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簧研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簧研磨機,包括架體、隔板、連接軸、第一電機泵組、閥組、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連接臂、固定座、防護門、油箱、水箱、第二電機泵組、噴水口、驅動機構、滑道、砂輪機機構、電器箱和通孔,所述架體下部內設有油箱和水箱,所述水箱上設有隔板、驅動機構、噴水口和滑道,所述滑道的前方設有驅動機構,所述滑道的后方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后方設有噴水口,所述滑道上設有砂輪機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和砂輪機機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隔板上設有連接軸、通孔和噴水口,所述通孔的上方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上設有連接臂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的活塞桿和連接臂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架體上設有防護門和電器箱。
【專利說明】一種彈簧研磨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研磨機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彈簧研磨機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彈簧因成形的關系,于是彈簧的兩端邊均會有略為凸起且會有較不平整的余料,然而有些彈簧應用場合卻要求其彈簧兩端邊較為平整,使彈簧的兩端與置放面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從而促進定為的穩定性,也就是所謂的端面直角度需要較為平整,因此必須采用彈簧研磨機對彈簧兩端進行研磨磨平。
[0003]現有技術中的,彈簧研磨機上配套的液體冷卻系統、液壓系統和研磨裝置都是獨自分開擺放在生產現場的,使液體冷卻系統、液壓系統和研磨裝置之間產生了一定的距離,造成液體冷卻系統和液壓系統需要更多的連接管和彈簧研磨機上冷卻設備和液壓設備進行連接,增加了生產現場的空間占用,也增加了投資成本,由于液體冷卻系統、液壓系統和研磨裝置都是裸露在生產現場的,沒有采取防護措施,容易受到灰塵等物質的侵害,造成設備工作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彈簧研磨機,能夠節省空間,減少投資成本,保證設備工作穩定。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彈簧研磨機,包括架體、隔板、連接軸、第一電機泵組、閥組、第一 液壓缸、第二液壓缸、連接臂、固定座、防護門、油箱、水箱、第二電機泵組、噴水口、驅動機構、滑道、砂輪機機構、電器箱和通孔,所述第一電機泵組的輸入端連接油箱,所述第一電機泵組的輸出端連接到第一液壓和第二液壓缸上,所述第二電機泵組的輸入端連接水箱,所述第二電機泵組的輸出端連接噴水口,所述架體下部內設有油箱和水箱,所述水箱上設有隔板、驅動機構、噴水口和滑道,所述滑道的前方設有驅動機構,所述滑道的后方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后方設有噴水口,所述滑道上設有砂輪機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和砂輪機機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隔板上設有連接軸、通孔和噴水口,所述通孔的上方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后端和架體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軸上設有連接臂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的活塞桿和連接臂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架體上設有防護門和電器箱。
[0006]作為優選,所述水箱上設有兩個第一液壓缸,所述連接臂的前端和后端均有一個第一液壓缸的活塞桿與之相連接,所述兩個第一液壓缸的活塞桿的運動方向成相反運動方向。
[0007]作為優選,所述固定座上設有兩個第二液壓缸。
[0008]作為優選,還包括滑門,所述架體的后側面上設有滑門,所述滑門上設有若干個方形孔。
[0009]作為優選,所述架體上設有至少兩個防護門,所述防護門采用雙開門。[0010]作為優選,所述隔板上設有兩個噴水口,所述兩個噴水口按所需噴水角度分布在通孔的周邊,所述噴水口采用雙噴水口。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架體內設有冷卻系統和液壓系統,減少了連接管的使用,縮小了設備占用空間,架體上設有防護門,有效的防止灰塵等物質對設備的侵害,避免設備工作中的穩定性下降,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節省空間,減少投資成本,保證設備工作穩定,工作精度高,整體美觀的優點。
[0012]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彈簧研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彈簧研磨機的前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彈簧研磨機的后視圖。
[0016]圖中:1_架體、2-隔板、3-連接軸、4-第一電機泵組、5-閥組、6-第一液壓缸、7_第二液壓缸、8-連接臂、9-固定座、10-防護門、11-油箱、12-水箱、13-第二電機泵組、14-噴水口、15-驅動機構、16-滑道、17-砂輪機機構、18-電器箱、19-通孔、20-滑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彈簧研磨機,包括架體1、隔板2、連接軸3、第一電機泵組4、閥組5、第一液壓缸6、第二液壓缸7、連接臂8、固定座9、防護門10、油箱
