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核糖核苷酸還原酶抑制劑3-ap和3-amp的前藥形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的前藥形式的核糖核苷酸還原酶抑制劑及其治療癌癥和/ 或腫瘤的用途,該前藥具有高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和對體外代謝滅活的 4氐4元寸生。
背景技術:
癌癥是今天已知的頭號死亡原因,對很多實體瘤的有效治療仍是不清 楚的。核糖核苷酸還原酶是細胞復制的基礎酶。人們相信對核糖核苷酸還 原酶具有強抑制性的新的抗腫瘤藥物應是對現存癌癥治療方案的有效補 充。
在DNA的生物合成中,核糖核苷酸經還原轉變為相應的脫氧核糖核苷 酸是關鍵步驟,這是熟人們所悉的。因為脫氧核糖核苷酸在哺乳動物細胞 中存在量極低,故研究者假設在阻斷DNA合成中核糖核苷酸的抑制劑可能 比DNA聚合酶的抑制劑更有效。見Cory和Chiba,"對核苷二磷酸還原酶 組分的直接聯合化療",核糖核苷二磷酸還原酶活性的抑制劑,Cory, J. G. 和Cory, A. M. Eds.; Pergamon Press: Oxford, 1989; pp 245-264。所以,通過 此工作人們相信開發核糖核芬酸還原酶的強抑制劑將創造出強有效的抗癌 武器。
多年來,對新a-(N)-雜環基醛縮氨基硫脲(HCTs),即一類核糖核苷二磷 酸還原酶的最強抑制劑的研究,已引起人們極大關注。已報道了各種HCTs, 如5-羥基吡啶-2-曱醛縮氨基硫脲(5HP)、 4-曱基-5-氨基-l-曱酰基異喹啉縮氨 基硫脲(MAIQ-1)、 5-(乙酰基氨基)吡啶-2-曱醛縮氨基硫脲(5-AAP)、 3-和5-氨基吡啶-2-曱醛縮氨基硫脲(3-AP和5-AP)及其4-曱基衍生物(3-AMP和 5-AMP)、 3-和5-羥基-4-甲基吡啶-2-甲本醛縮氨基硫脲(3-HMP和5-HMP)。 見DeConti等,Cancer Res" 1972, 32, 1455-1462; Agrawal等,J. Med. Chem, 1976, 19, 970-972; French等,J, Med. Chem" 1974, 17, 172-181; Liu等,J. Med. Chem. 1992, 35, 3672-3677; Wang等,J. Med. Chem" 1992, 35, 3667-3671 。
對HCTs系列的結構_活性關系的研究表明,3-AP和3-AMP對L1210 白血病、M-109肺癌和A2780人卵巢癌比現有的其它HCTs顯示出了更好 的治療效果。Liu等,J. Med. Chem., 1992, 35, 3672-3677; Agrawal等,"a-(N)-雜環基曱醛縮氨基硫脲的化學和生物學活性",Progres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Ellis, G. P. ; West, G. B., Eds.; Elsevier/North-Holland Biomedical Press: New York, 1978; Vol. 15, pp 321-356。此外,與羥基脲(HU)相比,3-AP 和3-AMP是具有顯著抗腫瘤活性的有效試劑,在臨床上是已允許使用的核 糖核普酸還原酶抑制劑。
盡管3-AP和3-AMP顯示了體內活性,然而HCT系列中這些新的前沿 化合物的治療可能性受到其有限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限制。見Liu等,J. Med. Chem" 1992, 35, 3672。此外,對3-AP和3-AMP的氨基官能團的N-乙酰化代表了滅活這些抗腫瘤劑的潛在的未解決的代謝途徑。出處同上。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發明直接針對3-AP和3-AMP的幾種水溶性前藥。 這些包括含磷酸的前藥。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水溶性前藥形式的3-AP和3-AMP,以增加 3-AP和3-AMP的濃度,使其能轉運至病人體內的活性位點。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3-AP和3-AMP的前藥形式,這樣增加了 其生物利用度。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3-AP和3-AMP的前藥形式,這樣降低了 其氨基官能團的體內乙酰化作用。
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治療動物或人類患者患有的腫瘤的方法, 該方法-使用本發明的前藥化合物。
發明簡述本發明涉及3-氨基吡啶-2-曱醛縮氨基硫脲(3-AP)和3-氨基-4-曱基吡啶 -2-曱醛縮氨基硫脲(3-AMP)的前藥形式,它們具有高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 和對代謝滅活的抵抗性。在3-AP和3-AMP的前藥形式中,它們比3-AP和 3-AMP顯著地易于溶解,其中3-AP或3-AMP的3-氨基衍生為曱基或脲烷 部分,優選脲烷,其被有機磷酸基團或二硫基團取代,如
圖1所示。所設 計的此含磷酸的前藥在中性pH條件下得到了好的水溶性和高的生物利用 度。水溶性二硫化物前藥可以在谷胱甘肽和/或谷胱甘肽S-轉移酶濃度升高 的腫瘤細胞中選擇性活化,由此開發腫瘤多重抗藥性的已知方法。在所有 的情況中,氨基曱酰基前藥連接劑作為對母體藥物3-AP和3-AMP的3-氨 基取代基的暫時保護基,使這些前藥通過N-乙酰化作用進行代謝滅活的可 能性變小。
本發明的前藥用于治療動物或人類患者患有的腫瘤。在體內,這些前 藥代謝產生活性治療劑3-AP和3-AMP。比較使用本發明前藥和母體治療劑 抗哺乳動物的實體瘤的生長,表明這些前藥增加了效力。本發明前藥的特 別優選的實施方案包括下面的前藥I和II,它們是3-AP的有機磷酸衍生物, 該有機磷酸基團通過脲烷部分在3-氨基位置與3-AP連接;而前藥ni,它是 3-AP的二硫化物衍生物,該二硫基團通過脲烷在3-氨基位置與3-AP連接。 還優選3-AMP類似的前藥形式。前藥I<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前藥II<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前藥III<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本發明涉及下式的化合物: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其中W是H或曱基,
RS是CHR、千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千基; R是H、 CH3、 CH2-CH3、 CH2CH2CH3或(CH3)2CH; R'是游離的磷酸根、磷酸鹽或-S-S-R〃基團;
