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⑴將玉米淀粉、小麥淀粉、黃參粉碎顆粒按4:1:0.6~1.0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原料;
⑵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其重量4~6倍的水攪拌均勻,加入氯化鈣,調節料液pH值至6.0~6.5,加熱蒸煮糊化,同時加入高溫α-淀粉酶,當加熱溫度到達90~93℃時,停止加熱,保溫10~15min;液化完成后繼續加熱至料液沸騰,煮沸時間為10~20min,之后冷卻,并加入碳酸鈉調節pH值至4.2~4.6,當溫度下降至60~65℃,得到液化液;
⑶所述液化液中加入所述混合原料總重量30%~40%的糖化麩曲進行糖化,糖化結束后應立即冷卻至25~30℃,得到糖化液;
⑷所述糖化液泵入酒精發酵罐中,同時接入活化后的釀酒高活性干酵母進行酒精發酵,60~72h后得到酒精發酵醪液;
⑸所述酒精發酵醪液通過泵打入固態醋酸發酵池中,并拌入麩皮和稻殼進行固態醋酸發酵,待醋酸發酵結束后添加食鹽,得到后熟的醋醅;所述酒精發酵醪液與麩皮和稻殼的重量比為4.2:2.0:0.5;
⑹所述后熟的醋醅松散地倒入淋醋池中進行浸泡、淋醋,所得醋液經加熱滅菌、檢驗合格、罐裝、包裝,即得黃參醋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⑴中黃參粉碎顆粒是指將采摘后晾干的黃參根莖經粉碎、過40~80目篩所得的顆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⑵中氯化鈣的添加量為所述混合原料重量的0.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⑵中高溫α-淀粉酶的添加量為所述混合原料重量的0.6%~0.8%。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糖化麩曲是按下述方法制得:
①菌種的活化:在微生物實驗室無菌超凈工作臺中無菌操作接種試管菌種黑曲霉AS3.4309于察氏培養基斜面,置于32℃恒溫恒濕培養培養箱中培養5~7d,或用無菌水將試管菌種黑曲霉AS3.4309孢子接入帶有玻璃珠的無菌三角瓶中振蕩培養,得到活化好的黑曲霉AS3.4309試管菌種;
②三角瓶菌種培養:
ⅰ將麩皮、稻殼按10:1的重量比混合后,加入其混合料重量1.2倍的水,攪拌均勻,得到曲料A;
ⅱ將所述曲料A裝入三角瓶后用三角瓶封口膜包扎,并置于高壓滅菌鍋中于0.1MPa下滅菌30min,滅菌完成后趁熱把三角瓶中的曲料A搖散,置于無菌操作間的無菌超凈工作臺中,打開紫外燈和吹風,得到冷卻的曲料;
ⅲ將所述活化好的黑曲霉AS3.4309試管菌種放入超凈工作臺中,用接種環或者接種鏟向所述冷卻的曲料接入2~3環孢子,接種完畢后,從無菌超凈工作臺中取出三角瓶,晃動三角瓶,使得三角瓶中的曲料A與曲霉孢子混合均勻;
ⅳ將所述步驟ⅲ所得的接種后的三角瓶置于32℃恒溫恒濕霉菌培養箱中培養,即得三角瓶菌種;
③種曲制作:
a對種曲室A及相應的制種曲工具木盤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滅菌;
b將麩皮、稻殼按10:1的重量比混合后,加入其混合料重量1.2倍的水,攪拌均勻,靜置潤料1h后得到曲料B;
c所述曲料B在蒸料鍋中常壓蒸煮1~2h,再燜30~40min,得到熟料A;
d所述熟料A出鍋后,立刻移入曲床中,趁熱將成團的所述曲料B打散,并進行翻拌,使之快速冷卻下來;待溫度降至40℃以下時,按所述熟料A重量的0.25%接入所述三角瓶菌種,翻拌均勻,使得所述三角瓶菌種的分生孢子均勻地分布在所述曲料B中;
e接種后將所述曲料B在曲盤中輕輕攤平,厚度保持在2~3cm,然后移入種曲室中于溫度為25~35℃、濕度≥90%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待孢子生長濃密、布滿曲料即成熟,置于干燥陰涼處,即得種曲;
④糖化麩曲制作:
A對種曲室B及曲池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滅菌;
B將麩皮、稻殼、水按100:10:95~100的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堆積潤料1h后,得到曲料C;
C所述曲料C在蒸料鍋中常壓蒸煮1~2h,再燜30~40min,得到熟料B;
D所述熟料B出鍋后,立刻移入曲池中,趁熱將成團的所述曲料C打散,并進行翻拌,使之快速冷卻下來;待溫度降至40℃以下時,按所述熟料B重量的0.3~0.5%的接入所述種曲,翻拌均勻,使得曲霉孢子均勻地分布在所述曲料C中;
E接種完畢后將所述曲料C進行堆積,直至成熟,即得糖化麩曲。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糖化條件是指糖化時間為30~60min。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⑷中釀酒高活性干酵母用量為所述混合原料總重量的0.03%~0.06%。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⑸中固態醋酸發酵條件是指溫度為30~45℃,發酵時間為15d~20d。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參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⑹中加熱溫度為85℃,時間為30~5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