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及其處理污泥方法。
背景技術:
:
目前我們對污泥的處理,基本采用的就是機械擠壓脫水和加熱烘干脫水的方式,在除臭方面并沒有真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一是生產環境惡劣,二是污泥脫水干燥后,臭味并未減少,惡黑色也沒能改變,有毒有害物質依然存在。采用微生物技術處理的企業由于微生物菌群的功能不夠強大,工藝方法不夠科學,所以,還沒有真正有效技術解決污泥處理,并且污泥處理設備投入成本過大,而設備的日處理量受限。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及其處理污泥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
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
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
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
一種處理污泥方法,第1步把菌棒破碎成直徑3-5毫米的菌棒顆粒,第2步:給菌棒顆粒接菌,將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菌棒顆粒表面,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菌棒顆粒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第3步:將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接菌后的菌棒顆粒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1:10,第4步:第二次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污泥表面并攪拌均勻,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5:1000,第5步:將攪拌均勻的污泥堆成長條堆,用黑色遮蓋物覆蓋發酵,發酵溫度不低于10℃,發酵時間為3-4天,第6步:發酵過程中第二天翻堆一次即不用再翻,污泥顏色惡黑消失惡臭味消失為處理成功,處理后的污泥回歸泥土狀態,第7步:后續利用,可做生物有機肥、步道板等。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第1步把菌棒破碎成直徑4毫米的菌棒顆粒,第2步:給菌棒顆粒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菌棒顆粒表面,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菌棒顆粒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第3步:將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接菌后的菌棒顆粒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1:10,第4步:第二次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污泥表面并攪拌均勻,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5:1000,第5步:將攪拌均勻的污泥堆成長條堆,用黑色遮蓋物覆蓋發酵,發酵溫度不低于10℃,發酵時間為4天,第6步:發酵過程中第二天翻堆一次即不用再翻,污泥顏色惡黑消失惡臭味消失為處理成功,處理后的污泥回歸泥土狀態。
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第1步把菌棒破碎成直徑3毫米的菌棒顆粒,第2步:給菌棒顆粒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菌棒顆粒表面,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菌棒顆粒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第3步:將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接菌后的菌棒顆粒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1:10,第4步:第二次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污泥表面并攪拌均勻,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5:1000,第5步:將攪拌均勻的污泥堆成長條堆,用黑色遮蓋物覆蓋發酵,發酵溫度不低于10℃,發酵時間為3天,第6步:發酵過程中第二天翻堆一次即不用再翻,污泥顏色惡黑消失惡臭味消失為處理成功,處理后的污泥回歸泥土狀態。
有益效果:
1.本發明采用了功能足夠強大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和獨特的處理污泥方法,工藝處理方面從簡便科學的角度運用菌棒顆粒支開污泥的結構,讓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中的微生物與污泥全面接觸,菌棒顆粒具有支架、帶入菌劑和通氣的作用,同時有機物的加入又提高了污泥的發酵速度,而菌棒顆粒還是廢棄物,做到了變廢為寶。處理后的污泥顏色回歸正常,無臭,有毒有害物質得到降解,全面顛覆了現有的處理工藝,大量降低了設備成本和工藝處理成本,是真正的高效果的技術發明。
、利用廢棄菇類生產菌棒去膠袋破碎成的菌棒顆粒,菌棒顆粒支撐開污泥的結構同時可促進污泥與微生物復合菌劑的無死角接觸,菌棒顆粒還具有通氣的作用,用時利用該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第一次帶入菌劑,并進行二次接菌,該菌棒顆粒作為有機物還有提高污泥發酵速度的作用。3、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具有強大的除臭和降解有毒有害物質功能,方向明確,效果實際,菌劑和污泥的全面接觸,保證了處理成功。
、本發明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等復配,配方獨特,對氨氮磷、重金屬、氧化物的去除效果明顯,同時植物乳桿菌的加入強化了功能,協同作用效果顯著,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復配后協同作用更加全面,抑制有害菌功能加強同時與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協同作用除惡臭等效果做到了全面徹底。
、本發明所提供的復合菌劑和工藝處理方法對含水率、細菌總數、鎘、汞、鉛、鉻、砷、銅、鋅、鎳、礦物油、揮發粉、總氧化物的去除效果很好,尤其實驗組5的實驗效果最優,實驗組1-5均適用于實際生產處理。整個實驗在室外溫度15℃-35℃情況下經過72小時即可完成發酵處理,并且惡黑色消失,有濃重的高有機質含量的土壤氣味。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其特征是: 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8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8。
實施例2: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3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
實施例3: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
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
實施例4: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
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
實施例5: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
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7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7,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4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4,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
