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鍍線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蒸鍍領域,公開了一種蒸鍍線源,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中的坩堝,所述坩堝包括鍋體和噴嘴,所述鍋體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對鍋體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所述外殼和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本發明的蒸鍍線源在外殼和坩堝的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可以有效減少加熱裝置在加熱時的能量損耗,由于外殼內壁減少了受加熱裝置的熱輻射,使用壽命延長。
【專利說明】蒸鍍線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蒸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蒸鍍線源。
【背景技術】
[0002]現有OLED面板的生產中通常采用蒸鍍工藝使發光材料附著到基板上,在量產中蒸鍍發光材料需要使用到線性蒸發源(簡稱線源)。現有的蒸鍍線源在蒸鍍前先將發光材料裝填在坩堝中,密封好。蒸鍍時保持線源內外部的真空狀態,由加熱裝置對坩堝進行加熱蒸發內部的材料,同時冷卻裝置冷卻坩堝外壁,防止熱量太高損壞線源外部的設備。
[0003]但是現有線源的設計存在如下問題:
[0004]1.加熱裝置的加熱能量有部分損失在與冷卻裝置的熱交換中;
[0005]2.長期蒸鍍后,線源內壁內外直接受溫差大的熱輻射和冷卻裝置作用,容易導致線源內壁的損壞。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現有蒸鍍線源存在導致線源內壁損壞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減少線源外殼損壞的蒸鍍線源。
[0007]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蒸鍍線源,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中的坩堝,所述坩堝包括鍋體和噴嘴,所述鍋體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對鍋體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所述外殼和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
[0008]優選地,所述隔熱裝置在朝向鍋體的方向設有反射層。
[0009]優選地,所述反射層上設有用于防止變形的間隙孔。
[0010]優選地,所述隔熱裝置圍繞在所述鍋體的周圍,所述隔熱裝置在與噴嘴對應位置設有一開口。
[0011]優選地,所述隔熱裝置還包括一承載所述反射層的基底。
[0012]優選地,所述反射層包括熱反射材料層和用于將熱反射材料層附著到基底上的膜層。
[0013]優選地,所述熱反射材料包括氧化鑭系金屬共鋁或者氧化鋁摻雜的NaZn(PO4)。
[0014]優選地,所述摻雜的氧化鑭系金屬占熱反射材料的0.1%?I %,摻雜的鋁或氧化鋁占熱反射材料的0.5?2%。
[0015]優選地,所述反射層與所述坩堝的距離大于2cm。
[0016]優選地,還包括一用于對外殼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設置在所述外殼靠近鍋體的一側、背離鍋體的一側或者外殼腔室中。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蒸鍍線源在外殼和坩堝的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可以有效減少加熱裝置在加熱時的能量損耗,由于外殼內壁減少了受加熱裝置的熱輻射,使用壽命延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蒸鍍線源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截面圖;
[0020]圖3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蒸鍍線源上的隔熱裝置的間隙孔的分布圖;
[0021]圖4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蒸鍍線源上的隔熱裝置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23]如圖1-4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蒸鍍線源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蒸鍍線源包括外殼100和設置在外殼中的坩堝200,所述坩堝200包括鍋體201和噴嘴202,所述鍋體201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對鍋體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300,所述外殼100和鍋體201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400。
