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包括石墨模,所述石墨模的底端設置有過濾帽,所述過濾帽內設有過濾網,且過濾網位于石墨模的內腔中,所述過濾網的下側設置有限位凸起,該限位凸起與過濾網之間留有過濾間隙,所述過濾帽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過濾孔,且向下傾斜的過濾孔與過濾間隙形成倒V型過濾排放腔。該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限位凸起的上表面為圓弧狀設計,通過向下傾斜的過濾孔與過濾間隙形成倒V型過濾排放腔,使過濾網上過濾后的夾炭通過倒V型過濾排放腔很容易就能從過濾孔排出,能夠有效避免過濾孔內發生堵塞現象,從而保證了過濾帽的過濾效果,進而保證銅液供給量,且結構簡單,實用性較高。
【專利說明】
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過濾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上引連鑄法(簡稱上引法)是目前國內外生產銅桿比較常用的工藝方法,是芬蘭outokumpu公司于1970年開發制成的。它的工藝原理是:銅加入感應恪化爐內進行恪化,恪融銅液經密封流槽流入保溫腔內,上引機架放置在保溫腔上方,可上下移動,在上引機上裝有石墨結晶器,其下端深入并浸沒在爐內銅液面下一定深度,靠液體靜壓力使銅水進入石墨模中,將引錠桿插入結晶器內,引錠桿由夾送輥驅動,當引錠桿下降到與銅液接觸時,立即向上引拉并以間斷拉一停動作向上拉出銅桿,銅液在結晶器內不斷地冷卻結晶,并不斷地被牽引,同時通過收線機成圈。
[0003]上引法用的感應電爐加熱原理是按變壓器的原理制成的。被加熱的銅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其內部產生感應電流,由于銅電阻的存在,使在爐內產生大量的熱,當達到熔點時便開始熔化,以至達到很高的溫度。其工藝流程是電解銅一熔化腔一保溫腔一上引機一收線機,由于一般采用連體爐,因此具有很多優點:省去了傾爐倒銅水過程,可操作性強,另外非連體爐流槽結構密封性差,銅水經流槽進入保溫腔時溫度大約下降10-20攝氏度,且易在流槽處結渣,加上倒銅水時沖擊氣流,易造成銅桿質量不穩定,生產合金產品時易造成合金元素氧化,不利于提高合金收得率,連體爐消除了這種弊端。
[0004]由于熔融狀態下的銅液有極強的吸氣能力,當氫和氧進入銅液后使鑄桿產生氣孔、疏松和裂紋。所以在上引生產過程中爐腔內銅液表面一般均覆蓋經過烘烤的木炭,木炭覆蓋層應該保證一定的厚度,一般覆蓋厚度200-300mm,并且需要定期更換。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具有對熔體保溫、防止吸氣和脫氧多種作用:木炭在銅液表面燃燒生成還原性氣體CO,它在銅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不與銅發生反應,形成保護膜,使空氣不能接觸銅液,起到防止吸氣、生成氧化物的作用;其次具有還原作用,木炭的氧化物CO可使銅液表面的CuzO還原,起到擴散脫氧的作用,化學方程式為:CuzO+C=2Cu+CO, Cuz0+C0=2Cu+C0z ;最后還具有保溫作用,木炭是疏松多孔的物質,當具有一定的厚度時,靠自身燃燒放出的熱量,還能起到保溫作用。木炭質量要求如下:
[0005]1、木炭的材質最好硬木燒成,斷面呈淡藍色的反光顏色,敲打時發出金屬聲,外觀灰白色;
[0006]2、含水量不大于百分之五;
[0007]3、含炭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0008]4、氣孔率在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五;
[0009]5,顆粒大小均勻,直徑在50-200mm木炭的密度比銅液小,正常狀態是覆在銅液表面上。但由于上引法加料及木炭清灰一般都需要人工操作,若控制不嚴格木炭極易帶入銅液內,隨銅液在感應電流產生渦流作用下不停攪拌,經連體爐流槽進入保溫區,極易造成鑄桿夾炭,此缺陷破壞銅基體的連續性,影響后續加工和成品率。傳統上引法生產銅桿用石墨模沒有過濾裝置,上引鑄桿極易出現大塊夾炭等不良缺陷。
[0010]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201361696Y中公開的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該裝置包括設于石墨模下端的過濾帽,過濾帽的側面設有至少四個過濾孔,過濾帽內的過濾網與側面設有的四個過濾孔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從過濾網上過濾后的夾炭不容易從過濾孔排出,容易在過濾孔內發生堵塞現象,從而降低過濾帽的過濾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1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包括石墨模,所述石墨模的底端設置有過濾帽,所述過濾帽內設有過濾網,且過濾網位于石墨模的內腔中,所述過濾網的下側設置有限位凸起,該限位凸起與過濾網之間留有過濾間隙,所述過濾帽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過濾孔,且向下傾斜的過濾孔與過濾間隙形成倒V型過濾排放腔。
[0013]優選的,向下傾斜的過濾孔的數量不少于四個。
[0014]優選的,所述限位凸起的上表面呈圓弧狀。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通過在過濾網的下側設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上表面為圓弧狀設計,該限位凸起與過濾網之間留有過濾間隙,過濾帽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過濾孔,且向下傾斜的過濾孔與過濾間隙形成倒V型過濾排放腔,使過濾網上過濾后的夾炭通過倒V型過濾排放腔很容易就能從過濾孔排出,能夠有效避免過濾孔內發生堵塞現象,從而保證了過濾帽的過濾效果,進而保證銅液供給量,且結構簡單,實用性較高。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7]圖中:I石墨模、2過濾帽、201過濾網、202限位凸起、203過濾間隙、204過濾孔、205
倒V型過濾排放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9]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包括石墨模I,石墨模I的底端設置有過濾帽2,過濾帽2內設有過濾網201,且過濾網201位于石墨模I的內腔中,過濾網201的下側設置有限位凸起202,限位凸起202的上表面呈圓弧狀,能夠使夾炭直接從限位凸起202上表面滑到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內,有利于夾炭的排出,該限位凸起202與過濾網201之間留有過濾間隙203,過濾帽2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的數量不少于四個,且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與過濾間隙203形成倒V型過濾排放腔205,使過濾網201上過濾后的夾炭通過倒V型過濾排放腔205很容易就能從過濾孔204排出,能夠有效避免過濾孔204內發生堵塞現象,從而保證了過濾帽2的過濾效果,進而保證銅液供給量,且結構簡單,實用性較高。
[0020]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包括石墨模(I),所述石墨模(I)的底端設置有過濾帽(2),所述過濾帽(2)內設有過濾網(201),且過濾網(201)位于石墨模(I)的內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201)的下側設置有限位凸起(202),該限位凸起(202)與過濾網(201)之間留有過濾間隙(203),所述過濾帽(2)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且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與過濾間隙(203)形成倒V型過濾排放腔(20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向下傾斜的過濾孔(204)的數量不少于四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引石墨模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02)的上表面呈圓弧狀。
【文檔編號】B22D11/119GK205464237SQ20162028873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9日
【發明人】楊衛良
【申請人】江西康成銅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