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泡綿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78392閱讀:518來源:國知局
一種泡綿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泡綿,旨在解決傳統泡綿結構強度小、回彈性低的難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泡綿,所述泡綿按質量份數記,包括有以下組分:80~110份聚醚多元醇,70~9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0.5~2.5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4份水,0.5~3份表面活性劑,2~5份纖維素,3~9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本發明一種泡綿結構強度大、回彈性高。
【專利說明】
一種泡綿及其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活用品,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泡綿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沙發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愈發常見并且將人們的生活品 質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并且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的增長,沙發的功能以及質量也在 隨之改進,當今的沙發已不再僅僅是用以坐和躺,更是一種用以休閑和娛樂的場所,那么質 地柔軟富有彈性的沙發就成了人們的首選。
[0003] 目前,公開號為CN 103908102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發泡海綿沙發、海綿凳,其 包括一內膽以及包裹在所述內膽外層的外包,所述內膽是由以下組分發泡而成:至少一種 聚醚多元醇100重量份,多異氰酸酯80~140重量份,錫催化劑0.1~0.3重量份,胺催化劑 0.1~0.3重量份,水0.8~6重量份,硅油表面活性劑0.5~2重量份;所述外包是由以下組分 發泡而成:至少一種聚醚多元醇100重量份,多異氰酸酯25~80重量份,錫催化劑0.1~0.5 重量份,胺催化劑〇. 1~〇. 6重量份,水0.2~3.5重量份,硅油表面活性劑0.3~3重量份;所 述多異氰酸酯為甲苯二異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的混合物,這種沙發、海綿凳雖 然通過其內部的成分以及組成使得沙發具有一定的彈性和舒適度,但是由于聚醚多元醇是 主鏈含有醚鍵(一R-〇-R-),端基或側基含有大于2個羥基(一0H)的低聚物是以低分子量 多元醇、多元胺或含活潑氫的化合物為起始劑,-與氧化烯烴在催化劑作用下開環聚合而 成,而多異氰酸酯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活性部位,因此在發生聚合反應時,可向二 端或三向延伸成線型或交聯(體型)聚合物。工業上制備多異氰酸酯是通過伯胺與光氣反應 來實現的,這兩種海綿的主要成分之間分子間相互的作用力沒有形成共價鍵等分子間的相 互作用力,所以使得海綿的內部結構之間相互粘結的作用力小,并導致海綿的結構強度小。
[0004] 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5]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泡綿,通過增加泡綿內部 結構之間的連接強度而改變泡綿的結構強度。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泡綿,所述泡綿按質量份數 記,包括有以下組分: 聚醚多元醇 80~110份 甲苯二異氰酸酯 70~90份 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0.5~2.5份 水 1~4份 表面活性劑 0.5~3份 纖維素 2~5份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 3~9份。
[0007]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位于泡綿中的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起到支撐泡綿的 骨架作用,并使得泡綿具有一定的形狀與彈性,同時在泡綿中還包括有纖維素和有機硅改 性丙烯酸樹脂,其中由于纖維素是長鏈的大分子,如此就能夠與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 酸酯之間同時進行作用以及連接從而使得泡綿的組分之間能夠進行連接,不僅如此, 纖維素在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中均具有較大的溶解度,如此就能 夠使得纖維素能夠均勻的作用到整個泡綿中,同時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以及聚醚多元醇 能夠起到一個杜絕水與纖維素之間的作用,這樣就防止了水域纖維素之間發生作用并將纖 維素破壞,從而使得纖維素能夠起到正常的連接作用,通過纖維素和聚環氧烷- 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對泡綿中的成分進行連接就使得泡綿的整體性增強,同時各個組分 之間整體性增長之后就使得泡綿的結構強度大大提高。
[0008]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辛酸亞錫0.1~0.3份。
[0009]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泡綿的生產過程中辛酸亞錫作為催化劑能夠催化泡綿的生 成速率,從而使得生廣加工速度得到提尚。
[0010]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三乙烯二胺0.2~0.4份。
[0011]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三乙烯二胺作為催化劑能夠加速泡綿的生成速率,提高加工 效率。
[0012]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乙酰殼糖胺0.8~2.6份。
[0013]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乙酰殼糖胺作為增稠劑添加進入到原料中進行加工,如此就 能夠加大泡綿中各組分之間能夠以一個更加緊密的方式進行連接,加快泡綿生成速度的同 時,也使得個成分間能夠以更快更緊密的方式連接,同時乙酰殼糖胺有較好的抗微生物降 解性,如此就使得其在泡綿中起到一個穩定劑的作用,防止泡綿被微生物所降解,延長了泡 綿的使用壽命。
[0014]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石墨1~3份。
[0015]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石墨的原子能夠釋放出電子,如此就使得在泡綿的生產過程 中,在原料中能夠有自由電子流動,如此就能夠加快各組分之間的反應速度,并且由于聚醚 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是相同極性的物質,如此二者之間在進行作用的時候就能夠存在 有一定的相同極性的作用,如此通過自由電荷就能夠減少相同極性之間的排斥作用力,從 而加到了泡綿組分之間作用力的大小,從而使得泡綿的穩定性更一步提高,同時石墨之間 具有一定的潤滑性,如此泡綿在受到壓迫時,在石墨層之間就能夠形成一個滑動,從而使得 泡綿能夠更容易的發生性變,即提高了泡綿的形變率,泡綿的使用舒適度得到提高。
[0016]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白乳膠0.1~0.3份。
[00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白乳膠是水溶性膠黏劑,具有較高的粘結力作用,如此在泡綿 組分中就能夠使得各個成分之間能夠更緊密的進行作用,同時其具有較好的韌性以及耐久 性,并且不易老化,如此在泡綿中同時還起到了對整個泡綿起到保護的作用。