[0024]本發明的蒸鍍線源在外殼和坩堝的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可以有效減少加熱裝置在加熱時的能量損耗,由于外殼內壁減少了受加熱裝置的熱輻射,使用壽命延長。
[0025]本發明的隔熱裝置用于阻擋加熱裝置向外殼散發熱量,優選地,隔熱裝置在朝向鍋體的方向設有反射層401,從而將熱量反射回鍋體方向,避免了熱量損失。隔熱裝置在背離坩堝方向設置有一基底402,通過底座403固定在線源底部,基底402為鋁或銅合金。更優地,所述反射層上設有用于防止變形的間隙孔404。由于反射層在加熱裝置的作用下會造成膨脹,從而導致破裂,影響到使用壽命。為此,本發明在反射層上設置多條間隙孔,間隙孔均勻分布,從而避免了反射層的膨脹破裂。更優地,隔熱裝置的基底在與反射層上間隙孔對應位置也設置有空隙,使得隔熱裝置上形成了通孔,通孔的大小和形狀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如圖3所示,間隙孔為條形,對稱分布在隔熱裝置上。本發明在隔熱裝置上形成了間隙孔,大大減小了隔熱裝置受熱造成的破裂。當然,如果隔熱裝置采用強度足夠大的材料,也可以不設置間隙孔。此時,需要的成本會有所增加。
[0026]再次參閱圖2,本實施例的隔熱裝置400圍繞在所述鍋體的周圍,所述隔熱裝置在與坩堝的噴嘴202對應位置設有一開口,從而與坩堝的鍋體相匹配。本實施例的坩堝的鍋體可以是方形、圓形等形狀,本實施例的隔熱裝置400為板狀結構,包括板狀基底402和形成在板狀基底上的反射層401,該板狀隔熱裝置由多個弧形面組成,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板狀隔熱裝置與鍋體形成相匹配的結構。本實施例的隔熱裝置的反射層包括熱反射材料層和用于將熱反射材料層附著到基底上的膜層。熱反射材料層由熱反射材料制成,從而對接收的來自坩堝的熱量進行反射,優選地,所述熱反射材料包括氧化鑭系金屬共鋁或者氧化鋁摻雜的NaZn(PO4)。優選地,反射層和坩堝的距離大于2cm,從而可以減少坩堝中的熱量輻射到隔熱裝置上。當然,本發明的反射層和坩堝的距離可以根據具體線源的尺寸進行設計,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距離的調整。
[0027]本實施例的熱反射材料采用甲基或乙基或丙基或異丙基或丁基或叔丁基或異丁基丙烯酸乳液為膜層成型基底,從而將熱反射材料附著到基底上。鑭系金屬優選鑭、銪、鈰、釹,摻雜的氧化鑭系金屬占熱反射材料的0.1%?I %,摻雜的鋁或氧化鋁占熱反射材料的0.5 ?2%。
[0028]再次參閱圖1,本發明的蒸鍍線源還包括一用于對外殼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500,冷卻裝置500可以選用各種適合能夠給外殼進行冷卻的結構,本實施采用液體冷卻袋,液體冷卻袋可以設置在外殼靠近坩堝的一側、背離坩堝的一側或者外殼的腔室中。優選地,液體冷卻袋為循環液體,從而可以對外殼進行持續冷卻。循環液體可以是水或者冷卻油等液體,從而對外殼進行循環冷卻,降低溫度。
[0029]上述技術方案在外殼和坩堝的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可以有效減少加熱裝置在加熱時的能量損耗,由于外殼內壁減少了受加熱裝置的熱輻射,使用壽命延長。
[0030]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中的坩堝,所述坩堝包括鍋體和噴嘴,所述鍋體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對鍋體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所述外殼和鍋體之間設有用于阻止熱量向外殼進行散發的隔熱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裝置在朝向鍋體的方向設有反射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上設有用于防止變形的間隙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裝置圍繞在所述鍋體的周圍,所述隔熱裝置在與噴嘴對應位置設有一開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裝置還包括一承載所述反射層的基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包括熱反射材料層和用于將熱反射材料層附著到基底上的膜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反射材料包括氧化鑭系金屬共鋁或者氧化鋁摻雜的NaZn(P0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摻雜的氧化鑭系金屬占熱反射材料的0.1%?1%,摻雜的鋁或氧化鋁占熱反射材料的0.5?2%。
9.根據權利要求2-8任何一項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與所述坩堝的距離大于2cm。
10.根據權利要求2-8任何一項所述的蒸鍍線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對外殼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設置在所述外殼靠近鍋體的一側、背離鍋體的一側或者外殼腔室中。
【文檔編號】C23C14/24GK104294219SQ201410400453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4日
【發明者】肖昂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