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612925閱讀:369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脫細胞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對生物材料的脫細胞技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種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低,以及植入后修復效果良好的生物材料替代物,其中,生物材料例如豬小腸、牛心包等動物膜組織在脫細胞之后保留了原有組織的三維立體結構,其主要成分為低免疫原性的膠原蛋白,成為人組織移植的最佳替代物。

現有的脫細胞技術主要在反應容器中通過搖床振蕩來完成,在對生物材料進行大規模脫細胞時,會產生大量泡沫,將所產生的泡沫及時排出,能夠為生物材料提供良好的脫細胞環境,但是,隨著泡沫的不斷排出,會造成脫細胞試劑的減少,需要不斷向反應容器中添加脫細胞試劑,使得人力成本較高,不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及方法,通過自動化控制,能夠對脫細胞容器中的脫細胞試劑的液位高度進行實時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補充脫細胞試劑,能夠節約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包括:

脫細胞設備,所述脫細胞設備包括脫細胞容器和振蕩設備,所述振蕩設備位于所述脫細胞容器的下方,所述脫細胞容器內設置有液位計;

補液設備,所述補液設備與所述脫細胞容器連通;

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與所述振蕩設備、液位計和所述補液設備電連接,所述控制設備用于控制振蕩設備的開啟與關閉,以及控制所述液位計對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進行檢測,并根據所述液位計發送的液位信號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供入脫細胞試劑或者停止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供入脫細胞試劑。

可選的,所述脫細胞容器包括至少兩個脫細胞槽,且相鄰的兩個脫細胞槽通過連通孔連通。

可選的,至少一個脫細胞槽內設置有泡沫傳感器;

所述系統還包括排沫設備,所述排沫設備包括排沫泵以及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一端一一對應與所述脫細胞槽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沫泵的輸入端連通,所述排沫泵和所述泡沫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設備電連接。

可選的,所述脫細胞容器包括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所述第一箱體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內;所述第一箱體內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第一箱體分隔為至少兩個脫細胞槽,每兩個相鄰的脫細胞槽之間的隔板上開設有所述連通孔;

所述第二箱體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處設置有排液閥,所述第一箱體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閥與所述控制設備電連接。

可選的,所述排液孔為至少兩個,且分別開設于所述第一箱體的底板和側板上,所述第二箱體的底板與所述第一箱體的底板圍合成空腔,所述空腔將所述排液孔與所述排液口連通。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方法,應用于如上所述的系統,包括:

將生物材料置于脫細胞容器中,對所述生物材料進行脫細胞,將所產生的泡沫排出所述脫細胞容器;

通過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液位計對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進行檢測,若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低于預設高度,則所述液位計向所述控制設備發送第一指示信號,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一指示信號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供入脫細胞試劑,若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達到所述預設高度,則所述液位計向所述控制設備發送第二指示信號,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號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停止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供入所述脫細胞試劑。

可選的,所述脫細胞容器包括至少兩個脫細胞槽,且相鄰的兩個脫細胞槽通過連通孔連通;

將生物材料置于脫細胞容器中具體包括:

將至少兩個生物材料放置于不同的脫細胞槽內。

可選的,至少一個脫細胞槽內設置有泡沫傳感器;所述系統還包括排沫設備,所述排沫設備包括排沫泵以及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一端一一對應與所述脫細胞槽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沫泵的輸入端連通,所述排沫泵和所述泡沫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設備電連接;

將所產生的泡沫排出所述脫細胞容器具體包括:

通過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泡沫傳感器對脫細胞容器內的泡沫進行檢測,若所述泡沫傳感器檢測到泡沫,則將第一指示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一指示信號控制所述排沫泵開啟,將泡沫排出所述脫細胞容器;若所述泡沫傳感器未檢測到泡沫,則將第二指示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號控制所述排沫泵關閉。

可選的,所述脫細胞容器包括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所述第一箱體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內;所述第一箱體內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第一箱體分隔為至少兩個脫細胞槽,每兩個相鄰的脫細胞槽之間的隔板上開設有所述連通孔;

所述第二箱體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處設置有排液閥,所述第一箱體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閥與所述控制設備電連接;