[0018]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松節油0.03~0.1份。
[0019]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松節油由于分子量較小,在泡綿的加工過程中能夠有一個較 大的活動性,并且聚醚多元醇以及甲苯二異氰酸酯均能夠在松節油中較好的進行溶解,如 此就使得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能夠以較小的分子溶解于松節油中,使得對二者之 間的連接更為細化和全面,從而使得泡綿的連接作用更為優化,提高了泡綿的質量。
[0020]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以下至少一種: 聚合物多元醇 5~12份 三聚氰胺 1~3份 二乙醇胺 0,5~1份 烯化乙二醇 0.02.、.0,丨份,,
[0021]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以上幾種物質在泡綿的生產過程中,均能夠較好的與聚醚多 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進行溶解,由于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的比例難以 保持在一個最佳的值,并且在混合時也難以保證完全混合均勻,所以在加工過程中總會出 現由于比例不協調而出現生產出劣質的部分,如此通過聚合物多元醇、三聚氰胺、二乙醇胺 或者烯化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幾種就能夠填補這個比例的失衡,從而起到較少成分的物料的 作用,并使得泡綿能夠防止劣質部分的出現,使得整個泡綿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一種用于生產泡綿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聚醚多元醇、甲苯二異氰酸酯、表面活性劑以及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同時 抽入到第一器皿中,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辛酸亞錫并保持15-25分鐘; 步驟3:將聚環氧烷- 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水、纖維素以及乙酰殼糖胺抽入到第二器皿中,攪拌并混合; 步驟4:向步驟3中添加三乙烯二胺并保持2-5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中物料抽入到合成皿中,依次投入石墨、白乳膠以及松節油,并 使得溫度維持在18-26 °C ; 步驟6:向步驟5中投放聚合物多元醇、三聚氰胺、二乙醇胺以及烯化乙二醇,攪拌并上 機生產; 步驟7:出料,固化,并完成生產。
[0022]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先將聚醚多元醇、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 脂在辛酸亞錫的催化作用下進行混合,如此就使得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能夠 最大程度上先進行一個混合,并且在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的作用下使得二者具有更好的 流動性,結合效果更好;然后向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水、纖維素以及乙酰殼糖胺添 加三乙烯二胺進行催化,從而使得催化劑以及各物質之間能夠進行一個均勻的混合,然后 再添加到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中時,就能夠對結塊或者結合不完整的聚醚多元醇 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進行分散以及均質,然后通過催化以及纖維素的作用下,將聚醚多 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連接的更為穩定,在這些原料之間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之 后,通過添加石墨以及白乳膠和松節油等,從而使得對整個泡綿的結構起到了均勻化以及 結構增強等效果,從而使得泡綿的整體結構穩定性更高,彈性更強,然后再投放聚合物多元 醇、三聚氰胺、二乙醇胺以及烯化乙二醇等,與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形成連 接,并且通過分子間作用力位于聚醚多元醇外部,并形成樹枝狀的結構,這樣不僅可以保持 泡綿處于一個膨化的狀態,同時也能夠增大泡綿的彈性,使得使用舒適度更高。
[0023]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6中生產過程中溫度為23°C。
[0024]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上機生產過程中,溫度保持在23°C時能夠使得各個組分之 間均能夠保持一個充分的活動性的同時,也使得物質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不會發生性變 等,保證了泡綿的生產過程安全有效的進行。
[002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首先,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進行結合從而形成 泡綿的骨架結構,然后纖維素在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的溶解以及過渡作用下分別與聚醚 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形成鍵接,從而使得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間的連 接穩定性和一體性得到了提高,如此就使得泡綿的整體結構強度加大,從而不容易發生損 壞,延長了泡綿的使用壽命;其次,通過辛酸亞錫以及三乙烯二胺對泡綿的生產過程中進行 催化加速就使得泡綿的生產加工能夠更為迅速的進行,同時三乙烯二胺形成堿性的泡綿環 境,從而防止了泡綿受到微生物或者蟲蛀等的作用,并且乙酰殼糖胺能夠加緊各組分之間 粘緊力的同時,也能夠有較好的抗微生物降解性,通過二者的協同作用就能夠對泡綿起到 更好的保護作用,延長了泡綿的使用壽命;再者,石墨和白乳膠在組分中,同時起著粘緊各 組分效果的同時,石墨增加了泡綿的活動性,使得泡綿使用更為舒適,白乳膠提高了泡綿的 韌性和耐久性,二者同時分布在泡綿中就使得泡綿的性質更為穩定與優質;最后,泡綿中各 組分在加工過程中由于有松節油以及聚合物多元醇、三聚氰胺、二乙醇胺或者烯化乙二醇 中的一種分布在泡綿中,所以通過松節油的傳遞以及溶解作用使得添加物與主要原料之間 形成連接,并對主要原料的配比進行一個更為優化的補充,從而使得泡綿能更為均勻,整體 質量更佳。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實施例1 步驟1:向器皿中添加100份聚醚多元醇,85份多異氰酸酯,0.2份錫催化劑,2份水,1份 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 步驟2:將步驟1中的物料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3: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27] 實施例2 步驟1:向器皿中添加80份聚醚多元醇,7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0.1份辛酸亞錫,4份水,2 份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 步驟2:將步驟1中的物料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3: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28] 實施例3 步驟1:向器皿中添加105份聚醚多元醇,8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0.3份辛酸亞錫,1.5份 