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建筑物及其建造技術領域,涉及建筑構件,尤其涉及一種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建筑業的迅猛發展,對模板的結構以及預制工藝,無論是在模板的結構性能還是制備和安裝的合理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建筑施工的需求,在建筑模板的構造以及材料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的改進,使得建筑構件的制備和安裝施工在人力和物力上變得更為高效和合理。
例如,建筑結構工程中廣泛采用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板柱結構等結構形式,然而在傳統的構件制備和安裝施工中,例如針對墻體構件,通常采用現澆鋼筋砼方法,需要在現場綁扎鋼筋,支模板、澆注混凝土之后再拆模板,現場用工多,施工工期長。
為了克服傳統建筑結構體系的上述缺點和不足之處,需要在墻體結構工藝和施工方法上尋求更為合理的方案,從而形成節約投資、結構合理、加工簡單、施工方便的結構建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及其安裝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的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所述墻板由帶有安裝槽和拼接部件的條形構件拼接而成,能夠形成所述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墻體結構。
在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所述條形保溫墻板,包括第一表面和與之平行相對的第二表面,第一端部和與之相對的第二端部,以及相對的兩個側面;其中,所述條形保溫墻板包括多個條形構件,其各自包括框體和填充材料;
其中,所述框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框邊、第一側邊、第二框邊和第二側邊,以及第一端頭和第二端頭,其中:所述第一框邊在其中間位置并沿縱向帶有安裝槽,其橫截面具有槽口端窄、槽底端寬、槽底兩端呈矩形或燕尾形的構造,所述槽口朝向所述框體的外部并沿縱向穿過所述第一框邊,所述槽底位于所述框體的內部;所述第二框邊與所述第一框邊相對;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各自在鄰近所述第二框邊的部位帶有用于構件之間進行拼接的縱向拼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框邊與所述第二框邊平行相對,所述第一側邊和/或所述第二側邊分別與所述第一框邊和所述第二框邊正交或斜交;
所述填充材料包括一種或多種填料,并且多種填料還可采取不同的分布方式;所述填料的制備,根據結構和保溫要求以及材質特性,可以采取整塊預制或灌注或組合的方式。
所述多個條形構件通過各自帶有的所述拼接部件在相鄰構件之間形成拼接從而組成條形保溫墻板。
根據結構需要,所述框體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上沿縱向可以設置斷橋元件。
所述條形保溫墻板,在安裝時,設置為以所述第二端部朝下而豎立于所述基面,并且使得所述條形保溫墻板的側面與相鄰墻板通過所述拼接部件進行銜接;
所述條形保溫墻板能夠通過所述安裝槽與其它結構體,例如梁柱框架、柱、梁、剪力墻和樓/屋蓋板進行安裝固定,從而形成墻體結構。
所述的條形構件可以在工廠預制,然后在施工現場拼裝形成條形保溫墻板;也可以在工廠預先拼裝形成合適尺寸的條形保溫墻板。
在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的安裝方法。
所述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條形構件的框體,其中所述框體各自帶有所述安裝槽和所述拼接部件;
(2)在所述框體內部配置填充材料從而形成多個所述條形構件;其中,所述填充材料可包括一種或多種填料,并且多種填料還可采取不同的分布方式;所述填料的制備,根據結構和保溫要求以及材質特性,采取整塊預制、灌注或組合的方式配置。
(3)由條形構件組裝墻板,將所述多個條形構件通過各自帶有的所述拼接部件在相鄰構件之間形成拼接從而組裝成所述條形保溫墻板。
上述安裝方法還能夠包括:
(4)安裝所述條形保溫墻板,其中包括在施工現場根據設計要求將所述條形保溫墻板設置為以所述第二端部朝下而豎立于所述結構基面,并且通過所述安裝槽根據設計需要與其它結構體進行安裝固定,從而形成墻體結構。
所述條形保溫墻板能夠進一步用于建筑結構,其建造方法可包括:
(5)放置樓/屋蓋板,形成由所述條形保溫墻板、樓/屋蓋板和其它結構體組裝的建筑結構。
所述建造方法還可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6)以所述建筑結構作為基礎,重復所述步驟(4)和(5),從而形成由所述條形保溫墻板、所述樓/屋蓋板和其它機構體組裝的多層建筑結構。
本發明的特點和效果包括:
(1)所述條形構件可在工廠內大批量制備,能夠實現標準化和產業化。
(2)所述條形構件的框體內的填料的種類和分布可根據結構和保溫需要進行設計,施工方便,適用廣泛;另外,條形構件的框體上可以設置斷橋元件,能進一步增強墻體的隔熱效果。
(3)所述條形構件本身帶有的拼裝部件,便于拼裝,可以在建筑施工現場進行拼裝形成條形保溫墻板,也可以在工廠內預先拼裝形成條形保溫墻板,拼裝工藝簡單、靈活,運輸方便。
(4)由于條形構件的批量預制,并且拼裝工藝簡便,從而能夠大大減少施工現場的工作量和施工難度,降低勞動強度,同時能夠加快施工速度。
附圖說明
有關本發明的上述簡要介紹以及下述的詳細描述,結合附圖會得到更好的理解。
圖1A-1C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條形構件的示意圖。其中,圖1A和1B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C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1D描述與圖1C相比不同實施例的條形構件截面示意圖,其中與圖1C的差別包括拼接部件的構形、斷橋元件的位置、填充材料的分布不同。
圖1E-1H描述用于圖1A-1C所示條形構件的保溫材料的示意性立體圖和三視圖。
