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能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劑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可以同時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激酶(VEGFRs)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激酶(EGFRs),具有高效的抗腫瘤以及抗炎癥活性,具體說為一種能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劑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又稱為血管滲透性因子和血管增殖因子,迄今為止,VEGF被確認具有高度特異,及有效的促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研究表明,VEGF不僅誘導了內皮細胞的移行,并且刺激產生一系列的蛋白產物參加血管外基質的降解,這些功能使VEGF具有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起調節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
VEGF選擇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膜上的兩種亞型酪氨酸激酶受體Flt-1 (又稱VEGFR-1^P KDR (又稱VEGFR-2),一般認為只有血管內皮細胞表達這兩種受體。VEGF結合到其酪氨酸激酶受體可誘發多種生物活性,如細胞增殖、遷移和血管生成。這個家族的受體包括VEGFR-1,VEGFR-2,VEGFR3。VEGFR-1,VEGFR-2和VEGFR3表達主要限于腫瘤淋巴管和血管。血管新生是腫瘤生長的必備條件,大量研究證明VEGF在腫瘤變化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VEGF的表達與組織中微血管的密度及新生血管的數量密切相關。許多動物實驗已證實血管生成抑制劑能明顯抑制腫瘤生長。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腫瘤治療中干預治療的一個極有潛力的方法。抑制腫瘤的新生血管,可能成為治療腫瘤特別是實體腫瘤的一種有效方法。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s)是表皮生長因子(EGF)細胞增殖和信號傳導的受體。EGFRs屬于ErbB酪氨酸激 酶型受體家族的一種,該家族包括EGFR (ErbB-1),HER2/c-neu(ErbB-2), Her 3 (ErbB-3)和Her 4 (ErbB_4)。EGFR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膠質細胞、角質細胞等細胞表面。受EGFR調節的信號通路對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分化等生理過程發揮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許多實體腫瘤中存在EGFRs的高表達或異常表達。EGFRs與腫瘤細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腫瘤侵襲、轉移及細胞凋亡的抑制有關。EGFRs的過表達在惡性腫瘤的演進中起重要作用,膠質細胞、腎癌、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組織中都有EGFRs的過表達。對膠質細胞瘤的研究發現EGFRs的高表達主要與其基因擴增有關。許多腫瘤中有突變型EGFRs存在,現已發現許多種EGFRs突變型。突變型EGFRs的作用可能包括:具有配體非依賴型受體的細胞持續活化;由于EGFRs的某些結構域缺失而導致受體下調機制的破壞;異常信號傳導通路的激活;細胞凋亡的抑制等。EGFRs的配體對細胞內信號傳導有很大影響。EGFRs的配體通過自分泌形式激活EGFRs促進細胞增殖,他們的共表達往往預示腫瘤預后不良。
目前已知的抗癌藥物靶點和通路以及它們各自對應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生物藥物多為針對VEGFRs受體激酶家族或者EGFRs受體激酶家族其中一個的單一靶點藥物。這些單一靶點對應的藥物很多作為首選癌癥治療方案對一些早期的癌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對于晚期和機理復雜的癌癥這些藥物或多或少存在著活性偏低和易產生耐藥性等不足。值得注意的是,療效顯著的藥物往往具有多靶點的特征。但因為在研發和優化的階段并沒有針對和兼顧多個靶點,現有的藥物都不具備同時有效抑制VEGFRs和EGFRs兩個靶點和通路的特性。多靶點研究代表了各大跨國醫藥公司和研究單位最新的藥物研發方向。輝瑞于2006年上市的索坦(Sutent)雖然以多祀點為研發方向但缺乏導向性,在抑制相關癌癥靶點和信號通路的同時也抑制了其它正常通路的信號從而具有較高毒副作用。通過選擇與病理相關的多個通路以及通路中的靶點和它們所對應的藥物進行組合和篩選。混合藥物在療效和耐藥方面會有明顯的提高,但是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藥物吸收和代謝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以及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藥物只針對單一藥物靶點,同時對于晚期和機理復雜的癌癥這些藥物存在著活性偏低和易產生耐藥性等不足活性較低的缺點,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劑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首先,將3- (6-氯-嘧啶-4 -氨基)苯酚(ImL) (0.085克,0.38毫摩爾)和7 -氨基-5 -甲氧基苯并呋喃(0.056克,0.38毫摩爾)在2-乙氧基乙醇的制備的混合物,在150°C下攪拌過夜;
