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方面保持聚芳硫醚樹脂所具有的優異的特性,一方面抑制聚碳酸酯樹脂在成型加工時分解,兼具聚碳酸酯樹脂所具有的優異的韌性、沖擊強度、低毛刺性的樹脂組合物。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含有(A)以重均分子量(Mw)與數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Mw/Mn)為2.7以上的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99~1重量份和(B)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1~99重量份,總氯含量為550ppm以下且總鈉含量為30ppm以下。
【專利說明】
樹脂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脂組合物,其含有分散度在特定范圍的聚芳硫醚樹脂和聚碳酸 酯樹脂,在保持聚芳硫醚樹脂所具有的優異特性的同時,還抑制聚碳酸酯樹脂在成型加工 時分解,可兼具聚碳酸酯樹脂所具有的優異的韌性、沖擊強度、低毛刺性。
【背景技術】
[0002] 聚芳硫醚樹脂是耐化學腐蝕性、耐熱性、機械特性等優異的工程塑料。因此,聚芳 硫醚樹脂被廣泛地利用于電氣電子部件、車輛部件、飛機部件、住宅設施設備部件。然而聚 芳硫醚樹脂具有韌性、沖擊強度差、成型加工時產生毛刺這樣的缺點。
[0003] 作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專利文獻1中公開一種含有聚苯硫醚樹脂和聚碳酸酯樹 脂的樹脂組合物。然而,以往市售的聚苯硫醚樹脂因為受到聚合物聚合方法的制約,含有作 為雜質的氯和鈉,因此,在成型加工時聚碳酸酯樹脂顯著分解,導致無法呈現優異的特性。
[0004] 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氯含量少的聚苯硫醚樹脂。然而,僅使用降低該氯含量的聚苯 硫醚并無法抑制聚碳酸酯樹脂的分解。另外,為了降低氯含量,使反應工序變得繁瑣,導致 成本克爭力變差。
[0005] 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堿金屬含量少的聚苯硫醚,但其并非以利用聚碳酸酯樹脂進 行改質為目的,并且,成本競爭力變差。
[0006]此外,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分散度為2.5以下、堿金屬含量為50ppm以下的含有聚苯 硫醚樹脂和熱塑性樹脂的樹脂組合物。然而,其并非以利用聚碳酸酯樹脂進行改質為目的, 特別是并非以抑制毛刺為目的,所以特性也得不到滿足。
[0007] 現有技術文獻
[0008] 專利文獻
[0009]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1-59952號公報 [0010]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70656號公報 [0011]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231250號公報 [0012]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231249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聚芳硫醚樹脂和聚碳酸酯樹脂的、韌性、沖擊強 度、低毛刺性、耐化學腐蝕性優異的樹脂組合物。
[0014] 本發明的發明人反復深入地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含有分散度在特定范圍的聚 芳硫醚樹脂和聚碳酸酯樹脂且氯含量和鈉含量少的樹脂組合物,一方面可保持聚芳硫醚樹 脂所具有的優異特性,另一方面可抑制聚碳酸酯樹脂在成型加工時分解,呈現優異的韌性、 沖擊強度、低毛刺性、耐化學腐蝕性,從而完成本發明。
[0015] 具體而言,是以下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完成上述課題
[0016] (1)一種樹脂組合物,其中,含有:
[0017]以)以重均分子量(1^)與數均分子量_)表示的分散度(1^/^)為2.7以上的聚芳 硫醚樹脂(A成分)99~1重量份,以及