R〃是CH2CH2NHR6、 CH2CH2OH、 CH2COOR7、鄰位或對位取代的C廣C 烷基苯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硝基苯基;
RG是H、 d-Q酰基、三氟乙酰基、苯曱酰基或取代的苯曱酰基,和 R"是H、 d-Q烷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或芐基或者取代的千基。本發明涉及如下的技術方案:
(i).下式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其中W是h或曱基,和 RS是chr、千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千基; r是h、 ch3、 ch2ch3、 CH2CH2CH3或(CH3)2CH; r'是游離的磷酸根、磷酸鹽或-s-s-r〃基團;
R〃是CH2CH2NHR6、 CH2CH2OH、 CH2COOR7、鄰位或對位取代的C廣C 烷基苯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硝基苯基;
W是h、 c!-C4酰基、三氟乙酰基、苯曱酰基或取代的苯甲酰基,和 R7是h、 d-C4烷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或千基或者取代的千基。
(ii) .項(i)的化合物,其中R5是CH2。
(iii) .項(i)的化合物,其中R5是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iv) .項(iii)的化合物,其中r是曱基。
(v) .項(i)的化合物,其中r"是H。
(vi) .項(i)的化合物,其中r"是曱基。
(vii) .下式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其中R"是H或曱基,RS是CH2或<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而R8是CH2CH2NH2、 CH2CH2NHAc、 ch2ch2oh或ch2co2h。
(viii) .項(vii)的化合物,其中W是曱基。
(ix) .項(vii)的化合物,其中r4是H。(x).用于治療動物包括人類患者肺瘤形成的組合物,其中含有治療有 效量的下式化合物
而R8是CH2CH2NH2、 CH2CH2NHAc、 ch2ch2oh或ch2co2h。
(xi) .項(x)的組合物,其中R"是甲基。
(xii) .項(x)的組合物,其中R4是H。
(xiii) .用于治療動物或人類患者肺瘤形成的組合物,其中含有治療有效 量的下式化合物
其中W是H或曱基,和 RS是CHR、千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千基; R是H、 CH3、 CH2CH3、 CH2CH2CH3或(CH3)2CH; R'是游離的磷酸根、磷酸鹽或-S-S-R〃基團;
R〃是CH2CH2NHR6、 CH2CH2OH、 CH2COOR7、鄰位或對位取代的C廣C 烷基苯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硝基苯基;
R"是H、 C廣C4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酖基或取代的苯曱酰基,和 R"是H、 d-C4烷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或千基或者取代的千基。
(xiv) .項(xiii)的組合物,其中114為H或曱基,而R6為CH2CH2NH2、 CH2CH2NHAc、 CH2CH2OH或CH2C02H。
(xv) .項(xiii)的組合物,其中R4是H。
(xvi) .項(xiii)的組合物,其中R"是甲基。
(xvii) .項(xiii)的組合物,其中R4是H或曱基,R5是CH2或
其中W是H或曱基,
R5是CH2或而RS是對位或鄰位^^代的硝基苯基。 (xviii).項(xvii)的組合物,其中R4是H。 (xiv).項(xvii)的組合物,其中R"是曱基。 (xx).項(xvii)的組合物,其中R5是
CHj......................# 、
(xxi) .項(xvii)的組合物,其中R5是CH2。
(xxii) .項(i)-(ix)任一 項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備治療腫瘤形成的藥物方面
的用途。
本發明還涉及含有抗腫瘤有效量的、上述任何一種或多種前藥化合物 的藥物劑型形式的藥物組合物。選擇性地,并優選地,本發明的藥物組合 物還含有藥用添加劑、稀釋劑或賦形劑,并且該優選的劑型是口服劑型。
本發明的治療包括給患有癌癥或腫瘤的患者使用抗肺瘤有效量的至少 一種或多種本發明的前藥化合物。在本發明的此方面,優選的是該癌癥將 被緩解,對于腫瘤的情況,此腫瘤將基本萎縮。
附圖簡述
圖1描述了本發明的前藥。
圖2 & 3描述了分別含磷酸和二硫鍵前藥的藥物體外和體內釋放機制。 圖4 & 5,方案4和5提供了前藥I的合成(對位和鄰位)。 圖6,方案6提供了前藥II的四種合成方法。 圖7給出了二硫化物前藥29的合成。
圖8,方案8提供了前藥in的合成。
圖9描述了在肝S9部分存在下前藥I(對位)向3-AP的轉化圖。 圖10和11描述了用對照、3-AP或前藥I(對位)在治療Balb/c小鼠中 M109腫瘤生長減緩的比較圖。
發明詳述
在說明書中,術語"患者"用來描述某種動物,包括哺乳動物如人,給 他們提供本發明組合物進行治療。對于治療那些對特定的動物如人的特別 的感染、癥狀或病癥,患者是指特定的動物。
本說明書中,術語"瘤形成"是指一種病理過程,該過程導致癌或惡性肺瘤,即由細胞增殖產生的異常組織的形成和生長,該組織一般比正常組
部分或全部缺乏正常組織的結構性組織和功能協調性,并總是侵染周圍的 組織,向若干位點轉移,并在設法除去后常常復發,除非治療適當,否則 會引起患者死亡。在本文中,術語"瘤形成"用來描述所有的癌癥狀,包 括與惡性血源性、腹水和實體瘤有關的病理過程。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抗腫瘤有效量,,指用于治療癌性腫瘤患者以防止 該腫瘤進一步生長,使該生長得以控制,優選緩解該腫瘤的本發明化合物 的量。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治療有效量"指給哺乳動物患者,特別是包括人 的癌癥患者使用本發明化合物以降低或抑制血源性、腹水或實體瘤的生長 和擴散的量。優選的是本發明的化合物會導致惡性血源性、腹水或實體瘤 緩解。對于實體瘤,本發明的化合物將抑制腫瘤組織的進一步生長并優選 使存在的腫瘤萎縮。
