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廠生產、生活垃圾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態工廠生活垃圾高效處理池。
背景技術:
許多大型的工廠都設置有生活區,生活區與生產區鄰近,方便工作人員上下班及工作,生活區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人多了就會產生生活垃圾,傳統的垃圾處理設備通常是通過焚燒去除固態垃圾中的可燃物,需要專業的垃圾處理設備,且操作過程需要大量人力,成本較高;人體排泄物、食物殘渣等通常都通過下水道排放至排污管道中,污染環境,通過傳統的沼氣池發酵的方式,雖然能夠實現該類垃圾的環保處理,但到了冬季,沼氣池反應緩慢,而人制作的垃圾不會減少,傳統的沼氣池不能滿足垃圾處理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垃圾處理方式的不足,研制一種生態工廠生活垃圾高效處理池,該處理池即便在冬季也能高效的處理固態垃圾中的有機垃圾、下水道有機垃圾等,有效提高了垃圾處理速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生態工廠生活垃圾高效處理池,包括池體,池體設置內層、外層,內層與外層之間為加熱腔,池體還設置有檢修口、燃氣出口、進料口、排料口、進氣口、排氣口,檢修口設置在池體頂部,排料口設置在池體底部,檢修口、燃氣出口、進料口、排料口貫穿內層、外層,檢修口、燃氣出口、進料口、排料口連通池體內腔與外界,進氣口、排氣口貫穿外層,進氣口、排氣口連通加熱腔與外界;進氣口連接工廠生產余熱回收裝置,進料口連接廁所、洗浴間及其他排污口,排料口設置有排料管路,排料管路的出口設置有沉淀池。
作為優化,所述內層采用導熱材料制作,外層采用不導熱材料制作或設置不導熱材料包層。
作為優化,所述排料管路的出口設置在沉淀池的上方。
作為優化,所述沉淀池連接循環水池,沉淀池與循環水池之間設置有濾網,濾網設置在沉淀池頂部側面。
作為優化,所述沉淀池、循環水池都設置有密封蓋,密封蓋設置有通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加熱腔,并通過進氣口連接工廠生產余熱回收裝置,即便是在冬季也能維持池體內部的溫度,保障池內分解反應的快速進行。
2.內層采用導熱材料,方便熱量的傳導,外層采用不導熱材料制作或設置不導熱材料包層,起到保溫作用。
3.通過設置沉淀池、循環水池實現了沼渣的分類利用,提高了利用效率。
4.通過設置密封蓋,避免臭氣的擴散,保障了環境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總體結構圖。
圖2為池體的總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如圖所示,生態工廠生活垃圾高效處理池,包括池體1,池體1設置內層101、外層102,內層101與外層102之間為加熱腔109,池體1還設置有檢修口103、燃氣出口104、進料口105、排料口106、進氣口107、排氣口108,檢修口103設置在池體1頂部,排料口106設置在池體1底部,檢修口103、燃氣出口104、進料口105、排料口106貫穿內層101、外層102,檢修口103、燃氣出口104、進料口105、排料口106連通池體1內腔與外界,進氣口107、排氣口108貫穿外層102,進氣口107、排氣口108連通加熱腔109與外界;進氣口107連接工廠生產余熱回收裝置,進料口105連接廁所2、洗浴間3及其他排污口,排料口106設置有排料管路7,排料管路7的出口設置有沉淀池4。通過設置加熱腔109,并通過進氣口107連接工廠生產余熱回收裝置,即便是在冬季也能保障池體1內部的溫度,保障池內分解反應的快速進行。
所述內層101采用導熱材料制作,外層102采用不導熱材料制作或設置不導熱材料包層。內層101采用導熱材料,方便熱量的傳導,外層102采用不導熱材料制作或設置不導熱材料包層,起到保溫作用。
所述排料管路7的出口設置在沉淀池4的上方。池體1中分解完成的有機物沉入池底,分解產生的沼氣形成高壓,將池底的沼渣通過排料管路7壓入沉淀池4,沼渣在沉淀池4中沉淀,固液分離。
所述沉淀池4連接循環水池5,沉淀池4與循環水池5之間設置有濾網6,濾網6設置在沉淀池4頂部側面。沼渣在沉淀池4中沉淀,固液分離,液體通過濾網6進入循環水池5作為肥料或返回池體1循環利用,固態沼渣作為有機肥料。
所述沉淀池4、循環水池5都設置有密封蓋8,密封蓋8設置有通氣孔801。通過設置密封蓋8,避免臭氣的擴散,保障了環境質量。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