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在部分建筑物能耗很大,達不到國家的節能降耗的要求,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墻體的節能保溫達不到要求。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一種復合墻板。復合墻板是一種工業化生產的新一代高性能建筑內隔板,由多種建筑材料復合而成,代替了傳統的磚瓦,它具有環保節能無污染,輕質抗震、防火、保溫、隔音、施工快捷的明顯優點,是現代建筑理想的節能型墻體材料。
目前,建筑內墻板大都采用水泥為主要原料制成,自重較重,現場施工操作較為困難,且運輸成本大。因此為了減重,會制成空心墻板或在實心墻板上打孔洞,工序復雜,成本高。而且現有的以水泥和石膏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溫墻板的規格尺寸是一次性成型澆筑,墻板結構不易改變,且成本投入高。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節能環保、保溫隔熱性能顯著以及產業化成本低的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所提出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脫硫石膏 80-100份;
纖維 30-45份;
粉煤灰 15-25份;
熱固性樹脂 10-25份;
氧化鎂顆粒 1.5-2.5份;
增稠劑 0.1-0.3份;
發泡劑 0.7-1份。
進一步地,所述熱固性樹脂為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以及硅醚樹脂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增稠劑為聚丙烯酸鹽。
進一步地,所述發泡劑為雙氧水。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照上述配比稱取原料;
b:將稱取好的主料,包括脫硫石膏、纖維、粉煤灰和熱固性樹脂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再加入氧化鎂顆粒、增稠劑、發泡劑和溫水繼續攪拌均勻,發泡6-10分鐘;
c:將發泡好的混料注入模具中,1-2h進行脫模處理得到墻板;
d:將墻板置于140-160℃下熱處理4-6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e:取出墻板將其置于常溫條件下自然養護12-24h,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石膏發泡復合墻板,具有顯著的保溫隔音性能,且質量輕,有利于現場施工與操作,適用于裝飾隔墻板、家居保溫板以及各種復合板,尤其適用于建筑內墻保溫領域,而且產業化成本低,利于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照上述配比稱取原料,脫硫石膏80份;纖維30份;粉煤灰15份;熱固性樹脂10份;氧化鎂顆粒1.5份;增稠劑0.1份;發泡劑0.7份;
b:將稱取好的主料,包括脫硫石膏80份、纖維30份、粉煤灰15份和熱固性樹脂10份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再加入氧化鎂顆粒1.5份、增稠劑0.1份、發泡劑0.7份和溫水繼續攪拌均勻,發泡6分鐘;
c:將發泡好的混料注入模具中,2h進行脫模處理得到墻板;
d:將墻板置于140℃下熱處理6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e:取出墻板將其置于常溫條件下自然養護24h,即得。
實施例2
一種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照上述配比稱取原料,脫硫石膏90份;纖維40份;粉煤灰20份;熱固性樹脂20份;氧化鎂顆粒2份;增稠劑0.2份;發泡劑0.8份;
b:將稱取好的主料,包括脫硫石膏90份、纖維40份、粉煤灰20份和熱固性樹脂20份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再加入氧化鎂顆粒2份、增稠劑0.2份、發泡劑0.8份和溫水繼續攪拌均勻,發泡8分鐘;
c:將發泡好的混料注入模具中,2h進行脫模處理得到墻板;
d:將墻板置于150℃下熱處理5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e:取出墻板將其置于常溫條件下自然養護24h,即得。
實施例3
一種石膏發泡保溫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照上述配比稱取原料,脫硫石膏100份;纖維45份;粉煤灰25份;熱固性樹脂25份;氧化鎂顆粒2.5份;增稠劑0.3份;發泡劑1份;
b:將稱取好的主料,包括脫硫石膏100份、纖維45份、粉煤灰25份和熱固性樹脂25份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再加入氧化鎂顆粒2.5份、增稠劑0.3份、發泡劑1份和溫水繼續攪拌均勻,發泡10分鐘;
c:將發泡好的混料注入模具中,2h進行脫模處理得到墻板;
d:將墻板置于160℃下熱處理5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e:取出墻板將其置于常溫條件下自然養護24h,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石膏發泡復合墻板,具有顯著的保溫隔音性能,且質量輕,有利于現場施工與操作,適用于裝飾隔墻板、家居保溫板以及各種復合板,尤其適用于建筑內墻保溫領域,而且產業化成本低,利于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