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3583211閱讀:2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藥用植物的提取方法,更特別的是關于一種從三七中提取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三七歷來是治療跌打損傷的良藥,這在傳統中醫學中是已得到確認和廣泛應用。如目前仍在臨床上應用的,以三七為君藥的中成藥有馳名中外的云南白藥、參七傷藥、復方治傷散、跌打七厘散及白藥等等。其中復方治傷散及白藥還分別能治骨絡作痛和筋骨腫痛。
單味中藥獨用力專,是中藥方劑“七方”的“奇方”,三七在傳統臨床使用時也有單用一味藥的方法。
三七二醇皂甙是單味中藥三七(又名田七,人參三七)的皂甙提取物,是三七散瘀消腫定痛的有效部位,除主含消腫定痛作的有效成分人參皂甙Rb1、和Rd外還含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人參皂甙Rg1、Re及三七皂甙R1等成分。
三七別名田七、人參三七,為五加科人參屬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莖,主產于云南、廣西。三七為常用中藥之一,其生物活性和藥理作用的主要成分為皂苷類。藥理實驗結果表明,三七總皂苷能增加動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動脈血壓及心肌耗氧量,提高肌體功能及對缺氧的耐受力,并有抑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等作用。
《中國藥典》稱三七功效“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本草綱目》稱三七根“甘、微苦,溫無毒”,主治“止血、散血、定痛”。
痹病系由素體不足,正氣偏虛,腠理不密,衛外不固且感風寒濕熱等邪氣侵襲而經絡阻閉,氣血運行不暢,以致肌肉關節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證。早在《靈樞·五變》就說,“粗理而內不堅者,善病痹”。《濟生方·諸痹門》說“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氣濕氣而成痹也”。
痹證初病屬實,久則多呈正虛邪實,虛實夾雜之候。痹證容易出現三種病理變化一是風寒濕熱痹日久不愈,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血脈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濁阻痹經絡,出現皮膚瘀斑,關節周圍結節,關節腫大,屈伸不利等癥。二是病久使氣血傷耗,呈現不同程度的氣血虧虛或肝腎虧虛等證候。三是痹證不愈,由經絡而病及臟腑,出現臟腑痹的證候。古今醫界多依風寒濕熱的偏勝分別施以祛風,散寒,除濕,舒經通絡的辨證治療,輔以益補氣血,扶正固本而達氣血暢通之目的。
迄今為止,未見有關用三七二醇皂甙治療痹證的專業報道。
本發明人經多年研究發現,三七總皂苷中的許多成分對人體治療痹證是無效的,真正有作用的是三七二醇皂苷等,有關三七二醇皂苷的性質、藥理作用、制備方法以及對人體的作用均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從三七中提取三七二醇皂甙的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治療痹證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這些以及其它目的將通過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來進一步體現和說明。
本發明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取三七粉碎過一號篩,加濃度為60%的乙醇浸泡、滲漉,收集滲漉液;2、滲漉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3、濃縮液用蒸鎦水稀釋,緩慢加到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中,依次用蒸餾水、40%乙醇和60%乙醇洗脫,收集60%乙醇洗脫液;4、60%乙醇洗脫液經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的二醇皂甙粗品溶液;5、二醇皂甙粗品溶液拌入硅膠,充分混勻,減壓干燥,得拌樣硅膠;6、將拌樣硅膠裝入23倍硅膠柱中,用含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劑洗脫,用硅膠G板檢查,收集含人參皂甙Rb1、Rd等成分的流份;7、洗脫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密度1.33流浸膏;8、流浸膏減壓干燥,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即得淺黃棕色粉末的三七二醇皂甙。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的三七二醇皂甙制備方法中,其原料與大孔吸附樹脂之比為10∶1,大孔吸附樹脂的柱徑與柱高之比為30∶160,大孔吸附樹脂為苯乙烯型共聚體,型號為D-101,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為已處理平衡好的。所述的減壓濃縮或減壓干燥溫度為50±5℃在本發明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中,還包括大孔吸附樹脂再生步驟,即將使用過的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以1%鹽酸乙醇液沖洗,逐漸降低乙醇濃度洗脫,直至用蒸餾水沖洗至中性,即可再次使用。
