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殺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526655閱讀:76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殺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殺真菌組合物,包含與殺真菌劑相容的載體和/或表面活性劑及協同有效量的(a)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
其中,R1和R2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鏈烯基、炔基、鏈二烯基、芳基、雜芳基、環烷基、二環烷基或雜環基,或R1、R2和相鄰的氮原子一起表示可取代的雜環,R3表示氫原子、鹵原子或烷基,R4表示氫原子、烷基或芳基,L表示鹵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或烷氧基,A表示N或CR5、其中的R5與R4相同,n表示0或1~5的整數(b)至少1種殺真菌活性成分,該活性成分能夠抑制可引起稻瘟病的病原體稻瘟霉中的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通式I表示的殺真菌化合物來自美國專利US4,567,263和US5,593,996。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MBI)是一種通過抑制與四羥基萘轉變為二羥基萘有關的任何還原酶和/或脫水酶來減少黑色素體內合成的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包括下列已知化合物,如carpropamid、滅瘟唑、diclocymet、咯喹酮、2-苯并[c]呋喃酮、三環唑和某些苯氧酰胺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來自EP0 262 393和日本專利申請JP5-9165-A。
但是,并沒有暗示混合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MBI,也沒有暗示這種混合物能夠有效地防治稻瘟病和稻紋枯病。
將這兩種化合物在容器內混合,并對復合制劑和單一活性化合物的活性進行比較后驚人地發現,在大田試驗中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MBI具有很強的協同增效作用。
殺真菌劑的混合物所顯現的協同殺真菌活性遠大于單獨使用上述化合物時的活性總和。這種由兩種殺真菌劑構成的混合物的預期殺真菌活性也可通過下式計算而得(見Colby,S.R.,《除草劑混合物的協同反應和拮抗反應的計算》,Weeds15,pp20-22(1967))。
EE=x+y-x·y/100其中,x表示用劑量a的殺真菌活性成分A與未經處理的對照組相比的有效率%;y表示用劑量b的殺真菌活性成分B與未經處理的對照組相比的有效率%;EE表示合用劑量a+b的殺真菌活性成分A和B進行處理后的有效性。
如果實際有效性(E)超過預期(計算)的有效性(EE),則混合物顯示協同作用。
本發明包括一種殺真菌劑組合物,其中包含與殺真菌劑相容的載體和/或表面活性劑,及協同有效量的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至少1種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MBI)。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在某一場所用協同有效量的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和至少1種MBI來防治致植物病真菌生長的方法。
通式I表示的較好的化合物中,R1、R2與位于兩者之間的氮原子一起表示可取代的6元雜環,特別是4-甲基哌啶或其中R1表示C1-6烷基、特別是異丙基,或C1-6鹵代烷基、特別是2,2,2-三氟乙基或1,1,1-三氟丙-2-基,或C3-8環烷基、特別是環戊基或環己基,R2表示氫原子或C1-6烷基和/或其中
表示
其中,L1是鹵原子、較好的是氟原子或氯原子,L2和L3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鹵原子、較好的是氟原子,特別是L1表示氟原子、L2表示氫原子、L3表示氯原子或L1、L2和L3都表示氟原子,和/或其中的鹵原子為氯原子。
較好的實施方案中,吡咯并嘧啶是通式IA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的L和n與通式I中的相同,R1表示烷基或鹵代烷基,R2表示氫原子或R1和R2一起表示主鏈上有3~6個碳原子的可取代的亞烷基,其中一個-CH2-被O或NH取代,Hal表示鹵原子。