所述方法還包括:在預設時間后,通過所述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排液閥開啟,將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體通過所述排液口排出。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及方法,由于在振蕩下進行脫細胞時,脫細胞試劑中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并且需要不斷將泡沫排至脫細胞容器的外部,因此,通過設置補液設備和控制設備,并在脫細胞容器中設置液位計,在整個脫細胞過程中,通過控制設備對所述液位計和所述補液設備進行自動化控制,能夠對所述脫細胞容器中的液位高度進行實時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向所述脫細胞容器中及時補充脫細胞試劑或者停止補充脫細胞試劑,與現有技術中需要不斷通過人工補入脫細胞試劑相比,能夠節約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一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脫細胞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脫細胞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一箱體的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動排沫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自動排沫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一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及方法進行詳細描述。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參見圖1,包括:

脫細胞設備,所述脫細胞設備包括脫細胞容器1和振蕩設備2,所述振蕩設備2設置在所述脫細胞容器1的下方,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設置有液位計a;

補液設備3,所述補液設備3與所述脫細胞容器1連通;

控制設備4,所述控制設備4與所述振蕩設備2、所述液位計a和所述補液設備3電連接,所述控制設備4用于控制所述振蕩設備2的開啟與關閉,以及控制所述液位計a對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的液位高度進行檢測,并根據所述液位計a發送的液位信號控制所述補液設備3向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供入脫細胞試劑或者停止向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供入脫細胞試劑。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系統,由于在振蕩下進行脫細胞時,脫細胞試劑中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并且需要不斷將泡沫排至脫細胞容器1的外部,因此,通過設置補液設備2和控制設備3,并在脫細胞容器1中設置液位計a,在整個脫細胞過程中,通過控制設備3對所述液位計a和所述補液設備2進行自動化控制,能夠對所述脫細胞容器1中的液位高度進行實時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補液設備3向所述脫細胞容器1中及時補充脫細胞試劑或者停止補充脫細胞試劑,與現有技術中需要不斷通過人工補入脫細胞試劑相比,能夠節約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其中,所述控制設備4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儲器、用戶接口、網絡接口以及通信總線。

通信總線用于控制設備4中各組成部件之間的通信。用戶接口用于插接外部設備,例如觸摸屏、鼠標及鍵盤等,以接收用戶輸入的信息。網絡接口用于所述控制設備4與外部進行互相通信,該網絡接口主要包括有線接口和無線接口。

存儲器可用于存儲軟件程序以及模塊,數據庫,如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的生物材料脫細胞的方法對應的程序指令/模塊。存儲器可包括高速隨機存儲器,還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如一個或者多個磁性存儲裝置、閃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態存儲器。在一些實例中,存儲器可進一步包括相對于處理器遠程設置的存儲器,這些遠程存儲器可以通過網絡連接至所述控制設備。上述網絡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局域網、移動通信網及其組合。

處理器通過運行存儲在存儲器內的軟件程序以及模塊,從而執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數據處理,例如,處理器通過調用存儲器中的脫細胞的應用程序,以實現快速而準確的實現脫細胞過程。

其中,對所述補液設備3的具體結構不做限定,只要能夠向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供入脫細胞試劑即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2,所述補液設備3包括脫細胞試劑儲罐31和補液泵32,所述補液泵32的輸入端與所述脫細胞試劑儲罐31連通,輸出端與所述脫細胞容器1連通,所述補液泵32與所述控制設備4電連接。在需要補液時,所述控制設備4可以控制所述補液泵32開啟,將所述脫細胞試劑儲罐31內的脫細胞試劑輸入到所述脫細胞容器1中,及時進行補液。

其中,所述脫細胞容器1可以為反應罐,也可以為大型反應槽,對其具體結構不做限定。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3,所述脫細胞容器1包括至少兩個脫細胞槽11,相鄰的兩個脫細胞槽11通過連通孔5連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該結構的脫細胞容器1,在對生物材料進行脫細胞時,可以將至少兩個生物材料分別放置于不同的脫細胞槽11內,當生物材料在振蕩下進行脫細胞時,能夠避免生物材料之間的纏繞,使得生物材料能夠與脫細胞試劑充分接觸,可以通過對脫細胞槽11的大小進行合理設置,便于生物材料在振蕩下與脫細胞槽11壁拍擊,從而能夠提高脫細胞效果,并且與使用一個脫細胞槽相比,能夠實現大規模批量處理,并且,在脫細胞完成后,便于分離以及后續處理,從而能夠提高生物材料脫細胞的成品質量。進一步地,由于相鄰的兩個脫細胞槽11通過連通孔5連通,因此,在通過脫細胞試劑提供設備3向任意一個脫細胞槽11內供入脫細胞試劑時,脫細胞試劑能夠通過所述連通孔5流通至其他脫細胞槽11內,從而能夠保證在脫細胞過程中脫細胞試劑的流通,為每個脫細胞槽11內的生物材料提供穩定均一的脫細胞環境。