[0018] (B)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1~99重量份,
[0019] 總氯含量為550ppm以下,且總鈉含量為30ppm以下。
[0020] (2)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是上述構成(1)的樹脂組合物,其中,A成分是總氯含量 為550ppm以下、且總鈉含量為30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樹脂。
[0021] (3)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是上述構成(1)的樹脂組合物,其中,A成分是總氯含量 為50ppm以下、且總鈉含量為8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樹脂。
[0022] (4)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是上述構成(1)的樹脂組合物,其中,相對于A成分與B 成分的合計100重量份,含有5~400重量份的填充材料(C成分)。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對本發明的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0024] <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
[0025] 作為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可舉出例如由對苯硫醚單元、間苯硫醚單元、鄰苯硫 醚單元、亞苯基硫醚砜單元、亞苯基硫醚酮單元、亞苯基硫醚醚單元、二亞苯基硫醚單元、含 取代基的亞苯基硫醚單元、含支鏈結構的亞苯基硫醚單元等作為構成單元構成的樹脂。其 中,優選含有70摩爾%以上對苯硫醚單元,特別優選含有90摩爾%以上,進一步更優選聚 (對苯硫醚)。
[0026] (Mw/Mn)
[0027]以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與數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Mw/ Mn)為2.7以上,優選為2.8以上,更優選為2.9以上。分散度小于2.7的情況下,成型時產生大 量毛刺而不優選。應予說明,分散度(Mw/Mn)的上限沒有特別規定,但優選為10以下。在此, 重均分子量(Mw)和數均分子量(Mn)通過凝膠滲透色譜儀(GPC)以聚苯乙烯換算所計算的 值。應予說明,溶劑使用1 -氯萘,柱溫設為210 °C。
[0028](總氯含量)
[0029] 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的總氯含量優選為550ppm以下,更優選為300ppm以下,進一 步優選為50ppm以下。總氯含量超過550ppm的情況下,聚碳酸酯樹脂在成型加工時分解,不 僅無法發揮期待的特性,在明顯的情況下,甚至無法進行顆粒化。聚芳硫醚樹脂的總氯含量 的下限優選為1 OOppb。
[0030](總鈉含量)
[0031]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的總鈉含量優選為30ppm以下,更優選為lOppm以下,進一步 優選為8ppm以下。超過30ppm的情況下,聚碳酸酯樹脂在成型加工時分解,不僅無法發揮期 待的特性,在明顯的情況下甚至無法進行顆粒化。聚芳硫醚樹脂的總鈉含量的下限優選為 10ppb〇
[0032](制造方法)
[0033]作為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的制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用已知的方法聚合, 而作為特別優選的聚合方法,可舉出美國注冊專利第4746758號和第4786713號所記載的制 造方法。該制造方法是,在沒有極性溶劑的情況下將二碘芳基化合物和固體硫直接加熱以 使其聚合的方法。
[0034] 上述制造方法包括碘化工序和聚合工序。在碘化工序中,使芳基化合物與碘反應, 得到二碘芳基化合物。接著,在聚合工序中,用硝基化合物催化劑使二碘芳基化合物與固體 硫進行聚合反應來制造聚芳硫醚樹脂。碘在該工序中以氣體狀產生,所以可將其回收而再 次用于碘化工序。實質上碘為催化劑。