圖2A-2C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條形構件的示意圖。其中,圖2A和2B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C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橫截面示意圖。其中,條形構件的框邊相對于圖1A-1C的較短。
圖3A-3C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條形構件的示意圖。其中,圖3A和3B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C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D描述與圖3C相比不同實施例的條形構件截面示意圖,其中框體可為組合材料制備。
圖4A-4C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條形構件的示意圖。其中,圖4A和4B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圖4C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4D描述與圖4C相比不同實施例的條形構件截面示意圖,其中不設斷橋元件。
圖5A-5C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條形構件的示意圖。其中,圖5A和5B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圖5C為描述所述條形構件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6A和6B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條形構件及其安裝方式的示意圖。其中所述條形構件具有特殊的構型,適用于拐角或異形結構體的場合。
圖7A1和7A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框架結構示意圖,其中圖7A2為描述墻板與梁柱框架連接方式的截面示意圖。圖7B1和7B2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框架剪力墻結構示意圖,其中圖7B2為描述墻板與剪力墻板和梁柱框架連接方式的截面示意圖。
圖7C1和7C2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剪力墻結構示意圖,其中圖7C2為描述墻板與剪力墻板連接方式的截面示意圖。
圖7D1和7D2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板柱結構示意圖,其中圖7D2為描述墻板與柱子連接方式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創新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并通過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和說明。
圖1A-1D示意地描述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用于拼裝形成條形保溫墻板的條形構件。
所述條形構件100包括框體和填充材料;
其中,所述框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框邊110a、第一側邊120a、第二框邊110b和第二側邊120b,以及第一端頭130a和第二端頭130a,其中:所述第一框邊110a在其中間位置并沿縱向帶有安裝槽115,其橫截面具有槽口端窄、槽底端寬、槽底兩端呈矩形或燕尾形的構造,所述槽口朝向所述框體的外部并沿縱向穿過所述第一框邊110a,所述槽底位于所述框體的內部;所述第二框邊110b與所述第一框邊110a相對;所述第一側邊120a和所述第二側邊120b各自在鄰近所述第二框邊110b的部位帶有用于構件之間進行拼接的縱向拼接部件127a;其中,所述第一框邊110a與所述第二框邊110b平行相對,所述第一側邊120a和所述第二側邊120b分別與所述第一框邊110a和所述第二框邊110b正交或斜交;
在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條形構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構形。例如,如圖2A-2C,3A-3D,4A-4D,5A-5C所示。例如,圖2A-2C所示的條形構件200的框邊相對于圖1A-1C所示的來說較短,從而能夠用于例如需要調節墻板長度的場合。
根據結構需要,所述條形構件還可具有其它特殊的構形,例如,所述第一側邊或所述第二側邊與所述第一框邊和所述第二框邊可以正交(例如圖1A至5C),也可以斜交(例如圖6A和6B)。
所述條形構件的截面基本構形可為正方形或基本正方形,也可為矩形或扁條形;截面基本構形為矩形時,可以是側邊較長而框邊較短,從而適用于例如需要調節墻板長度的場合,也可以是側邊較短而框邊較長,從而適用于例如配合異型結構體或異型構件進行組裝的情形。所述條形構件的截面基本構形還可包括至少一個側邊與框邊成斜交,從而適用于拐角連接或配合特殊結構體或構件部位進行組裝的情形。
如圖7A1和7A2、7B1和7B2、7C1和7C2以及7D1和7D2所示,條形保溫墻板710能夠通過所述安裝槽與其它結構體進行安裝固定,從而形成不同的結構體系,例如框架結構700a、框架剪力墻結構700b、剪力墻結構700c或板柱結構700d。
所述框體可以由金屬材料、有機材料(例如塑料)或組合材料制成。例如,所述金屬材料包括鋁合金,所述塑料可以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塑料。所述框體的制備,根據材料的不同,可以采取模塑、擠壓等不同的工藝。
根據結構需要,所述框體所述第一側邊120a和所述第二側邊120b上沿縱向可以帶有斷橋元件125(圖1C、2C),或者,在另外的實施方式中不帶斷橋元件(圖3C、4D)。所述斷橋元件125,在所述第一側邊120a和所述第二側邊120b各自在其中間部位沿縱向斷開,在所述斷開的兩側分別帶有沿縱向分布的例如橫截面為U形的相對的凹槽,用來沿縱向放置隔熱條,從而在所述第一側邊120a和所述第二側邊120b形成節能隔熱的斷橋元件125結構(圖1A-1D和圖2A-2C)。
所述斷橋元件的橫截長度以及相對位置可根據結構需要進行設計。例如,所述斷橋元件的橫截長度可以占相應側邊長度的小部分(例如圖1A-1C和圖2A-2C),也可以是大部分,甚至是除了拼接部件之外的絕大部分或全部長度(例如圖3D);所述斷橋元件的位置可設在相應側邊的正中(例如圖1C)或偏離中間(例如圖1D)的位置。所述斷橋可采用例如高強硬塑料所述斷橋元件的隔熱條可采用各種合適的隔熱材料,例如高強硬塑料。
