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酒的釀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肉蓯蓉在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本草經疏》:肉蓯蓉,滋腎補精血之要藥,氣本微溫,相傳以為熱者誤也。甘能除熱補中,酸能入肝,咸能滋腎,腎肝為陰,陰氣滋長,則五臟之勞熱自退,陰莖中寒熱痛自愈。腎肝足,則精血日盛,精血盛則多子。婦人癥瘕,病在血分,血盛則行,行則癥瘕自消矣。膀胱虛,則邪客之,得補則邪氣自散,腰痛自止。久服則肥健而輕身,益腎肝補精血之效也,若曰治痢,豈滑以導滯之意乎,此亦必不能之說也。
鎖陽,鎖陽科、鎖陽屬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無葉綠素,全株紅棕色,大部分埋于沙中。鎖陽除去花序的肉質莖供藥用,能補腎、益精、潤燥,主治陽痿遺精、腰膝酸軟、腸燥便秘,對癱瘓和改善性機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臨床用于骨蒸潮熱、腿膝痿弱無力、腎虛陽痿及血枯便秘等。
目前,肉蓯蓉和鎖陽的藥用價值高,將其加工成蓯蓉鎖陽保健酒可實現對肉蓯蓉的綜合利用,便于儲存,提高其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提高其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操作步驟為:
(1)肉蓯蓉預處理:挑選優質的肉蓯蓉,加入其重量20%的生地黃、15%的當歸藤,洗凈,冷凍干燥后,濕法粉碎,按質量比為1:0.2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粉碎粒徑為100μm,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35%,制得肉蓯蓉混合泥;
(2)鎖陽預處理:選取優質干燥的鎖陽肉質莖,加入適量的黑苦蕎和小麥,洗凈去雜后,浸泡于溫度為40℃的米湯中,浸漬2h后磨漿,制得鎖陽混合漿;
(3)加料:將肉蓯蓉混合泥、鎖陽混合漿按1:2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8%的酒曲、0.3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攪拌均勻,靜置8h進行糖化,制得酒醅;
(4)發酵:將酒醅于品溫40℃下密封發酵12天,當液體的溫度接近室溫時,即發酵結束;
(5)粗濾:發酵結束后用100目濾布過濾,制得發酵液和濾渣;
(6)二次發酵:向濾渣中加入已活化的3%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35℃,時間10天,過濾后得濾液,與發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向酒液中加入0.15%的蜂蜜、0.045%的魚膠,混合均勻,在4℃下低溫靜置產生不溶性沉淀,再經2300轉∕分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沉淀,制得成品酒;
(8)殺菌與裝瓶:將成品酒在100℃下瞬時滅菌3s后,裝瓶,及時壓蓋封口,即為成品。
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保健價值高的肉蓯蓉和鎖陽為原料,分別預處理后經加料、發酵、粗濾、二次發酵、澄清、殺菌的加工工序,使制得的成品保健酒營養價值高、酒香獨特,口感醇綿,還具有滋腎補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肉蓯蓉預處理:挑選優質的肉蓯蓉,加入其重量20%的白術、15%的五加皮,洗凈,冷凍干燥后,濕法粉碎,按質量比為1:0.25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粉碎粒徑為100μm,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35%,制得肉蓯蓉混合泥;
(2)鎖陽預處理:選取優質干燥的鎖陽肉質莖,加入適量的筱麥和苦蕎,洗凈去雜后,浸泡于溫度為40℃的米湯中,浸漬4h后磨漿,制得鎖陽混合漿;
(3)加料:將肉蓯蓉混合泥、鎖陽混合漿按2:5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8%的酒曲、0.3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攪拌均勻,靜置8h進行糖化,制得酒醅;
(4)發酵:將酒醅于品溫40℃下密封發酵12天,當液體的溫度接近室溫時,即發酵結束;
(5)粗濾:發酵結束后用100目濾布過濾,制得發酵液和濾渣;
(6)二次發酵:向濾渣中加入已活化的3%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35℃,時間10天,過濾后得濾液,與發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向酒液中加入0.15%的蜂蜜、0.045%的魚膠,混合均勻,在4℃下低溫靜置產生不溶性沉淀,再經2300轉∕分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沉淀,制得成品酒;
(8)殺菌與裝瓶:將成品酒在100℃下瞬時滅菌3s后,裝瓶,及時壓蓋封口,即為成品。
實施例2:
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肉蓯蓉預處理:挑選優質的肉蓯蓉,加入其重量25%的白芨、15%的土茯苓,洗凈,冷凍干燥后,濕法粉碎,按質量比為1:0.3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粉碎粒徑為80μm,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35%,制得肉蓯蓉混合泥;
(2)鎖陽預處理:選取優質干燥的鎖陽肉質莖,加入適量的青粱米和山藥豆,洗凈去雜后,浸泡于溫度為40℃的米湯中,浸漬2h后磨漿,制得鎖陽混合漿;