術語"保護"是指用在任何一種或多種中間體中的磷酸基團或羥基受到 保護,以避免不需要的反應,但是該保護在選擇的條件下可除去。為此使 用的保護基包括,例如,三氯乙基、乙基、氰基乙基、三曱基曱硅烷基乙 基、曱硅烷基乙基、叔丁基二曱基曱硅烷基、叔丁基、三苯基曱硅烷基和 叔丁基二苯基曱硅烷基等等。由曱硅烷基類保護基、醚保護基、酯保護基 和有關基團中可廣泛地選擇保護基,每個保護基根據其保護某部分以避免 發生不需要的反應的能力及其除去的容易程度和化學相容性進行選擇。
本發明涉及3-氨基吡啶-2-曱醛縮氨基硫脲(3-AP)和3-氨基-4-曱基吡啶 -2-甲醛縮氨基硫脲(3-AMP)的前藥形式,分別與3-AP和/或3-AMP比較, 這些前藥具有高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和/或對代謝滅活表現出的抗性。為 了制備比母體藥物3-AP和3-AMP顯著地更易溶解的前藥形式,3-AP或 3-AMP的3-氨基部分衍生出曱基或脲烷部分,優選脲烷部分,如圖1所示 其被有機磷酸基團或二硫基團取代。本發明的前藥比非前藥形式水溶性和/ 或活性有顯著提高。
3-AP和3-AMP前藥形式的合成
前藥I的合成
在按照本發明合成前藥I(對位)過程中,如圖4,方案4所示,磷酸二酯2a與2-苯乙烯基-3-甲酸吡啶類似物6在(PhO)2P(0)N3和EtN3的存在下反 應,來制備磷酸三酯脲烷化合物7,其經臭氧分解后,再與氨基硫脲反應并 除去磷酸酯保護基,制得3-AP的前藥I(對位)。圖5,方案5給出了前藥I(鄰 位)的類似合成方法,其中將2-乙烯基吡啶-3-曱酸衍生物6與磷酸三酯2b 縮合而制備脲烷化合物10,隨后將其進行臭氧分解以制備3-脲烷-吡啶-2-曱醛衍生物ll,將其與氨基硫脲縮合制備縮氨基硫脲12,將其置于酸性條 件下(存在于二氯曱烷中的三氟乙酸)除去三曱基曱硅烷基乙基磷酸酯保護 基(如圖5所示),制得前藥I(對位)。 前藥II的合成
圖6,方案6中給出了合成前藥II的合成方案。前藥II類似于前藥I, 不同的是前藥I中的脲烷側鏈中的苯環被除去。在圖6另一方案6中,從標 準的前體容易合或前藥II。在方案6中,磷酸三酯連接劑(15a-b)與2-曱基吡 啶衍生物13或2-乙烯基吡啶衍生物14(其可通過2-氯-3-氨基吡啶進行Stille 乙烯基化或其它方法制備)反應制備脲烷衍生物16(a-b)和17(a-b),將它們再 進行氧化,例如用臭氧或二氧化硒,形成2-曱醛衍生物18和19。這些2-曱醛衍生物中的每個再與氨基硫脲反應,然后進行磷酸三酯的脫保護而制 得前藥II。
前藥III的合成
前藥III(鄰位形式,其中R是對位硝基苯基)的合成描述于圖7,方案7 中。在此合成中,將乙烯基衍生物5(按照本發明圖4,方案4制備)進行臭 氧分解以制備吡啶-2-曱醛21,將其衍生為二曱基縮醛衍生物22,然后脫酯 化得到縮醛甲酸衍生物23。將縮醛曱酸衍生物23與二硫化物中間體24(由 2-硫醇-節基醇25和對硝基苯基氯代硫醇鹽26縮合制備)在(PhO)2P(0)N3存 在下在三乙胺和苯中反應,以制備衍生的二曱基縮醛衍生物27,將其再置 于適當升高的溫度下和酸性條件下在水/THF中以轉變為曱醛衍生物28。將 曱醛衍生物28隨后與氨基硫脲在催化劑量的濃鹽酸的存在下反應制備前藥
是中間體24被修飾以便此千醇基團在硫的對位(通過使用對巰基千醇),而 不是在鄰位。
圖8顯示了前藥m的鄰位形式的合成,其中R是三氟乙酰基。二硫化 物30進行轉硫醇作用制備中間體混合的二硫化物32,該二硫化物30是通過鄰位巰基千醇和三氟乙酰基化的胺烷基硫醇鹽33的氧化制得。混合的二
硫化物32隨后與縮醛曱酸衍生物23在(PhO)2P(0)N3和三乙胺的存在下在苯 中在80。C反應制備脲烷衍生物33,將其隨后用曱苯磺酸在水和四氳呋喃中 在適當升高的溫度(60。C)下處理,以制備甲醛衍生物34。再將曱醛衍生物 34與氨基硫脲在催化劑量的酸的存在下反應,制備前藥III,其中R是三氟 乙酰基。
本發明的一些其它前藥化合物以及相關的、等同化合物,可以通過類 似的、簡單修改的上述合成途徑、方法而容易合成,這些方法是本領域熟 知的。
水溶性
為了檢測前藥I(二鈉鹽)與3-AP的水溶性比較,使用下面的方法。為 了檢測3-AP在去離子水中的溶解性,將5mg 3-AP置于125ml錐形瓶中, 向其中加入100ml水。室溫下將此混合物搖勻。2小時后,固體3-AP不能 全部溶解于水。3-AP在去離子水中的總水溶解度〈lmg/20ml。對于前藥I(對 位)的情況,將8mg前藥置于50ml錐形瓶中。向前藥中加入0.5ml水,只過 了幾分鐘后,就很容易溶解產生清澈的淡黃色溶液。該前藥(二鈉鹽)在去離 子水中的總水溶解度》16mg/ml,比3-AP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了 300倍以上。
生物活性
含磷酸的前藥的生物活性產生的預計途徑是通過將磷酸基團連接至曱 基或脲烷部分的磷-氧鍵裂解,然后通過裂解掉醌的曱基化物、曱醛和/或 C02,得到母體藥物3-AP或3-AMP,為最終的產物。這些途徑描述于圖2。 醌的甲基化物本身可引起DNA的損壞,并因此對抑制細胞復制有貢獻。因 此,這些醌的曱基化物可以作為添加劑或協同試劑與母體藥物 一起產生協 同的抑制作用。
圖3說明了二硫鍵連接的前藥的生物活性的預計途徑。雖不受理論或 機理限制,但人們認為在與GSH或相應的硫醇孵育時,通過級聯的方式發 生了 二硫鍵連接的前藥的還原活化,其中連接在芳香環上的硫取代基應作 為離去基團(由于芳香環的吸電子作用),然后通過與含磷酸前藥的相似的裂 解機理,得到治療有效試劑3-AP或3-AMP及另一種醌的甲基化物作為最 終產物。
圖9表明在鼠肝臟的S9片段存在下前藥I(對位)在體外向3-AP的轉變。將存在于培養基中的前藥I的l|iM溶液與約2.5mg肝臟S9片段孵育。該 前藥的濃度很快降低并在37X:孵育100分鐘后低于檢測閾值。約80%的前 藥回收為3-AP并且未發現其它代謝物。前藥I向3-AP轉變的速率為20納 摩爾/分鐘/毫克鼠肝臟組織。回收的3-AP在肝臟S9片段中是穩定的。當前 藥I在37。C的培養基中孵育2小時時,該前藥的濃度相對穩定,并且通過 HPLC檢測未發現3-AP。此結果表明由前藥I釋放3-AP是一種酶處理過程。 體內效果
前藥I和3-AP的體內效果比較的試驗結果見圖10。在第0天給Balb/c 小鼠在右肋皮下注射0.2ml 5 x 106纟田胞/ml的M109腫瘤細胞懸浮液,該胂 瘤細胞已在培養基中生長至對數階段,胰蛋白酶消化分離,用PBS洗滌并 重組。在第3天給這些鼠注射兩次3-AP、前藥I或載體對照物,第4天注 射一次,第6天注射兩次而第7天注射一次。十只小鼠只注射3-AP,每次 注射量為4.5mg/kg體重。十只小鼠只注射前藥I,每次注射量為10mg/kg 體重。十只小鼠只注射對照載體。在第7、 10、 13和17天通過觸診檢測腫 瘤的大小,并將這些結果列于圖10。該試驗清楚地表明前藥I在降低腫瘤 生長方面比等摩爾量的3-AP更有效。圖11還比較了用兩種對照載體(l-磷 酸鹽緩沖血清及2-10。/。DMSO)使Balb/c小鼠的M109的生長降低。這些結 果也顯示了在摩爾對摩爾的基礎上該前藥I比3-AP更有效。將對照1作為 前藥的對照;對照2用作母體藥物的對照。
