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可調式自動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術的一種,一般指借助粗糙物體(含有較高硬度顆粒的砂紙等)來通過摩擦改變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種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特定表面粗糙度。一般在打磨的過程中,不管是磨削輪發生一定的磨損或是磨削的工件被打磨至一定的程度,磨削輪與工件會發生脫離,進而導致磨削工作無法持續下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在實現自動打磨功能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可調節方式解決磨削輪與工件會發生脫離現象的一種可調式自動磨削裝置。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可調式自動磨削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以可旋轉方式安裝有轉輪,所述轉輪連接有電機,所述轉輪前端面上沿環形方向均布有凸出塊,每個凸出塊的旁側均設有制動架,每個制動架上均開有與對應的凸出塊滑動配合的U形槽,每個制動架上均安裝有與對應的凸出塊相適配的緊固螺栓,每個制動架均在背離轉輪的一側焊接有圓弧打磨輪。
使用前將需要打磨的工件進行固定,然后通過啟動電機帶動相應的轉輪旋轉,進而帶動四個圓弧打磨輪旋轉來對工件進行打磨。
本發明的要點在于,當圓弧打磨輪發生磨損或是工件在打磨一端時間后,工件的磨削面與四個圓弧打磨輪的外圓弧面的接觸會相互脫離,此時,可通過先停機,然后將四個制動架分別向背離底座中心位置的方向進行滑移,并在滑移后通過緊固螺栓將四個制動架以及對應的圓弧打磨輪進行固定,便可繼續啟動電機開始打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使用方便,在能夠實現將功能工件自動打磨功能的基礎上,還能夠通過制動架與凸出塊的滑動配合,來調節圓弧打磨輪與工件的間距,繼而能夠保證自動打磨工作有效進行的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可調式自動磨削裝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以可旋轉方式安裝有轉輪2,所述轉輪2連接有電機3,所述轉輪2前端面上沿環形方向均布有凸出塊2a,每個凸出塊2a的旁側均設有制動架4,每個制動架4上均開有與對應的凸出塊2a滑動配合的U形槽4a,每個制動架4上均安裝有與對應的凸出塊2a相適配的緊固螺栓5,每個制動架4均在背離轉輪2的一側焊接有圓弧打磨輪6。
使用前將需要打磨的工件進行固定,然后通過啟動電機3帶動相應的轉輪2旋轉,進而帶動四個圓弧打磨輪6旋轉來對工件進行打磨。
本發明的要點在于,當圓弧打磨輪發生磨損或是工件在打磨一端時間后,工件的磨削面與四個圓弧打6磨輪的外圓弧面的接觸會相互脫離,此時,可通過先停機,然后將四個制動架4分別向背離底座1中心位置的方向進行滑移,并在滑移后通過緊固螺栓5將四個制動架4以及對應的圓弧打磨輪6進行固定,便可繼續啟動電機3開始打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