水,1份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3份纖維素以及0.2份乙酰殼糖胺; 步驟3:將步驟2中的物料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4: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29] 實施例4 步驟1:向器皿中添加90份聚醚多元醇,9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0.2份辛酸亞錫,2.5份 水,3份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5份纖維素、2.5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以及0.8份乙酰殼糖胺; 步驟3:將步驟2中的物料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4: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0] 實施例5 步驟1:向器皿中添加110份聚醚多元醇,7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5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 樹脂,〇. 1份辛酸亞錫,2份水,1.5份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4.5份纖維素、1.5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以及0.3份三乙烯二胺; 步驟3:將步驟2中的物料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4: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1] 實施例6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85份聚醚多元醇,85份甲苯二異氰酸酯,8份有機硅改性丙烯 酸樹脂,〇. 3份辛酸亞錫,3.5份水,1份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保持20分鐘; 步驟2:向第二器皿中投放2.5份纖維素、2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以及0.2份三乙烯二胺,保持3分鐘; 步驟3: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4: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2] 實施例7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80份聚醚多元醇,7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1.5份有機硅改 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1份辛酸亞錫,保持15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1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份水以及3.5份纖維素; 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4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2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2份表面活性劑,攪拌并混合完全,保 持溫度為25 °C; 步驟6:將步驟5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7: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3] 實施例8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95份聚醚多元醇,90份甲苯二異氰酸酯,1份表面活性劑以及 6.5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2份辛酸亞錫,保持18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0.5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3份水以及5份纖維素; 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2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4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3份石墨,攪拌并混合完全,保持溫度 為 23。。; 步驟6:將步驟5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7: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4] 實施例9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100份聚醚多元醇,75份甲苯二異氰酸酯,3份表面活性劑以 及9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1份辛酸亞錫,保持25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1.5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5份水以及4份纖維 素; 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3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3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0.1份白乳膠和0.08份松節油,攪拌并 混合完全,保持溫度為20°C; 步驟6:將步驟5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7: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5] 實施例10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87份聚醚多元醇,83份甲苯二異氰酸酯,1.6份表面活性劑以 及7.4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25份辛酸亞錫,保持22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1.5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5份水以及4份纖維 素;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25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2.5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2.5份石墨,0.3份白乳膠和0.1份松節 油,攪拌并混合完全,保持溫度為26 °C ; 步驟6:將步驟5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7: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6] 實施例11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92份聚醚多元醇,71份甲苯二異氰酸酯,2.3份表面活性劑以 及4.8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17份辛酸亞錫,保持16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1.9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3.1份水以及2.7份纖維 