再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再在室溫將10%的K2C03溶液(2.50毫升,1.81毫摩爾)滴加到懸浮液中,邊滴加邊攪拌,并放置過夜;
然后將反應混合物用水稀釋,并通過真空過濾收集析出的固體,用水洗滌并真空干燥,粗產物在硅膠上純化(9%甲醇+1 % Et3N在DCM)得到0.138克[6_( I氫)-吲哚-5-基氧基-嘧啶-4-基]-(4-(哌嗪-1-基)苯)-胺,分子量:387。
化合物及其中間體經過氫核磁共振譜和液質聯用的檢測和鑒定其化學位移及質荷比符合該化合物結構特征。
熒光偏振酶動力學分析
為檢測該化合物對VEGFRs激酶家族和EGFRs激酶家族的抑制活性,我們采用了一種動力學突光偏振分析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FP assay)。突光偏振分析方法是一種定量免疫分析技術,其基本原理是熒光物質經單一平面的藍偏振光(485nm)照射后,吸收光能躍入激發態,隨后回復至基態,并發出單一平面的偏振熒光(525nm)。偏振熒光的強弱程度與熒光分子的大小呈正相關,與其受激發時轉動的速度呈反相關。FP最適宜檢測小至中等分子物質,常用于藥物、激素的測定。
熒光偏振免疫分析常用于測定半抗原的藥物濃度。反應系統內除待測抗原外,同時加入一定量用熒光素標記的小分子抗原,使二者與有限量的特異性大分子抗體競爭結合。當待測抗原濃度高時,經過競爭反應,大部分抗體被其結合,而熒光素標記的抗原多呈游離的小分子狀態。由于其分子小,在液相中轉動速度較快,測量到的熒光偏振程度也較低。反之,如果待測抗原濃度低時,大部分熒光素標記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大分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此時檢測到的熒光偏振程度也較高。熒光偏振程度與待測抗原濃度呈反比關系。我們測定待測抗原標準品后制標準曲線。通過檢測反應系中偏振光的大小,從標準曲線上就可以精確地得知樣品中待測抗原的相應含量。
我們選擇了人源VEGFR,EGFR作為活性酶,在底物肽飽和濃度0.8uM下,測算每種激酶的ATP的Km值。針對不同化合物濃度梯度的檢測條件都經過優化和驗證。酶動力學研究表明該化合物對EGFR和VEGFRs的抑制機理是針對底物ATP的線性競爭性抑制,即ATP與該化合物的直接競爭酶活性部位的同一結合位點。該化合物對VEGFRs和EGFR激酶具有極強的抑制作用,相關Ki值如下,Ki (VEGFRl)= 3.5 nM; Ki (VEGFR2)= 120 nM; Ki(VEGFR3) = 18 nM; and Ki (EGFR) = 120 nM。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一種能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劑化合物的制備方法為:首先,將3-(6-氯-嘧啶-4 -氨基)苯酚(lmL)(0.085克,0.38毫摩爾)和7 -氨基_5-甲氧基苯并呋喃(0.056克,0.38毫摩爾)在2-乙氧基乙醇的制備的混合物,在150°C下攪拌過夜;
再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再在室溫將10%的K2C03溶液(2.50毫升,1.81毫摩爾)滴加到懸浮液中,邊滴加邊攪拌,并放置過夜;
然后將反應混合物用水稀釋,并通過真空過濾收集析出的固體,用水洗滌并真空干燥,粗產物在硅膠上純化(9%甲醇+1 % Et3N在DCM)得到0.138克[6_( I氫)-吲哚-5-基氧基-嘧啶-4-基]-(4-(哌嗪-1-基)苯)-胺,分子量:387。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 ,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劑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首先,將3- (6-氯-嘧啶-4 -氨基)苯酚(ImL) (0.085克,0.38毫摩爾)和7 -氨基-5 -甲氧基苯并呋喃(0.056克,0.38毫摩爾)在2-乙氧基乙醇的制備的混合物,在150°C下攪拌過夜; 再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再在室溫將10%的K2C03溶液(2.50毫升,1.81毫摩爾)滴加到懸浮液中,邊滴加邊攪拌,并放置過夜; 然后將反應混合物用水稀釋,并通過真空過濾收集析出的固體,用水洗滌并真空干燥,粗產物在硅膠上純化(9%甲醇+l%Et3N在DCM)得到0.138克[6- (1氫)-吲哚_5_基氧基-嘧啶-4-基]-(4-(哌嗪-1-基)苯) -胺,分子量:387。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劑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將3-(6-氯-嘧啶-4-氨基)苯酚(1mL)(0.085克,0.38毫摩爾)和7-氨基-5-甲氧基苯并呋喃(0.056克,0.38毫摩爾)在2-乙氧基乙醇的制備的混合物,在150℃下攪拌過夜等方法,針對現有藥物只針對單一藥物靶點,同時對于晚期和機理復雜的癌癥這些藥物存在著活性偏低和易產生耐藥性等不足活性較低的缺點,使得該化合物同時抑制VEGFR和EGFR受體激酶家族。
文檔編號C07D405/12GK103159743SQ20131009603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常州費洛斯藥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