(3)加料:將肉蓯蓉混合泥、鎖陽混合漿按1:3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8%的酒曲、0.3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攪拌均勻,靜置8h進行糖化,制得酒醅;
(4)發酵:將酒醅于品溫40℃下密封發酵12天,當液體的溫度接近室溫時,即發酵結束;
(5)粗濾:發酵結束后用80目濾布過濾,制得發酵液和濾渣;
(6)二次發酵:向濾渣中加入已活化的6%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35℃,時間10天,過濾后得濾液,與發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向酒液中加入0.35%的蜂蜜、0.05%的魚膠,混合均勻,在4℃下低溫靜置產生不溶性沉淀,再經1200轉∕分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沉淀,制得成品酒;
(8)殺菌與裝瓶:將成品酒在100℃下瞬時滅菌5s后,裝瓶,及時壓蓋封口,即為成品。
實施例3:
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肉蓯蓉預處理:挑選優質的肉蓯蓉,加入其重量20%的杜仲皮、15%的葡萄籽,洗凈,冷凍干燥后,濕法粉碎,按質量比為1:0.2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粉碎粒徑為80μm,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35%,制得肉蓯蓉混合泥;
(2)鎖陽預處理:選取優質干燥的鎖陽肉質莖,加入適量的黑苦蕎和小麥,洗凈去雜后,浸泡于溫度為40℃的米湯中,浸漬2h后磨漿,制得鎖陽混合漿;
(3)加料:將肉蓯蓉混合泥、鎖陽混合漿按3:5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10%的酒曲、0.5%的淀粉酶和3%的葡萄糖液,攪拌均勻,靜置8h進行糖化,制得酒醅;
(4)發酵:將酒醅于品溫40℃下密封發酵12天,當液體的溫度接近室溫時,即發酵結束;
(5)粗濾:發酵結束后用100目濾布過濾,制得發酵液和濾渣;
(6)二次發酵:向濾渣中加入已活化的3%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35℃,時間10天,過濾后得濾液,與發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向酒液中加入0.15%的蜂蜜、0.045%的魚膠,混合均勻,在4℃下低溫靜置產生不溶性沉淀,再經2300轉∕分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沉淀,制得成品酒;
(8)殺菌與裝瓶:將成品酒在100℃下瞬時滅菌3s后,裝瓶,及時壓蓋封口,即為成品。
實施例4:
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肉蓯蓉預處理:挑選優質的肉蓯蓉,加入其重量20%的鹽膚木、15%的紫云英,洗凈,冷凍干燥后,濕法粉碎,按質量比為1:0.35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粉碎粒徑為100μm,溫度為30℃,相對濕度為35%,制得肉蓯蓉混合泥;
(2)鎖陽預處理:選取優質干燥的鎖陽肉質莖,加入適量的陽荷和小麥粒,洗凈去雜后,浸泡于溫度為45℃的米湯中,浸漬5h后磨漿,制得鎖陽混合漿;
(3)加料:將肉蓯蓉混合泥、鎖陽混合漿按1:2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8%的麥曲、0.3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攪拌均勻,靜置8h進行糖化,制得酒醅;
(4)發酵:將酒醅于品溫40℃下密封發酵12天,當液體的溫度接近室溫時,即發酵結束;
(5)粗濾:發酵結束后用100目濾布過濾,制得發酵液和濾渣;
(6)二次發酵:向濾渣中加入已活化的3%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35℃,時間10天,過濾后得濾液,與發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向酒液中加入0.15%的蜂蜜、0.045%的魚膠,混合均勻,在4℃下低溫靜置產生不溶性沉淀,再經2300轉∕分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沉淀,制得成品酒;
(8)殺菌與裝瓶:將成品酒在100℃下瞬時滅菌3s后,裝瓶,及時壓蓋封口,即為成品。
實施例5:
一種蓯蓉鎖陽保健酒的制作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肉蓯蓉預處理:挑選優質的肉蓯蓉,加入其重量25%的蕤仁、10%的雞骨草,洗凈,冷凍干燥后,濕法粉碎,按質量比為1:0.2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粉碎粒徑為100μm,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35%,制得肉蓯蓉混合泥;
(2)鎖陽預處理:選取優質干燥的鎖陽肉質莖,加入適量的橡子和糯米,洗凈去雜后,浸泡于溫度為45℃的米湯中,浸漬2h后磨漿,制得鎖陽混合漿;
(3)加料:將肉蓯蓉混合泥、鎖陽混合漿按1:2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加入8%的酒曲、0.35%的淀粉酶和1%的葡萄糖液,攪拌均勻,靜置8h進行糖化,制得酒醅;
(4)發酵:將酒醅于品溫40℃下密封發酵12天,當液體的溫度接近室溫時,即發酵結束;
(5)粗濾:發酵結束后用100目濾布過濾,制得發酵液和濾渣;
(6)二次發酵:向濾渣中加入已活化的3%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溫度控制在35℃,時間10天,過濾后得濾液,與發酵液合并,制得酒液;
(7)澄清:向酒液中加入0.5%的蜂蜜、0.1%的魚膠,混合均勻,在6℃下低溫靜置產生不溶性沉淀,再經3500轉∕分進行離心分離,去除沉淀,制得成品酒;
(8)殺菌與裝瓶:將成品酒在100℃下瞬時滅菌5s后,裝瓶,及時壓蓋封口,即為成品。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