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抽油桿調質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
【背景技術】
[0002]抽油桿是有桿泵裝置的重要部件,它上連抽油機,下連抽油泵,生產過程中,抽油桿的質量優劣會直接影響整個有桿泵抽油裝置的工作和油田原油的產量。目前,國內外已經把許多新材料、新技術應用于抽油桿,以制造出質量更好的抽油桿。在抽油桿制造過程中,調質處理是一個關鍵步驟,但是調質處理過程中,抽油桿容易彎曲變形成為制造過程中的一個難題。
[0003]現有技術中,調質處理過程中主要采用淬火水圈對抽油桿產品進行調質,其中,該淬火水圈上有多個噴水孔,在調質時通過噴水孔噴水來對抽油桿進行冷卻。
[0004]但是,現有技術的淬火水圈主要是針對實心抽油桿,而空心抽油桿是空心管狀,當對空心抽油桿進行調質時,采用現有技術的淬火水圈,容易使得大量的水流入空心抽油桿的內孔,造成較大的淬火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以克服空心抽油桿產品在調質過程中淬火變形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包括:多個連續相鄰的水圈短節,任意兩個相鄰的水圈短節固定連接,且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水圈短節之間間隔預設距離,預設距離為15毫米-30毫米;
[0007]水圈短節為空心管體,包括:外層管體和內層管體,外層管體和內層管體之間形成空心夾層,內層管體上設有多個噴水孔,噴水孔的入射方向與水圈短節的軸線方向呈預設角度;
[0008]水圈短節的外層管體上設有用于連接進水管的進水口 ;
[0009]多個連續相鄰的水圈短節中一端部的兩個相鄰水圈短節的進水口與一個進水彎管連通;
[0010]如上所述,上述內層管體上的多個噴水孔均勻分布。
[0011]如上所述,上述預設角度為60度。
[0012]進一步地,上述水圈短節的底部設有泄水槽。
[0013]如上所述,任意兩個相鄰的水圈短節通過角鋼固定連接。
[0014]如上所述,上述水圈短節為不銹鋼水圈短節。
[0015]如上所述,上述水圈短節的長度為200毫米。
[0016]如上所述,上述外層管體的外徑為180毫米,外層管體的厚度為10毫米。
[0017]如上所述,上述內層管體的外徑為135毫米,內層管體的厚度為5毫米。
[00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包括多個連續相鄰的水圈短節,任意兩個相鄰的水圈短節間固定連接,且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水圈短節之間間隔預設距離,因此,空心抽油桿的調質過程中,水圈短節中的水就可以從間隔處流出,加快了整個淬火水圈的排水,防止水在淬火水圈內聚積,從而減小了淬火變形率,提高了空心抽油桿產品的合格率,另外,水圈短節為空心管體,包括:外層管體和內層管體,其中內層管體上開設有多個噴水孔,外層管體上設有用于連接進水管的進水口,該噴水孔入射方向與水圈短節的軸線方向呈預設角度,實現了減小飛濺水流,以保持水速恒定、水量恒定,在防止水噴射到空心抽油桿內孔的同時,還可以使空心抽油桿在調質過程中冷卻地更為均勾,達到更好地冷卻效果。且其中通過兩個相鄰水圈短節的進水口與一個進水彎管連通,可以實現更為方便地控制淬火水圈的水流水量和壓力。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實施例一內層管體平面展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實施例一的側視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1:水圈短節;
[0025]2:外層管體;
[0026]3:內層管體;
[0027]4:空心夾層;
[0028]5:噴水孔;
[0029]6:進水管;
[0030]7:進水口;
[0031]8:泄水槽;
[0032]9:進水彎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4]圖1為本實用新型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裝置包括:多個連續相鄰的水圈短節1,其中,任意兩個相鄰的水圈短節I固定連接,且任意兩個相鄰的水圈短節I之間間隔預設距離,該預設距離的取值范圍可以為15毫米-30毫米。
[0035]較為優選地,所述預設距離的可以設為20毫米。
[0036]具體的,相鄰水圈短節I之間間隔預設距離,可以加快每個水圈短節I的排水,防止水在水圈短節I內聚積,防止空心抽油桿正常淬火時,大量的水會流進空心抽油桿內孔,導致較大淬火變形。
[0037]其中,水圈短節I為空心管體,包括:外層管體2和內層管體3,外層管體2和內層管體3之間形成空心夾層4。具體實現過程中,外層管體2和內層管體3均可以為空心圓柱體,其中,外層管體2的截面和內層管體3的截面可以形成同心圓。
[0038]內層管體3上設有多個噴水孔5,噴水孔5的入射方向與水圈短節I的軸線方向呈預設角度。
[0039]水圈短節I的外層管體2上設有用于連接進水管6的進水口 7。
[0040]上述多個連續相鄰的水圈短節I中一端部的兩個相鄰水圈短節的進水口 7與一個進水彎管9連通,即這兩個進水口 7所連通的進水彎管9為彎管,從而便于控制淬火水圈的水流水量和壓力。
[0041]將空心抽油桿在進行調質處理時,先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心抽油桿淬火水圈接好進水口管線,在安裝固定時,需要保證空心抽油桿產品的中心與水圈短節中心偏差不超過5毫米,然后打開水泵,將水泵壓力至額定壓力,同時調節水圈短節中的水壓,一般較優地,將水圈短節中的水壓調至0.2兆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