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屬于鑄造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落砂冷卻清理滾筒是一種鑄造零件的落砂設備,其滾筒由前滾筒體、初落砂段、后滾筒體以及終落砂段構成,由于增設了初落砂段,可使與鑄件一起喂入滾筒的舊砂在初落砂段先分離去一部分,所以可增加鑄件在隨后過程中的碰撞機會,有利于舊砂從鑄件表面震落和將大砂團潰散,提高落砂效果。初落砂段處的落砂段罩殼上亦設有除塵抽風口,利于提高舊砂除塵、冷卻效果。
現有技術中的落砂冷卻清理滾筒在運行時,產生大量的粉塵,造成粉塵污染,同時影響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現有技術中的落砂冷卻清理滾筒工作產生大量的噪音,造成噪音污染,不環保;現有技術中的落砂冷卻清理滾筒驅動系統不足,極易造成減速機的損壞,增加了企業的維修成本,所以急需要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來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包括主體組件、除塵罩、驅動機構、托輥機構以及擋輥,所述主體組件由底座、外筒體、內筒體、進料口以及出料口組成,所述外筒體與內筒體均為空心圓柱體結構,所述內筒體安裝在外筒體內,所述進料口設置在外筒體前端面上,所述出料口裝配在外筒體后端面上,所述除塵罩安裝在進料口處的外筒體上,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上,所述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減速機、大鏈輪以及小鏈輪組成,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底座上端面上,所述減速機后端連接驅動電機,所述減速機前端連接小鏈輪,所述小鏈輪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大鏈輪安裝在外筒體外壁中間位置,所述大鏈輪與小鏈輪通過傳動鏈相連接,所述托輥機構設有兩組,兩組所述托輥機構對稱設置在底座上端面上,所述托輥機構由托輥以及硬質塑料環組成,所述托輥固定在底座上端面上,所述硬質塑料環呈圓弧形結構,所述硬質塑料環安裝在外筒體外壁上,所述擋輥安裝在外筒體正下方的底座上端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外筒體外壁上涂有過氯乙烯漆。
進一步地,所述除塵罩內設有吸塵布。
進一步地,所述大鏈輪與小鏈輪外側均安裝有透明防護罩。
進一步地,所述托輥外表面與硬質塑料環外表面相貼合。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內設有多組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除塵罩以及吸塵布,該設計能夠有效吸附本實用新型運行時產生的粉塵,避免了粉塵污染環境的情況出現,解決了原有落砂冷卻清理滾筒無法有效吸附粉塵,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驅動電機、減速機、大鏈輪以及小鏈輪,該設計提高本實用新型運行時的穩定性,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解決了原有落砂冷卻清理滾筒極易造成減速機損壞,造成企業維修成本增加的問題。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托輥以及硬質塑料環,該設計大大降低了托輥與外筒體摩擦產生的噪音,有效減輕了噪音污染,解決了原有落砂冷卻清理滾筒運行時產生噪音大,造成噪音污染的問題。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氯乙烯漆,該設計提高了外筒體的防腐性,避免了外筒體被腐蝕的情況發生,另添加了透明防護罩,該設計提高本實用新型的防護性,同時方便作業人員觀察驅動機構的運行情況,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多組加強筋,該設計提高了底座的機械強度,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工藝合理,節能環保,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的右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的主視示意圖;
圖中:1-除塵罩、2-內筒體、3-托輥、4-大鏈輪、5-小鏈輪、6-減速機、7-驅動電機、8-底座、9-出料口、10-外筒體、11-硬質塑料環、12-擋輥、13-進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雙層落砂冷卻清理滾筒,包括主體組件、除塵罩1、驅動機構、托輥機構以及擋輥12,主體組件由底座8、外筒體10、內筒體2、進料口13以及出料口9組成,外筒體10與內筒體2均為空心圓柱體結構,內筒體2安裝在外筒體10內,進料口13設置在外筒體10前端面上,出料口9裝配在外筒體10后端面上。
除塵罩1安裝在進料口13處的外筒體10上。
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8上,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7、減速機6、大鏈輪4以及小鏈輪5組成,驅動電機7通過螺栓固定底座8上端面上,減速機6后端連接驅動電機7,減速機6前端連接小鏈輪5,小鏈輪5安裝在底座8上,大鏈輪4安裝在外筒體10外壁中間位置,大鏈輪4與小鏈輪5通過傳動鏈相連接。
托輥機構設有兩組,兩組托輥機構對稱設置在底座8上端面上,托輥機構由托輥3以及硬質塑料環11組成,托輥3固定在底座8上端面上,硬質塑料環11呈圓弧形結構,硬質塑料環11安裝在外筒體10外壁上。
擋輥12安裝在外筒體10正下方的底座8上端面上。
外筒體10外壁上涂有過氯乙烯漆,除塵罩1內設有吸塵布,大鏈輪4與小鏈輪5外側均安裝有透明防護罩,托輥3外表面與硬質塑料環11外表面相貼合,底座8內設有多組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在進行使用時,首先作業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了,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使用時,作業人員首先將鑄造零件通過進料口13放置在內筒體2,然后作業人員運行驅動電機7,驅動電機7帶動減速機6運行,減速機6帶動小鏈輪5轉動,小鏈輪5帶動大鏈輪4轉動,從而帶動外筒體10轉動,進而對鑄造零件進行落砂作業,該設計提高本實用新型運行時的穩定性,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解決了原有落砂冷卻清理滾筒極易造成減速機6損壞,造成企業維修成本增加的問題。
鑄造零件在落砂作業時,產生大量的粉塵顆粒,除塵罩1內的吸塵布將粉塵顆粒吸附,防止了粉塵顆粒泄漏至外筒體10外,該設計能夠有效吸附本實用新型運行時產生的粉塵,避免了粉塵污染環境的情況出現,解決了原有落砂冷卻清理滾筒無法有效吸附粉塵,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外筒體10在旋轉時,托輥3與外筒體10上的硬質塑料環11進行摩擦,保證外筒體10的平行穩定,該設計大大降低了托輥3與外筒體10摩擦產生的噪音,有效減輕了噪音污染,解決了原有落砂冷卻清理滾筒運行時產生噪音大,造成噪音污染的問題。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