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膜滾筒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微生物菌肥包膜滾筒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業不斷進步,農民意識到為了使農作物更好的生長,針對不同農作物生長特性、不同田地的養分結構和不同作物的需肥情況,需要施加養分結構不同的肥料。
近幾年來,生物有機肥料、微生物菌肥的應用日趨廣泛,特別是微生物菌肥迅速崛起,使我國肥料行業進入一個嶄新時代,微生物菌肥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表明,在化學肥料利用率的提高,疏松土壤,減少江河污染,培肥地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增強作物的抗逆性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國內外生產包膜型緩/控釋微生物菌肥的設備主要是圓盤包衣機、包膜滾筒(轉鼓)和包膜流化床(或噴動床)三種。然而,在用高分子材料類包膜材料通過這三種設備生產包膜型緩/控釋微生物菌肥時,均需消耗大量的熱能來保證包膜材料固化成膜,或大量的風量來保證微生物菌肥的運行;或因設備本身的特點限制了其產量和生產效率;或因需投入大量資金額外添加設備,不僅延長了生產線和生產周期,而且還增加了工藝控制的繁瑣和操作運行的難易程度。包膜控釋微生物菌肥在生產過程中都要添加油性物質改性。有機高聚物包膜控釋肥在包膜液配置過程中加入油性物質是為了改變物料的流變性能,使之易于成膜,并使包膜光滑致密。由于添加油性封閉劑來改善膜的透性及脆性,當把這些肥料適用于水田或池塘中時,都會有一定比例的微生物菌肥漂浮在水面上。因此,若在水稻或水塘施用控釋微生物菌肥,漂浮在水面上的微生物菌肥會隨風聚集在一起,不利于均勻施肥,還可能會隨水流飄走,造成資源浪費。為了在水稻等水田作物上推廣應用控釋微生物菌肥,需要解決其在水中的漂浮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現有的滾筒設備基礎之上,提供一種能耗低、產能高、成本低、工藝簡單的緩/控釋微生物菌肥用同步式光固化包膜滾筒,同時解決微生物菌肥在水中的漂浮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微生物菌肥包膜滾筒裝置,包括滾筒主體、進料口、物料收集系統、噴涂系統、光輻照系統、出料口,物料收集系統為兩端敞開的縱向V形集料斗,其底部設有敞開式的卸料槽;噴涂系統包括噴槍和配套的輸料管;光輻照系統為紫外光輻照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量給料機、溶液配制裝置、流量計,所述定量給料機連接所述進料口,所述溶液配制裝置通過流量計連接所述輸料管。
優選的,所述的縱向V形集料斗由貫穿于整個滾筒主體的固定架固定在滾筒主體內中上部。
優選的,所述的噴槍向下傾斜面向滾筒主體下部的物料層。
優選的,所述的噴槍設置在V形燈罩的正下方。
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微生物菌肥包膜滾筒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
一、可以實現連續化生產,效率高,產量大。
二、在一般肥料廠現有的滾筒設備基礎之上,無需額外添加大型設備,改造簡單,投入少,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三、通過本裝置向控釋微生物菌肥顆粒上添加防漂浮劑后,防漂浮劑迅速擴散鋪展到肥料顆粒表面,防漂浮劑分子親油的一端接包膜表面,親水的一端向外。當把這種肥料投進水中后,肥料會迅速沉入水中,能完美解決控釋微生物菌肥在水中的漂浮問題,以及由肥料漂浮帶來的施肥不均和養分流失問題。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包膜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種微生物菌肥包膜滾筒裝置,參見圖1,包括滾筒主體、物料收集系統、噴涂系統、光輻照系統。其中,滾筒主體1為肥料領域常見的滾筒設備,例如滾筒主體1傾斜安裝,其內壁沿周向均勻設有L形抄板2,沿縱向均勻設有擋圈3,其兩端分別設有進料口4、出料口5、進風口6和出風口7;物料收集系統為兩端敞開的縱向V形集料斗8,其底部設有敞開式的卸料槽8a,縱向V形集料斗8由貫穿于整個滾筒主體1的固定架9固定在滾筒主體1內中上部;噴涂系統包括噴槍10和配套的輸料管11,噴槍10向下傾斜面向滾筒主體1下部的物料層;光輻照系統為紫外光輻照裝置,包括紫外燈12和V形燈罩13,紫外燈12為“一”字形紫外燈,V形燈罩13兩端帶圍擋,紫外光輻照裝置設置在卸料槽8a下方靠近滾筒主體1下部物料層的一側,水平面向由卸料槽8a落下來的物料。
噴涂系統中的噴槍10設置在紫外光輻照裝置的V形燈罩13的正下方。
定量給料機14連接進料口4,溶液配制裝置15通過流量計16連接輸料管11,所述溶液配制裝置15可以是壓力罐加空壓機,也可以是儲罐加液泵;所述定量給料機14包括皮帶秤和傳送帶。防漂浮劑使用水溶性氮酮,并且用無水乙醇作稀釋劑。溶液配置裝置15采用壓力罐和空壓機,每噸產品添加量分別為0.5kg、1kg、2kg、3kg,具體操作步驟可為將50kg水溶性氮酮和5kg無水乙醇加入壓力罐中混勻,關好加液閥,打開空壓機,調整壓力罐壓力為1-2MPa。
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本實用新型生產緩/控釋微生物菌肥時,滾筒主體1內部裝置固定不動。啟動定量給料機14,微生物菌肥經進料口4進入滾筒主體1后,在滾筒主體1轉動運行時其下部一側形成傾斜的物料層,向下傾斜面向這層物料層的包膜材料噴槍10將輸料管11中的水溶性氮酮材料均勻噴涂到物料層上;在滾筒主體1轉動運行和L形抄板2的作用下,肥料顆粒與顆粒之間互相碰撞、摩擦,水溶性氮酮在肥料顆粒表面快速均勻的鋪展擴散;與此同時,包覆有水溶性氮酮的顆粒肥料被L形抄板2抄起帶至V形集料斗8內,經其底部的卸料槽8a匯聚成一道主料簾落下;位于卸料槽8a下方靠近滾筒主體1下部物料層一側的紫外光輻照裝置對其進行輻照、固化;經過輻照固化后的包膜顆粒肥料落入滾筒主體1的下部后,再次經過噴涂、抄起、輻照和固化,如此循環往復,最后從出料口5得到的產品即為微生物菌肥成品。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