較好的吡咯并嘧啶包括記為吡咯并嘧啶A的5-氯-6-(2-氯-6-氟苯基)-7-(4-甲基哌啶-1-基)-[1,2,4]三唑并[1,5-a]嘧啶、記為吡咯并嘧啶B的5-氯-6-(2-氯-6-氟苯基)-7-異丙基氨基-[1,2,4]三唑并[1,5-a]嘧啶、記為吡咯并嘧啶C的5-氯-6-(2-氯-6-氟苯基)-7-(2,2,2-三氟乙基氨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和記為吡咯并嘧啶D的5-氯-6-(2,4,6-三氟苯基)-7-(1,1,1-三氟丙-2-基氨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較好的MBI包括carpropamid、滅瘟唑、dicyclocymet、咯喹酮、2-苯并[c]呋喃酮和三環唑。
另外,通式II表示的苯氧酰胺也是較好的MBI
其中,R5和R6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R7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R8和R9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或鏈烯基,或R8和R9一起表示為亞烷基,Y獨立地表示鹵原子、可取代的烷基或鏈烯基、氰基或硝基,m表示0或整數1、2、3或4。
較好的苯氧酰胺是通式IIA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R9、Y和m的含義如上所述,特別是
表示
其中Y′表示氫原子或甲基和/或其中R9表示C1-8烷基。
最好的是N-(1-氰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特別是記為丙酰胺E的(2R)-和(2R/S)-N-(1-氰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和記為丙酰胺F的N-(1-氰基-1-乙基-丙基)-2-(2,4-二氯-3-甲基苯氧基)丙酰胺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較好配方包含以下組分-載體,-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至少1種MBI,特別是通式II表示的苯氧酰胺,-可任意加入的消泡劑,特別是全氟烷基膦酸和/或全氟烷基次膦酸的混合物,最好是購自Clariant GmbH的消泡劑SF或Fluowett PL。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MBI以協同有效量同時使用。這些具有協同作用的混合物對很多致植物病真菌顯示不尋常的效果,特別對子囊菌、擔子囊菌和半知菌類真菌有效。而且,該混合物對水稻病害有明顯效果,它們有內吸作用可用于葉面也可加入到水、拌種子、苗圃或土壤殺真菌劑中。
本發明的混合物可用于防治下列各屬的致植物病真菌梨孢霉屬、絲核菌屬、旋孢腔菌屬、尾孢菌屬、Magnaporthe、交鏈孢屬、Drechslera、鐮刀霉屬、Gerlachia、綿霉屬、小核菌屬、赤霉菌屬、球腔菌屬、柱座霉屬、Sarocladium、腐霉屬、莖點霉屬、致病疫霉屬、Bipolaris、苦烏屬、Sarocladium、黑孢子菌屬、葉里粉屬、指疫霉屬、柱枝雙胞霉屬、Gaeumannomyces、漆斑菌屬、毛霉屬、根霉屬、腥黑粉菌屬、黑粉菌屬、擬黑粉屬、Bipolaris、菌核、葡萄孢屬、黑星菌屬、白粉菌屬、殼針孢屬、柄銹菌屬、小球腔菌屬和葡萄束梗尾孢霉屬。特別是立枯絲核菌、稻胡麻斑菌、稻條斑多胞小球殼菌、稻桿腐菌和稻瘟霉。
本發明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一般用量范圍是5~2000克活性成分(g a.i.)/公頃,一般用量在30~500g a.i./ha就能夠很好地防治病害。最佳用量根據作物和在耕地中進行侵染的真菌的種類來定,還可根據已建立的常規生物試驗來確定。
一般,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常用量為10~500g a.i./ha,更好的是30~300ga.i./ha。
MBI的最佳用量根據所種植的水稻和受真菌侵染的程度決定,也可通過生物試驗確定。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MBI的用量比(以重量計)通常為1∶100~100∶1。較好的通式I和MBI之比可從約1∶50至50∶1(最好在1∶4~4∶1之間變化)。
活性化合物按本發明的適當比例組合,可與本領域已知的常用載體和/或添加劑一起使用。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殺真菌組合物,其中包含載體和作為活性成分的至少1種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至少1種MBI。
還提供了將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MBI與至少1種載體締合來制備上述組合物的方法。同時也假設了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或MBI的不同異構體或異構體的混合物具有不同的活性水平或活性譜,因此,組合物中可包含不同的異構體或異構體的混合物。
