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包括柜體,柜體設有前開式柜門,柜體的內部被隔板分成兩層培養區域,柜體頂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的下側面上設有呈矩形陣列分布的若干個溫控燈,每個溫控燈的功率大小以及工作時間可通過與其電連接的控制器來設置,控制器固定于柜體的外側面,每層培養區域位于溫控燈的下方設有防護罩和條形培養座,防護罩中開設有通槽,條形培養座的上端開設有培養皿放置室,每個溫控燈的下方對應設有一個通槽和一個培養皿放置室。本實用新型中每個溫控燈和其下方的通槽及培養皿放置室相互對應,三者配合形成密封的培養室單元,相鄰培養室單元間的溫度不會相互影響,滿足設置不同培養溫度的需求。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檢驗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微生物學是一門典型的生命科學學科,研究微生物的結構、功能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涉及到許多不同的應用,所有這些應用都有一個共同的要求:精確培養,然而溫度是微生物生長的決定性因素,只有當溫度處于最佳溫度上下很窄的容差范圍內時,才能達到最理想和強壯的細胞生長。
[0003]目前微生物培養中,不同的樣品需要不同的培養溫度,有時相同樣品還需要同時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進行培養。現有的微生物培養裝置內培養溫度固定,不能滿足設置不同培養溫度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包括柜體,所述柜體設有前開式柜門,所述柜體的內部被水平分布的隔板分成兩層培養區域,所述柜體頂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的下側面上設有呈矩形陣列分布的若干個溫控燈,每個所述溫控燈的功率大小以及工作時間可通過與其電連接的控制器來設置,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柜體的外側面,每層所述培養區域位于溫控燈的下方設有防護罩和條形培養座,所述防護罩中均勻開設有若干通槽,所述條形培養座的上端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培養皿放置室,每個所述溫控燈的下方對應設有一個通槽和一個培養皿放置室。
[0007]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罩和條形培養座均由泡沫材料制成。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通槽和培養皿放置室為直徑相等的圓柱狀結構。
[0009]進一步地,所述條形培養座的下端對稱設有一組向外突出的滑柱,相應地所述柜體底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的上側面上開設有多組與滑柱配合的滑槽。
[0010]進一步地,所述滑柱及滑槽呈半圓柱狀結構。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實用新型利用滑柱和滑槽的配合可以很方便地將條形培養座滑入柜體中,同時也保證了每個溫控燈和下方通槽及培養皿放置室的相互對應關系,三者配合形成密封的培養室單元。溫控燈功率大小以及工作時間可通過與其電連接的控制器調節。防護罩和條形培養座均由泡沫材料制成,隔熱性能好,使得相鄰培養室單元間的溫度不會相互影響,滿足設置不同培養溫度的需求。
[0013]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省略防護罩及條形培養座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中溫控燈、防護罩及條形培養座的位置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中條形培養座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柜體,2-前開式柜門,3_隔板,4-溫控燈,5_控制器,6-防護罩,601-通槽,7-條形培養座,701-培養皿放置室,702-滑柱,8-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開孔”、“上”、“下”、“厚度”、“頂”、“中”、“長度”、“內”、“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組件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3]請參閱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包括柜體I,柜體I設有前開式柜門2,柜體I的內部被水平分布的隔板3分成兩層培養區域,柜體I頂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3的下側面上設有呈矩形陣列分布的若干個溫控燈4,每個溫控燈4的功率大小以及工作時間可通過與其電連接的控制器5來設置,控制器固定于柜體I的外側面,每層培養區域位于溫控燈4的下方設有防護罩6和條形培養座7,防護罩6中均勻開設有若干通槽601,條形培養座7的上端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培養皿放置室701,每個溫控燈4的下方對應設有一個通槽601和一個培養皿放置室701。
[0024]其中,防護罩6和條形培養座7均由泡沫材料制成。
[0025]其中,通槽601和培養皿放置室701為直徑相等的圓柱狀結構。
[0026]其中,條形培養座7的下端對稱設有一組向外突出的滑柱702,相應地柜體I底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3的上側面上開設有多組與滑柱702配合的滑槽8。
[0027]其中,滑柱702及滑槽8呈半圓柱狀結構。
[0028]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使用前,含微生物的培養皿放入條形培養座7的培養皿放置室701中,利用滑柱702和滑槽8的配合可以很方便地將其滑入柜體中,同時也保證了每個溫控燈4和下方通槽601及培養皿放置室701的相互對應關系,三者配合形成密封的培養室單元。溫控燈4功率大小以及工作時間可通過與其電連接的控制器5調節,這種功能的控制器5在市場中易獲得,為相關領域內的公知技術,因此不再贅述。防護罩6和條形培養座7均由泡沫材料制成,隔熱性能好,使得相鄰培養室單元間的溫度不會相互影響。
[0029]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過著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30]以上公開的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實用新型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包括柜體(I),所述柜體(I)設有前開式柜門(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體(I)的內部被水平分布的隔板(3)分成兩層培養區域,所述柜體(I)頂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3)的下側面上設有呈矩形陣列分布的若干個溫控燈(4),每個所述溫控燈(4)的功率大小以及工作時間可通過與其電連接的控制器(5)來設置,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柜體(I)的外側面,每層所述培養區域位于溫控燈(4)的下方設有防護罩(6)和條形培養座(7),所述防護罩(6)中均勻開設有若干通槽(601),所述條形培養座(7)的上端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培養皿放置室(701),每個所述溫控燈(4)的下方對應設有一個通槽(601)和一個培養皿放置室(70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6)和條形培養座(7)均由泡沫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601)和培養皿放置室(701)為直徑相等的圓柱狀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培養座(7)的下端對稱設有一組向外突出的滑柱(702),相應地所述柜體(I)底板的內側面以及隔板(3)的上側面上開設有多組與滑柱(702)配合的滑槽(8)。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微生物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702)及滑槽(8)呈半圓柱狀結構。
【文檔編號】C12M1/00GK205687945SQ201620588875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2日 公開號201620588875.2, CN 201620588875, CN 205687945 U, CN 205687945U, CN-U-205687945, CN201620588875, CN201620588875.2, CN205687945 U, CN205687945U
【發明人】馬大龍, 陳曦, 李森森, 王璐璐, 孫弘哲
【申請人】哈爾濱師范大學