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棒材線、型材連鑄和軋制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棒線材、型材的生產工藝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連鑄一鑄坯下線冷卻一冷坯上料一加熱爐加熱一軋制,另一種是連鑄一熱送熱裝一加熱爐加熱一軋制。這兩種生產工藝由于連鑄坯切斷后冷卻時間較長,溫度較低,無法滿足軋機開軋溫度要求,必須采用加熱爐對連鑄坯進行重新加熱后才能進行軋制。采用加熱爐加熱存在4個主要問題:一是能耗巨大,加熱爐燃耗可占軋鋼工序能耗的60%-70%,二是成材率低,鑄坯加熱過程會產生氧化燒損,三是加熱爐產生大量煙塵和廢氣排放,四是加熱爐設備、操作人員、廠房用地等投資較大。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許多專家學者研宄了多種方法。中國專利1“利用鋼水余熱生產型材棒線材的連鑄連軋方法”(公開號:CN102310078A)提出了型材棒線材的連鑄連軋方法,但由于連鑄坯不經切斷,存在采用單流生產時生產線產量過低,采用多流生產時軋機過多、投資過大的缺點。中國專利2 “一種長型材連鑄連軋的生產設備”(公開號:CN101693254A)和中國專利3“生產長材的連鑄連軋裝置”(公開號:CN202667242U)分別采用感應加熱裝置和輥底式加熱爐對連鑄坯加熱,雖然取消了傳統加熱爐,但存在設備投資高、生產依然消耗較多電能或燃料、氧化燒損較大的問題。中國專利4“一種無加熱低溫直接軋制小方坯生產鋼筋的裝置”(公開號:CN203648986U)雖然取消了加熱爐,但該裝置采用連鑄坯多排并行、再由橫向調配裝置分鋼后單根送入熱送輥道的方式,會造成后進入熱送輥道的連鑄坯等待時間過長而溫降過大,并且由于需要橫移分鋼,也增加了連鑄坯的冷卻時間,可見該裝置與目前常用的熱送熱裝技術并無本質區別,連鑄坯溫降過大,無法滿足軋機的軋制要求,不具有可行性。
[0004]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以克服上述冋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可解決棒線材、型材生產的高耗能、高排放問題,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節能減排。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包括依次緊密連接的連鑄機、鑄坯切割裝置及切后輥道、快速保溫輥道和軋鋼生產線;所述連鑄機為I機I流或多機多流連鑄機,其采用階梯狀出坯方式;所述快速保溫輥道的輥道寬度從連鑄機朝向軋鋼生產線的方向上逐漸減小至容納單根鑄坯通過,該輥道上設有多個熱金屬檢測器、高溫計以及保溫裝置;所述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還包括一鋼坯下線裝置,所述鋼坯下線裝置可選擇的設置于所述快速保溫輥道前或所述軋鋼生產線、/.刖。
[0008]進一步地,所述鑄坯切割裝置采用火焰切割裝置或液壓剪切割裝置。
[0009]進一步地,所述切后輥道采用變頻電機驅動,其上設有保溫裝置。
[0010]進一步地,所述快速保溫輥道采用變頻電機驅動,其設有坡度和彎道,其中坡度角度不大于15°,彎道角度處于90°到180°之間。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鋼坯下線裝置采用電動驅動或液壓驅動。
[0012]進一步地,所述鋼坯下線裝置的存儲鋼坯數量不小于20根。
[0013]進一步地,所述鑄坯切割裝置及切后輥道的定尺范圍為4-12m。
[0014]進一步地,所述所述連鑄機的拉還速度為1.5-10.0m/min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取消了傳統加熱爐,充分利用連鑄坯的冶金熱能,可大大降低棒線材、型材生產中的能耗和排放;簡化工藝流程,減少加熱爐區域的設備、耐材、人員、廠房投資;減少鋼坯的氧化燒損,提高成材率。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機多流連鑄機對應I條軋鋼生產線、鋼坯下線裝置設置在軋鋼生產線前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機多流連鑄機對應I條軋鋼生產線、鋼坯下線裝置設置在快速保溫輥道前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機多流連鑄機對應2條軋鋼生產線、鋼坯下線裝置設置在軋鋼生產線前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機多流連鑄機對應2條軋鋼生產線、鋼坯下線裝置設置在快速保溫輥道前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鑄坯在快速保溫輥道爬坡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如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包括依次緊密連接的連鑄機1、鑄坯切割裝置及切后輥道2、快速保溫輥道3和軋鋼生產線5。
[0025]所述連鑄機I為I機I流或多機多流連鑄機1,其采用階梯狀出坯方式,每流獨立控制。所述鑄坯切割裝置采用火焰切割裝置或液壓剪切割裝置,每流鑄坯獨立切割,所述切后輥道采用變頻電機驅動,其上設有保溫裝置。
[0026]所述快速保溫輥道3采用變頻電機驅動,前段為長輥,輥身長度根據軋鋼生產線5產量的大小可覆蓋多流連鑄坯,所述快速保溫輥道3的輥道寬度從連鑄機I朝向軋鋼生產線5的方向上逐漸減小至容納單根鑄坯通過,輥道分組控制,該輥道上設有多個熱金屬檢測器和高溫計對連鑄坯進行跟蹤和溫度監測,輥道全線設置有保溫裝置;所述快速保溫輥道3可根據布置需要實現連鑄坯轉彎和爬坡,其設有坡度和彎道,其中坡度角度不大于15°,彎道角度處于90°到180°之間,即轉彎和爬坡時,90° <彎道角度<180°,爬坡角度< 15° ;所述快速保溫輥道3輥面線速度為0.5-5.0m/so
[0027]所述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裝置還包括一鋼坯下線裝置4,所述鋼坯下線裝置4可選擇的設置于所述快速保溫輥道3前或所述軋鋼生產線5前,所述鋼坯下線裝置4采用電動驅動或液壓驅動,用于剔除不合格鋼坯或將多余鋼坯下線冷卻,所述鋼坯下線裝置4的存儲鋼坯數量不小于20根。
[0028]所述軋鋼生產線5為常規形式的棒線材、型材軋機及其輔助設備,具有低溫開軋能力,根據連鑄機I的產量大小,可設置I條或多條軋鋼生產線5與其匹配。
[002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用于生產棒線材和型材的連鑄-直接軋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0]步驟一:連鑄機I在澆注開始時,通過先后抽取引錠桿或調整拉坯速度的方法形成階梯狀的出坯方式,每流連鑄坯前后相隔一定距離。
[0031]步驟二:待連鑄坯到達定尺切割位置時,鑄坯切割裝置及切后輥道2對連鑄坯進行先后依次切割,單根鑄坯切斷后經帶保溫裝置的切后輥道升速后快速出坯,進入快速保溫輥道3。
[0032]步驟三:鑄坯在帶有保溫裝置的快速保溫輥道3高速輸送的同時,還進行位置調整,根據需要實現轉彎和爬坡,并通過多個熱金屬檢測器和高溫計對鑄坯進行跟蹤和溫度監測。
[0033]步驟四:鑄坯到達軋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