本發明組合物中包含的活性成分的含量范圍一般為0.1%~99.9%,較好為0.2~80%(w/w)。
本發明組合物中的載體只要與其配制在一起后有利于施用到受防治的場所(例如,植物、種子、葉子、土壤,或施用于生長植物的水中,或施用于根部),或有利于儲存、運輸或處理即可。載體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包括通常為氣體但已被壓縮成液體的載體。
通過已建立的生產流程,組合物可被制成乳劑或可乳化的濃縮物、溶液劑、水包油乳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濃縮懸浮劑、溶液劑、粉塵劑、顆粒劑、水分散性顆粒劑、片劑、氣霧劑、微囊劑、凝膠劑和其他制劑形式。這些生產過程包括充分混合和/或研磨活性成分和填充劑、溶劑、固狀載體、表面活性化合物(表面活性劑)等其他組分,及可任意加入的固狀和/或液狀佐劑和/或佐劑。使用該組合物時,可根據所希望的目的和客觀環境選擇適合于這些組合物的噴霧、霧化、分散或傾注等方式。
所用溶劑可以是芳烴,如Solvesso200;被取代的萘;苯二甲酸酯,如苯二甲酸二丁酯或苯二甲酸二辛酯;脂族烴,如環己烷或石蠟;醇類和二元醇類及它們的醚和酯,如乙醇、乙二醇一甲基醚和二甲基醚;酮類,如環己酮;強極性溶劑,如N-甲基-2-吡咯烷酮或γ-丁內酯;高級烷基吡咯烷酮,如正辛基吡咯烷酮或環己基吡咯烷酮;環氧化植物油脂,如甲基化椰子或豆油酯和水。不同液體的混合物一般都適用。
可用于粉塵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性顆粒劑或顆粒劑的固狀載體可以是礦物填料,如方解石、滑石粉、高嶺土、蒙脫石或硅鎂土及其他。通過添加經高度分散的硅膠或聚合物可改善物理性質。用于顆粒劑的載體可以是多孔性材料,如浮石、高嶺土、海泡石、皂土,無吸附作用的載體可以是方解石或砂子或其他。另外,還可使用大量預先制成顆粒狀的無機或有機材料,如白云石或碾碎的植物殘渣。
農藥組合物通常以濃縮形式被配制或運輸,用戶在使用前進行稀釋。小劑量載體(表面活性劑)的存在可使稀釋過程變得容易。因此,本發明組合物中的至少1種載體以表面活性劑為宜。例如,組合物中可包含2種或更多的載體,而其中至少1種為表面活性劑。
根據欲配制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性質,表面活性劑可以是具有良好分散性、乳化性和潤濕性的非離子型、陰離子型、陽離子型或兩性離子型物質。上述表面活性劑也可以是各表面活性劑的均勻混合物。
本發明的可濕性粉劑中含有5~90%w/w的活性成分,除了固態惰性載體之外,還包含3~10%w/w的分散劑和濕潤劑,根據需要還可包含0~10%w/w穩定劑和/或其他添加劑,如滲透劑或粘著劑。粉塵劑可制成粉末濃縮物的形式,其組分與上述可濕性粉劑相似,但不含分散劑,在田間使用時用另外的固態載體稀釋就可獲得通常含有0.5~10%w/w活性成分的組合物。水分散性顆粒劑和顆粒劑的大小為0.15mm~2.0mm,可通過各種技術制得。一般來說,這些顆粒劑中含有0.5~90%w/w活性成分和0~20%w/w添加劑,如穩定劑、表面活性劑、緩釋調節劑和粘合劑。可乳化的濃縮物中除了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之外,還可包含1~80%w/v活性成分、2~20%w/v乳化劑和0~20%w/v其他添加劑,如穩定劑、滲透劑和緩蝕劑。懸浮濃縮物經過適當的研磨后可獲得穩定的、不沉降的、可流動的產物,一般含有5~75%w/v活性成分、0.5~15%w/v分散劑、0.1~10%w/v的保護膠體和觸變劑等懸浮劑、0~10%w/v的消泡劑、緩蝕劑、穩定劑、滲透劑、粘著劑等其他添加劑及水或不會溶解活性成分的有機溶液。制劑中可溶解某些有機固狀物或無機鹽以利于防止沉降和結晶,或作為防凍劑。
用水稀釋根據本發明配得的產物,能夠獲得水性分散體組合物和乳劑組合物,這也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最使人感興趣的是延長本發明化合物的防護活性的持續時間所用的載體,它能夠使農藥化合物緩慢地釋放到需防護的植物環境中。
在噴霧稀釋時加入佐劑可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這里所指的佐劑是能夠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但其本身并無明顯的生物活性。該佐劑可作為共配劑或載體包含在配方中,也可與含有活性成分的制劑一起加入到噴霧容器中。
作為一種商品,組合物一般以濃縮的形式出售,用戶一般使用經過稀釋的組合物。組合物可稀釋成含有0.001%活性成分。其使用劑量一般在0.01~10kg a.i./ha的范圍內。