素;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33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4.3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1.3份石墨,0.2份白乳膠和0.05份松 節油,攪拌并混合完全,保持溫度為19°C; 步驟6:向步驟5中投放6份聚合物多元醇和0.8份二乙醇胺,攪拌并均勾混合; 步驟7:將步驟6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8: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7] 實施例12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87份聚醚多元醇,73份甲苯二異氰酸酯,1.9份表面活性劑以 及6.4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22份辛酸亞錫,保持24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1.7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2.8份水以及4.2份纖維 素; 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28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2.9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2.1份石墨,0.1份白乳膠和0.09份松 節油,攪拌并混合完全,保持溫度為24°C ; 步驟6:向步驟5中投放0.08份烯化乙二醇和1.7份三聚氰胺,攪拌并均勻混合; 步驟7:將步驟6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8: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8] 實施例13 步驟1:向第一器皿中添加93份聚醚多元醇,86份甲苯二異氰酸酯,0.8份表面活性劑以 及4.7份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0.17份辛酸亞錫,保持20分鐘; 步驟3:向第二器皿中投放0.7份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4份水以及3.8份纖維 素; 步驟4:向步驟3中投放0.31份三乙烯二胺并放置4.2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抽入到合成皿中,并投放2.7份石墨,0.29份白乳膠和0.06份松 節油,攪拌并混合完全,保持溫度為23°C ; 步驟6:向步驟5中投放9份聚合物多元醇,0.9份二乙醇胺,0.03份烯化乙二醇和2.8份 三聚氰胺,攪拌并均勻混合; 步驟7:將步驟6中的物料同時抽入并進行上機生產; 步驟8:出料,固化,完成生產。
[0039] 2.實驗內容 從通過以上實施例生產的泡綿中,每組實施例隨機取出十二個樣品,并且每個樣品均 通過GB/T-10802測試其回彈性、GB/T-6669-2008測試其永久壓縮變形率、GB/T10807-2006 測試其壓陷比例,然后再每個樣品取10*1*0.5cm大小的泡綿,一端固定另一端懸吊砝碼,記 錄樣品斷裂時砝碼的重量(N),稱其為泡綿的結構強度,記錄每一組樣品生產過程中從進料 到出料所用的生產時長(h),將每一組的樣品舍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余取平均值,并記錄。
[0040] 3.產物性能表征 對各組實驗進行記錄,所得結果如下表: 實施例1
實施例2


通過上述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該泡綿在加入了纖維素和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之后, 能夠很好的改進泡綿的回彈性,從而使得泡綿是使用更為舒適,同時在聚環氧烷-甲基硅氧 烷共聚物以及石墨的協同作用下使得泡綿的結構強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即延長了泡綿的 使用壽命;不僅如此,在加工過程中先通過辛酸亞錫對聚醚多元醇、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有 機硅丙烯酸樹脂進行催化,然后通過三乙烯二胺對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等進行催 化后再混合進行生產的時候,就能夠使得加工的后續過程能夠更快的進行,從而提高了加 工效率,并且當在投入石墨白乳膠等時的溫度控制在23°C能夠較好的保持住泡綿的內部結 構的穩定性,從而使得壓陷比例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用舒適度高;同時在泡綿中的聚合物 多元醇、三聚氰胺、二乙醇胺以及烯化乙二醇在填補物料之間比例的同時,四者同時使用時 還能夠使得壓陷比例進一步的得到提高,即提高了泡綿使用時的舒適度。
[004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 例,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 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按質量份數記,包括有以下組分: 聚醚多元醇 80~110份 甲苯二異氰酸酯 70~90份 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0.5~2.5份 水 1~4份 表面活性劑 0.5~3份 纖維素 2~5份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 3~9份。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辛酸亞錫 0.1~0.3份。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三乙烯二胺 0.2~0.4份。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乙酰殼糖胺 0.8~2.6份。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石墨 1~3份。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白乳膠 0.1~0.3份。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 松節油 0.03~0.1份。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泡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綿中還包括有以下至少一種: 聚合物多元醇 5~12份 三聚氰胺 1~3份 二乙醇胺 0.5~1份 烯化乙二醇 0.02~0.1份。9. 一種用于生產泡綿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聚醚多元醇、甲苯二異氰酸酯、表面活性劑以及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同時 抽入到第一器皿中,攪拌并完全混合; 步驟2:向步驟1中投放辛酸亞錫并保持15-25分鐘; 步驟3:將聚環氧烷-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水、纖維素以及乙酰殼糖胺抽入到第二器皿 中,攪拌并混合; 步驟4:向步驟3中添加三乙烯二胺并保持2-5分鐘; 步驟5:將步驟2和步驟4中物料抽入到合成皿中,依次投入石墨、白乳膠以及松節油,并 使得溫度維持在18-26 °C ; 步驟6:向步驟5中投放聚合物多元醇、三聚氰胺、二乙醇胺以及烯化乙二醇,攪拌并上 機生產; 步驟7:出料,固化,并完成生產。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生產過程中溫度為 23。。。
【文檔編號】C08G18/48GK106046294SQ201610494059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蔡智淵
【申請人】恩龍實業(嘉興)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