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改善手機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定模和動模之間設置為分型面;定模內設有定模模仁,動模內設有動模模仁;動模模仁和定模模仁上分別設有型腔,型腔上有多個澆口;動模模仁和定模模仁上還設有流道,流道包括相互連通的主流道和分流道,分流道上對應澆口位置設有多個側流道,側流道通過澆口與型腔連通,側流道為階梯形。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階梯型的側流道,擾亂卡托注射成型時喂料流體的流動方式,使原來的噴射和湍流方式發生了變化,流動痕跡便因此而消失,產品的表面就不再產生影響質量的黑紋,同時在注射保壓階段也不會產生喂料中粘結劑的偏析,可消除了流痕不良的影響。
【專利說明】
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改善表面流痕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手機卡托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金屬注射成型是近些年來國際上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金屬零部件加工技術,其優勢就是能夠經濟、大批量的生產小型精密復雜的金屬零部件,產品的性能穩定,密度均勻。通用的工藝過程為將極為細微的金屬粉末與有機粘結劑混合成具有流動性的喂料,采用注射機注入具有零件形狀的模具中,形成注射毛坯,然后經過新型的脫脂技術脫出粘結劑并經過燒結,使其高度致密成為金屬制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要獲得合格形狀的產品,模具的結構與設計也就成了關鍵因素之一。雖然金屬注射成型模具與塑料成型模具結構原理相似,但是金屬注射成型由于毛坯含有90%以上的金屬粉末,所以毛坯的強度低,注射時粘結劑也容易偏析。手機卡托由于其結構特征比較特殊,屬于薄壁長徑比大的細長零部件。對于此類產品模具設計時盡量選用側流道直接進料,這樣流程短,容易充滿模具,但這樣制造的模具進行注射成型時,會存在一個致命缺陷:在澆口處產生黑色的流痕,燒結后在產品表面形成明顯的條紋狀痕跡,嚴重影響外觀,甚至會使產品產生分層、開裂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改善手機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所述定模和動模之間設置為分型面;所述定模內設有定模模仁,所述動模內設有動模模仁;所述動模模仁和定模模仁上分別設有型腔,所述型腔上有多個澆口;所述動模模仁和定模模仁上還設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相互連通的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上對應澆口位置設有多個側流道,所述側流道通過澆口與型腔連通,所述側流道為階梯形。采用階梯形的側流道可擾亂卡托注射成型時喂料流體的流動方式,使原來的噴射和湍流方式發生了變化,使流動痕跡因此消失。
[0004]優選的,所述側流道寬度與澆口寬度相同。
[0005]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側流道寬度與澆口寬度均為6mm,側流道與澆口連接處厚度為
0.4mmo
[0006]優選的,所述側流道最大厚度與分流道直徑相同。
[0007]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側流道最大厚度與分流道直徑均為4mm。
[0008]優選的,所述側流道斜度為35°。
[0009]優選的,所述側流道數量為4個。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階梯型的側流道,擾亂卡托注射成型時喂料流體的流動方式,使原來的噴射和湍流方式發生了變化,流動痕跡便因此而消失,產品的表面就不再產生影響質量的黑紋,同時在注射保壓階段也不會產生喂料中粘結劑的偏析,可消除了流痕不良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定模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動模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定模模仁示意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動模模仁示意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流道示意圖。
[0016]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流道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8]如圖1、2所示的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采用了兩板模結構,包括定模I和動模2,定模I和動模2之間設置為分型面3;定模I內設置定模模仁4,動模內設置動模模仁5,動模模仁5和定模模仁4上設置分別有型腔6。
[0019]如圖3、4、5所示,動模模仁5和定模模仁4上還設有圓管形的流道,采用圓管形有利于喂料的流動,流道包括相互連通的主流道9和分流道10,主流道9 口徑5mm,錐度角2°分流道10直徑為4mm,主流道9的下部設冷料井11,用于收集冷料,在分流道10的最遠端設計有冷料儲存部位14,儲存分流道冷料,保證充入型腔6的喂料的穩定性,以保證卡托8的產品質量。型腔6的澆口位置設置在卡托8的直線段位置,以便于卡托8成型后易脫離取,在澆口位置對應設有4個階梯形的側流道7,側流道7與澆口 12在同一直線上,通過澆口 12與型腔6連通。此外在動模模仁5的分型面上還開設了排氣槽13,以便于注射喂料時排氣。
[0020]如圖6所示,階梯型的側流道7是一個楔形結構,與分流道10連接的部分最厚,厚度為4 mm,與澆口 12連接處厚度為0.4 mm,斜度為35°。
[0021 ]進行卡托注射成型時,喂料通過主流道9、分流道10、側流道7、澆口進入型腔6內成型。這樣當喂料以較高的速度流過側流道7時,由于側流道7上的起伏階梯,擾亂了喂料流體的流動方式,使原來的噴射和湍流方式發生了變化,流動痕跡便因此而消失,產品的表面就不再產生影響質量的黑紋。同時在注射保壓階段也不會產生喂料中粘結劑的偏析,消除了流痕不良的影響。
[0022]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動模,所述定模和動模之間設置為分型面;所述定模內設有定模模仁,所述動模內設有動模模仁;所述動模模仁和定模模仁上分別設有型腔,所述型腔上有多個澆口;所述動模模仁和定模模仁上還設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相互連通的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上對應澆口位置設有多個側流道,所述側流道通過澆口與型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為階梯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寬度與澆口寬度相同。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寬度與澆口寬度均為6mm,側流道與澆口連接處厚度為0.4mm。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最大厚度與分流道直徑相同。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最大厚度與分流道直徑均為4mm。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斜度為35°。7.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種改善卡托表面流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流道數量為4個。
【文檔編號】B22F3/22GK205414410SQ201620282730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7日
【發明人】郭忠臣, 張亮, 白珍敏, 高波, 楊偉
【申請人】惠州威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