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刀具。
【背景技術】
[0002]消費類電子產品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對這類產品的外觀造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電子產品的后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美觀程度。通常,手機、平板電腦的后殼為三維結構,包括底面、R角邊以及四個側邊三個部分。對于后殼的上述三個部分,通常采用多把刀具在不同的加工工序中加工,最后再通過打磨完成加工。
[0003]但是,這種傳統的加工工序效率較低,而且,經過多把刀具加工后,后殼表面會出現明顯的接刀痕。尤其是在R角與底面對接以及R角與側邊對接的位置,接刀痕更為明顯。為了避免接刀痕影響外觀,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會對接刀痕進行打磨。但是,打磨會使后殼的厚度變薄,從而影響后殼的結構穩定性。
[0004]綜上所述,有必要對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后殼加工工藝進行改進,避免加工時產生過多接刀痕,或者采用新的方法處理接刀痕,避免對后殼的結構穩定性造成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加工過程中避免在產品后殼上產生大量接刀痕。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加工刀具,其中包括:
[0007]刀柄;
[0008]刀頭,所述刀頭的端面為圓面,所述刀頭的一端與所述刀柄固定連接,所述刀頭包括R角刃口和側刃口;
[0009]所述刀頭不與所述刀柄連接的一端的端面邊棱作為所述R角刃口,所述R角刃口從所述刀頭的端面延伸到刀頭的側壁;
[0010]所述刀頭的側壁作為所述側刃口。
[0011]優選地,所述刀頭可以為圓臺結構,所述刀頭具有R角刃口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大于另一端的端面直徑。
[0012]更優地,所述刀頭與所述刀柄通過補強部連接,所述補強部連接所述刀柄的一端的直徑大于所述補強部連接所述刀頭的一端的直徑。
[0013]可選地,所述刀頭還可以為圓臺結構,所述刀頭具有R角刃口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小于與所述刀柄連接的一端的端面直徑。或者,所述刀頭可以呈圓柱體結構。
[0014]優選地,所述R角刃口的R角半徑可以大于5mm,更優地,所述R角刃口的R角半徑為6mm ο
[0015]另外,所述刀柄可以呈圓柱體,所述刀柄的一端與所述刀頭連接。特別地,當所述刀頭與刀柄之間設置有補強件時,所述刀柄的一端與所述補強部連接,所述補強部連接所述刀柄的一端的直徑可以與所述刀柄的直徑相同。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技術效果在于,所述加工刀具既可以加工后殼的底面,又可以加工后殼的R角邊和側邊,無需使用多把刀具分別加工,避免了在產品上形成過多接刀痕。
[0017]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0018]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且連同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供的加工刀具的立體結構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供的刀頭的側視圖;
[0021 ]圖3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供的加工刀具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現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3]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4]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和設備應當被視為說明書的一部分。
[0025]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6]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002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工刀具,該刀具包括刀柄和刀頭,所述刀頭兩端的端面可以為圓面,刀頭的一端與刀柄固定連接,刀頭上包括R角刃口和側刃口。在刀頭不與所述刀柄連接的一端上,端面與刀頭側壁的過度部分為R角刃口,即,刀頭一端的端面邊棱作為所述R角刃口。所述R角刃口從所述刀頭的端面延伸到刀頭的側壁。而所述刀頭的側壁則作為側刃口,由于所述刀頭的端面均為圓面,所以刀頭的側壁呈圓弧面,其可以是圓柱面也可以是圓錐面。刀頭的側壁的形狀由刀頭兩端面的大小以及刀頭的整體結構決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工刀具在使用時,刀柄固定在加工機上,加工機驅動刀具旋轉,使刀頭繞自身的軸線旋轉。當加工后殼的底面時,所述刀頭的軸線垂直于后殼的底面,刀頭的端面以及R角刃口與后殼底面接觸,所述R角刃口用于對后殼底面的形狀進行加工。加工機驅動刀頭沿后殼底面的延伸方向走刀,利用旋轉的R角刃口將底面銑削成型。當需要將后殼底面加工的具有弧度時,加工機驅動刀頭沿垂直于底面的方向移動,R角刃口能夠將后殼的底面銑出弧度。當加工后殼的R角邊以及側邊時,加工機驅動刀頭沿垂直于底面的方向運動,利用R角刃口和側刃口共同作用,銑制后殼的R角邊和側邊。這樣,后殼的底面、R角邊以及側邊均可以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把刀具進行加工,避免使用多支刀具造成的工序繁瑣問題。而且,由一把刀具連續加工也能夠減少產品上的接刀痕數量。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工刀具時,只會在每次走刀時形成一道接刀痕,不會在后殼的底面、R角邊以及側邊之間形成接刀痕,有效減少了后續的打磨量。