本發明的治療方面涉及治療動物或人類患有的腫瘤,特別是人類患有 的肺瘤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本發明抗腫瘤有效量的前藥化合物,以抑 制這些腫瘤的進一步生長,讓此生長得到控制,優選使該肺瘤緩解。本發 明的方法中,給癌癥或者惡性或良性腫瘤患者使用治療有效量的至少 一種 本發明的前藥以抑制這些癌癥或腫瘤的生長和擴散。優選的是在本發明的 治療內容中,治療有效量會使癌癥或血源性腹水或實體瘤緩解。在實體瘤 的情況下,優選該腫瘤的大小確實會縮小。
基于這些前藥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含有治療腫瘤有效量的上述化合 物,這些化合物選"^性地與藥用添加劑、載體或賦形劑結合。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會意識到治療有效量將隨所治療的病癥、其嚴重性、所用治療方 案、所用試劑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和所治療的患者(動物或人)的不同而變化。
一般優選以口服給藥形式使用該藥物組合物,更優選是腸溶包衣制劑如片劑、膠嚢等,但是可通過非腸道、靜脈內、肌肉內、透皮、舌下、皮 下、栓劑或其它途徑使用某些制劑。靜脈內和肌肉內制劑優選在滅菌生理 鹽水中使用。當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修改本說明書中的藥物組合物, 以便在不使本發明的組合物不穩定或損害其治療活性的前題下,提供特定 給藥途徑的一些制劑。
本發明的化合物是活性抗腫瘤試劑3-AP和3-AMP的前藥。在某些藥 物劑型中,根據給藥途徑,某些本發明的化合物可能比其它化合物更適合。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會意識到如何利用本發明化合物的不同化學性質以提 供一種或多種劑型,從而有利于活性化合物向患者體內靶位點的轉運。在 將本發明的化合物轉運到患者體內的靶位點時,為了使該化合物的抗腫瘤 作用最大,每個普通技術人員可適當利用該前藥的有利的藥代動力學參數。
在本發明治療活性制劑中的化合物的量是治療癌癥或惡性腫瘤的有效 量。 一般來說,劑型中本發明化合物的治療有效量常常小于約0.05mg/kg至 約500mg/kg所治療患者的體重,或根據所用化合物、所治療的腫瘤類型、 該活性化合物定位于所治療組織的能力、給藥途徑和在患者體內該化合物 的藥代動力學,用量可以更大。在治療實體瘤時,該化合物優選用量為每 次約0.05mg/kg至約250mg/kg或更大。此劑量范圍 一般使活性化合物的有 效血濃度為約0.01至約500毫克每毫升所治療患者的血液。根據治療的病 癥,治療的時間可以是一天或多天或可以持續幾個月或者相當長(幾年)。在 使用本發明前藥的優選例子中,人們注意到,與3-AP或3-AMP相比,給 患者使用較少(以摩爾為單位)前藥化合物就可產生預期的效果。因此,本發 明的化合物和方法的優點還在于可確信其對患者的毒性顯著小于3-AP和 3-AMP,因為用較少的化合物(以摩爾計)對患者就能達到預期的抗癌效果。
在本發明的治療方面,活性化合物的給藥可以是連續給藥(靜脈點滴)、 肌肉注射,以致于每天口服給藥幾次(例如,每天四次),并可以包括非腸道 給藥,包括靜脈內和肌肉內,口服,局部,皮下,透皮(可包括透皮促進劑)、 舌下和栓劑給藥等。口服給藥是本發明化合物的優選給藥途徑。
為了制備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治療有效量的本發明的 一種或多種化
合物優選的是起初就將其與選擇性存在的按照常規的配制藥物化合物技術 中的藥用載體混合,從而制備一個劑量。根據給藥如口服或非腸道給藥所 需的劑型,載體形式可以有很多變化。對于非腸道給藥制劑,此載體可以包括與有助于分散的其它組分合用 的滅菌水或氯化鈉水溶液,例如乙醇或其它藥用溶劑,包括DMSO等。當 然,當溶液以滅菌形式使用或保存時,該組合物和載體也必須滅菌。還可 以制備注射混懸液,這時可以使用適當的液體載體、助懸劑等。
在制備口服形式的藥物組合物時,可以使用任何一種或多種有用的有 用介質。因此,對于液體口服制劑如混懸劑、酏劑和溶液劑,可以使用適 當的載體和添加劑包括水、甘油、油、醇、矯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等。 對于固體口服制劑如散劑、片劑、膠嚢,及固體制劑如栓劑,可以使用適 當的載體和添加劑,包括淀粉、糖載體如葡萄糖,甘露糖,乳糖和相關的 載體、稀釋劑、成顆粒劑、潤滑劑、粘合劑、崩解劑等。如果需要,這些 片劑和膠嚢可以是由標準技術制成腸溶包衣的或緩釋的形式。
本發明的化合物和組合物用于治療腫瘤,包括哺乳動物包括人患有的 癌癥。
一般來說,為了治療惡性腫瘤,該組合物可以非腸道給藥,優選劑
量為約10毫克至約500毫克或更多,靜脈給藥,每天1至4次。本發明的 化合物優選口服給藥,但是它們也可以以其它途徑給藥,例如,非腸道給 藥,甚至局部或以栓劑的形式給藥。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它試劑聯合使用,特別是與本發 明的其它化合物聯合使用。此外,在聯合化療中,與其它抗腫瘤試劑一起 使用本發明的 一種或多種化合物,本發明考慮的其它抗腫瘤試劑包括如抗 代謝藥、依托泊苷、阿霉素、紫杉酚、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或絲裂霉素C 等。
現在,在下列實施例中,完全通過舉例的形式描述本發明。本領域普 通技術人員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 和范圍的前題下對細節進行變化。
實施例
此部分提供的下列方法中每種化合物的詳細反應條件和特性。對所有 NMR譜來說,在QE Plus 300MHZ NMR光譜儀上,在300MHZ檢測1H, 而在75MHZ檢測13C。用VG ZAB-SE質譜儀和VG 70-SE-4F儀器記錄MS 譜。其中還包括一些相關的參數。所有的溶劑在使用前蒸餾。
前藥I的合成磷酸三酯化合物2a的合成
在0°C ,向4-羥基千醇(1.09g, 8.79mmol)的30ml無水乙腈溶液中,加入 四氯化碳(6.76g, 44mmo1) 、 N,N- 二異丙基乙胺(2.39g, 18.5mmo1)和 DMAP(107mf, 0.88mmo1)。 2分鐘后,滴加存在于5ml乙腈中的二-(2-(三曱 基曱硅烷基)乙基)亞磷酸酯1。將此反應在4小時內緩慢加熱。除去溶劑并 將殘余物進行閃式色譜(己烷:乙酸乙酯,l:l)得到2a,為無色油狀物。
'H N嫩(CDCI3, 300 MHZ) 5 7.34 (ABq,J-8.4 Hz, 2H), o 7.21 (ABq,風7 Hz, 2H), 6 4.67 (s, 2H), 6 4.18-4.30 (m, 4H), S 1.04-1.18 (m, 4H), 6 0.03 (s, 18H).
