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花果葉中葡聚糖的提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與醫藥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無花果葉中提取葡聚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進入21世紀,科學家們發現糖在生物體中的作用原來比蛋白還重要,特別是在生物醫藥領域,多糖可充當非常好的藥物載體,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生物導彈”。在多糖產品中,葡聚糖占據著重要地位,天然藥物中多糖的核心物質就是葡聚糖。葡聚糖通常是各種天然產生的血多糖或聚葡萄糖,包括聚合物如纖維素,直鏈淀粉,糖原,昆布多糖,淀粉等,葡聚糖包含支鏈和非支鏈的,由I — 3,I — 4,和I — 6糖苷鏈連接的葡萄糖,糖苷鏈可以是a和3型,它是多個葡萄糖分子聚合在一起的大分子物質,生物活性強,結構穩定,分子量能根據不同用途和需要確定,范圍可從1000到上千萬,與多種物質結合而生成高效、低毒的藥物。P —葡聚糖的保健功能開發是近年較熱的研究課題。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科學家發現大麥特別是稞大麥中的P —葡聚糖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和預防心血管疾病作用,之后P —葡聚糖的調節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的作用陸續被發現,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和濃厚開發興趣。葡聚糖是在微生物、蘑菇和植物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多糖,無花果中也含有大量的葡聚糖,本發明人多年來一直從事無花果多糖方面的開發研究,無花果干葉的葡聚糖含量經醫藥研究所中心實驗室檢測含量在2. 9-3. 7之間,其可溶部分占65%。我國無花果種植量逐年增加,已形成具有相當優勢的無花果種植基地,其無花果葉資源相對豐富,無花果葉的科學適時采摘對原植物幾乎無影響,但是目前大量的無花果葉被廢棄,不能得到開發利用,還沒見有從無花果葉中提取葡聚糖的報道。因此,開展對無花果葉資源的深加工利用,進行葡聚糖的提取和研究,不僅能提高無花果葉加工的附加值而且可變廢為寶,其意義重大,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國情,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其前景十分可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無花果葉中提取葡聚糖的方法,實現無花果葉的有效增值利用,使大量被丟棄的無花果葉變廢為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花果葉中葡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將采收的鮮無花果葉經清洗、絞碎后用膠體磨加水磨漿,再將其送入超聲反應釜中加水5-8倍、恒溫45-55°C進行超聲處理,超聲作用時間3-5小時,然后經離心、減壓濃縮、醇沉、真空干燥等工藝步驟制得。還可以在醇沉后加入質量7-9倍的水復溶,再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再經減壓濃縮后冷凍干燥,得到活性更好的3 —葡聚糖。所述的鮮無花果葉是采收的新鮮帶梗無花果葉,采收后需隨即加工。
以新鮮無花果葉為原料是保證其后續加工質量的基礎,無花果葉采收方法、采收時間對加工質量影響很大,不易采收過嫩或過老的無花果葉,也應在不影響果樹正常生長的前提下進行,不得等落葉變黃再采收。無花果葉被采摘離開母體后,葉內各種物質便起了復雜的變化,離開母體的鮮無花果葉仍然繼續進行呼吸作用,若鮮葉堆積過厚,因呼吸放出的熱量使葉溫升高,內含物分解快消耗多,引起無氧呼吸使糖類分解成醇,過久又會產生酸味和發熱變紅腐爛變質,因此,以鮮無花果葉作原料與盡快加工為佳,如使用經曬干或加工干制后的無花果葉,葡聚糖含量會大打折扣,另外,以帶梗的無花果鮮葉為原料,有助于加工過程中使無花果葉漿液的降解乳化,由于無花果葉中酶的活性很高,尤其是帶梗的無花果鮮葉更具優勢,有利于葡聚糖的降解提取,選擇以新鮮無花果葉和低溫降解的條件下提取的藥用與保健成分又能最接近天然狀態并保持其熱敏性物質(化學成分組成和分子的空間結構)不被破壞,其藥效或保健效果才是最好的。
所述的磨漿是將清洗后的無花果葉送入膠體磨中加水磨成100目以上的漿液。所述的醇沉是加入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為60-80%進行醇沉。所述的真空干燥是將經醇沉后漿液在溫度60_70°C,壓力為0. 06-0. OSMpa條件下,真空干燥至水分< 5%。本發明由于采取了以物理手段為主的制備方法,因而加工過程沒有任何化學品添加,所的產物是純天然產品,由此以不同時期采收的鮮無花果葉制得的葡聚糖的得率在
I.12%至2. 13%之間,該方法提取純化效果好,測定重現性好。本發明所采用的加工方法,由于超聲波的空化作用與加熱的物理作用,以及采用將鮮葉原料絞碎、磨漿等機械作用,使加工過程的原料利用率高,提取收效高,成本低,其工藝簡單,便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帶梗無花果葉含有的自身酶特性,經反復實驗確定了以加水5-8倍、加溫45-55°C,送入超聲反應釜中進行超聲處理,采用的超聲作用功率為300-800W,超聲作用超聲作用時間3-5小時,將其磨漿的無花果漿液進行降解,摒棄了常規加酶、力口酸、加堿等工藝步驟,無需外源酶的加入,其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提取條件溫和,無污染,純度高。