其中,所述液位計a可以設置在任意一個脫細胞槽11內。

其中,對所述脫細胞容器1的具體結構不做限定,由于所述脫細胞容器1包括至少兩個脫細胞槽11,因此,可以在一個槽體或者箱體內設置至少一個隔板,通過隔板將槽體或者箱體分隔為所述至少兩個脫細胞槽11;也可以將至少兩個反應槽拼接在一起組成所述脫細胞容器1。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3和圖4,所述脫細胞容器1包括第一箱體12和第二箱體13,所述第一箱體12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13內;所述第一箱體12內設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將所述第一箱體12分隔為至少兩個脫細胞槽11,每兩個相鄰的脫細胞槽11之間的隔板14上開設有所述連通孔5;

所述第二箱體13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處設置有排液閥b,所述第一箱體12上與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孔6;所述排液閥b與所述控制設備4電連接。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將所述第一箱體12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13內,且在所述第一箱體12上開設排液孔6,并在所述第二箱體13上開設排液口,使得所述排液孔6與所述排液口均與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部空間連通,在將所述排液閥b開啟時,能夠將所述第一箱體12內的脫細胞廢液通過所述排液孔6和所述排液口排出。在此過程中,順應流體運動規則,能夠節省人力以及減少通過廢液泵將廢液排出所帶來的能耗。

其中,所述第一箱體12的水平截面形狀可以為圓形,也可以為方形,所述隔板14可以為弧形板,也可以為直板,只要能夠將所述第一箱體12分隔為至少兩個脫細胞槽11即可,相應地,根據所述第一箱體12和所述隔板14的形狀,所述脫細胞槽11的水平截面形狀可以為圓形,也可以為方形。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脫細胞槽11沿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300毫米,所述脫細胞槽11沿豎直方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毫米。能夠適應振蕩搖床2的振蕩幅度,能為至少三個生物材料提供足夠的運動空間,為生物材料脫細胞做準備。

示例性的,當所述脫細胞槽11的水平截面形狀為方形時,脫細胞槽11的寬度可以為140毫米,長度可以為230毫米。

為了防止脫細胞槽11內的液體在振蕩時濺出。優選地,所述脫細胞槽11沿豎直方向的高度應大于或等于250毫米。

其中,多個所述脫細胞槽11的排列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可以沿同一直線陣列成一排,也可以將多個所述脫細胞槽11沿矩形陣列。相比于沿直線陣列,按矩形陣列的脫細胞槽11整體結構更緊湊。示例性的,如圖3所示,所述隔板14將所述第一箱體11內的空間分隔為16個脫細胞槽11,16個所述脫細胞槽11陣列為4行4列。當然,所述隔板14還可以將所述第一箱體12內的空間分隔為9個脫細胞槽11,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在脫細胞過程中,所述脫細胞試劑通常為腐蝕性溶劑,因此,所述第一箱體12和所述隔板14可以為耐腐蝕材料,優選的,所述第一箱體和所述隔板14由不銹鋼材料制成。采用不銹鋼材料,能夠有效提高脫細胞容器1的強度,還能夠防止酸堿腐蝕。

本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避免所述連通孔5對生物材料形成刮痕,影響成品質量,優選的,所述連通孔5為圓形或者橢圓形。

為了保證脫細胞試劑的順暢流通,并對生物材料進行有效阻隔,優選的,所述連通孔5的直徑優選為3毫米,能夠對各種生物材料進行有效阻隔,并保證脫細胞試劑順暢流通。

其中,優選的,參見圖3,所述連通孔5開設于所述隔板14的下端,且所述連通孔5沿豎直方向設置兩排。這樣,便于脫細胞試劑流通,且能保證振蕩時隔板14的拍擊力。

其中,所述排液孔6可以開設于所述第一箱體12的底板或側板上。當所述排液孔6開設于所述側板上時,所述排液孔6開設在所述側板的下端,且所述排液孔6沿豎直方向設置兩排。這樣,有利于各個脫細胞槽12內的脫細胞廢液流通。

進一步地,所述排液孔6為圓形或者橢圓形。同樣地,采用圓形或橢圓形通孔,還能夠防止排液孔7的邊角銳利而使得在振蕩過程中,所述生物材料容易被排液孔6的邊緣刮破或者刮出劃痕,從而對所述生物材料的成品質量造成影響的缺陷發生。