2-氯代煙酸曱酯化合物4的合成
在0。C,向2-氯代煙酸3(15.8g,0.1mol)的100ml無水曱醇懸浮液中,滴 加亞硫酰氯(17.8g, 0.15mol)。然后將此反應緩慢加熱至室溫并攪拌2天。再 真空除去溶劑并將此殘余物溶解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用乙酸乙酯(3 x 100ml)萃取所得堿性溶液。用鹽水洗滌合并的有機相,用硫酸鈉干燥,真空 濃縮得到2-氯代煙酸曱酯(15.3g, 89%),為油狀物。
'HNMR (CDC13,300 MHZ) 68.52 (dd, J = 1.8, 4.5 Hz, lH),".19(dd, J=2.1, 7.8 Hz,H), 6 7.38 (dd,jM.8, 7.8 Hz, 1H), 5 3.97 (s, 3H)
乙烯基酯吡啶化合物5的合成
向2-氯代煙酸曱酯4(1.71g, 10mmol)的10mlDMF溶液中,加入醋酸鈉 (1.64g,20mmo1)、三苯基膦(1.05g, 4mmo1)、醋酸4巴(II))0.112g, 0.5mmo1),隨 后加入苯乙烯(10.4g, O.lOmmol)。將所得混合物加熱至130°C ,保持3天。 將此反應冷卻至室溫并用20ml水停止反應。用乙酸乙酯(3 x 50ml)萃取此混 合物。用硫酸鈉干燥有機相并真空濃縮。將此殘余物堿性閃式色譜(己烷: 乙酸乙酯,8:1至6:1),得到化合物5(1.70g, 71%),為黃色油狀物。
'H畫R (CDC13, 300 MHZ) 6 8.73 (dd, J=1.4, 4.5 Hz, 1H), 6 8.21 (dd,
J=1.8, 7.8 Hz, 1H), 5 8.15 (ABq,盧15.6 Hz, 1H), 6 7.65 (ABq, /=7.2 Hz, 2H) 6 7.37 (ABq,
/=7.5 Hz, 2H), 6 7.30-7.42 (m, 1H), 6 7.23 (dd, J-4.8, 7.8 Hz, 1H), 6 3.97 (s, 3H)
乙烯基曱酸化合物6的合成向乙烯基酯吡咬化合物5(3.31g, 13.85mmol)的10ml THF溶液中,加入 氫氧化鈉(3N, 5ml)并將此反應攪拌過夜。然后用Dowex 50w8-100將此反應 溶液酸化至pH7。過濾掉樹脂并將此濾液濃縮得到粗品6(3.0g, 96%),該粗 品適于下步反應。
'H NMR (acetone-d6, 300 MHZ) 6 8.52 (ABq,《/ = 15.9 Hz, 1H), 6 8.45 (dd'J=1.5, 4.5 Hz' 1 H),), 6 8.20 (dd,盧1.5, 7.5 Hz, 1 H),), 6 7.82 (ABq, /=15.9 Hz, 1 H), 6 7.59 (7.58, / = 1.5 Hz, 1 H), 6 7.56 (s, 1 H), 6 7.15-7.30 (m, 3H), 6 7.04 (dd, / =4.5' 7.8 Hz, 1 H)
脲烷化合物7的合成
將存在于10ml苯中的所制備的上述6(1.0g, 4.46mmo1)、 二苯基磷酰基 疊氮化物(1.3g, 2.97mmol)和三乙胺(0.48g, 4.75 IT mol)的混合物加熱至回 流10分鐘。加入存在于5ml苯中的醇2a(1.2g, 2.97mmo1),并將此混合物加 熱回流3小時。加入5ml二噁烷,并將此混合物繼續加熱2小時。冷卻后, 除去溶劑并將此殘余物通過硅膠柱純化(己烷:乙酸乙酯,5:1至2:1),得到 黃色固體7(1.20g,64M): 'HNMR(CDC13,
300 MHZ) 6 8.41 (dd,J^ 1.2,-,5.1 Hz^ 1H), 6 7.74 (d,7 = 15.9 Hz, 1H)'6 7.57 (d, J=8.1 Hz, 2H), 6 7.15-7.45 (m, 10H), 6 6.77 (br, 1H), 6 5.20 (s, 2H), 6 4.20-4.32 (m, 4H), 5 1.05-1.20 (m, 4H), 5 0.03 (s, 18H).
2-曱醛脲烷化合物8的合成
在-78。C,將7(1.14g, 1.82mmol)的二氯曱烷/曱醇(100ml, l:4)溶液以臭氧 處理,并通過TLC控制該反應。反應后,通過向該反應混合物中通入氧氣 除去過量的臭氧,直到藍色反應溶液變為無色。然后,在-78。C用二甲硫醚 (3ml)停止反應,并將此溶液慢慢加溫并在室溫攪拌5小時。蒸發掉溶劑,
并將此殘余物通過硅膠柱色譜(己烷乙酸乙酯,4:1)純化,得到8(0.708g: 70%),為淡黃色油狀物。'HNMR(CDCl3,300MHZ"
10.48 (br' 1H), S 10.07 (s, 1H),6 8.83 (d,《/=8.7 Hz, 1H),6 8.44 (dd, /=0.9'4.2 Hz, 1H), 6 7.49 (dd,J =4.5, 8.7 Hz, 1H),6 7.40 (ABq, J-8.4 Hz, 2H), 6 7.23 (ABq, /=8,1 Hz, ; H), 6 5.19 (s, 2H), 6 4.18-4.28 (m, 4H), 6 1.02-1.20 (m, 4H), 6 0.02 (s, 18H)縮氨基^L脲化合物9的合成
向醛8(1.40g, 2.54mmoI)的乙醇/水(6ml, 5:1)溶液中,滴加氨基硫脲 (0.254g,2.79mmol)的乙醇/水(30ml, 7;3)溶液。室溫攪拌3小時后,將此混合 物過濾并用5ml乙醇/水(7:3)和5ml乙醚洗滌該固體,得到白色固體9(1.20g)。 將此濾液濃縮并將殘余物通過硅膠色譜(二氯曱烷曱醇=2:1)純化得到 9(0.096g)。合并的產量為1.296g(82%)。
'H NMR (CD30D, 300 MHZ) 6 8.25-8.32 (m, 2H), 6 8.19 (s, 1H), 6 7.46 (ABq, >8.7 Hz,
2H),6 7.41 (dd,盧4 8, 8.4 Hz, 1H),6 7.23 (ABq,J-8.1 Hz,
2H), 5 5.21 (s,2H). 6 4.20-4.40 (m,4H), 6 1.02-1.20 (m, 4H), 5 0.03 (s, 18H)
前藥I(對位)的合成
游離酸用二氯曱烷/TFA(lml, 4:1)在室溫處理化合物9(48mg, 0.077mmo1)30分鐘。然后,真空除去溶劑并將此殘余物用二氯甲烷、曱醇 (5ml, IO:I)洗滌,得到游離酸形式的前藥I(游離酸),為黃色固體(35mg, 108%)。
'H NMR (DMSO-d6, 300 MHZ) 6 11.75(s, 1 H),
9.97 (br, 1 H), 8.53 (br' 1 H), 8.39 (d, / = 4.2 Hz, 1 H), 8.30 (d, J = 8.1 Hz, 1 H), 8.23 (s' 1 H), 7.94 (br, 1 H), 7.45 (dd, = 3.6, 4.8 Hz, 1 H), 7.39, (ABq, J = 8.4 Hz, 2H) 7.18 (ABq, / = 7.8Hz, 2H)'5.13(s-2H).