[0035] 利用該聚合方法,實質上無需降低氯含量和鈉含量,即可得到氯含量和鈉含量少、 性價比優異的聚苯硫醚樹脂。聚苯硫醚樹脂(A成分)也可以包含通過其他聚合方法所得到 的聚苯硫醚樹脂。
[0036]聚芳硫醚樹脂(A成分)的含量在A成分與B成分的合計100重量份中,為99~1重量 份,優選為95~5重量份,更優選為95~70重量份或30~5重量份。
[0037] <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
[0038]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通常,除了所使用的雙酸A型聚碳酸酯以外,還可以是使用 其他二元酚進行聚合的高耐熱性或低吸水率的各種聚碳酸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可使用任 何的制造方法制造,在界面縮聚的情況下,通常使用一元酚類的封端劑。聚碳酸酯樹脂也可 以為使3官能酚類聚合而成的支鏈聚碳酸酯樹脂,進而,也可以為使脂肪族二碳酸、芳香族 二碳酸、或者二價的脂肪族或脂環族醇共聚而成的共聚聚碳酸酯。
[0039]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的粘均分子量優選為1.3X104~4.0X104,更優選為1.5X 104~3.8X104。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的粘均分子量(M)是將由在二氯甲烷100ml中 溶解聚碳酸酯樹脂〇.7g的溶液在20°C下求得的比粘度(q sP)代入下式所求得的值。關于該聚 碳酸酯樹脂的詳細內容記載于日本特開2002-129003號公報。
[0040] qsP/c=[n]+〇.45X [q]2c(其中,[n]為特性粘度)
[0041] [n] = l-23X10-V.83
[0042] c = 0.7
[0043] 作為使用其他二元酚進行聚合而成的高耐熱性或低吸水率的各種聚碳酸酯樹脂 的具體例,優選例示如下。
[0044] (1)構成該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爾%中,4,4 (間亞苯基二異亞丙基)二 酚(以下簡稱"BPM")成分為20~80摩爾% (更優選為40~75摩爾%,進一步優選為45~65摩 爾% )、且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芴(以下簡稱"BCF")成分為20~80摩爾% (更優選為 25~60摩爾%,進一步優選為35~55摩爾% )的共聚聚碳酸酯。
[0045] (2)構成該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爾%中,雙酚A成分為10~95摩爾% (更優 選為50~90摩爾%,進一步優選為60~85摩爾% )、且BCF成分為5~90摩爾% (更優選為10 ~50摩爾%,進一步優選為15~40摩爾% )的共聚聚碳酸酯。
[0046] (3)構成該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爾%中,BPM成分為20~80摩爾% (更優選 為40~75摩爾%,進一步優選為45~65摩爾%)、且1,1_雙(4-羥基苯基)-3,3,5_三甲基環 己烷成分為20~80摩爾% (更優選為25~60摩爾%,進一步優選為35~55摩爾% )的共聚聚 碳酸酯。
[0047] 這些特殊的聚碳酸酯可單獨使用,也可以適當地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也可 以將它們與通用的雙酚A型聚碳酸酯混合使用。這些特殊的聚碳酸酯的制法及特性詳細記 載于例如,日本特開平6-172508號公報、日本特開平8-27370號公報、日本特開2001-55435 號公和日本特開2002-117580號公報等。進而也可以使用將聚有機硅氧烷單元共聚而成的 聚碳酸酯-聚有機硅氧烷共聚物。
[0048]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不僅可利用新原料^<一^^原料),還可利用從已使用的 產品再生的聚碳酸酯樹脂。作為上述已使用的產品,可例示為以水瓶為代表的容器、光碟及 汽車前燈等。