可按本發明使用的配方實例SC-A活性成分 吡咯并嘧啶A100.0g分散劑Morwet D4251)25.0g分散劑PluronicPE105002)5.0g消泡劑Rhodorsil426R3)1.5g分散劑Rhodopol23R3)2.0g防凍劑丙二醇 80.0g生物殺傷劑ProxelGXL4)1.0g水 加到1000mlSC-B/SC-D活性成分 吡咯并嘧啶B或D 100.0g分散劑SoprophorFL3)30.0g消泡劑Rhodorsil426R3)1.5g分散劑Rhodopol23R3)2.0g防凍劑丙二醇 80.0g生物殺傷劑ProxelGXL4)1.0g水 加到1000mlSC-E活性成分 丙酰胺E200.0g分散劑SoprophorFL3)25.0g消泡劑Rhodorsil426R3)1.5g
分散劑Rhodopol23R3)2.0g防凍劑丙二醇 80.0g生物殺傷劑ProxelGXL4)1.0g水 加到1000mlSC-A/E活性成分 吡咯并嘧啶A60.0g活性成分 丙酰胺E120.0g分散劑SoprophorFL3)25.0g消泡劑Rhodorsil426R3)1.5g分散劑Rhodopol23R3)2.0g防凍劑丙二醇 80.0g生物殺傷劑ProxelGXL4)1.0g水 加到1000mlDC-A活性成分 吡咯并嘧啶A100.0g濕潤劑PluronicPE64002)50.0g分散劑LutensolTO122)50.0g溶劑 苯甲醇 加到1000mlDC-B活性成分 吡咯并嘧啶B100.0g濕潤劑PluronicPE64002)50.0g分散劑LutensolTO 122)50.0g溶劑 苯甲醇 加到1000ml1)Witco公司的產品2)德國BASF AG公司的產品3)羅納-普朗克公司的產品4)Zeneca公司的產品將含有丙酰胺E的制劑SC-E在容器中與含有吡咯并嘧啶A、B或D的其他制劑SC-A、SC-B、DC-A或DC-B混合。
在較好的方案中,將活性成分作為單一制劑在容器中混合。
因此,本發明涉及制備包含兩種獨立制劑的噴霧混合物的藥盒。
(i)包含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特別是吡咯并嘧啶A、B、C或D)、常用佐劑及載體的組合物;(ii)包含至少1種MBI(較好是通式II表示的苯氧酰胺,最好是丙酰胺E或F)、常用佐劑及載體的組合物。
在較好的方案中,該藥盒包含兩只配藥裝置的瓶子,所述配藥裝置能容易且精確地將制劑(i)和(ii)加入到容器中進行混合。
按本發明配制含有吡咯并嘧啶A和丙酰胺E的SC-A/E時,可直接在容器中混合。
本發明的組合物中以含有0.5%~95%w/w的活性成分為宜。
本發明組合物可被稀釋直至含有0.0001%濃度的活性成分。
本發明的組合物可與其他活性物質同時或先后用于植物或其周圍的環境中。上述其他活性物質可以是肥料、提供微量元素的物質或影響植物生長的其他物質,也可以是特選的除草劑,殺蟲劑,殺真菌劑,殺菌劑,殺線蟲劑,殺藻劑,殺軟體動物劑,滅鼠劑,殺病毒劑,在植物內可誘導出抗性的化合物,病毒、細菌、線蟲、真菌等生物防治制劑及其他微生物,鳥類和動物的驅避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或上述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如果合適的話,可與制劑領域中常用的其他載體物質、表面活性劑或促進吸收的其他添加劑同時使用。
其他殺真菌化合物包括敵菌靈、azoxystrobin、苯霜靈、苯菌靈、樂殺螨、雙苯三唑醇、滅瘟素、波爾多液、戊唑醇、乙嘧酚磺酸酯、敵菌丹、克菌丹、多菌靈、萎銹靈、百菌清、乙菌利、王銅和硫酸銅等含銅化合物、放線菌酮、霜脲氰、酯菌胺、環唑醇、cyprodinil、苯氟磺胺、二氯萘醌、氯硝胺、芐氯三唑醇、噠菌清、乙霉威、噁醚唑、diflumetorim、二甲嘧酚、烯酰嗎啉、烯唑醇、二硝巴豆酸酯、滅菌磷、二噻農、十二環嗎啉、多果定、克瘟散、epoxiconazole、乙環唑、乙嘧酚、土菌靈、famoxadone、咪菌腈、氯苯嘧啶醇、fenbuconazole、甲呋酰苯胺、fenhexamid、拌種咯、苯銹啶、丁苯嗎啉、毒菌錫、三苯基醋酸錫、三苯基氫氧化錫、嘧菌腙、氟啶胺、fludioxonil、flumetover、fluquinconazole、氟硅唑、磺菌胺、氟酰胺、粉唑醇、滅菌丹、乙磷鋁、麥穗寧、呋霜靈、furametpyr、谷種定、己唑醇、抑霉唑、雙胍辛醋酸鹽、ipconazole、異菌脲、iprovalicarb、稻瘟靈、春雷霉素、異稻瘟凈、kresoxim-methyl、代森錳鋅、代森錳、嘧菌胺、滅銹胺、甲霜靈、metconazole、呋菌胺、腈菌唑、neoasozin、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鎳、間硝酞異丙酯、氟苯嘧啶醇、甲呋酰胺、organo mercurycompounds、噁霜靈、氧化萎銹靈、戊菌唑、戊菌隆、葉枯凈、多氧霉素D、代森聯、烯丙異噻唑、咪鮮安、procymidione、丙酰胺、丙環唑、丙森鋅、吡嘧磷、啶斑肟、pyrimethanil、氯吡呋醚、滅螨猛、quinoxyfen、五氯硝基苯、spiroxamine、SSF-126、SSF-129、鏈霉素、硫黃、戊唑醇、葉枯酞、四氯硝基苯、氟醚唑、噻菌靈、thifluzamide、甲基硫菌靈、福美雙、甲基立枯磷、甲苯氟磺胺、三唑酮、三唑醇、trizbutil、唑菌嗪、十三嗎啉、氟菌唑、嗪氨靈、triticonazole、稻紋散、乙烯菌核劑、XRD-563、zarilamid、代森鋅、福美鋅。