11、水箱12、第二電機泵組13、噴水口 14、驅動機構15、滑道16、砂輪機機構17、電器箱18和通孔19,所述第一電機泵組4的輸入端連接油箱11,所述第一電機泵組4的輸出端連接到第一液壓缸6和第二液壓缸7上,所述第二電機泵組13的輸入端連接水箱12,所述第二電機泵組13的輸出端連接噴水口 14,所述架體I下部內設有油箱11和水箱12,所述水箱12上設有隔板2、驅動機構15、噴水口 14和滑道16,所述滑道16的前方設有驅動機構15,所述滑道16的后方設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后方設有噴水口 14,所述滑道16上設有砂輪機機構17,所述驅動機構15和砂輪機機構17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隔板2上設有連接軸3、通孔19和噴水口 14,所述通孔19的上方設有連接軸3,所述連接軸3的后端和架體I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軸3上設有連接臂8和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設有第二液壓缸7,所述第一液壓缸6的活塞桿和連接臂8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架體I上設有防護門10和電器箱18,所述水箱12上設有兩個第一液壓缸6,所述連接臂8的前端和后端均有一個第一液壓缸6的活塞桿與之相連接,所述兩個第一液壓缸6的活塞桿的運動方向成相反運動方向,所述固定座9上設有兩個第二液壓缸7,還包括滑門20,所述架體I的后側面上設有滑門20,所述滑門20上設有若干個方形孔,所述架體I上設有至少兩個防護門10,所述防護門10采用雙開門,所述隔板2上設有兩個噴水口 14,所述兩個噴水口 14按所需噴水角度分布在通孔19的周邊,所述噴水口 14采用雙噴水口。 [0018]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本實用一種彈簧研磨機新型在工作過程中,啟動第一電機泵組4,將液壓油打到閥組5,在進入第一液壓缸6和第二液壓缸7,第一液壓缸6通過連接臂8帶動固定座9擺動,第二液壓缸7壓緊固定座9上放置的彈簧,啟動第二電機泵組13,將冷卻水打到噴水口 14,驅動機構15帶動砂輪機機構17進行移動來完成彈簧的研磨,防護門10能防止灰塵等物對設備的侵害,也能方便維修,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架體I內設有冷卻系統和液壓系統,減少了連接管的使用,縮小了設備占用空間,架體I上設有防護門10,有效的防止灰塵等物質對設備的侵害,避免設備工作中的穩定性下降,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節省空間,減少投資成本,保證設備工作穩定,工作精度高,整體美觀的優點。
[0019]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彈簧研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I)、隔板(2)、連接軸(3)、第一電機泵組(4)、閥組(5)、第一液壓缸(6)、第二液壓缸(7)、連接臂(8)、固定座(9)、防護門(10)、油箱(11)、水箱(12)、第二電機泵組(13)、噴水口(14)、驅動機構(15)、滑道(16)、砂輪機機構(17)、電器箱(18)和通孔(19),所述第一電機泵組(4)的輸入端連接油箱(11),所述第一電機泵組(4)的輸出端連接到第一液壓缸(6)和第二液壓缸(7)上,所述第二電機泵組(13)的輸入端連接水箱(12),所述第二電機泵組(13)的輸出端連接噴水口(14),所述架體(I)下部內設有油箱(11)和水箱(12),所述水箱(12)上設有隔板(2)、驅動機構(15)、噴水口(14)和滑道(16),所述滑道(16)的前方設有驅動機構(15),所述滑道(16)的后方設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后方設有噴水口(14),所述滑道(16)上設有砂輪機機構(17),所述驅動機構(15)和砂輪機機構(17)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隔板(2)上設有連接軸(3)、通孔(19)和噴水口( 14),所述通孔(19)的上方設有連接軸(3),所述連接軸(3)的后端和架體(I)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軸(3 )上設有連接臂(8 )和固定座(9 ),所述固定座(9 )上設有第二液壓缸(7),所述第一液壓缸(6)的活塞桿和連接臂(8)采用可轉動連接,所述架體(I)上設有防護門(10)和電器箱(1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簧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2)上設有兩個第一液壓缸(6),所述連接臂(8)的前端和后端均有一個第一液壓缸(6)的活塞桿與之相連接,所述兩個第一液壓缸(6)的活塞桿的運動方向成相反運動方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簧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9)上設有兩個第二液壓缸(7)。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簧研磨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滑門(20),所述架體(I)的后側面上設有滑門(20 ),所述滑門(20 )上設有若干個方形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簧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上設有至少兩個防護門(10),所述防護門(10)采用雙開門。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彈簧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設有兩個噴水口(14),所述兩個噴水口(14)按所需噴水角度分布在通孔(19)的周邊,所述噴水口(14)采用雙噴水口。
【文檔編號】B24B37/04GK203579392SQ201320793988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劉仲良 申請人:諸暨廣欣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