鈉鹽用二氯曱烷/TFA(lml, 4:1)在室溫處理化合物9(47mg, 0.075mmol)30分鐘。然后,真空除去溶劑并將前藥I的此粗品酸溶解于2.5ml 0.5M碳酸氬鈉中。通過C-18柱純化所得的溶液得到前藥I的鈉鹽形式(22mg, 67%)。
NMR (CD]OD, 300 MHZ) 6 8.30-8.42(m, 2H), 8.19(s, 1H), 7.39 (dd, J = 4.5, 8.4 Hz, 1H), 7.28, (ABq, J =9.3, 10.5 Hz, 4H)' 5.12 (s, 2H).
前藥I(鄰位)的合成 磷酸三酯中間體的合成
在0°C ,向2-輕基千醇(1.19g, 9.57mmol)的30ml無水乙腈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7.37g, 47.8mmol) 、 N,N- 二異丙基乙胺(2.60g, 20.1mmol)和 DMAP(117mg, 0.96mmol)。 2分鐘后,滴加存在于5ml乙腈中的二-(2-(三曱 基曱硅烷基)乙基)亞磷酸酯(2.70g, 9.57mmol)。將此反應緩慢加熱至室溫過 夜。除去溶劑并將殘余物進行閃式色譜(己烷:乙酸乙酯,4:1)得到2b(2.50g, 64%),為無色油狀物。
'H NMR (CDClj, 300 MHz) 6 7.44 (d,J-8.4 Hz, 1H), 6
7.15-7.35 (m, 3H), 6 4.64 (s' 2H), 6 4.18-4.35 (m, 4H), 6 4.09 (br, 1H0, 6 1/13 (dd, 7=6.3, 10.2,4H), 6 0.35(s, 18H)
脲烷化合物10的合成
將存在于20ml苯中的6(2.0g, 8.91mmol)、二苯基磷酰基疊氮化物(2.61g, 9.50mmol)和三乙胺(0.96g, 9.50mmol)的混合物加熱至回流10分鐘。加入存 在于5ml苯中的醇2b(2.40g, 5.94mmo1),并將此混合物加熱回流4小時。冷 卻后,除去溶劑并將此殘余物通過硅膠柱(己烷乙酸乙酯,4:1)純化,得到 黃色固體10(2.41g,73%)。 'HNMR(CDC1 300
MHz)6 8.38(d,J-4.5 Hz, 1H), 6 8.19 (d,br, 《/=6.9 Hz, 1H), 6 7.74 (d,J:15.3 Hz, 1H), 6 7.63 (d'J-7.2 Hz, 2H), 6 7.10-7.50 (m, IOH), 6 5,32 (s, 2H), 6 420-4.38(m, 4H), 6 1.05-1.20 (m, 4H), (5 0.04 (s, 18H)
曱醛脲烷化合物11的合成
在-78。C,將10(2.30g, 3.70mmol)的二氯曱烷/曱醇(50ml, l:4)溶液以臭氧 處理,并通過TLC控制該反應。反應后,通過向該反應混合物中通入氧氣 除去過量的臭氧,直到藍色反應溶液變為無色。然后,在-78。C用二曱硫醚 (3ml)停止反應,并將此溶液慢慢加溫并在室溫攪拌5小時。蒸發掉溶劑, 并將此殘余物通過硅膠柱色譜(己烷乙酸乙酯,4:1)純化,得到11(1.70g, 83%),為淡黃色油狀物。,HNMR(CDC13,300
MHz) 6 10.48 (br' 1H), 5 10.50(s, 1H), 6 10.05 (s, 1H), 5 8.86 (d, J=8.7 Hz, 1H), 6 8.45 (dd' J= 1.5, 4.2 Hz, 1 H), 6 7.4-7.55 (m, 3H), 6 7.35(td/ = 1.5, 7.5 Hz, H), 6 7.20(t, J =7.5 Hz, 2H), 6 5.35 (s, 2H), 6 4.18-4.28 (m, 4H), 6 1.02-1.20 (m, 4H), 6 0.02 (s, 18H)縮氨基硫脲化合物12的合成
向醛U(1.60g, 2.90mmol)的乙醇/水(5ml, 7:3)溶液中,滴加氨基硫脲 (0.29g, 3.19mmol)的乙醇/水(50ml, 7;3)溶液。室溫攪拌4小時后,將此混合 物過濾并用5ml乙醇/水(7:3)和5ml乙醚洗滌該固體,得到黃色固體12(1.50g, 83%)。 'HNMR
(DMSO-d6, 300 MHz) 6 11.73('s, 1H), 6 10.02(br, 1H), 6 8.48 (br, 1H), 5 8.20-8.55 (m, 3H), 6 7.89 (br, 1H), 5 7.10-7.60 (m, 5H), 6 5.23 (s, 2H), 6 4.00-4.30 (m, 4H), 5 0.9-1.20(m, 4H), 6 0.03 (s, 18H)
游離酸前藥I(鄰位)的合成
用二氯曱烷/TFA(lml, 4:1)在室溫處理化合物12(580mg, 0.93mmo1)1小 時。然后,真空除去溶劑得到游離酸前藥I(鄰位),為黃色固體(395mg, 102%)。
'H NMR (DMSO-d6, 300 MHz) 5 11.89(s, 1H),
10.16 (br, 1H), 8.57(br, 1H), 8.48 (d,J-7.1 Hz, 1H), 8.40 (d, /= 8.4 Hz, 1H), 8.23 (s, IH), 8.12 (br, 1 H), 7.60 (dd, / = 5.1, 8.4 Hz, 1 H), 7.46, (d, J = 8.4 Hz, 1 H), 7.27-7.38, (m, 2H), 7.20 (t,J- 7.2Hz, 2H), 51.25 (s, 2H)
鈉鹽
將前藥I(鄰位)的粗品酸溶解于50ml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通過C-18 柱純化所得的溶液得到前藥1(鄰位)的鈉鹽形式(120mg, 31%)。
'H NMR (CD3OD, 300 MHz) 8.44 (br, 1H), 6 8.29 (d, J= 3.9 Hz 1H),
8.24(s, 1H0, 7.37 (dd,J-4.8, 8.4 Hz, IH), 7.25-7.35, (m, IH),), 7.20(td,J- 1.5,7.5 Hz,
1 H),), 6.89 (t, / = 7.5 Hz,H), 5.37 (s, 2H)
吡咬曱醛21的合成
將5(10.0g, 41.84mmol)的曱醇(140ml)和二氯曱烷(55ml)溶液在-78。C進 行臭氧分解1小時。然后用二曱硫醚(10ml)在-78。C停止該綠色溶液的反應。 將此反應混合物攪拌過夜。真空除去溶劑得到殘余物,將其在硅膠上純化 得到6.24g(90。/o)醛21,為米色固體。'H NMR of 21 (CDC13): 6 10.35 (s, 1H), 8.89-8.91 (m, 1H)' 8.10-8.13 (m, 1H), 7.57-7.61 (m, 1H),楊(s,3H).