本發明以鮮無花果葉為原料,可實現無花果葉的有效增值利用,使大量的被丟棄的無花果葉變廢為寶,所制得的葡聚糖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對人體保健十分有益,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應于工業化生產,其產品市場前景廣闊,意義重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I :采收八月份帶梗的鮮無花果葉,隨即將其用流動水清洗干凈后送入組織絞碎機進行絞碎,再將絞碎的無花果葉用膠體磨進行磨漿,加水2倍磨成100目的漿液,然后轉入超聲反應釜內,加水7倍、加熱至55°C恒溫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以800W,超聲作用3小時,然后經離心取上清液將其減壓濃縮得濃縮液,再加入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為80%進行醇沉,取沉淀加入質量9倍的水復溶,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減壓濃縮至原有體積的1/3后冷凍干燥至水分3%,制得本發明P —葡聚糖。
實施例2 :采收七月份帶梗的鮮無花果葉,隨即將其用流動水清洗干凈后送入組織絞碎機進行絞碎,再將絞碎的無花果葉用膠體磨進行磨漿,加水2倍磨成100目的漿液,然后轉入超聲反應釜內,加水6倍、加熱至52°C恒溫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以500W,超聲作用4小時,然后經離心取上清液將其減壓濃縮得濃縮液,再加入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為80%進行醇沉,醇沉后漿液在溫度70°C,壓力為0. OSMpa條件下,真空干燥至水分4%,制得本發明葡聚糖。
實施例3 :采收九月份帶梗的鮮無花果葉,隨即將其用流動水清洗干凈后送入組織絞碎機進行絞碎,再將絞碎的無花果葉用膠體磨進行磨漿,加水3倍磨成100目的漿液,然后轉入超聲反應釜內,加水5倍、加熱至52°C恒溫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以800W,超聲作用3小時,然后經離心取上清液將其減壓濃縮得濃縮液,再加入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為80%進行醇沉,取沉淀加入質量7倍的水復溶,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減壓濃縮至原有體積的1/3后冷凍干燥至水分3%,制得本發明P —葡聚糖。實施例4 :采收十月份帶梗的鮮無花果葉,隨即將其用流動水清洗干凈后送入組織絞碎機進行絞碎,再將絞碎的無花果葉用膠體磨進行磨漿,加水2倍磨成100目的漿液,然后轉入超聲反應釜內,加水8倍、加熱至52°C恒溫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以600W,超聲作用4小時,然后經離心取上清液將其減壓濃縮得濃縮液,再加入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為80%進行醇沉,取沉淀加入質量7倍的水復溶,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減壓濃縮至原有體積的1/3后冷凍干燥至水分3%,制得本發明P —葡聚糖。實施例5 :采收九月份帶梗的鮮無花果葉,隨即將其用流動水清洗干凈后送入組織絞碎機進行絞碎,再將絞碎的無花果葉用膠體磨進行磨漿,加水3倍磨成100目的漿液,然后轉入超聲反應釜內,加水6倍、加熱至55 V恒溫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以700W,超聲作用3小時,然后經離心取上清液將其減壓濃縮得濃縮液,再加入乙醇至乙醇體積濃度為70%進行醇沉,取沉淀加入質量8倍的水復溶,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減壓濃縮至原有體積的1/3后冷凍干燥至水分3%,制得本發明葡聚糖。
權利要求
1.一種無花果葉中葡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將采收的鮮無花果葉經清洗、絞碎后用膠體磨加水磨漿,再將其送入超聲反應釜中加水5-8倍、恒溫45-55°C進行超聲處理,超聲作用時間3-5小時,然后經離心、減壓濃縮、醇沉、真空干燥等工藝步驟制得;還可以在醇沉后加入質量7-9倍的水復溶,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再經減壓濃縮后冷凍干燥,得到活性更好的P —葡聚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無花果葉中葡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鮮無花果葉是采收的新鮮帶梗無花果葉。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無花果葉中葡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清洗后的無花果葉送入膠體磨中加水磨成100目以上的漿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花果葉中葡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將采收的鮮無花果葉經清洗、絞碎后用膠體磨加水磨漿,再將其送入超聲反應釜中加水5-8倍、恒溫45-55℃進行超聲處理,超聲作用時間3-5小時,然后經離心、減壓濃縮、醇沉、真空干燥等工藝步驟制得;還可以采取在醇沉后再加入質量7-9倍的水復溶,以分子截留量為10000的膜進行超濾,截留液再經減壓濃縮后冷凍干燥,得到活性更好的β-葡聚糖。本發明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提取條件溫和,無污染,純度高,實現了無花果葉的有效增值利用,使大量被丟棄的無花果葉變廢為寶,其市場開發前景廣闊,意義重大。
文檔編號C08B37/02GK102643363SQ20121010005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
發明者周少華, 方華, 李增緒, 王華麗, 王生虎, 王金玲 申請人:威海新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