實施例6: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
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6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6,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3。
實施例7:
一種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其組成包括: 紫色硫細菌、綠硫細菌、紅假單胞菌、莢膜紅假單胞菌、紫紅紅球菌、白腐真菌、聚磷菌、厭氧氨氧化菌、植物乳桿菌、鏈霉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乳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所述的紫色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綠硫細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8 ,所述的莢膜紅假單胞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紫紅紅球菌的重量份數為8,所述的白腐真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聚磷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厭氧氨氧化菌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植物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鏈霉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釀酒酵母的重量份數為5 ,所述的乳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嗜酸乳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黑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米曲霉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的重量份數為5。
本發明實施例中菌種均購自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
實施例8:
一種處理污泥方法,第1步把菌棒破碎成直徑3-5毫米的菌棒顆粒,第2步:給菌棒顆粒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菌棒顆粒表面,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菌棒顆粒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第3步:將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接菌后的菌棒顆粒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1:10,第4步:第二次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污泥表面并攪拌均勻,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5:1000,第5步:將攪拌均勻的污泥堆成長條堆,用黑色遮蓋物覆蓋發酵,發酵溫度不低于10℃,發酵時間為3-4天,第6步:發酵過程中第二天翻堆一次即不用再翻,污泥顏色惡黑消失惡臭味消失為處理成功,處理后的污泥回歸泥土狀態,第7步:后續利用,可做生物有機肥、步道板等。
按照實施例2-7任一項所述的重量份數稱取原料混合制成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
實施例9:
一種處理污泥方法,第1步把菌棒破碎成直徑4毫米的菌棒顆粒,第2步:給菌棒顆粒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菌棒顆粒表面,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菌棒顆粒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第3步:將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接菌后的菌棒顆粒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1:10,第4步:第二次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污泥表面并攪拌均勻,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5:1000,第5步:將攪拌均勻的污泥堆成長條堆,用黑色遮蓋物覆蓋發酵,發酵溫度不低于10℃,發酵時間為4天,第6步:發酵過程中第二天翻堆一次即不用再翻,污泥顏色惡黑消失惡臭味消失為處理成功,處理后的污泥回歸泥土狀態。
實施例10:
一種處理污泥方法,第1步把菌棒破碎成直徑3或5毫米的菌棒顆粒,第2步:給菌棒顆粒接菌,將實施例1-7任一項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菌棒顆粒表面,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菌棒顆粒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或4:1000或5:1000,第3步:將接菌后的菌棒顆粒拌入污泥,接菌后的菌棒顆粒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1:10,第4步:第二次接菌,將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均勻噴霧到污泥表面并攪拌均勻,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與污泥的重量份數比例為3:1000或4:1000或5:1000,第5步:將攪拌均勻的污泥堆成長條堆,用黑色遮蓋物覆蓋發酵,發酵溫度不低于10℃,發酵時間為3或5天,第6步:發酵過程中第二天翻堆一次即不用再翻,污泥顏色惡黑消失惡臭味消失為處理成功,處理后的污泥回歸泥土狀態。
實施例11: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處理污泥效果。
本實施例按照以下組別方案進行實驗,分別對PH值、含水率、細菌總數、鎘、汞、鉛、鉻、砷、銅、鋅、鎳、礦物油、揮發粉、總氧化物去除率進行檢測,結果如表所示:
實驗組1:利用第“實施例2”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并采用第“實施例8”的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
實驗組2:利用第“實施例3”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并采用第“實施例8”的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
實驗組3:利用第“實施例4”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并采用第“實施例8”的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
實驗組4:利用第“實施例5”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并采用第“實施例9”的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
實驗組5:利用第“實施例6”所述的處理污泥的復合菌劑,并采用第“實施例9”的所述的處理污泥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好氧和機械加熱脫水處理辦法處理污泥。
表1:實驗組1-5相比于對照組處理污泥效果對比
由此表可知本發明實驗1-5組相比于對照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由實驗可知,好氧工藝和機械處理方式對污泥處理功效的不足,而本發明實驗組1-5組中,實驗5效果最好。綜上,本發明所提供的復合菌劑和工藝處理方法對含水率、細菌總數、鎘、汞、鉛、鉻、砷、銅、鋅、鎳、礦物油、揮發粉、總氧化物的去除效果很好,尤其實驗組5的實驗效果最優,適用于實際生產處理。
整個實驗在室外溫度15℃-35℃情況下經過72小時即可完成發酵處理,并且惡黑色消失,有濃重的高有機質含量的土壤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