[0028]具體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所述刀頭2可以為圓臺結構,所述刀頭2具有R角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大于另一端的端面直徑,所述刀頭2的側壁呈圓錐面,也即所述側刃口 22呈圓錐面。這種刀頭2的結構特點是為了適應所要加工的后殼側邊的傾斜角度。
[0029]進一步地,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刀頭2與刀柄1連接一端的直徑較小,所以會造成刀頭2與刀柄1的連接強度降低,為了增強加工刀具的可靠性,如圖1、3所示,所述刀頭2可以與所述刀柄1通過補強部3連接。所述補強部3設置在所述刀頭2和所述刀柄1之間,所述補強部3與刀柄1連接的一端的直徑大于其與刀頭2連接的一端的直徑。這樣,補強部3能夠增強刀頭2與刀柄1的強度。特別地,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制所述補強部的形成、設置方式,所述補強部3可以是獨立的部件,直接設置在所述刀頭2和刀柄1之間,或者,補強部也可以是與刀頭2一體成型的。
[0030]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刀頭2的結構還可以具有其它結構特征,例如,刀頭2可以為圓臺結構,為了將后殼側邊加工成預定形狀,刀頭2具有R角刃口 21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可以小于與刀柄1連接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即,與刀柄1連接的一端是刀頭2較大的一端。或者,所述刀頭2還可以呈圓柱體結構,刀頭2的側壁垂直于兩端面。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后殼側壁的傾斜角度設計所述側刃口 22的傾斜方向以及傾斜角度,以便于對后殼側壁進行加工。
[0031]優選地,為了使加工的后殼的平整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并減輕產品上的接刀痕,所述R角刃口 21的R角半徑優選大于5mm。這樣,加工刀具對具有弧度的底面、R角邊進行加工時,能夠以R角刃口 21的不同角度位置進行加工,提高加工精確度,使底面和R角邊更平整。更優地,所述R角刃口 21的R角半徑可以為6mm,R角刃口 21的R角半徑達到或超過6mm后,能夠大幅提高所述加工刀具的使用壽命。由于R角半徑更大,所以R角刃口 21具有更長的弧度,在對后殼進行加工時,可以以R角刃口 21的不同位置進行加工,從而防止持續使用R角刃口 21的同一位置,避免嚴重磨損。
[0032]另外,所述刀柄1可以呈圓柱體結構,以便所述加工刀具的固定和刀柄1與刀頭2的連接。特別地,當所述刀頭2與刀柄1之間設置有補強部3時,所述刀柄1的一端與所述補強部3連接,如圖1、3所示,為了便于安裝和使用,所述補強部3連接所述刀柄1的一端的直徑可以與所述刀柄1的直徑相同。
[0033]雖然已經通過示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以上示例僅是為了進行說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對以上實施例進行修改。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柄(1); 刀頭(2),所述刀頭(2)的端面為圓面,所述刀頭(2)的一端與所述刀柄(1)固定連接,所述刀頭(2)包括R角刃口(21)和側刃口(22); 所述刀頭(2)不與所述刀柄(1)連接的一端的端面邊棱作為所述R角刃口(21),所述R角刃口(21)從所述刀頭(2)的端面延伸到刀頭(2)的側壁; 所述刀頭(2)的側壁作為所述側刃口(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示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2)為圓臺結構,所述刀頭(2)具有R角刃口(21)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大于另一端的端面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2)與所述刀柄(1)通過補強部(3)連接,所述補強部(3)連接所述刀柄(1)的一端的直徑大于所述補強部(3)連接所述刀頭(2)的一端的直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2)為圓臺結構,所述刀頭(2)具有R角刃口(21)的一端的端面直徑小于與所述刀柄(1)連接的一端的端面直徑。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2)呈圓柱體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R角刃口(21)的R角半徑大于5_。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R角刃口(21)的R角半徑為6_。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呈圓柱體,所述刀柄(1)的一端與所述刀頭(2)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呈圓柱體,所述刀柄(1)的一端與所述補強部(3)連接,所述補強部(3)連接所述刀柄(1)的一端的直徑與所述刀柄(1)的直徑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刀具。所述加工刀具包括刀柄和刀頭。所述刀頭的端面為圓面,所述刀頭的一端與所述刀柄固定連接,所述刀頭包括R角刃口和側刃口。所述刀頭不與所述刀柄連接的一端的端面邊棱作為所述R角刃口,所述R角刃口從所述刀頭的端面延伸到刀頭的側壁。所述刀頭的側壁作為所述側刃口。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避免產品加工時在產品上產生大量接刀痕。實用新型的一個用途是對電子產品的后殼進行銑削加工。
【IPC分類】B23B27/06
【公開號】CN205110832
【申請號】CN201520936608
【發明人】郎海峰
【申請人】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