[0049] 聚碳酸酯樹脂(B成分)的含量在A成分與B成分的合計100重量份中,為1~99重量 份,優選為5~95重量份。更優選為5~30重量份或70~95重量份。為5~30重量份的情況下, 可進行進一步發揮聚苯硫醚樹脂的優異特性的樹脂設計。另一方面,為70~95重量份的情 況下,可進行進一步發揮聚碳酸酯樹脂的優異特性的樹脂設計。如果小于1重量份,則無法 呈現聚碳酸酯樹脂的特征,而無法抑制毛刺的產生。如果多于99重量份,則無法呈現聚苯硫 醚樹脂的特征,使耐化學腐蝕性變差。
[0050] <填充材料(C成分)>
[0051] 本發明中,可進一步含有填充材料(C成分)。其材料并沒有特別限定,可使用纖維 狀、板狀、粉末狀、粒狀等填充劑。
[0052] 具體而言,可舉出碳纖維、玻璃纖維、芳綸纖維、鈦酸鉀晶須,氧化鋅晶須、氧化鋁 纖維、碳化硅纖維、陶瓷纖維、石棉纖維、石膏纖維、金屬纖維等纖維狀填充劑。另外,可舉出 硅灰石、絹云母、高嶺土、云母、粘土、膨潤土、石棉、滑石、硅酸鋁等的硅酸鹽。另外,可舉出 蒙脫石、合成云母等溶脹性的層狀硅酸鹽。另外,可舉出氧化鋁、氧化硅、氧化鎂、氧化鋯、氧 化鈦、氧化鐵等金屬化合物。另外,可舉出碳酸鈣、碳酸鎂、白云石等碳酸鹽。另外,可舉出硫 酸鈣、硫酸鋇等硫酸鹽。另外,可舉出玻璃珠、瓷珠、氮化硼、碳化硅、磷酸鈣以及二氧化硅等 非纖維狀填充劑。這些填充劑可以為中空,進而也可以并用兩種以上這些填充劑。
[0053]另外,在可得到更優異的機械強度的意思上,優選將這些填充材料在異氰酸酯系 化合物、有機硅烷系化合物、有機鈦酸酯系化合物、有機硼烷系化合物以及環氧化合物等偶 聯劑及溶脹性的層狀硅酸鹽中,以有機化!翁離子進行預處理而使用。
[0054] 為了對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賦予導電性,作為填充材料,可含有導電性填料。其材 料沒有特別限定,作為導電性填料,只要是可用于通常樹脂的導電化的導電性填料,就沒有 特別限制,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金屬粉、金屬片、金屬帶、金屬纖維、金屬氧化物、被導電性 物質覆蓋的無機填料、碳粉末、石墨、碳纖維、碳片、鱗片狀碳等。
[0055] 作為金屬粉、金屬片、金屬帶的金屬種類的具體例,可例示銀、鎳、銅、鋅、鋁、不銹 鋼、鐵、黃銅、絡、錫等。
[0056] 作為金屬纖維的金屬種的具體例,可例示鐵、銅、不銹鋼、鋁、黃銅等。
[0057]可以用鈦酸酯系、鋁系、硅烷系等表面處理劑對上述金屬粉、金屬片、金屬帶、金屬 纖維實施表面處理。
[0058]作為金屬氧化物的具體例,可例示Sn02(銻摻雜)、In2〇3(銻摻雜)、ZnO(鋁摻雜)等, 可以用鈦酸酯系、鋁系、硅烷系偶聯劑等表面處理劑對它們實施表面處理。
[0059]作為用導電性物質覆蓋的無機填料中的導電性物質的具體例,可例示鋁、鎳、銀、 碳、Sn02(銻摻雜)、ln203(鋪摻雜)等。另外,作為覆蓋的無機填料,可例示云母、玻璃珠、玻璃 纖維、碳纖維、鈦酸鉀晶須、硫酸鋇、氧化鋅、氧化鈦、硼酸鋁晶須、氧化鋅系晶須、鈦酸系晶 須、碳化硅晶須等。作為覆蓋方法,可舉出真空蒸鍍法、濺射法、無電鍍法、烘烤法等。另外, 可以用鈦酸酯系、鋁系、硅烷系偶聯劑等表面處理劑對它們實施表面處理。
[0060] 碳粉末可根據其原料、制造法分類為乙炔黑、氣黑、油黑、萘黑、熱裂法碳黑、爐法 碳黑、燈黑、槽法碳黑、卷法碳黑(口一盤法碳黑等。可在本 發明中使用的碳粉末,其原料、制造法沒有特別限定,但特別優選使用乙炔黑、爐黑。
[0061] 作為填充材料(C成分),含有碳纖維的樹脂組合物的機械強度和電磁波屏蔽效果 優異。作為填充材料(c成分),含有全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的樹脂組合物的機械強度和滑動性 優異。作為填充材料(c成分),含有玻璃纖維的樹脂組合物的機械強度和耐濕熱性優異。 [0062]填充材料(C成分)的含量相對于A成分與B成分的合計100重量份,優選為5~400重 量份,更優選為10~200重量份,特別優選為20~150重量份。如果C成分的含量小于5重量 份,則剛性、耐熱性差,如果超過400重量份,則有成型加工性降低的情況,因而不優選。 [0063] <其他成分>