吡啶二曱基縮醛曱酯22的合成
向醛21(3.10g, 18.79mmol)的曱醇溶液(47ml)中,加入三曱基原曱酸酯 (10.3ml,93.95mmol)和催化劑量的TsOH。將此反應加熱回流12小時。將此 反應混合物冷卻并蒸發除去溶劑得到殘余物,將其再溶解于乙酸乙酯(125ml) 和乙醚(25ml)中。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鹽水洗滌所得有機層。將有機層干 燥(硫酸鈉)并真空濃縮得到3.65g(92。/。)的二曱基縮醛22,為濃稠的油狀物。
'H NMR of 22 (CDC1;): 6 8.63-8.64 (m, 1H), 7.93-7.96 (m, 1H)' 7.20-7.24 (m, 1H), 5.96 (s, 1 H), 3.80 (d, J = 1.0 Hz, 3H), 3.31 (s, 6H).
吡啶二曱基縮醛曱酸23的合成
向22(3.65g, 17.29mmol)的THF(10ml)溶液中,室溫加入3N氫氧化鈉溶 液(8.64ml, 25.93mmo1)。將此黃色溶液室溫攪拌22小時。用Dowex酸性樹 脂(50WX8-100)將此反應酸化為pH=4.5。過濾此固體并用THF(30ml)洗滌。 真空濃縮此濾液得到3.4g(100。/。)粗品酸23,為暗黃色泡沫。
'HNMRof23 (DMSO-d6):6 8.42-8.44 (m, 1H),7.卯-7.93 (m, 1H), 7.24-7.28 (m, 1H), 6.26 (s, 1H),3.27 (s, 6H).
脲烷二硫化物化合物27的合成
將粗品酸23(894mg,4.54mmo1)、 二硫化物連接劑24(1.33g,純度80%, 4.54mmo1)、三乙胺(0.63ml, 4.54mmol)和二苯基磷酰基疊氮化物(0.98ml, 4.54mmol)的苯懸浮液(30ml)加熱回流16小時。將此反應冷卻至室溫,并真 空除去溶劑(在40。C以下)得到殘余物,將其通過柱色譜純化(40-60%乙酸乙 酉旨/己烷)純化得到0.942g(53。/o)化合物27。
'H NMR of 27 (CDC1》6 8.60-8.48 (m, 2H), 8.14-8.23 (m, 3H), 7.25-7.67 (m, 7H). 5.41 (s, 2H),5.33 (s, 1H), 3.46 (s, 6H).
脲烷二硫化物曱醛化合物28的合成向27(700mg, 1.437mmol)的THF(20ml)溶液中,加入水(3ml)和催化劑量 的TsOH。將所得反應加熱至60°C,保持16小時。讓此反應冷卻至室溫, 并真空除去溶劑。將所得殘余物通過硅膠色譜純化(30-40%乙酸乙酯/己 烷),得到391mg(62。/。)的化合物28,為黃色粉末。
'HNMRof28(CDCl3): 6 10.57 (s,lH), 10.09 (s, 1H), 8.85 (d,8.7 Hz^ 1H),8.46(d, 4.4 Hz^ IH), 8.19-8.16 (m, 2H), 7.69-7.31 (m, 7H), 5.45 (s, 2H).
前藥29(鄰位)的合成
向化合物28(175mg, 0.397mmol)的THF(6ml)溶液中,加入氨基硫脲 (18.2mg, 0.197mmol)的溫(約40。C)水(0.75ml)溶液。向所得黃色溶液中加入2 滴10%的鹽酸。將此反應室溫攪拌3小時。真空除去溶劑,并將此產物與 THF(4 x 5ml)共蒸發。所得黃色固體高真空干燥12小時得到所需二硫化物 前藥29,產率接近100%。
'H NMR of 29 (DMSO-d6> 6 11.68 (s, 1H), 9.98 (bs, 1H), 8.40-8.35 (m, 2H), 8.23-8.19 (m, 2H). 7.90-7.35 (m, 9H), 5.36 (s, 1H), 5.25 (s, 1H).
二硫化物中間體32的合成
向2-苯曱硫醇25(2.63g, 18.78mmo1)、 2-硫代乙基三氟乙酰胺31(3.25g, 18.78mmol)和三乙胺(2.85g, 28.2mmol)在50ml THF/水(50ml, 4:1)的混合物 中,在0。C滴加過氧化氫(1.7ml, 30% w/w)。將此反應在0。C攪拌30分鐘, 然后用濃鹽酸酸化至pH為2。用己烷乙酸乙酯1:1萃取此混合物得到32 和硫代乙基三氟乙酰胺二聚體(3.93g)的混合物。將此混合物不經純化直接用 于下步反應。還得到一小部分純的32,為無色油狀物。
'H NMR (CDC13, 300 MHz) 5 7.70-7.82 (m, 1H), 5 7.47-7.53 (m, 1H), 6 7.30-7.40 (m, 2H), 6 6.69(br, 1H), 6 4.88(s, 2H), 6 3.67 (q, /= 6.3, 2H), 6 2.89 (t, 6.3, 2H), 5 2.16(br, 1H),
脲烷二硫化物二曱基縮搭33的合成
將粗品23(1.38g, 7.0mmmo1)、粗品32(3.5g, 11,3mmo1)、 二苯基磷酰基 疊氮化物(3.09g, 11.3mmol)和三乙胺(1.14g, 11.3mmol)在25ml苯中的混合物 加熱回流12小時。冷卻后,將此反應混合物直接裝在硅膠柱上并用溶劑(己烷乙酸乙酯,2:1)洗脫,得到暗黃色油狀物33(1.50g,42%)。
'HNMR(CDClj,300 MHz)6 8.48(s, 1H), 6 8.46(s, 1H), 6 8.23 (dd, /= 0.9, 4.5 Hz, 1H),6 7.81 (dd, 7=1.5' 6.0 Hz. 1 H), 6 7.20-7.50 (m' 3H)' 6 6,87 (br. 1 H), 6 5.41 (s, 2H)' 6 5.33 (s, 1 H), 6 3.60-3.72 (m, 2H)' 6 3.47 (s, 6H), 6 2.89 (t, J= 6.6, 2H).