在本發明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中,還包括柱層硅膠再生步驟,即將使用過的硅膠,用蒸餾水洗脫至流出液無色,取出硅膠烘烤,烘箱溫度升至120±2℃時,停止加熱,自然冷卻即可使用。
用本發明的方法提取的三七二醇皂甙含量高、質量穩定,色澤好,以其為原料制成的中藥制劑將完全能滿足現代化中藥的要求,并且成本低、三七二醇皂甙損失少;和傳統的溶劑萃取法相比,工藝流程中不使用毒性和易揮發的有機溶劑,安全可靠,大大簡化的生產工藝。
用本發明的方法提取的三七二醇皂苷具有顯著的增加動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動脈血壓、提高肌體功能及對缺氧的耐受力、抑止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粘度等作用,并且能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痹癥。
以下結合實施例詳述本發明,但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并不能限制本在本發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為重量單位,所有的設備和原材料等均可從市場購得或是本行業常用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例1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1、取100克三七粉碎過一號篩,加濃度為60%的乙醇浸泡、滲漉,收集滲漉液;2、滲漉液減壓濃縮,溫度為50℃,回收乙醇;3、濃縮液用蒸鎦水稀釋至500-600毫升,緩慢加到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柱徑與柱高之比為30∶160,內裝有100毫升D101樹脂)中,依次用500毫升蒸餾水、1000毫升40%乙醇和1000毫升60%乙醇洗脫,流速為0.5倍床體積/小時,收集60%乙醇洗脫液;4、60%乙醇洗脫液在溫度為50℃時經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的二醇皂甙粗品溶液;5、將二醇皂甙粗品溶液拌入硅膠(常規方法和比例)中,充分混勻,減壓干燥,得拌樣硅膠;6、將拌樣硅膠裝入23倍硅膠柱中,用600-800毫升含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劑(三者比例為1∶1∶10)洗脫,用硅膠G板檢查,收集含人參皂甙Rb1、Rd等成分的流份;7、洗脫液過濾,濾液在溫度為50℃時減壓濃縮得相對密度為1.33的流浸膏;8、將流浸膏減壓干燥,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即得淺黃棕色粉末的三七二醇皂甙大約2.15克。
9、大孔吸附樹脂再生將使用過的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以1%鹽酸乙醇液沖洗,逐漸降低乙醇濃度洗脫,直至用蒸餾水沖洗至中性;10、柱層硅膠再生步驟將使用過的硅膠,用蒸餾水洗脫至流出液無色,取出硅膠烘烤,烘箱溫度升至120±2℃時,停止加熱,自然冷卻即可使用。
例1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1、取50克三七粉碎過一號篩,加濃度為60%的乙醇浸泡、滲漉,收集滲漉液;
2、滲漉液減壓濃縮,溫度為50℃,回收乙醇;3、濃縮液用蒸鎦水稀釋至200-300毫升,緩慢加到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柱徑與柱高之比為30∶160,內裝有40毫升D101樹脂)中,依次用200毫升蒸餾水、300毫升40%乙醇和400毫升60%乙醇洗脫,流速為0.6倍床體積/小時,收集60%乙醇洗脫液;4、60%乙醇洗脫液在溫度為50℃時經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的二醇皂甙粗品溶液;5、將二醇皂甙粗品溶液拌入硅膠(常規方法和比例)中,充分混勻,減壓干燥,得拌樣硅膠;6、將拌樣硅膠裝入23倍硅膠柱中,用100-300毫升含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劑(三者比例為1∶0.8∶10)洗脫,用硅膠G板檢查,收集含人參皂甙Rb1、Rd等成分的流份;7、洗脫液過濾,濾液在溫度為50℃時減壓濃縮得相對密度為1.33的流浸膏;8、將流浸膏減壓干燥,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即得淺黃棕色粉末的三七二醇皂甙大約0.98克。
9、大孔吸附樹脂再生將使用過的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以1%鹽酸乙醇液沖洗,逐漸降低乙醇濃度洗脫,直至用蒸餾水沖洗至中性;10、柱層硅膠再生步驟將使用過的硅膠,用蒸餾水洗脫至流出液無色,取出硅膠烘烤,烘箱溫度升至120±2℃時,停止加熱,自然冷卻即可使用。
例3三七二醇皂甙的抗炎和鎮壓痛作用受試藥物三七二醇皂甙由本院植化室提供的淡黃棕色藥粉批號940201,含量Rb1=59.15 Rd=15.10%。試驗前用蒸餾水配制成所需濃度的溶液,供實驗動物灌胃給藥。