[0064] 在本發明中的樹脂組合物中,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范圍,可包含彈性體成分。 作為優選的彈性體成分,可舉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共聚物(ABS樹脂)、甲基丙烯酸 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樹脂)以及硅酮?丙烯酸復合橡膠系接枝共聚物等的 核-殼接枝共聚物樹脂。或者,可舉出硅酮系熱塑性彈性體、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聚酰胺系 熱塑性彈性體、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聚氨酯系熱塑性彈性體等熱塑性彈性體。
[0065] 在本發明中的樹脂組合物中,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范圍,可含有其他熱塑性 樹脂。作為其他熱塑性樹脂,例如,可舉出以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樹脂等為代表的通用塑料。另外,可舉出以聚苯醚樹脂、聚縮醛樹脂、芳香族聚酯樹脂、液晶 性聚酯樹脂、聚酰胺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聚芳酯樹脂(非晶性聚芳酯、液晶性聚芳酯)等 為代表的工程塑料。另外,可舉出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聚醚酰亞胺、聚砜、聚醚砜等所謂 的超級工程塑料。
[0066] 在本發明中的樹脂組合物中,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范圍,可添加抗氧化劑或 耐熱穩定劑(受阻酚系、氫醌系、亞磷酸酯系以及它們的取代體等)、耐候劑(間苯二酚系、水 楊酸酯系、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受阻胺系等)、脫模劑及潤滑劑(褐煤酸及其金屬鹽、其 酯、其半酯、硬脂醇、硬脂酰胺、各種雙酰胺、雙尿素及聚乙烯蠟等)、顏料(硫化鎘、酞菁、碳 黑等)、染料(苯胺黑等)、晶核劑(滑石、二氧化硅、高嶺土、黏土等)、增塑劑(對氧基苯甲酸 辛酯、N-丁基苯磺酰胺等)、防靜電劑(烷基硫酸酯型陰離子系防靜電劑、季銨鹽型陽離子系 防靜電劑、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這樣的非離子系防靜電劑、甜菜堿系兩性防靜電 劑等)、阻燃劑(例如,紅磷、磷酸酯、氰尿酸三聚氰胺酯、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氫氧化物、聚 磷酸銨、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聚碳酸酯、溴化環氧樹脂或這些溴系阻燃劑與三 氧化銻的組合等)、其它聚合物。
[0067] <樹脂組合物的總氯含量、總鈉含量>
[0068]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的總氯含量為550ppm以下,優選為lOOppm以下,更優選為 50ppm以下。如果總氯含量超過550ppm,則無法抑制聚碳酸酯樹脂的分解,因此,不僅無法呈 現由聚碳酸酯樹脂帶來的毛刺抑制效果,更糟的情況下,顆粒化變得困難。
[0069]另外,總鈉含量為30ppm以下,優選為lOppm以下,更優選為8ppm以下。在總鈉量超 過30ppm的情況下,也同樣地無法抑制聚碳酸酯樹脂的分解,因此,不僅無法呈現由聚碳酸 酯樹脂帶來的毛刺抑制效果,更糟的情況下連顆粒化也變得困難。應予說明,利用離子色譜 法(1C法)測定總氯含量,利用ICP發光分析法(ICP-AES法)測定總鈉含量。
[0070] <樹脂組合物的制造>
[0071] 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可同時或以任意順序以滾筒、V型混合機、諾塔混合器、班伯 里混合機、混煉輥、擠出機等混合機混合上述各成分而制造。優選為利用雙軸擠出機進行的 熔融混煉,并根據需要,使用側面進料器等將任意成分從第2供給口供給至熔融混合的其他 成分中。
[0072]雙軸擠出機所使用的螺桿可構成為:在輸送用順向刮板歹彳卜)件之間插入各 種形狀的螺桿件而復雜地組合并一體化而構成一根螺桿。其是考慮處理對象原材料的特 性,將順向刮板件、順向捏合件、逆向捏合件、逆向刮板件等螺桿件配置于適當的順序和位 置而組合成的螺桿。