殺蟲組合物包括甲體氯氰菊酯、丙硫克百威、BPMC、噻嗪酮、丁硫克百威、殺螟丹、毒蟲畏、chlopyrifos-methyl、乙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氟蟲脲、伏蟻腙、吡蟲啉、噁唑磷、MEP、MPP、nitenpyram、PAP、氯菊酯、丙蟲磷、pymetrozine、silafluofen、tebufenozide、伏蟲隆、雙硫磷、特丁磷、殺蟲畏和triazamate。
生物防治制劑包括蘇云金桿菌、輪枝孢菌、苜蓿夜蛾NPV、白僵菌、Ampelomyces quisqualis、枯草桿菌、熒光假單胞菌、Steptomyces quisqualis和Trichoderma harzianum。
植物中可誘導系統獲得性抗病性的化學物質包括異煙酸及其衍生物、2,2-二氯-3,3-二甲基環丙基羧酸和BION。
本發明可廣泛用于保護作物和觀賞植物抵御真菌的侵害。典型的作物是水稻,特別是脫殼稻米。防治的持續時間通常由所選擇的各種化合物決定,也受氣候等外因的影響,這種影響可通過使用恰當的組合物而減輕。
以下的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進行了闡明。但是,本發明并不僅限于以下給出的實施例。
為了進行田間研究,使用配制成的吡咯并嘧啶A、B或D(100g/l DC-A或DC-B,100g/l SC-D)和配制成的丙酰胺E(200g/l SC-E)。
本發明方法的田間試驗分別在菲律賓、巴西和日本的稻田中進行。
材料和使用方法將“IR-50”稻種播在0.07sq.m.(0.23×0.3m)塑料箱中的沙土/泥土中。十四天后,在Z14/20生長階段,首次對植株噴灑殺真菌組合物。稱量配制的化合物用水稀釋,用手提式噴霧器進行噴霧,每公頃噴灑1000L,其中分別含有100、200和400g活性成分。單一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劑量如下表所示。每種處理有3只相同的箱子。首次噴灑后重復操作7天,每次以相同劑量使用同樣的化合物/化合物的混合物,且每公頃的噴灑劑量和液量相同。
對病害的評估首次施用上述化合物后的14天(相當于第2次施用后的7天),評估稻瘟病和稻紋枯病的情況。對葉片被侵害部位的百分率進行評估。可用以下計算式求得化合物/化合物的混合物防治病害的效果。
%病害防治=100-經處理植物的病害%/未經處理植物的病害%×100%協同效應的確定將經過特定處理的病害%值代入上文給出的兩個COLBY公式可算出協同效應。
實施例1對稻瘟霉引起的稻瘟病的防治稻瘟霉的侵害首次使用上述化合物后3小時(此時的作物是干燥的),用手提式噴霧器將稻瘟霉的體外培養的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在稻子的葉片表面。該分生孢子懸浮液的濃度是1百萬個/ml。然后,將作物在溫度為24~26℃,相對濕度為100%的潮濕暖房中放置24小時。接著,將作物轉移到室外,直到可以對稻瘟病進行評估。
所用的制劑、所用的活性成分的劑量(以每公頃活性成分的克數計)、防治病害的效果及根據Colby公式算出的期望效果(理論值)都列于以下表1。
表1試驗中單獨或混合使用DC-A、DC-B和SC-E對稻瘟病進行防治的百分率實測值和用COLBY公式算出的理論值
按←鍵,使8移至第2位,末位為0且閃爍
按↑鍵,使末位為5且閃爍。<
按回車/R鍵對所選85%的濕度認可,請繼續選擇,提示出現
表(二)鍵盤設置
可根椐需要按上述繼續設置氧氣含量數值,同樣方便快捷,在此不在贅述。設置結束后,按啟動/S鍵,本裝置便可自動運行。
本裝置可以作為室內綜合管理和控制中心,其軟件,硬件均為模塊化結構,可根據需要自由進行組態,向家用電器綜合管理和控制前進一步,集智能化,節能,生態調節,美化居室于一體。
以上已結合實施例對本裝置作了詳盡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難根據本裝置的原理作出若干改型,但它們不會超出本實用新型權力要求所限定的精神與范圍。
表3試驗中單獨或混合使用SC-A和SC-E對稻瘟病進行防治的百分率實測值和用COLBY公式算出的理論值
實施例4對稻瘟霉的防治將IAC-165品種的水稻直接播種在巴西的試驗田中。每個試驗田的面積是9平方米,每次處理重復3次。通過普通灌溉確保完全的萌發和病害的發展,由于蟲害會自然產生,所以,不需要人工接種。
每次處理噴2次農藥,隔7天進行1次,用量是1000l/ha水溶液。評估首次使用后的14天內對可見到的病害的防治情況。本發明的混合物(SC-D+SC-E)和單一化合物的效果如表4所示。
表4試驗中單獨或混合使用SC-D和SC-E對稻瘟病進行防治的百分率實測值和用COLBY公式算出的理論值
實驗結果表1~表4所示結果表明,苯氧酰胺等MBI和吡咯并嘧啶的混合物具有協同效應。
權利要求
1.一種殺真菌組合物,包含與殺真菌劑相容的載體和/或表面活性劑及協同有效量的(a)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