實驗動物 用本院動物房生產提供的昆明種小鼠(體重19-23g)除免疫和活血試驗和Wistar種大鼠(體重120-150g)均為雄性)飼養在有中央空調的觀察室中,飼料為中央藥檢所生產的全價營養塊料,飲自來水,合格證號津動001。
消炎痛 系天津中央制藥二廠贈送的粉劑,用1.0%的西黃蓍膠漿配制成1.0mg/ml濃度的混懸液,供實驗動物灌胃給藥。
試驗方法和結果一、三七二醇皂甙的抗炎作用1、對鼠耳水腫的影響本試驗使用50只雄性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5天,對照組給生理鹽水,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向每只小鼠左耳殼滴巴豆油致炎劑0.05毫升,2小時后處死。剪下左右耳,用直徑9毫米打孔器打下同部位耳片,稱重,以兩耳重量之差作為鼠耳水腫程度。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統計學測驗結果(見表1)發現三七二醇皂甙口服給藥,對鼠耳水腫的抑制作用非常顯著,并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其量關系方程y=0.097x+5.629(r=0.8834)
表1三七二醇皂甙對鼠耳水腫的抗炎作用 *p<0.05 **P<0.01 ***P<0.0012、對大鼠足腫的影響本試驗使用50只雄性大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4天,對照組給生理鹽水。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在左后足墊皮下注射1.0%角叉菜膠漿0.05毫升致炎。分別在致炎前和致炎后30、60、120和180分鐘,用投影儀(放大6倍)測量大鼠致炎肢(右后肢)踝關節下方0.5厘米處直徑,用致炎前后的差值作為腫賬度,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測驗。結果(見表2)發現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足腫的抑制作用非常顯著,在這種實驗性炎癥模型上,三七二醇皂甙的抗炎作用不低于5毫克/公斤劑量的消炎痛。
表2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角叉菜膠足腫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3、對大鼠佐劑關節炎的影響本試驗使用50只雄性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佐劑的配制系將預先滅活的卡介苗加入預先滅菌的不完全福氏佐劑中,研磨配制成10毫克/毫升濃度的佐劑。模型制備采用在每只大鼠右后足墊部皮內注射0.1毫升佐劑,誘導關節炎的發生。
(1)對原發性病變的影響 于致炎前4天開始給藥劑量為200毫克/公斤,100毫克/公斤和50毫克/公斤,對照組生理鹽水。每天灌胃給藥1次,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致炎,觀察致炎后18小時和第8天佐劑注射側足腫程度。用投影儀測量每只大鼠右后肢踝關節下0.5厘米處的直徑(放大6倍),以致炎前后的差值作腫脹度,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學測驗,結果(見表3)表明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佐劑關節炎原發性病變的抗炎作用非常顯著,三個劑量的作用均不小于2.5毫克/公斤劑量的消炎痛。
(2)、對繼發性病變的影響 于佐劑注射后第8天開始灌胃給藥,劑量同上,每天1次,連續給藥到第30天,觀察三七二醇皂甙對繼發性病變的防治作用,自給藥之日起,每隔4-5天,用千分尺測量大鼠左后足掌厚度(佐劑注射對側,用毫米表示),作為繼發性病變腫脹度的指標,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學測驗,結果列于表之中。從表中的結果可見三七二醇皂甙對佐劑注射對側足腫的防治作用非常顯著,提示該藥能阻止和減輕大鼠佐劑關節炎繼發性病變的發生。
表3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佐劑關節炎原發性病變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3)、對全身性病變的影響 除觀察左后足(佐劑注射對側)的腫脹度,作為多發性關節炎的指標之外,還觀察前肢、耳和尾部病變發生率與嚴重程度等全身性病變,按0-4級評分法記錄,取平均數進統計測驗,結果(見表5)發現三七二醇皂甙同樣能夠阻止全身性病變的發生。
表4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佐劑關節炎繼發性病變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表5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佐劑關節炎全身性病變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
4、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本試驗使用50只雄性大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預先給藥4天,每天1次,劑量為200毫克/公斤、100毫克/公斤和50毫克/公斤,對照組大鼠給生理鹽水。第4天灌胃給藥后30分鐘,用乙醚麻醉大鼠,在腋下接種棉球,然后繼續給藥7天。于末次給藥后24小時處死大鼠,剝離棉球肉芽腫,先稱濕重,后在80度烘箱中干燥,再稱干重,減去棉球重,即得肉芽腫重。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學測驗,結果(見表6)發現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抑制作用顯著,提示該藥對慢性炎癥也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強度不小10mg/kg的可的松。