[0073]優選如日本特開2012-213997號公報的圖2中所記載的具有形成有圓弧狀的切口 的刮板部的逆向輸送的一個螺桿元件。作為熔融混煉機,除了雙軸擠出機之外,可舉出班伯 里混合機、混煉輥、單軸擠出機、3軸以上的多軸擠出機等。
[0074] 如上所述所擠出的樹脂,直接切斷并顆粒化,或者在形成股線后用造粒機切斷該 股線而顆粒化。在顆粒化時需要降低外部的灰塵等的影響的情況下,優選將擠出機周圍的 環境清潔化。所得的顆粒的形狀可為圓柱、棱柱及球狀等一般的形狀,但更優選為圓柱。該 圓柱的直徑優選為1~5mm,更優選為1.5~4mm,進一步優選為2~3.5mm。另一方面,圓柱的 長度優選為1~30mm,更優選為2~5mm,進一步優選為2.5~4mm。
[0075] <成型品>
[0076] 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構成的成型品可將如上所制造的顆粒進行成型而得。優選通 過注塑成型、擠出成型而得。在注塑成型中,不僅是通常的成型方法,還可舉出射出壓縮成 型、射出加壓成型、壓氣輔助注塑成型、發泡成型(包括注入超臨界流體的方法)、嵌入成型、 模內涂布成型、隔熱模具成型、迅速加熱冷卻模具成型、雙色成型、多色成型、夾層成型及超 高速注塑成型等。另外,成型可選擇冷流道方式和熱流道方式中任一種。另外,在擠出成型 中,可得到各種異形擠出成型品、片、膜等。片、膜的成型可使用充氣法、壓延法、鑄造法等。 進而可通過進行特定的延伸操作成型為熱收縮管。另外,還可通過旋轉成型、吹塑成型等將 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制成成型品。
[0077]實施例
[0078]以下,對該發明的實施例和比較例進行說明,該發明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
[0079] 實施例和比較例將表1記載的各成分以表中記載的配合比例,使用直徑30mm傘的 排氣式雙軸擠出機((株)日本制鋼所TEX30XSST),從螺桿端部的第1投入口供給A成分,從設 置于計量器((株)Kubota制CWF)上的攪拌葉片式的供給機供給B成分。另一方面,使用同樣 設置于計量器上的振動式的供給機以成為規定的比例的方式將C成分供給于側面進料器, 并通過該進料器供給至擠出機。在氣缸和模具均在溫度320°C下進行擠出,并在螺桿轉速 250rpm、排出量15kg/時,不使用排氣吸引來制作股線,接著用造粒機進行顆粒化。
[0080]比較例3和4因股線極不穩定而無法顆粒化,所以,不實施以下的評價。
[0081 ] 將該顆粒在130°C下干燥6小時后,利用注塑成型機[FANUC(株)制T-150D]在成型 溫度320°C、模具溫度130°C、射出壓力70MPa下將1.5mmt的UL燃燒用的試驗片成型。另外,在 最終填充部中設置厚度200M1、寬度12mm的氣體排氣口。應予說明,在實施例1、實施例2、比 較例1、比較例2以及比較例7中將模具溫度變更為100 °C。
[0082] 所使用的(株)日本制鋼所制的TEX-30XSST是如日本特開2012-213997號公報的圖 2記載的、具有形成有圓弧狀的切口的刮板部的逆向輸送的一個螺桿元件的排氣式雙軸擠 出機。
[0083][聚芳硫醚樹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數均分子量(Mn)]
[0084] 聚芳硫醚樹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數均分子量(Mn)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以 聚苯乙烯換算而進行計算。溶劑使用1-氯萘,在柱溫210°C下進行測定。通過算出的重均分 子量(Mw)和數均分子量(Mn)來計算分散度(Mw/Mn)。
[0085][聚碳酸酯樹脂的粘均分子量]
[0086]用二氯甲烷從顆粒中提取聚碳酸酯樹脂,并按說明書記載的方法測定粘均分子 量。
[0087][樹脂組合物的總氯含量]
[0088]總氯含量是使顆粒在Ar/02氣流中在900°C下進行燃燒處理,使吸收液吸收產生的 氣體,并利用離子色譜法(1C法)進行定量。
[0089][樹脂組合物的總鈉含量]
[0090] 總鈉含量是在顆粒中添加硫酸而灰化后,用硫酸氫鉀熔解,使其溶解于稀硝酸,用 純水定容后,利用ICP發光分析法(ICP-AES法)進行定量分析。測定裝置使用Varian制,ICP-AES VISTA-MPX〇
[0091] [毛刺評價]
[0092] 通過測定上述試驗片的與氣體排氣口接觸的部分的毛刺的長度來實施毛刺的評 價。
[0093][耐化學腐蝕性評價]
