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更換的秸稈壓塊成型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秸桿壓塊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已有的秸桿加工成型機構由壓輪和環模構成,其工作原理為環模固定不動,環模內徑上均布的內齒必須與壓輪外徑上均布的外齒相嚙合,壓輪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繞環模公轉時,由于壓輪上的外齒與環模上的內齒嚙合,推動壓輪被動旋轉將物料自成型孔擠出,完成物料的成型。上述機構不論空轉還是帶料工作,壓輪和環模始終處于接觸狀態,一方面導致壓輪外齒和環模內齒磨損快,使用壽命短,另一方面易帶動物料周向流動,不利于物料順利擠出成型。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其環模和行星壓輪在無物料狀況下處于非嚙合狀態,當物料進入環模與行星圧輪之間,環模與行星壓輪在物料作用下二者嚙合,減少了物料的周向流動,強化了物料的徑向流動,有利于物料順利擠出成型。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包括環模和設置在環模中的行星壓輪,所述環模的內徑上均布內齒,行星壓輪的外徑上均布外齒,且內齒與外齒處于非嚙合狀態;所述環模固定不動,所述行星壓輪通過行星傳動機構帶動自轉的同時繞環模公轉;所述相鄰內齒之間制有徑向擠出孔;所述環模與行星壓輪的齒數比與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比相等,所述環模的下方具有外徑相同的環形安裝定位凸臺。
[0005]所述徑向擠出孔截面為圓形,直徑為30_40mm。
[0006]所述徑向擠出孔截面為圓角方形,寬為30_40mm,高為40_50mm。
[0007]所述徑向擠出孔為一組平行排列的圓孔,每個圓孔直徑為3_12mm。
[0008]所述徑向擠出孔為一組交錯排列的圓孔,每個圓孔直徑為10_20mm。
[0009]所述行星壓輪至少均布三個。
[0010]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和效果:
[0011]1、由于環模和行星壓輪處于非嚙合狀態,行星壓輪外齒和環模內齒磨損少,使用壽命長。
[0012]2、由于環模和行星壓輪處于非嚙合狀態,減少了物料的周向流動,強化了物料的徑向流動,有利于物料順利擠出成型。
[0013]3、由于環模的下部具有同一規格的環形安裝定位凸臺,因此在同一秸桿壓塊機上可更換不同的環模,加工不同形狀的產品,實現成型機構更換方便,滿足一機多品種的生產需求。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俯視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立體圖,
[0016]圖3是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剖視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俯視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立體圖,
[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剖視圖。
[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俯視圖,
[0021]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立體圖,
[0022]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剖視圖。
[0023]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俯視圖,
[0024]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立體圖,
[0025]圖12是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例環模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1、2、3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
[0027]—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包括一個環模1和三個設置在環模1中均布的行星壓輪2,所述環模1的內徑上均布內齒3,行星壓輪2的外徑上均布外齒4,且內齒3與外齒4處于非嚙合狀態;所述環模1固定不動,所述行星壓輪2通過行星傳動機構帶動自轉的同時繞環模1公轉;所述相鄰內齒3之間制有徑向擠出孔5。所述徑向擠出孔5截面為圓形,直徑為30_40mm。
[0028]所述環模1與行星壓輪2的齒數比與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比相等。即環模1的齒數與行星傳動機構內齒圈的齒數相同,行星壓輪2的齒數與行星傳動機構行星齒輪的齒數相同。使行星壓輪2和環模1之間的運動狀態與行星齒輪和內齒圈之間的運動狀態如影隨形。
[0029]所述環模1的下方具有外徑相同的環形安裝定位凸臺6,以及部位相同的安裝孔7,以保證在同一秸桿壓塊機上可更換不同的環模,加工不同形狀的產品,實現成型機構更換方便,滿足一機多品種的生產需求。
[0030]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不添加物料空轉時,環模1和三個行星壓輪2不接觸、也不嚙合。只有當物料進入環模1內腔后,物料填充在環模1和行星壓輪2之間,環模與行星壓輪在物料作用下二者嚙合,此時環模1上的內齒在周向對物料具有一定的阻擋作用,減少了物料的圓周流動,強化了物料的徑向流動,再通過行星壓輪2公轉和自傳并且與環模1嚙合將物料壓縮后自徑向擠出孔5擠出后成型為棒狀。
[0031]下面結合附圖4、5、6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例。
[0032]基本結構與第一種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徑向擠出孔5截面為圓角方形,寬為 30_40mm,高為 40_50mm。
[0033]工作原理與第一種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行星壓輪2公轉和自傳并且與環模1嚙合將物料壓縮后自徑向擠出孔5擠出后成型為方塊狀。
[0034]下面結合附圖7、8、9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實施例。
[0035]基本結構與第一種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徑向擠出孔5為一組平行排列的圓孔,每個圓孔直徑為3-12mm,且徑向擠出孔5的長度較第一種實施例要短,使物料擠出后成型為小顆粒狀。
[0036]下面結合附圖10、11、12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實施例。
[0037]基本結構與第一種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徑向擠出孔5為一組交錯排列的圓孔,每個圓孔直徑為10-20mm,且徑向擠出孔5的長度較第一種實施例要短,使物料擠出后成型為大顆粒狀。
[0038]工作原理與第一種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行星壓輪2公轉和自傳并且與環模1嚙合將物料壓縮后自徑向擠出孔5擠出后成型為大顆粒狀。
[0039]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同變化,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包括環模(1)和設置在環模(1)中的行星壓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模(1)的內徑上均布內齒(3),行星壓輪(2)的外徑上均布外齒(4),且內齒(3)與外齒(4)處于非嚙合狀態;所述環模(1)固定不動,所述行星壓輪(2)通過行星傳動機構帶動自轉的同時繞環模(1)公轉;所述相鄰內齒(3)之間制有徑向擠出孔(5);所述環模(1)與行星壓輪(2)的齒數比與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比相等,所述環模(1)的下方具有外徑相同的環形安裝定位凸臺(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擠出孔(5)截面為圓形,直徑為30-40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擠出孔(5)截面為圓角方形,寬為30-40mm,高為40_50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擠出孔(5)為一組平行排列的圓孔,每個圓孔直徑為3-12_。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擠出孔(5)為一組交錯排列的圓孔,每個圓孔直徑為10-20_。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秸桿壓塊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壓輪(2)至少均布三個。
【專利摘要】一種便于更換的秸稈壓塊成型機構,包括環模1和設置在環模1中的行星壓輪2,所述環模1的內徑上均布內齒3,行星壓輪2的外徑上均布外齒4,且內齒3與外齒4處于非嚙合狀態;所述環模1固定不動,所述行星壓輪2通過行星傳動機構帶動自轉的同時繞環模1公轉;所述相鄰內齒3之間制有徑向擠出孔5;所述環模1與行星壓輪2的齒數比與行星傳動機構的傳動比相等,所述環模1的下方具有外徑相同的環形安裝定位凸臺6。本實用新型環模和行星壓輪在無物料狀況下處于非嚙合狀態,當物料進入環模與行星圧輪之間,環模與行星壓輪在物料作用下二者嚙合,減少了物料的周向流動,強化了物料的徑向流動,有利于物料順利擠出成型。
【IPC分類】B30B9/28
【公開號】CN205009640
【申請號】CN201520608851
【發明人】鄭春山, 鄭博
【申請人】鄭春山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