表6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二、三七二醇皂甙的鎮痛作用1,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影響 本試驗使用50雄性小鼠,隨機分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4天,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毫升/鼠,10分鐘后用記數器記錄第二個10分鐘內每只小鼠的扭體次數。同時做生理鹽水和消炎痛對照組,計算每組小鼠的平均扭體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測驗,結果(見表7)發現在這個模型上三七二醇皂甙的鎮痛作用非常顯著。
表7三七二醇皂甙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鎮痛作用 *p<0.05 **p<0.01 ***p<0.0012,對小鼠水浴甩尾反應的影響 實驗動物及其分組和給藥情況同上,于第4天給藥后30、90、120分鐘,分別在55±0。5度水浴中測定小鼠甩尾反應潛伏期,作為痛閾指標,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學測驗,結果(見表8)可見三七醇皂甙口服給藥能非常顯著地提高小鼠水浴甩尾的痛閾值,其鎮痛作用沒有超過5毫克/公斤劑量的消炎痛。
3,對大鼠水浴甩尾反應的影響本試驗使用50雄性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3天,于末次給藥后30、90和120分鐘,55±0.5度恒溫水浴中測定大鼠甩尾反應潛伏期,作為痛閾指標,同時做生理鹽水和消炎痛對照組,計算每組大鼠的平均扭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測驗。結果(見表9)發現在這個模型上三七二醇皂甙也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表8三七二醇皂甙對小鼠水浴甩尾反應的鎮痛作用 *p<0.05 **p<0.01 ***p<0.001表9三七二醇皂甙對大鼠水浴甩尾反應的鎮痛作用 *p<0.05 **p<0.01 ***p<0.001三、對小鼠遲發性接觸性皮炎的影響本試驗使用50只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10天,在第3天給藥后30分鐘,給每只小鼠背部皮下注射7%DNCB丙酮溶液20毫升致敏。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在每只小鼠左耳殼上涂上相同濃度的DNCB丙酮溶液15毫升攻擊16小時后處死小鼠,用9毫米直徑的打孔器取下耳片,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作腫脹度。結果(見表10)發現三七二醇皂甙能顯著地抑制DNCB誘導的小鼠遲發性接觸性皮炎,但作用不及10毫克/公斤劑量的可的松。三七二醇皂甙對半抗原所引起的VI型變態反應具有顯著的拮抗作用,提示該藥對T淋巴細胞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表10三七二醇皂甙對小鼠遲發性接觸性皮炎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三、對小鼠耳廓微循環的影響本試驗使用40只小鼠,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給藥前每組抽2只小鼠,在解剖顯微鏡下(4×22)觀察右耳廓毛細血管交點數,作為小鼠耳廓微循環的正常值,一般3-4個毫克/公斤鼠耳。然后灌胃給藥,每天1次,連續給藥3天,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在觀察每組的鼠右耳毛細血管交點數。取平均數與對照組比較,進行統計學測驗,結果(見表11)發現三七二醇皂甙確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血液鮮紅,其增加小鼠耳廓微循環非常顯著,但作用不及5毫克/公斤劑量的復方丹參滴丸,三七的功能為活血止血,消腫定痛。已經上報的試驗材料充分證明了三七二醇皂甙的消腫定痛作用,也為將來臨床上治療痹證的腫痛提供了實驗依據,本試驗按照“中藥藥理實驗方法”第104頁,選擇小鼠耳廓微循環作為活體微循環觀察,結果發現三七二醇皂甙也有顯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從而揭示了三七二醇皂甙具有三七的主要功能。
表11三七二醇皂甙對小鼠耳廓微循環的影響 *p<0.05 **p<0.01 ***p<0.001試驗結論本試驗使用4種實驗性炎癥模型和2種鎮痛試驗模型,進行主要藥效學研究,結果證明三七二醇皂甙灌胃給藥的抗炎鎮痛作用都非常顯著,揭示了三七確有消腫定痛的功效。雖然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我們的試驗結果表明三七二醇皂甙能夠治療炎風濕性關節炎等風濕炎疾病。
