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面下方的吸灰斗,操作臺面上設置有吸灰通孔,吸灰斗的底端通過管道與抽風機連接,清灰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面上的清灰轉盤,清灰轉盤的底座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底座上轉動設置有中心盤,中心盤的外周固定設置有若干根懸臂,懸臂下端設置有清灰刮片或毛刷,中心盤上設置有驅動中心盤轉動的驅動電機。本發明將設置在操作臺面下方的吸塵裝置和操作臺面上端的清灰裝置相結合,清灰效率高,在研磨機工作的同時實時清灰,避免操作臺面和操作環境中的微粉積累。
【專利說明】
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研磨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牙科用車針,其刀桿與刀頭焊接后需要對其表面進行研磨,以達到鎢鋼表面無毛刺的目的。研磨能產生大量的鎢鋼微粉,不僅影響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當操作環境中的鎢鋼微粉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存在粉塵爆炸的風險。因此,需要對研磨產生的鎢鋼微粉進行吸塵處理。現有技術中的吸塵處理基本設置在操作臺面上,這樣的結構復雜,會影響操作人員使用研磨裝置,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中的清灰裝置進行結構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吸灰效果好的研磨機清灰機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面下方的吸灰斗,所述操作臺面上設置有吸灰通孔,所述吸灰斗的底端通過管道與抽風機連接,所述清灰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操作臺面上的清灰轉盤,所述清灰轉盤的底座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所述底座上轉動設置有中心盤,所述中心盤的外周固定設置有若干根懸臂,所述懸臂下端設置有清灰刮片或毛刷,所述中心盤上設置有驅動所述中心盤轉動的驅動電機。
[0005]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底座通過吸盤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
[0006]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吸灰通孔上設置有鋼絲網。
[0007]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中心盤的外周固定設置有三根懸臂,所述三根懸臂的固定端在中心盤圓周均勾分布。
[0008]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發明將設置在操作臺面下方的吸塵裝置和操作臺面上端的清灰裝置相結合,清灰效率高,在研磨機工作的同時實時清灰,避免操作臺面和操作環境中的微粉積累。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研磨機清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吸灰斗;2、吸灰通孔;3、管道;4、抽風機;5、底座;6、中心盤;7、懸臂;8、鋼絲網;9、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3]如圖1所示,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面下方的吸灰斗1,操作臺面上設置有吸灰通孔2,吸灰斗I的底端通過管道3與抽風機4連接,清灰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面上的清灰轉盤,清灰轉盤的底座5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底座5上轉動設置有中心盤6,中心盤6的外周固定設置有若干根懸臂7,懸臂7下端設置有清灰刮片或毛刷(圖中未示出),中心盤6上設置有驅動中心盤6轉動的驅動電機9。
[0014]吸盤方式固定連接更容易拆卸,且不需要在操作臺面上留下螺孔之類的連接孔,方便操作人員轉移至其他設備上,底座5通過吸盤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
[0015]車針本身體積比較小,且柄部較細,很容易穿過吸灰通孔落到操作臺面之下,為了避免落物,吸灰通孔上設置有鋼絲網8。
[0016]為了保證清灰裝置結構簡單,中心盤的外周固定設置有三根懸臂7,三根懸臂7的固定端在中心盤6圓周均勾分布。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研磨機清灰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面下方的吸灰斗,所述操作臺面上設置有吸灰通孔,所述吸灰斗的底端通過管道與抽風機連接,所述清灰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操作臺面上的清灰轉盤,所述清灰轉盤的底座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所述底座上轉動設置有中心盤,所述中心盤的外周固定設置有若干根懸臂,所述懸臂下端設置有清灰刮片或毛刷,所述中心盤上設置有驅動所述中心盤轉動的驅動電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機清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過吸盤與操作臺面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機清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灰通孔上設置有鋼絲網。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機清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盤的外周固定設置有三根懸臂,所述三根懸臂的固定端在中心盤圓周均勻分布。
【文檔編號】B24B55/06GK105881221SQ201410752697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9日
【發明人】高幸榮
【申請人】高幸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