不設斷橋元件的結構適合于采用單一材料制作的框體;帶有斷橋元件的結構可以采用單一或組合材料制作框體。根據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例如在圖3D所示的框體中,框體兩個側邊的大部分(325)可采用有機材料(例如塑料)制作,而框體的其它部分則可采用金屬材料制作,這樣,框體側邊就會具有隔熱斷橋的功能,同時還能兼顧框體在強度、重量以及制作工藝等方面的因素。
所述填充材料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填料,并且多種填料還可采取不同的分布方式。例如,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例如圖1C),所述填充材料包括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形成三部分填料夾層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填料分為各自與所述第一框邊和所述第二框邊的內部相接合的兩部分(140a和140c),其間夾有所述第二填料140b。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填充材料包括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形成兩部分填料疊合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填料與所述第一框邊的內部相接合,所述第二填料與所述第二框邊的內部相接合。
所述填充材料的材質種類、尺寸和布局取決于墻體結構要求、物理特性以及保溫性能等方面的設計指標。所述填充材料可為各種建筑功能材料,例如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其中可進一步包括但不限具有不同膠凝材料(例如各種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和各種有機膠凝材料混凝土)或不同表觀密度的混凝土材料(例如各種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輕質混凝土),以及各種保溫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材料為發泡水泥,所述保溫材料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所述填料的制備,根據結構和保溫要求以及材質特性,可以采取整塊預制或灌注或組合的方式。
例如,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圖1C所示的填充材料為三部分夾層分布,包括:第一填料140a和140c為混凝土材料,第二填料140b為保溫材料。制備工藝上,如圖1E-1H所示,采用保溫材料預先制備整塊的第二填料140b,其中配置有縱向鋼筋143a、橫向鋼筋143b和斜向鋼筋143c,一方面具有保溫層結構加強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定位功能,亦即當帶有鋼筋的第二填料140b放置于框體內部時能夠為兩旁的第一填料140a和140c預留設計空間,從而,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在預留的空間里灌注混凝土材料,從而在所述框體內形成整體的填料結構。
所述第二框邊(例如見圖1C)具有板面橫截凸凹相替的構型,例如,為矩形(117)或梯形的凸凹相替的構型。
所述安裝槽115能夠通過T形螺栓連接桿進行墻板的安裝和固定。由于所述墻板的條形安裝槽115和所述連接桿的結構特點,所述墻板與結構體的連接三維可調,從而安裝方便,還能夠保障墻板與結構體的連接強度,并且能夠提高建筑結構的整體性能,其中包括抗震性能。
所述條形構件的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上各自帶有的所述拼接部件在構型上相配,從而所述拼接部件各自能夠在拼裝時與相鄰構件的相應拼接部件組合在一起形成縱向貫通且橫截面上連通的環形槽,用以插入縱向插條。所述縱向插條在功能上除了所述條形構件的拼接作用外還可具有密封功能。
所述環形槽可具有不同的形狀,優選地為優弧形槽(127a)或U形槽(127b)。
圖7A1和7A2示意地描述了基于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框架結構體系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是由條形保溫墻板710、梁柱框架720和樓/屋蓋板770組裝構成的框架結構700a體系。
圖7B1和7B2示意地描述了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是由條形保溫墻板710、梁柱框架720、剪力墻板730和樓/屋蓋板770組裝構成的框架剪力墻結構700b體系。
圖7C1和7C2示意地描述了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剪力墻結構體系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是由條形保溫墻板710、剪力墻板730和樓/屋蓋板770組裝構成的剪力墻結構700c體系。
圖7D1和7D2示意地描述了基于帶安裝槽的條形保溫墻板組裝的板柱結構體系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是由條形保溫墻板710、柱子740和樓/屋蓋板770組裝構成的板柱結構700d體系。
在本文附圖中,針對不同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采用了后二位數字相同的標號。為簡便起見,在文字描述中對于有些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就不再一一贅述。
本文的文字描述和圖示中,為了說明的目的對一些構件可能標出了一些具體尺寸,然而應當理解,這些尺寸只是針對具體實例而言,在實踐中,相應尺寸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或改變。
在本文的描述中,對本發明的產品和方法描述為特殊的形狀、材料或工藝順序,并且針對一些具體的實施例為了說明的目的提供了一些詳細的參數。然而,應該理解這些具體描述并不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產生限制作用;也就是說有關形狀、材料或工藝順序的更改和變通仍然被包含在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