三七二醇皂甙抗實驗性水腫性炎癥的作用非常顯著,表現為對巴豆油所引起的鼠耳水腫的抑制作用較強,并具有明顯的劑量依賴關系。此外,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腫或關節腫脹的抑制作用也非常顯著,在這兩種模型上的抗炎作用均不低于消炎痛。
眾所周知,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是一個免疫性炎癥模型,其發病機理和病理變化與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在這個模型的不同發病階段,三七二醇皂甙均能出現非常顯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強度也不低于消炎痛。
此外,三七二醇皂甙對慢性炎癥也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其表現為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抑制作用與氫化可的松相當。
上述結果證明三七二醇皂甙的抗炎作用強而范圍廣。
三七二醇皂甙口服給藥,對大鼠和小鼠的鎮痛作用也非常顯著,既能提高溫熱刺激的痛閾,又能降低化學致痛劑所引起的扭體次數。在這2種鎮痛試驗模型上,三七二醇皂對啵鼠鎮痛作用不亞于消炎痛,但對大鼠甩尾反應的鎮痛作用卻不如消炎痛,據分析可能是經藥次數少的原因。
參照三七的功能主治,圍繞消腫定痛進行了主要藥效學研究,結果發現了上述藥理作用特點,為臨床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痹證的腫痛提供了實驗依據。
本試驗結果還發現三七二醇皂甙口服給藥,對小鼠T淋巴細胞功能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對小鼠耳廓微循環具有非常明顯的增加微循環的作用,毛細血管內血內血液鮮紅。上述結果進一步為該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炎等痹證的腫痛提供了依據。
權利要求
1.一種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A、取三七粉碎過一號篩,加濃度為60%的乙醇浸泡、滲漉,收集滲漉液;B、滲漉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C、濃縮液用蒸鎦水稀釋,緩慢加到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中,依次用蒸餾水、40%乙醇和60%乙醇洗脫,收集60%乙醇洗脫液;D、60%乙醇洗脫液經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的二醇皂甙粗品溶液;E、二醇皂甙粗品溶液拌入硅膠,充分混勻,減壓干燥,得拌樣硅膠;F、將拌樣硅膠裝入23倍硅膠柱中,用含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劑洗脫,用硅膠G板檢查,收集含人參皂甙Rb1、Rd等成分的流份;G、洗脫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密度1.33流浸膏;H、流浸膏減壓干燥,得干浸膏,將干浸膏粉碎,即得淺黃棕色粉末的三七二醇皂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與大孔吸附樹脂之比為1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孔吸附樹脂的柱徑與柱高之比為30∶16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吸附樹脂為苯乙烯型共聚體,型號為D-10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為已處理平衡好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使用過的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以1%鹽酸乙醇液沖洗,逐漸降低乙醇濃度洗脫,直至用蒸餾水沖洗至中性,即可再次使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使用過的硅膠,用蒸餾水洗脫至流出液無色,取出硅膠烘烤,烘箱溫度升至120±2℃時,停止加熱,自然冷卻即可使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壓濃縮或減壓干燥溫度為50±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七二醇皂甙的制備方法,包括取三七粉碎,加濃度為60%的乙醇浸泡、滲漉,收集滲漉液,滲漉液減壓濃縮,濃縮液用蒸鎦水稀釋,緩慢加到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柱中,用60%乙醇洗脫,收集60%乙醇洗脫液,將洗脫液經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的二醇皂甙粗品溶液,然后再精制得淺黃棕色粉末的三七二醇皂甙等步驟;用本發明的方法提取的三七二醇皂甙含量高、質量穩定,色澤好,并且成本低、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C07J17/00GK1603334SQ20041007015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4日
發明者李明勁 申請人:李明勁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