式中,R1和R2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鏈烯基、炔基、鏈二烯基、芳基、雜芳基、環烷基、二環烷基或雜環基,或R1、R2和相鄰的氮原子一起表示可取代的雜環,R3表示氫原子、鹵原子或烷基,R4表示氫原子、烷基或芳基,L表示鹵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或烷氧基,A表示N或CR5、其中的R5與R4相同,n表示0或1~5的整數,(b)至少1種可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殺真菌活性成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的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為通式II表示的苯氧酰胺,
式中,R5和R6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R7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R8和R9互相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取代的烷基或鏈烯基,或R8和R9一起表示為亞烷基,Y獨立地表示鹵原子、可取代的烷基或鏈烯基、氰基或硝基,m表示0或整數1、2、3或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的吡咯并嘧啶為通式IA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L和n與通式I中的相同,R1表示烷基或鹵代烷基,R2表示氫原子或R1和R2一起表示主鏈上有3~6個碳原子的可取代的鏈烯基,其中一個-CH2-被O或NH取代,Hal表示鹵原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通式IA表示的化合物的組合物,式中的Hal表示氯原子,
表示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物,其中,吡咯并嘧啶選自5-氯-6-(2-氯-6-氟苯基)-7-(4-甲基哌啶-1-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氯-6-(2-氯-6-氟苯基)-7-異丙基氨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氯-6-(2-氯-6-氟苯基)-7-(2,2,2-三氟乙基氨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和5-氯-6-(2,4,6-三氟苯基)-7-(1,1,1-三氟丙-2-基氨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物,其中的苯氧酰胺為通式IIA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的R9、Y和m的含義如上所述。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包含通式IIA表示的化合物的組合物,其中
表示
式中Y′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通式IIA表示的化合物的組合物,其中,R9表示C1-8烷基。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b)和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a)的比例為0.1∶1~10∶1。
10.在某一場所防治致植物病真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場所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協同有效量的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和至少1種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的組合物。
11.在某一場所防治水稻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場所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協同有效量的至少1種通式I表示的吡咯并嘧啶和至少1種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的組合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殺真菌組合物,其中包含與殺真菌劑相容的載體和/或表面活性劑及協同有效量的(a)至少1種通式Ⅰ表示的吡咯并嘧啶,其中,R
文檔編號C07D487/00GK1247025SQ9911859
公開日2000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10日
發明者E·西林定, L·梅 申請人:美國氰胺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