[0094]使上述試驗片浸漬于汽油,觀察24小時后的外觀。將外觀沒發生變化時記為?,產 生裂縫等時記為X。
[0095][彎曲強度]
[0096]根據IS0178(測定條件23°C)進行測定。應予說明,試驗片是利用注塑成型機(住友 重機械工業(株)制SG-150U)在氣缸溫度320°C、模具溫度130°C下成型。該數值越大,表示樹 脂組合物的機械強度越優。
[0097][電磁波屏蔽效果]
[0098]將在與上述[彎曲強度]相同條件下成型的試驗片(尺寸:長度150mmX寬度150mm X厚度1.5mm)在溫度23°C和相對濕度50%RH的環境下,并用(株)Advantest制的TR-17301A 和R3361A進行電場波(頻率800MHz)測定。該數值越大,表示樹脂組合物的電磁波屏蔽效果 越優。
[0099][動摩擦系數]
[0100] 使用(株)0rientec制往復動摩擦磨損試驗機AFT-15M作為評價設備。將直徑 的半球與直徑、長度的圓柱在圓截面部分結合的前端具有球面的銷狀試驗片 (材質:鋼)安裝于固定側試驗片支架。另一方面,利用實施例的樹脂組合物通過注塑成型制 作長度150mmX寬度150mmX厚度2mm的平板狀試驗片(饒口為從邊的一端開始寬度40mmX 厚度1mm的鰭狀澆口歹一卜)),將中心部切削成長度50mmX寬度100mm,將上述切削試 驗片固定于往復動作的臺座上。將上述銷狀試驗片的前端球面部分,在銷狀試驗片的圓柱 軸向與平板狀試驗片的平面法線方向平行的狀態下并且在施加負荷載重9.8N的載重的狀 態下,與上述平板狀試驗片的切削試驗片的平面部分接觸。在該接觸狀態下,在23°C、相對 濕度50%RH的環境中,在平面內的1直線上以2秒往復1次的比例在單程25mm的距離往復動 作1000次,利用與銷狀試驗片側連接的容量49N的測力傳感器,測定1000次動作后的摩擦 力,根據與上述負荷載重的關系,算出動摩擦系數。該數值越小,表示樹脂組合物的滑動特 性越優。應予說明,利用注塑成型機(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制,SG-150U)在氣缸溫度320°C、 模具溫度130°C下將平板狀試驗片成型。
[0101][沖擊強度]
[0102] 在溫度23°C和相對濕度50%RH的環境下,利用基于IS0179的方法測定試驗片(尺 寸:長度80mm X寬度10mm X厚度4mm)的無缺口的夏比沖擊強度。應予說明,試驗片以與上述 [動摩擦系數]相同條件下成型。該數值越大,樹脂組合物的耐沖擊性越優。
[0103][初期、PCT處理后的拉伸強度]
[0104] 根據IS0527-1&2(測定條件23°C)進行測定。應予說明,試驗片利用注塑成型機(住 友重機械工業(株)制,SG-150U),在氣缸溫度320°C、模具溫度130°C成型。對于初期的狀態 的試驗片和PCT處理后的試驗片進行測定。初期的數值越大且PCT處理后的數值相對于初期 的數值的降低越少,表示樹脂組合物的耐濕熱性和機械強度越優。
[0105] [PCT 處理]
[0106] 使用平山制作所制壓力鍋試驗機PC-305III/V,在溫度120°C、濕度100%的條件下 實施100小時處理。
[0107] <A 成分 >
[0108] PPS1:用以下制造方法得到的聚苯硫醚樹脂
[0109] 對二鵬苯(p-diiodobenzene,pDIB)300.0g、固體硫29.15g和作為阻聚劑的4-鵬聯 苯(4-i〇d〇biphenyl)1.48g的混合物在180°C下熔融。在下述條件下使上述熔融混合物進行 共計11小時的聚合反應制造聚苯硫醚樹脂:在溫度220°C和壓力350Torr(46.7kPa)下反應1 小時、在溫度230°C和壓力200Torr(26.7kPa)下反應2小時、在溫度250°C和壓力120Torr (16.0kPa)下反應1小時、使壓力降至60Torr(8.0kPa)反應1小時、使溫度上升至280°C反應1 小時、使壓力降至10Torr(1.3kPa)反應1小時、在溫度300°C和壓力lTorr(0.13kPa)以下反 應4小時。
[0110] 總氯含量為20ppm以下(檢測極限以下),總鈉含量為7ppm。另外,以重均分子量 (1¥)與數均分子量(11]1)表不的分散度(1^/]\111)為3.4。
[0111] PPS2:聚苯硫醚樹脂(DIC制,DIC-PPS,MA-505,總氯含量2200ppm,總鈉含量 160ppm,分散度(Mw/Mn) 3 ? 5)
[0112] PPS3:將80wt%的PPS1和20wt%的PPS2在上述雙軸擠出機中進行熔融混煉而得到 聚苯硫醚樹脂。總氯含量為330ppm,總鈉含量為26ppm。另外,分散度(Mw/Mn)為3.4。