脲烷二硫化物曱醛混合物34的合成
將33(0.384g, 0.78mmol)和催化劑量的PTSSA的THF/水(4ml/ml)溶液 加熱至60。C并通過TLC控制該反應。30小時后,蒸發掉溶劑,并將此殘余 物通過硅膠色譜(己烷乙酸乙酯,2:1)純化,得到34(0.282g, 79%),為淡黃 色固體。
'H固R(CDC1》300 MHz) 5 10.55 (s, 1H), 6 10.08 (s, 1H), 6 8.80 (d, 8.4 Hz, 1H),6 8.47 (d,J- 8.4 Hz, 1H), 6 8.47 (d, J= 4.2 Hz, 1H), 5 7.83 (d, J= 7.5Hz, 1H), 6 7.30-7,58 (m, 4H), S 6.88 (br' 1H) 5 5.43 (s' 2H), 5 7.23 (q, 7= 6.3 Hz, 2H), 5 2.93(t, J = 6.6, 2H)
前藥III(鄰位)的合成
將曱醛34(0.216g, 0.47mmol)溶解于2ml熱乙醇中,然后冷卻至室溫。 向此溶液中分批加入存在于乙醇/水(2.4ml, l:l)中的氨基硫脲(47mg, 0.52mmo1)。室溫攪拌4小時后,將此混合物在水箱(0-5。C)中放置過夜。然 后將此混合物過濾并用2ml水、2ml乙醇/水(2:l)和4ml乙醚洗滌此固體, 得到白色固體35(0.206g, 82%)。
'H NMR (CD3OD, 300 MHz) 5 8.30-8.40 (m, 2H), 6 8.20 (s, 1H)' 6 7.83 (dd, >/= 1.8, 7.2
Hz, 1H), 6 7.30-7.55 (m"4 Hz, 1H), 6 5.41 (s, 2H), 5 3.59 (t, /= 6.6, 2H), 5 2.89 (t, J= 6.9, 2H)
生物活性
在第0天給Balb/c小鼠在右肋皮下注射0.2ml 5 x io6細胞/ml的M109 肺瘤細胞懸浮液,該腫瘤細胞已在培養基中生長至對數階段,胰蛋白酶消 化分離,用PBS洗滌并重組。在第3天給這些鼠注射兩次3-AP、前藥I(對 位)或載體對照,第4天注射一次,第6天注射兩次而第7天注射一次。十 只小鼠只注射3-AP,每次注射量為4.5mg/kg體重。十只小鼠只注射前藥I, 每次注射量為10mg/kg體重。十只小鼠只注射載體對照。在第7、 10、 13和17天通過觸診;險測腫瘤的大小,并將這些結果列于圖10。該試驗清楚地
表明前藥I在降低腫瘤生長方面比等摩爾量的3-AP更有效。在圖11中,用 磷酸鹽緩沖鹽水(PBS)和含水二曱基亞砜(l0% DMSO)作為對照比較了前藥 I(對位)與3-AP的抗肺瘤作用。在此試驗中,前藥I比3-AP或兩個對照組 也表現出超強的抗肺瘤活性。
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和方案是為了舉例說明本發明,而不是以任何方 式限制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能對上述內容進行的多種改變或變化也 是本發明所預料的,并且它們包括在本申請和下列項的實質和權限內。
權利要求
1.下式的化合物id="icf0001" file="S2008100954279C00011.gif" wi="47" he="20" top= "50" left = "42"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其中R4是H或甲基,和R5是CHR、芐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芐基;R是H、CH3、CH2CH3、CH2CH2CH3或(CH3)2CH;R′是游離的磷酸根、磷酸鹽或-S-S-R″基團;R″是CH2CH2NHR6、CH2CH2OH、CH2COOR7、鄰位或對位取代的C1-C3烷基苯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硝基苯基;R6是H、C1-C4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或取代的苯甲酰基,和R7是H、C1-C4烷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或芐基或者取代的芐基。
2. 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S是CH2。
3. 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W是線
4. 權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中R是曱基。
5. 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是H。
6. 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114是曱基:
7. 下式的化合物而r8是CH2CH2服2、 CH2CH2NHAc、 ch2ch2oh或ch2co2h。
8.用于治療動物包括人類患者腫瘤形成的組合物,其中含有治療有效量的下式化合物'義N一, \=^N--、難3其中R"是H或曱基,RS是CH2或而R8是CH2CH2NH2、 CH2CH2NHAc、 CH2CH2OH或CH2C02H。
9. 用于治療動物或人類患者肺瘤形成的組合物,其中含有治療有效量 的下式化合物i . I ,其中W是H或曱基,和 RS是CHR、千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節基; R是H、 CH3、 CH2CH3、 CH2CH2CH3或(CH3)2CH; R'是游離的磷酸根、磷酸鹽或-S-S-R〃基團;R〃是CH2CH2NHR6、 CH2CH2OH、 CH2COOR7、鄰位或對位取代的d-C3 烷基苯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硝基苯基;W是H、 d-C4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或取代的苯甲酰基,和 W是H、 d-C4烷基、苯基、取代的苯基或卡基或者取代的千基。
10. 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備治療腫瘤形成的藥物方 面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核糖核苷二磷酸還原酶抑制劑3-氨基吡啶-2-甲醛縮氨基硫脲(3-AP)和3-氨基-4-甲基吡啶-2-甲醛縮氨基硫脲(3-AMP)的新的前藥形式,這些前藥具有高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和對體內將其氨基官能團酰基化的抵抗性。本發明的新化合物涉及式(1)的化合物,其中R<sup>4</sup>是H或甲基,而R<sup>5</sup>是CHR、芐基或鄰位或對位取代的芐基;R是H、甲基、乙基、丙基或(a);R′是游離的磷酸根、磷酸鹽或-S-S-R″基團;R″是CH<sub>2</sub>CH<sub>2</sub>NHR<sup>6</sup>、CH<sub>2</sub>CH<sub>2</sub>OH、CH<sub>2</sub>COOR<sup>7</sup>、鄰位或對位取代的C<sub>1</sub>-C<sub>3</sub>烷基苯基和鄰位或對位取代的硝基苯基;R<sup>6</sup>是H、C<sub>1</sub>-C<sub>4</sub>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或取代的苯甲酰基,而R<sup>7</sup>是H、C<sub>1</sub>-C<sub>4</sub>烷基或芐基或者取代的芐基。
文檔編號C07F9/09GK101302192SQ20081009542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15日
發明者軍 李, 李秀燕, 牛傳勝, 特倫斯·W·多伊爾, 陳淑惠 申請人:維奧恩藥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