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快速固定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越來越多的產品需求呈現出客戶化特征,市場強烈的要求靈活制造機制,產品制造越來越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同時隨著發動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發動機生產廠家競爭日益激烈,新型發動機不斷推出,單型號發動機數量呈下降趨勢,導致活塞生產呈現多品種小批量趨勢,模具更換越來越頻繁。
原鑄造機與模具的安裝結構如圖1所示,圖中,頂模支柱01與鑄造機橫臂05固定在一起,頂模10先與頂模連桿09連接,頂模連桿09通過螺栓08與頂模支柱01連接在一起,當頂模10拆卸時,需要先拆卸螺栓08,再拆卸頂模連桿09,裝配時,則需要先將頂模連桿09與頂模10連接在一起,再通過螺栓08將頂模連桿09與頂模支柱01固定在一起,需要逐件、逐級拆卸和安裝。
現有模具的更換方式是在鑄造機停機后逐件、逐級拆卸和安裝,并使用螺栓固定,這種更換方式模具更換速度慢,鑄造機停機時間長,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模具快速固定鎖緊裝置,本實用新型在頂模支柱的底部和頂模連接塊的頂部分別設置了能夠互相卡合的凸起和凹槽,并在其外側套裝有用于鎖緊的卡套,當拆卸時只需將卡套松開,向上滑動露出卡合部位,將頂模連接塊與頂模支柱分離即可,反之,安裝時僅需將卡套向上抬起,然后將需要更換的頂模連接塊與頂模支柱卡合,然后落下卡套將其鎖緊;卡套能夠方便的鎖緊和松開,并且能夠在頂模支柱的軸線方向上滑動,提高了模具的更換速度,間接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具快速固定鎖緊裝置,包括頂模支柱、頂模連接塊和卡套,所述頂模支柱包括上端的導向部和下端的固定部,所述導向部穿過鑄造機橫臂并通過定位鍵對其周向定位,使頂模支柱能夠沿其軸向在鑄造機橫臂內上下運動,所述鑄造機橫臂與固定部之間設有彈簧,所述鑄造機橫臂上方的導向部設有螺母,所述頂模支柱的下端與頂模連接塊采用滑槽連接,所述連接處外側套裝卡套。
所述滑槽為凸型槽,所述固定部的底端設有“凸”型凸起,所述頂模連接塊的頂部設有“凹”型的凹槽,所述“凸”型凸起恰好能夠插入到“凹”型凹槽內。
所述滑槽為燕尾槽,所述固定部底端設有梯形滑軌,所述頂模連接塊的頂部設有燕尾槽,所述梯形導軌恰好與燕尾槽配合。
所述卡套為首尾不相接的圓筒狀,所述圓筒的首端設有放置螺栓的沉孔,所述圓筒的尾端設有與沉孔向對應的螺紋孔。
所述卡套的內徑略大于頂模支柱的外徑。
所述卡套軸向的長度大于滑槽在頂模支柱軸線方向上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在頂模支柱的底部和頂模連接塊的頂部分別設置了能夠互相卡合的凸起和凹槽,并在其外側套裝有用于鎖緊的卡套,當拆卸時只需將卡套松開,向上滑動露出卡合部位,將頂模連接塊與頂模支柱分離即可,反之,安裝時僅需將卡套向上抬起,然后將需要更換的頂模連接塊與頂模支柱卡合,然后落下卡套將其鎖緊;
(2)本實用新型的卡套能夠方便的鎖緊和松開,并且能夠在頂模支柱的軸線方向上滑動,提高了模具的更換速度,間接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模具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軸側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模具安裝結構示意圖;
其中,01、頂模支柱,02、頂模連接塊,03、卡套,04、螺母,05、鑄造機橫臂,06、定位鍵,07,彈簧,08、螺栓,09、頂模連桿,10、頂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模具快速固定鎖緊裝置,包括頂模支柱01、頂模連接塊02和卡套03,所述頂模支柱01包括上端的導向部和下端的固定部,所述導向部和固定部一體連接,所述導向部的直徑小于固定部的直徑,所述導向部的長度大于固定部的長度,所述導向部穿過鑄造機橫臂05并通過定位鍵06對其周向定位,具體的,在導向部上設有沿軸向設置的鍵槽,所述鍵槽內放置有定位鍵06,所述鑄造機橫臂05上穿過導向部的孔內設有與定位鍵06相對應的鍵槽,這樣導向部在定位鍵06的作用下能夠沿其軸向運動,但是不能沿其周向做旋轉運動,使頂模支柱01能夠沿其軸向在鑄造機橫臂05內上下運動,所述鑄造機橫臂05與固定部之間設有彈簧07,能夠對合模時產生的沖擊力進行緩沖,所述鑄造機橫臂05上方的導向部設有螺母04,用于緊固頂模支柱01并調節其合模力,所述頂模支柱01的下端與頂模連接塊02采用滑槽連接,所述連接處外側套裝卡套03。
所述滑槽為凹凸型槽,所述固定部的底端設有“凸”型凸起,所述頂模連接塊02的頂部設有“凹”型的凹槽,所述“凸”型凸起恰好能夠插入到“凹”型凹槽內。所述卡套03為首尾不相接的圓筒狀,所述圓筒的首端設有放置螺栓08的沉孔,所述圓筒的尾端設有與沉孔向對應的螺紋孔。所述卡套03的內徑略大于頂模支柱01的外徑。所述卡套03軸向的長度大于滑槽在頂模支柱01軸線方向上的高度。當需要安裝由頂模10、頂模連桿09和頂模連接塊02組成的頂模組合體時,只需要將卡套03向上滑動,露出滑槽,將頂模組合體與固定部底部的滑槽卡合,然后落下卡套03,使用螺栓08鎖緊即可。
實施例2: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將凹凸型槽更換為燕尾槽,即所述滑槽為燕尾槽,所述固定部底端設有梯形滑軌,所述頂模連接塊02的頂部設有燕尾槽,所述梯形導軌恰好與燕尾槽配合。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