運動,從而具有聚攏的第一狀態與分離的第二狀態,其在處于第一狀態時,可將產品限制在第二腔體內;其在處于第二狀態時,產品可自承接板間通過,所述出料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裝置包括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設于所述第一腔體頂部,并可沿Z軸與Y軸方向往復運動。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拆分模組包括拆分支架、主動旋轉裝置、從動旋轉裝置與頂升裝置,所述主動旋轉裝置與從動旋轉裝置可通過所述拆分支架沿Z軸、X軸與Y軸往復運動,其中,所述主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主動桿,所述從動旋轉裝置包括一可繞自身軸心旋轉的水平的從動桿,所述主動桿與從動桿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且保持同軸,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的壓板,所述壓板的下表面上設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的端部設于插入桿。1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模組包括頂升裝置、卸料支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卸料裝置,所述卸料裝置可相對所述卸料支架沿Z軸與X軸方向往復運動,并通過該運動對裝配完成的產品進行轉移,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裝置包括卸料底座、卸料桿與套筒,所述卸料桿可相對所述卸料底座沿Z軸方向往復運動,其具有一由導磁材料制成的下端,所述套筒與所述卸料底座固接,所述卸料桿插接在所述套筒內并能相對其運動。20.根據權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所述磁芯上料模組與點膠模組之間的校準模組,該校準模組包括頂升裝置、校準支架以及安裝在校準支架上的水平校準桿、第一豎直校準桿與第二豎直校準桿,所述水平校準桿可沿X軸方向往復運動,所述第二豎直校準桿可發生沿X軸方向的往復運動以及沿Z軸方向的彈性運動,所述水平校準桿、第一豎直校準桿與第二豎直校準桿頂端設有水平的校準面,所述第二豎直校準桿的校準面上伸出有豎直的插入桿,該插入桿的直徑小于第二豎直校準桿的直徑,所述頂升裝置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可沿Z軸往復運動。21.根據權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所述固化模組與治具拆分模組之間的檢測模組,其包括電感檢測裝置以及設于所述傳送帶下方的接電裝置,所述接電裝置包括可沿Z軸方向獨立運動的第一頂板與第二頂板,所述第二頂板上伸出有若干接頭,所述接頭與電感檢測裝置連通。22.根據權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變壓器生產的自動裝配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所述固化模組與治具拆分模組之間的導線去皮模組,其包括激光發生器與旋轉平臺,所述旋轉平臺設于所述激光發生器的下方,可繞位于其中部的旋轉軸轉動。
【文檔編號】B23P21/00GK105881005SQ201610079525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4日
【發明人】趙盛宇, 劉明清, 田亮, 張松嶺, 鐘輝, 黃明明, 龍國斌, 詹義勇
【申請人】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