優選的,所述排液孔6為直徑為3毫米。同樣能夠便于阻隔生物材料而使脫細胞試劑順暢流通。

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中,參見圖5與圖6,所述排液孔6為至少兩個,且分別開設于所述第一箱體12的底板和側板上,所述第一箱體12的底板與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板圍合成用于連通所述排液口和所述排液孔6的空腔a。這樣,有利于脫細胞廢液經側板和底板上的排液孔全方位排出,并且,通過設置空腔a,所述第一箱體11內的液體可以通過所述排液孔6被排至所述空腔a內,然后再經過所述排液口排出,能夠保證廢液的順暢排出。

為了將所述第二箱體13內的廢液排凈,減少殘留,優選的,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板傾斜設置,且所述底板的最低處靠近所述排液口設置。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排液口處還設置有過濾器(圖中未示出),所述過濾器用于對所排出的廢液進行過濾。需要說明的是,在脫細胞完成后,細胞碎片和纖維狀雜質會分散于脫細胞試劑中,形成脫細胞廢液,在通過排液口將脫細胞廢液排出時,通過過濾器對廢液進行過濾,能夠避免雜質堵塞排液閥。

其中,參見圖5,所述第一箱體12可以通過支架7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13內,這樣能夠使所述第一箱體12的底板與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板圍合形成所述空腔a。也可以在所述第二箱體12內設置懸掛結構,將所述第一箱體12懸掛于所述第二箱體13內,同樣也可以形成所述空腔a。

為了使脫細胞廢液能夠完全排出,避免殘留,優選的,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板傾斜設置,且所述底板的最低處靠近所述排液口設置。

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箱體12的側壁與所述第二箱體13的側壁相貼合設置。這樣,在振蕩過程中,能夠防止所述第一箱體12相對于所述第二箱體13發生打滑,并能夠充分利用所述第二箱體13內的空間。

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操作中,若脫細胞容器1放置于所述振蕩托盤上,則脫細胞容器1與振蕩托盤之間也容易發生打滑,不利于系統穩定運行。

鑒于此,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箱體13的底部邊緣向外延伸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振蕩托盤可拆卸連接。這樣,能夠防止所述脫細胞容器1相對于振蕩托盤發生打滑,還能夠將所述連接部與所述振蕩托盤拆卸,對所述脫細胞容器1進行替換。

這里,該連接部與所述振蕩托盤可以為卡接連接,也可以為螺接。

還需要說明的是,整個脫細胞過程均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操作,能夠保證所述生物材料的成品質量,在每一次對生物材料進行脫細胞之后,都需要對所述第一箱體12進行清洗,并對其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因此,優選的,參見圖4,所述第一箱體12的上端面上設置有把手8。這樣,當需要對所述第一箱體12進行消毒滅菌時,可以將其從所述第二箱體13內抬出。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7,至少一個脫細胞槽11內設置有泡沫傳感器c;所述系統還包括排沫設備6,所述排沫設備6包括排沫泵61以及排沫管62,所述排沫管62的一端一一對應與所述脫細胞槽11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沫泵61的輸入端連通,所述排沫泵61和所述泡沫傳感器c均與所述控制設備4電連接。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在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設置泡沫傳感器c,并設置排沫設備6,可以通過所述控制設備4控制所述泡沫傳感器c對所述脫細胞容器1內的泡沫進行實時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排沫泵61將泡沫及時排出,能夠進一步提高脫細胞的自動化程度。

具體的,隨著脫細胞的進行,若所述泡沫傳感器c檢測到泡沫,則將第一指示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設備4,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一指示信號控制所述排沫泵開啟,將泡沫排至外部,隨著泡沫的排出,若所述泡沫傳感器c未檢測到泡沫,則將第二指示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設備4,所述控制設備4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號控制所述排沫泵61關閉。

其中,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參見圖7,所述排沫管62的另一端可以通過多管道接頭63集成連接在一起,再與所述排沫泵61的輸入端連通;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參見圖8,所述排沫管62的另一端一一對應與多個排沫泵61的輸入端連通。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參見圖9,所述脫細胞容器1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箱體12的上端面相匹配蓋合的第一蓋體15。通過設置第一蓋體15,能夠防止在向所述脫細胞槽11內注入脫細胞試劑時發生外濺。

進一步優選地,為了防止在振蕩過程中不同脫細胞槽11內的生物材料被甩在所述隔板13上端,參見圖5與圖9,優選的,所述第一蓋體15為平板狀結構,所述側板和所述隔板13的上邊沿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第一蓋體15蓋設于所述側板和所述隔板13上。