[0113] PPS4:將60wt%的PPS1和40wt%的PPS2在上述雙軸擠出機中熔融混煉而得到聚苯 硫醚樹脂。總氯量為870ppm,總鈉含量為67ppm。另外,分散度(Mw/Mn)為3.5。
[0114] PPS5:將環狀PPS化合物熔融加熱而得的聚苯硫醚樹脂(總氯含量20ppm以下(檢測 極限以下),總鈉量7ppm,分散度(Mw/Mn) 2.4)
[0115] <B 成分 >
[0116] PCI:直鏈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制,粘均分子量24000,總氯含量60ppm,總鈉含量小 于lppm)
[0117] PC2:直鏈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制,粘均分子量24000,總氯含量800ppm,總鈉含量小 于lppm)
[0118] Si-PC:硅氧烷共聚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制,Si量4wt%,粘均分子量24000,總氯含 量80ppm,總鈉含量小于lppm)
[0119] 支鏈PC:具有支鏈結構的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制,支鏈率0.9mol %,粘均分子量 24000,總氯含量90ppm,總鈉含量小于lppm)
[0120] <C 成分 >
[0121 ] GF:短切玻璃纖維(力'歹只于牙;/7°K只卜歹K ) (Owens Corning公司制910_10P)
[0122] CF:碳纖維(Toho Tenax(株)制:HT C432 6mm,長徑7wn,切割長度6mm,氨基甲酸酯 系集束劑)
[0123] 芳綸:全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帝人(株)制:對位系芳綸纖維T322EH長徑12mi,切割 長度3_,聚酯系集束劑)
[0126] 表1(繼續)
[0127]
[0128] 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一方面保持聚芳硫醚樹脂所具有的優異特性,一方面抑制成 型加工時的聚碳酸酯樹脂的分解。其結果,具有優異的韌性、沖擊強度、低毛刺性、耐化學腐 蝕性。
[0129]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130] 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適用于電氣電子部件、車輛部件、飛機部件、住宅設施設備部 件等的用途。
【主權項】
1. 一種樹脂組合物,其中,含有: (A) 以重均分子量Mw與數均分子量Μη表不的分散度即Mw/Mn為2.7以上的聚芳硫醚樹脂 即A成分99~1重量份,以及 (B) 聚碳酸酯樹脂即B成分1~99重量份, 總氯含量為550ppm以下、且總鈉含量為30ppm以下。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A成分是總氯含量為550ppm以下、且總鈉含 量為30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樹脂。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A成分是總氯含量為50ppm以下、且總鈉含 量為8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樹脂。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相對于A成分與B成分的合計100重量份,含 有5~400重量份的填充材料即C成分。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A成分是通過在沒有極性溶劑的情況下將 二碘芳基化合物和固體硫直接加熱而聚合的方法得到的聚芳硫醚樹脂。
【文檔編號】C08L81/02GK106029784SQ201580009827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8日
【發明人】鬼澤大光
【申請人】帝人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