其中,參見圖9,所述第一蓋體15的上表面還可以設置把手9,把握把手9將所述第一蓋體15打開,便于操作。

當然,當所述第一箱體12的上端面相匹配蓋合有所述第一蓋體15時,參見圖7,每一個所述排沫管62的一端可以穿設于所述第一蓋體15上并伸入所述脫細胞槽13內。

進一步地,為了便于對脫細胞過程進行觀察,可以在所述第一蓋體15上開設透明觀察窗,所述透明觀察窗可以由耐腐蝕的透明材料制成,也可以直接將所述第一蓋體15采用耐腐蝕的透明材料制成。

同樣地,參見圖4,也可以在所述第二箱體14的開口處設置第二蓋體16,能夠防止脫細胞試劑發生污染。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方法,應用于如上所述的脫細胞系統,參見圖10,包括:

步驟1)將生物材料置于脫細胞容器中,對所述生物材料進行脫細胞,并將所產生的泡沫排至脫細胞容器的外部;

步驟2)通過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液位計對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進行檢測,若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低于預設高度,則所述液位計向所述控制設備發送第一指示信號,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一指示信號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供入脫細胞試劑,若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達到所述預設高度,則所述液位計向所述控制設備發送第二指示信號,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號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停止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供入所述脫細胞試劑。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動補液式脫細胞方法,在對生物材料進行脫細胞的過程中,將所產生的泡沫排至脫細胞容器的外部,并通過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液位計對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進行檢測,以及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補液設備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補充脫細胞試劑或者停止向所述脫細胞容器內補充脫細胞試劑,能夠對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位高度進行自動化控制,與現有技術中需要不斷通過人工補入脫細胞試劑相比,能夠節約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脫細胞容器包括至少兩個脫細胞槽,且相鄰的兩個脫細胞槽通過連通孔連通;

將生物材料置于脫細胞容器中具體包括:

將至少兩個生物材料放置于不同的脫細胞槽內。

其中,所述至少兩個是指空間上不連接,分離,而不是對牛心包或者豬小腸的整體個數的限定,例如,可以將一個牛心包裁剪為兩個生物材料。

通過將多個生物材料放置于不同的脫細胞槽內,使所述脫細胞試劑不斷在各個脫細胞槽之間進行流通的同時,能夠避免不同脫細胞槽內的生物材料之間發生纏繞,使得生物材料與脫細胞試劑充分接觸,以及生物材料與脫細胞槽壁充分拍擊,從而能夠提高生物材料的脫細胞效果,并且,在脫細胞完成后,能夠減少后續分離步驟,提高脫細胞效率,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脫細胞槽內設置有泡沫傳感器;所述系統還包括排沫設備,所述系統還包括排沫設備,所述排沫設備包括排沫泵以及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一端一一對應與所述脫細胞槽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沫泵的輸入端連通,所述排沫泵和所述泡沫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設備電連接;

將所產生的泡沫排出所述脫細胞容器具體包括:

通過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泡沫傳感器對脫細胞容器內的泡沫進行檢測,若所述泡沫傳感器檢測到泡沫,則將第一指示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一指示信號控制所述排沫泵開啟,將泡沫排出所述脫細胞容器;若所述泡沫傳感器未檢測到泡沫,則將第二指示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號控制所述排沫泵關閉。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對脫細胞容器內產生的泡沫進行自動化排沫,能夠進一步提高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并能夠減小人工操作帶來的失誤,使得脫細胞試劑保持在預設高度處,提高脫細胞效果。

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脫細胞容器包括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所述第一箱體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內;所述第一箱體內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第一箱體分隔為至少兩個脫細胞槽,每兩個相鄰的脫細胞槽之間的隔板上開設有所述連通孔;

所述第二箱體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處設置有排液閥,所述第一箱體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閥與所述控制設備電連接;

所述方法還包括:在預設時間后,通過所述控制設備控制所述排液閥開啟,將所述脫細胞容器內的液體通過所述排液口排出。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在所述第一箱體上開設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孔,并將所述第一箱體置于所述第二箱體內,在所述第二箱體上開設與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空間連通的排液口,并在所述排液口處設置排液閥,在脫細胞完成后,直接控制所述排液閥開啟,就能夠將脫細胞所產生的廢液排至脫細胞容器外部,能夠避免使用廢液泵將廢液排出所帶來的能耗較大以及通過人工將廢液排出所帶來的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